99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三上悠亚免费一区二区在线,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爱a久久片,无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视,中文字幕欧美一区,爽妇网国产精品,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午夜一级在线,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del id="eyo20"><dfn id="eyo20"></dfn></del>
  • <small id="eyo20"><abbr id="eyo20"></abbr></small>
      <strike id="eyo20"><samp id="eyo20"></samp></strike>
    • 首頁 > 文章中心 >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1篇

      民間藝術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的價值

      1.有利于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fā)展

      民間藝術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首要明顯的作用是能夠促進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fā)展,而這也正是現(xiàn)代藝術設計發(fā)展所急需的。在藝術設計的發(fā)展中,如果要讓我國藝術設計作品在國際中具有較高的聲譽與地位,單純地模仿他人是萬萬不行的。這里并不是說不能借鑒西方國家中的藝術設計理念,因為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jīng)驗與發(fā)揚本土文化對于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同樣重要,而是說在借鑒西方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或者全盤“西化”,應在重視借鑒西方藝術設計經(jīng)驗的基礎上突出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民間藝術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且飽含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民間藝術的借鑒與應用有助于我國藝術設計在發(fā)展過程中樹立對本土文化的信心,并使藝術設計作品體現(xiàn)出民族特色。

      2.有利于豐富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的設計素材

      我國現(xiàn)代藝術設計在近些年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但是其消極影響使現(xiàn)代藝術進入了發(fā)展迷茫期,主要體現(xiàn)為能夠信手拈來的設計素材以及設計源泉在不斷減少,藝術設計者的設計思路也在不斷枯竭,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現(xiàn)代設計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面對這一情況,許多藝術設計理論研究者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課題,即如何使當前的藝術設計在符合當前社會生活理念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當代人相對浮躁空虛的生活狀態(tài)的滿足。而尋根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策略。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在自身民族文化的影響下創(chuàng)造了思維獨特、風格多樣的民間藝術,而民間藝術的設計理念、設計造型、色彩運用、材料選用等都能夠為現(xiàn)代藝術設計帶來啟示,只要現(xiàn)代藝術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尊重民間藝術、重視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就會為現(xiàn)代藝術設計提供豐富的設計素材。

      民間藝術在現(xiàn)代設計藝術中的借鑒方法

      1.對民間藝術的直接應用

      民間藝術經(jīng)過了較長時期的發(fā)展與沉淀,所以許多形式和內(nèi)容已經(jīng)被固定下來,這就是民間藝術的程式化特征。民間藝術的程式化固然會使藝術設計作品顯得單調(diào),但是能夠給予藝術設計欣賞者最直觀的民族文化認知,并且民間文化中的許多表現(xiàn)形式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水平,所以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中的直接應用具有可行性,而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進行合理的選擇,即要求藝術設計者能夠?qū)λ囆g設計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有清楚的認識,從而使現(xiàn)代藝術設計元素與民間藝術設計元素能夠在表現(xiàn)形式和內(nèi)涵方面實現(xiàn)真正的協(xié)調(diào)。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2篇

      (一)民間藝術的“本原化”

      民間藝術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盡管有藝術的成分,但更多的具有實用性。張道一在其《張道一文集》中指出民間藝術“是同廣大人民的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就其主流來說,多帶有實用性,既保持著本原文化的特點,又是本元的。雖然有一部分也帶有‘純藝術’的特點,但仍距其實用性分離不遠。”前蘇聯(lián)藝術理論家B•E•古謝夫在論述民間創(chuàng)作時也說:“民間創(chuàng)作同時既是藝術又不是藝術;其中,認識功能、審美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這種統(tǒng)一包含在形象—藝術的形式之中?!币簿褪钦f,民間藝術多與生活、實踐、勞動等密切相關,其審美功能尚未從其他功能中完全分離,自然的保持了原始功能的混合性。而所謂的“高雅”,是那些普通民眾難以企及的,從這一點來看,趙本山的藝術根本不可能高雅,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高雅了,他就不是趙本山了。

      (二)民間藝術的低俗化

      說到此處,得出民間藝術不應該高雅這一結論,因為它本就是游戲化,本元化的東西,失去這一特質(zhì),便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了。那么,是那些批評趙本山的人錯了嗎?其實也不盡然,人們所批評的“低俗”問題,我們還沒有探究到關鍵,民間藝術中有很多低俗的東西,不單單趙本山的作品里有,為何趙本山卻成為眾矢之的,是因為趙本山藝術作品的受眾最廣,影響最大,低俗之作在一些“私域”環(huán)境下可以存在,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他們或基于休閑娛樂的目的選擇此種文化商品,或基于學習教育的目的選擇彼種文化商品,決不會被迫地去接受某種其不樂于接受的文化商品。但這些本屬“私域”存在的作品,不應不分場合,不分環(huán)境,而且不受約束,這無疑是對文明與文化的對抗。趙本山旗下弟子所演繹的部分二人傳作品,已經(jīng)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二人轉,是其迎合觀眾,媚俗的表現(xiàn)。并不是說以前的二人轉就應該保持下去,一成不變,二人傳可以發(fā)展變化,但不應該向著一個不健康的方向走下去。逗笑取樂不是一味的耍彪搞怪,或者說耍彪搞怪不能成為二人轉的唯一追求或唯一內(nèi)容。

      二、“低俗”與“高雅”之辯

      “低俗”的藝術固然不好,高雅藝術也不是能被所有人所接受。如果說高雅藝術好,為什么許多高雅藝術受到受眾的冷落。原因就在于它們疏遠了受眾,它們對受眾的文化消費心理特質(zhì)缺乏了解。它們的敘事方式遠離了這些受眾的生活,在審美趣味上與大眾審美取向之間距離越來越遠。在審美上疏遠受眾,結果就將自己束之高閣。趙本山只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他的定位成功。他是根據(jù)大眾的文化消費心理進行受眾選擇。他的受眾范圍定位準確。他的服務對象就是普通的群眾。他的表演獲得了受眾的認可和贊同。他明白受眾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他的表演就是一種以受眾為主體的商業(yè)敘事模式。他獲得經(jīng)濟上的利益更加上在藝術上的成功??梢哉f他是一個成功的會進行商業(yè)敘事的民間藝人。他是一個喜劇、小品演員,演二人轉出身,還組織拍攝了大量農(nóng)村題材的影視作品,還是一個精明的商人。盡管也有人不喜歡他的表演和作品,但是他卻能被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大眾喜歡,同時他賺足了錢袋子。他小品屢次被評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節(jié)目,他拍的影視作品又總能得到觀眾的熱捧。同樣是他,把東北二人轉這種民間戲曲形式拉上商業(yè)化敘事的道路上,東北三省的劉老根大舞臺把二人轉這種在東北三省的民間戲曲發(fā)揚光大。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3篇

      【關鍵詞】評??;表演藝術;審美特征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053-01

      評劇發(fā)展已有一百余年歷史,并逐漸發(fā)展成全國性的大劇種,其獨特的藝術審美特征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主要從民本意識、民俗意識以及游戲精神三個方面闡述評劇藝術審美特征。

      一、民本意識

      民本意識就是指以民為本、從底層群眾的視角來構建戲劇。評劇充分體現(xiàn)人民的情感、反映底層群眾的審美觀,是現(xiàn)實生活的最直接展現(xiàn)。評劇藝術起源于蓮花落,這種說唱藝術最早是窮人行乞的演唱藝術,區(qū)域廣泛,從秧歌、民謠、皮影等多種藝術形式中吸收了很多元素,充分體現(xiàn)出其平民性的特點。評劇文本主要是將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凝結到舞臺中,雖然呈現(xiàn)的不是生活實貌,但卻充分體現(xiàn)了生活特征。評劇藝術有著來自鄉(xiāng)土的演唱風格,充滿了生活氣息,也使得評劇藝術比其他劇種要更加自然活潑,而且也有更大的再創(chuàng)造性。評劇藝術自由度較大,缺少嚴謹?shù)囊?guī)范性,但也正因為這樣,這個劇種在繼承和創(chuàng)新上才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也發(fā)展地更加迅速。從評劇中的《楊三姐告狀》《劉巧兒》《花為媒》等一些經(jīng)典劇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劇本都是反映普通人生活命運的,劇目中的角色少而精,并且其在舞臺上的呈現(xiàn)方式也相對虛實相生、簡潔凝練,表現(xiàn)劇情自然流暢。如評劇中的《紅樓夢》系列,就將眾多人物拆解成多個單一人物,然后通過平民的視角來一一評說他們。這種方式簡化了劇本結構,并且也精簡了人物設置,同時故事也顯得更加新穎。如《晴雯》《劉姥姥》等一些針對某一人物進行演繹的劇目,新穎獨特、備受觀眾的喜愛。

      二、民俗意識

      我國的戲劇、小說等傳統(tǒng)藝術都具有講故事的特點,在此長期影響下,中國觀眾也對精彩曲折的故事更加感興趣。尤其是一些經(jīng)典的評劇劇目,很多都是由于劇本內(nèi)容通俗易懂、劇本精煉、故事性強而受到群眾的喜愛。如評劇《劉姥姥》,就滲入了民俗意識,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錦衣玉食群體中的一個勞動人民形象,這種創(chuàng)作劇目雖然用了觀眾熟悉的故事卻又能夠提供耳目一新的感覺。并且在這出評劇中,主要集中筆墨講述了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情節(jié),只詳細描述與劉姥姥有關的事物和人物,其他無關的則進行了改造和刪減。同時俗語、歇后語等民間語言也在評劇中得到充分應用,體現(xiàn)了評劇藝術民俗化的特點。如在評劇《劉姥姥》中,劉姥姥本身就是一介村姑,并不會斷文識字,其平常接觸的人也都是一些底層百姓,劇中全程都沒有使用“之乎者也”,反而在劇中使用通俗易懂的俗語、歇后語等,充分體現(xiàn)了民間語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如劇中的“狼跑岔道狗跑彎”、“啞巴都想叫個好”、“笨鴨子上不了鸚鵡架”等俗語的應用,使得劇目更加生動有趣,增加其觀賞效果。又如其中“像躲‘非典’似的”,融入了現(xiàn)代元素,起到了寓教于樂、借古喻今的作用,也使得《劉姥姥》這個評劇劇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了深刻的現(xiàn)代內(nèi)涵。并且《劉姥姥》在表現(xiàn)手法上穿插了童謠、跑驢、皮影等民間藝術,更好地烘托了劇情,加強了舞臺效果,也使得觀眾能夠更好地領略到生活化的劇情,增加觀眾的親近感,同時也豐富了戲劇的情趣和風格。

      三、游戲精神

      戲劇的游戲精神則是指各種角色在劇中超越理性現(xiàn)實,荒誕地或者說更加自由地演繹出各種情節(jié),頗具游戲性。游戲精神強調(diào)興之所至,是一種單純?yōu)樗囆g而藝術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這種游戲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評劇劇目創(chuàng)作者自身獨立的精神特點,是創(chuàng)作者自身靈魂的歌唱。很多經(jīng)典的評劇劇目中,都充滿了游戲精神的魅力。如《花為媒》中花園相親、冒名成親情節(jié)的設計,以及《劉巧兒》中趙振華和柱兒的錯位,這些情節(jié)都體現(xiàn)了一種游戲性和戲劇性?!恶R寡婦開店》也充分展示了情愛男女間鬧別扭的諧趣。這些有趣的劇情都是藝術家超越束縛,以一種自由的心態(tài)來把握世俗人情,創(chuàng)作出的興之所至的作品,讓群眾感受到評劇藝術帶來的審美樂趣,使觀眾的心情和精神得到放松。反之,游戲精神的缺失會造成評劇發(fā)展的衰落。尤其目前很多評劇作品的創(chuàng)造逐漸傾向于政治化,導致戲曲趨向理性化,喪失了其中的自由精神。游戲精神的喪失,主要是部分評劇劇目創(chuàng)作者沒有正確理解“文藝為政治服務”的精神,沒有將評劇藝術擺在正確的位置上,狹隘地判定了戲曲在我國文化中的地位和藝術特征。并且部分作家獨立意識的缺失也使得戲曲在表演過程中情感表現(xiàn)不當,導致戲曲與觀眾的距離感越來越大。評劇是我國重要的戲曲劇種,應充分從各個角度詳細分析評劇表演藝術的審美特征,正確認識評劇藝術的內(nèi)涵,提升評劇表演藝術的審美品味,促進評劇藝術更加長遠地發(fā)展,使其獲得真正的藝術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陸亞偉.評劇表演藝術的審美特征[J].戲劇之家,2011,(11):67-68.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4篇

      一、引言

      傳統(tǒng)文化藝術,特別是民間文化是現(xiàn)當代藝術的母體與本源,更是寶貴的繪畫藝術資源。河北省的各類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極為豐富,都散發(fā)著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和地域特色。同時,民間美術具有脫胎于真實自然生活與風土民情的關懷和深厚情感,其藝術形式依托于自由想象與聯(lián)想,不受客觀規(guī)律的限制,這些都是藝術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應具備的素質(zhì)。

      而當今我國年輕一代的藝術家由于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出現(xiàn)了疏遠或排斥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傾向,使藝術愈加與母體文化脫離,同時也使整個社會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傳承受到脫節(jié)。所以在高校特本文由收集整理別是繪畫藝術類學科開設民間美術類課,拓展并深化學生對民間藝術在形式與內(nèi)涵的理解與在實踐中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上建構合理健全的民間美術教育體系。

      二、民間藝術在我國文化教育方面的發(fā)展概況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的研究逐漸重視,在 2002年“世界遺產(chǎn)年”召開的會議中,就明確提出了將民間文化藝術作為人類文化遺產(chǎn)引入高等教育中。與此同時,在藝術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呼應與行動,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多數(shù)的藝術院校和有相關藝術專業(yè)院校都紛紛開設了民族民間藝術的相關專業(yè)或者相關課程。

      最早提出對民族民間藝術關注的是現(xià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紀期間,不斷探索著民族化的現(xiàn)代藝術教學模式,提出了重傳統(tǒng)、重民間、重實踐的美術教學方針,推動了中國美術教育走向新階段。中央美術學院還在國內(nèi)高校率先創(chuàng)建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研究為宗旨的新學科,將此正式、系統(tǒng)地列入大學藝術教育,填補了高等藝術教育中長期忽視民間藝術認知教育的空白。

      通過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們的自我認同感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培養(yǎng)了大量從事民族民間藝術的人才。同時,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的學習,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護民族藝術的責任心。

      三、高校繪畫藝術人才培養(yǎng)與民間藝術資源整合的意義

      繪畫藝術即是造型藝術,要求藝術家對形象、色彩、形式等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與素養(yǎng),同時不多深化拓展自身的審美領域,是作品更具內(nèi)涵與厚度。同時,造型也是中國民間美術存在與發(fā)展的首要因素。中國民間美術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實用性的特征,它來源于中國古文化的積淀,來源于中國農(nóng)村特定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所形成的集體審美意識,來源于民間藝術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造型意識。對民間美術的學習,不僅需要了解它的造型方式、創(chuàng)作方法,同時還要了解它產(chǎn)生和應用的社會背景及文化內(nèi)涵。因此,對于民間藝術造型的學習,可以拓展學生對繪畫造型與形式美感認知的深度與廣度,完善繪畫藝術的造型建構。

      于此同時,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對人才的培養(yǎng)不僅僅限于知識的傳授, 而應該是全方位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聯(lián)系民間故事、民族歷史、民族風俗習慣、自然地理環(huán)境、民族民間文學等來理解其藝術作品,指導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融入民族文化,使之更富于民族特性。從學習民間美術的造型方法和基本特征入手,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以民間美術的思維開啟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把美的材料、形象、色彩, 變化為身邊的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實現(xiàn)美術教學目的。

      四、高校繪畫藝術人才教育與民間藝術結合的途徑

      繪畫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大多從事與美術相關的繪畫教學、藝術設計和研究管理等工作,因此,應比其他專業(yè)學生有較高要求。

      1、將繪畫專業(yè)的民間美術課程正式納入繪畫教學體系。

      應在繪畫專業(yè)課程中加入中國民間美術概論、民間美術作品賞析、民間美術工藝制作、民間美術采風考察等相關課程,從而發(fā)揮民間藝術實踐性強的特點,鼓勵學生將民間藝術與繪畫創(chuàng)作有機融合,創(chuàng)作出包含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藝術作品,既而發(fā)覺藝術與生

       

      轉貼于

      活的關系,加強作品的群眾基礎與深厚情感,增強學生的能動性。

      2. 建立民間藝術研究室。

      高校不僅應成為民間美術的教育中心,完成理論與實踐性教學工作,還更應注重對藝術問題的理論性探究和總結,承擔起研究和拓展民間美術發(fā)展的使命,成為民間美術的研究中心。因此,應建立民間美術研究室,由本校繪畫專業(yè)教師作為主干成員,同時廣泛吸收部分民間藝人參加,進而組織和實施民間美術教學工作,并對民間美術資料進行搜集與

      3. 建立民間藝術陳列室。

      民間美術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實踐性。高校應建立常規(guī)的民間美術陳列室,為教學提供觀摩欣賞場所,讓學生能經(jīng)常性直觀地接受民間美術的熏陶。同時,在陳列經(jīng)典作品的基礎上,還可以收藏陳列師生臨摹仿制或創(chuàng)作設計的精彩之作。

      五、結束語

      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范文第5篇

      【關鍵詞】撲灰年畫 民間藝術 儒家思想 美學特征 核心理念 弘揚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J2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1-0022-04

      高密撲灰年畫是世界上獨特的畫種,被譽為“中國一絕”,它給人以強烈震撼,形成了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美學特征感受。撲灰年畫民間文化的表現(xiàn)是多層面的、立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它包含著深厚的儒家文化思想內(nèi)涵以及民間藝術獨特的造型觀念,讓人們從中感受到內(nèi)容與表現(xiàn)形式和諧統(tǒng)一的儒家文化精神內(nèi)蘊,其這種獨特的表現(xiàn)工藝過程在全國年畫中獨樹一幟。然而撲灰年畫民間藝術并不像有些人所認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玩藝兒”,相反,它所涉及的文化范圍之廣,包含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齊魯文化。探知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文化內(nèi)涵,分析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觀念在撲灰年畫民間藝術中根植的歷史必然,才能使傳統(tǒng)齊魯文化的精髓通過這一古老的載體得以傳承與發(fā)揚。撲灰年畫民間藝術不僅工藝過程獨特,還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以色代墨,著色濃重,色彩艷麗,形象富有動感,線條豪放流暢,人物造型豐滿圓潤,多為胖耳大腮,但眉眼巧畫不失雋秀感。其造型拙樸簡練,用筆瀟灑自如,很有寫意國畫的筆墨情趣。撲灰年畫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現(xiàn)象,人文精神的載體,是為人而存在的,是齊魯傳統(tǒng)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它作為民間藝術的一個品類,有過自己輝煌的歷史,有過稱“絕”的時代,中國藝術史不會忘記它。

      一、高密撲灰年畫的民間藝術特色

      高密撲灰年畫是中國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美學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是齊魯民間文化于年節(jié)之際,用來迎新春、祈豐年的一種民俗藝術品,也是廣大膠東半島人民群眾用來美化環(huán)境、反映社會生活、表達心理愿望的一種最為普及的藝術樣式。高密撲灰年畫以整張紙大小的“大掛畫”最具特色,制作工序復雜,須經(jīng)過粉本、撲灰、敷彩、粉臉、描金等過程,用色以桃紅、翠綠、粉黃為主,兼施金色,開臉用粉加紅暈染,畫面的主要部分還要涂上明油,以求鮮艷奪目的效果。當?shù)厝罕姷捻樋诹镄稳輷浠耶嫗椋骸凹t綠大筆抹,市場好銷貨;莊戶墻上貼,喜慶又紅火?!贝肢E、樸實的撲灰年畫,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色及區(qū)別于其它地域樣式的表現(xiàn)規(guī)律和獨有的藝術趣味。

      1.盡善盡美的造型特色

      撲灰年畫造型特色要求“盡善盡美”,重視畫面物象的圓滿,從而以形式的圓滿來抒發(fā)人們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因而在造型上非常避諱畫面事物形象的殘缺,撲灰年畫中人物一般都要畫出全身;畫人物頭部或為正像,或為“三分臉”?!爱嬛杏幸狻笔怯忠辉煨吞厣?,通過借助于文字去完成圖像所要表達的意愿,即善于通過畫面的物象,甚至是毫無現(xiàn)實可能的物象組合而成的“文字”來表達他們所想表達的美好愿望,民間稱之為“討口采”。如年畫人物形象手指蝙蝠飛舞,便是吉語“福在眼前”。撲灰年畫在制作表現(xiàn)過程中還富有“隱喻象征”,將一種理想化的事件或現(xiàn)象寓于一種較為明了和顯現(xiàn)的形象中,以使很多難用畫面表現(xiàn)的情感得以體現(xiàn),即象征手法。如:年畫以牡丹隱喻富貴,以石榴隱喻多子。

      2.以簡代繁的構圖特色

      撲灰年畫“主題突出”的構圖特色是鎖定畫面主要形象之后,“濃墨重彩”的對其進行渲染,其它次要形象作為陪襯,主次分明,層次清晰,主要人物常居中,且夸張舒展,并以縮小了的周圍事物為陪襯,以突出主要人物?!耙院喆薄笔菗浠夷戤嬛匾臉嫵商厣?,多為二度空間平面構圖(多用于“大掛子”畫),二度空間的平面構圖使整個畫面效果簡潔明了,人物較少,但表達有力,畫面效果追求在簡單中求變化。撲灰年畫中“成雙成對”的構圖特色是老百姓喜歡把頭腦里美好的東西連雙帶對的表現(xiàn)出來并連結在一起,就像“好事成雙”一樣。年畫中有不少這樣既對稱統(tǒng)一又呼應變化的構圖形式,不但有結構上的大同,而且有形式上的小異,于細微之處見靈動,有很強的裝飾性。

      3.艷而不俗的色彩特色

      撲灰年畫具有“艷而不俗”的色彩特色,許多年畫的畫面顏色雖然很鮮艷,但不能很好的運用色彩對比技法,使各部分之間能夠相互呼應,渾然一體,產(chǎn)生一種“和諧”的美?!罢稚厦饔汀笔菗浠夷戤嫷挠忠簧时憩F(xiàn)特色,主要用途之一就是裝飾、祭祀年節(jié),增添喜慶氛圍和供奉、拜求先祖神靈,所以撲灰年畫大多喜用紅、黃、綠、紫等色彩艷麗、明亮的顏色,尤其重要部分還罩上明油更加突出、顯眼,更加燦爛光彩。撲灰年畫的另一色彩表現(xiàn)特色是“墨分五彩”俗稱“墨貨”,年畫制作表現(xiàn)雖然純用墨,但畫面“顏色”通過墨色用力、分布、著色時間等處理方法的不同,仍然會產(chǎn)生非常“豐富”的視覺效果,毫無單調(diào)之感,和國畫中的濃、淡、干、濕、焦相媲美。

      4.大涮狂涂的技法特色

      “大涮狂涂”是高密撲灰年畫的重要制作技法特點,描子勾拉“大涮狂涂”指藝人們在作畫時,從衣裳到頭發(fā),全是單色抹涮,連輪廓線也是一筆抹下,以“意”寫“神”,與現(xiàn)在國畫中的大寫意一樣,形容了“抹畫子”時“抹”的情景?!懊枳庸蠢笔侵妇植康募毿拿枥L,“兼工帶寫”,以“形”傳“神”,如國畫中的工筆,與“大涮狂涂”則形成鮮明對比。撲灰年畫還運用“細心粉臉”、“眉眼巧畫”的制作技法特色,許多人物作品往往都有一個或幾個淡淡的粉紅臉,“細心粉臉”、“眉眼巧畫”就是在臉上巧妙的勾劃眉眼、五官,再敷彩,局部涂有明油,讓人看上去面部富有彈性,透明細致,這也是技法中較精細的部分。當撲灰年畫作品制作技法接近尾聲時,藝人們常在“大涮狂涂”的服飾上搞一些圖案,“咸菜磕花”就是常用的技法。所謂“咸菜磕花”,就是將選好的咸菜曬干,刻上圖案,再蘸著顏色磕就是了,簡單而實用。

      高密撲灰年畫的藝術風格確實不拘一格,頗具儒家文化精神特色,由于不拘泥于程式化表現(xiàn)技法看起來格外粗獷、豪放。它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和流傳過程,都是經(jīng)過增刪、修改、改造、充實,一代一代按照時代的要求、生活環(huán)境、風俗習尚、藝術趣味的要求變化發(fā)展的。撲灰民間年畫藝術立足于儒家傳統(tǒng)文化思想,尋找有意味的外觀造型及視覺形象,在外觀造型和色彩設計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力求從造型和民族色彩中尋求靈感,這樣既能滿足大眾對美的特殊要求,又有助于建立和豐富民間藝術風格。

      二、儒家文化精神是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核心理念

      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是一種生命本真的藝術活動,儒家文化思想是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根基,傳統(tǒng)儒家文化有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其凝聚力和生命力來自其基本精神,大體歸納為以下幾點: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jié)的愛國精神、經(jīng)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chuàng)造精神等,這些對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種實用的物質(zhì)產(chǎn)品,以其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成為中國傳統(tǒng)民間年畫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成為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儒家文化思想中這些積極因素的影響,使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在思維方式、理想人格、倫理觀念、美學思想等精神文化方面漸趨認同,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美學思想似乎就是按照這樣的特征及規(guī)律發(fā)展的。

      儒家文化思想在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發(fā)展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和主體作用,儒家文化思想是先秦時期形成的一種地域文化,是一種混合型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之一,它不僅融合了齊文化和魯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廣泛吸收了其它地域文化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完備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強的文化,也成為一種政治大一統(tǒng)背景下的官方文化,并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齊魯文化的寶貴資源,儒家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為核心的禮樂文化,中庸思想對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精神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尤其在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庸思想具體物化為對“中和之美”的追求,“中”是適合,“庸”是按照適宜的方式做事,作為高密撲灰年畫民間傳統(tǒng)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適度把握,按照適合的制作和表現(xiàn)方式,并力求保持一個合乎齊魯文化情理的年畫工藝流程?!岸Y”是指人通過自身的主體意識,它起著一種社會規(guī)范整合作用。禮的特點便是“有秩序”,“樂”是指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也泛指一種自由的理想?!岸Y”的人文內(nèi)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特別是儒家文化中有著深遠影響,它不但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而且滲透到人們?nèi)粘5难孕兄校@種精神文化在撲灰年畫中體現(xiàn)的非常充分。在撲灰年畫中既要達到人與社會的和諧,也要達到人與人的和諧,要達到這一雙重目的,它嚴謹?shù)淖裱诉@些儒家思想文化的理念。撲灰年畫給人的是一種情感教育,是一個潤物無聲的過程,我們應立足于齊魯文化,在儒家文化思想的基礎上研究現(xiàn)代,用“和諧”理念指導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創(chuàng)作。

      三、儒家文化思想在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中的美學特征

      1.儒家文化精髓與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美善相樂之美

      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體現(xiàn)了典型的儒家文化的造型審美特征,給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歸屬感,它把功能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實用而帶來善,是引起美感的先決條件,所以從實用功能出發(fā)的創(chuàng)新應該永遠居于首要地位。撲灰民間年畫藝術注重美與善密不可分,善使人共生,美使人共享。不善之美,不是至美;不美之善,不是至善。儒家文化思想審美心理的首要特性是美善相樂,最高境界是盡善盡美。文以載道,樂以教化,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形式,除了對美的追求之外,都表現(xiàn)出對善的強烈訴求。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它將人們心中的善惡、美丑、正邪、直曲進行了生動的刻畫,將一切褒貶、好惡、祈望和忌諱,雖在畫外,卻寓于其中,以表達人們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念,使人們在觀賞作品的同時,有所感,有所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化的作用。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審美情趣還充滿了深刻的象征寓意,飽含著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望和追求,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思想不變的民族文化心理。它除了具有無可爭辯的形式美外,還通過具有特殊蘊涵的圖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它通過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美善相樂的追求,注重的是傳情達意,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崇尚陶冶情操、催人奮進的審美精神,創(chuàng)造了祈福與美善相樂之美。

      2.儒家文化思想根植于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自然樸素之美

      高密撲灰年畫集文化、藝術、實用于一體,是儒家美學思想的歷史見證。它體現(xiàn)了就地取材、樸實無華的特色,是齊魯文化平民化、生活化的標志,給人以強烈震撼,形成了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美學特征感受和視覺沖擊力。在撲灰年畫民間藝術傳統(tǒng)審美理念中,只有自然、樸素之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自然和樸素是指萬物的非人為的本然狀態(tài)。儒家文化思想崇尚自然與樸素的審美原則,它認為一切美皆出于自然率真,真正的美是事物本身自然純粹之形態(tài),能讓民俗文化本身綻放光彩,才是真正的美。儒家思想認為適和的形式美是表達本然形態(tài)的重要形式,認為形式美要恰到好處,要保持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高密撲灰年畫的審美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它具有追求樸素適宜之美的審美特性,即自然的樸素之美。

      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從色彩、技法、構圖到造型,無一不體現(xiàn)質(zhì)樸的風格特征。由于對樸素自然特性格外尊崇,撲灰年畫民間藝術反而更加具有生命力,至今仍然具有極大的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它崇尚樸素自然的儒家文化思想傳統(tǒng),因為它體現(xiàn)到民間民俗上,就是要因地制宜,應充分考慮到齊魯大地使用者的地域特征、生活習慣和審美需求,所以植置于民間、民俗是高密撲灰年畫創(chuàng)新的源泉。

      3.儒家文化與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倫理道德之美

      儒家美學思想對高密撲灰年畫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反映了儒家的禮樂制度和人文內(nèi)涵。道德倫理是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與教育和審美的關系極為密切,它的一大功能就是以美感形式教育、陶冶人的心靈。撲灰年畫民間藝術所蘊含的道德倫理內(nèi)容,不僅表現(xiàn)在各類天神、先賢圣人、歷史題材中,也表現(xiàn)在民俗藝術作品中,使民間年畫藝術呈現(xiàn)出強烈的倫理審美趨向,道德倫理成為撲灰年畫承載的主要儒家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之一。

      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在社會歷史變遷過程中,所表達的形式和內(nèi)容,必然會呈現(xiàn)出儒家美學思想特征,年畫中所表現(xiàn)的《五倫圖》與《治家格言》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體現(xiàn)?!段鍌悎D》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遵循的封建禮教,《治家格言》則是運用儒家思想治理家庭。在長期的儒家思想熏陶下,使高密民眾擁有一種敦厚樸實的儒象氣質(zhì)。儒家思想滲透到高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撲灰年畫中也有豐富的表現(xiàn)?!靶ⅰ笔侨鍖W倫理道德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歷代儒學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這二者的合力在民間的影響就是《二十四孝》的產(chǎn)生和流傳。這些儒家“孝道”思想在撲灰年畫中的演繹是儒家思想在民間的體現(xiàn),這種年畫形式又為宣傳和強化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4.儒家文化與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和諧統(tǒng)一之美

      和諧之美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特征,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yǎng),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提倡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董仲舒《春秋繁露》載:“以類合一,天人一也”。其實這些理論思想實質(zhì)上都是在統(tǒng)一的“和諧”原則下達到對審美主體的“滿足”。儒家的文化思想內(nèi)涵對高密撲灰民間年畫文化的影響十分深刻持久,它強調(diào)人與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強調(diào)二者處于一個有機整體中,撲灰年畫特別能夠體現(xiàn)社會的和諧一致,它具有很強的社會整合作用。在撲灰民間年畫藝術中所表現(xiàn)的追求“人――年畫――社會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就是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美,撲灰民間年畫從選題、制作到應用、陳設早已達到它的最高水平。齊魯大地有一個好傳統(tǒng),不管處于何種時代、何種處境,始終都是熱愛生活,追求幸福、和諧、吉祥,因此,表現(xiàn)喜慶、幸福的祥瑞題材,一直是撲灰民間年畫的一個重要的題材和一個基本的文化特征。另外儒家文化思想還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而是一種親和的關系,撲灰年畫藝術賦于花、鳥、蟲、魚、獸等藝術形象以祥瑞寓意,便是這種親和關系的表現(xiàn)。所以,要欣賞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就需要了解齊魯文化和儒家美學思想特征,否則,是很難把握住高密撲灰民間年畫藝術的審美特性的。

      四、儒家文化思想在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中的思想意蘊

      儒家文化思想給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創(chuàng)意制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儒家文化思想是撲灰年畫形式內(nèi)容及思想的內(nèi)核,它的形式和內(nèi)容都是按著中國傳統(tǒng)祥瑞觀念沿續(xù)下來的,它反映了撲灰年畫在儒家文化思想影響下的審美情趣和思維模式。在撲灰年畫的形式題材和使用習俗中,融會著各種思想觀念,如等級觀念、倫理觀念、審美觀念、、風俗習慣等,并長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后人,有的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高密撲灰年畫藝術在較長時間的創(chuàng)作生產(chǎn)中,民間藝人胡、趙、杜三人在題材方面又各有側重,各有拿手的“好活”,胡玉顯喜歡畫“八仙屏”、“天女散花”、“三仙姑下凡”、“胖娃娃”等題材的撲灰年畫;趙大倫靠畫墨屏美人條(大掛畫)發(fā)了財,成了趙家圈的富戶;杜家官莊的杜萬則善畫刀馬人物,如三國人物、楊家將、岳飛等,同時還兼畫大掛子畫,如“萬事如意”、“尤鯨獻瑞”等。以胡、趙、杜三家作坊為代表的民間藝人一反當時以記錄“風花雪月”為主的文人畫的弊端,想農(nóng)民之所想,愛農(nóng)民之所愛,將以歡樂為主題的題材揉進撲灰年畫,把農(nóng)民們喜愛的人物故事挪入撲灰年畫的藝術表現(xiàn)范疇,大大地開拓了年畫的題材。

      齊魯大地是孔子、孟子的故鄉(xiāng),人們歷來追求美好的事物,這種追求也體現(xiàn)在撲灰年畫中,在圖案紋飾中借助同音字和諧音非常巧妙地運用于圖案形象,以諧音和寓意,以指事和會意的方式進行構成,使形式和內(nèi)容巧妙結合,這種紋飾意趣橫生,成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高密撲灰年畫極具儒家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特色,體現(xiàn)了大量的民俗意蘊,這些吉祥圖案把這種民俗的意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它以合理化的結構與藝術化的造型,充分地展示出簡潔、明快、質(zhì)樸的藝術風貌,將雅俗熔于一爐,達到美學、力學、功用三者的完美統(tǒng)一。

      五、保護與傳承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弘揚儒家文化思想。

      1.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文化價值

      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經(jīng)過幾百年衍生、存在、融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方水土、一方民俗風情的獨特產(chǎn)物,是原生態(tài)的文化。它有著歷史、民俗、宗教、人文、社會、藝術等廣泛而具體的內(nèi)涵和價值,帶著鮮明的民間特質(zhì),承載著儒家文化思想的精神,傳遞著民族的認同心理和文化共識,為我們留下了儒家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和燦爛輝煌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chǎn)。撲灰年畫由于過于看重它的商品性而忽視它的藝術品性,不能在前輩畫師藝術的基礎上繼續(xù)創(chuàng)新,而只是進行簡單的復制生產(chǎn),再加上新的年畫品種的沖擊,它于不能克服自身的種種局限,走向了消亡,這是歷史的遺憾。高密撲灰年畫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正面臨嚴峻形勢,撲灰年畫作為民間民俗文化應被精心保護,任何一個忽略保護和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國家,都勢必對內(nèi)喪失其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血脈,對外則喪失其在世界上樹立文化大國形象的機遇,抓好撲灰年畫民間文化的保護傳承、開發(fā)利用和永續(xù)利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保護與傳承撲灰年畫民間藝術的緊迫性及其重要意義

      撲灰年畫的藝術風格與儒家文化內(nèi)涵的完美結合,表達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文化祈求。撲灰年畫民間藝術作為民間的新年祝福,充滿了喜慶,大多采用大紅、大黃等鮮艷的色彩,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現(xiàn),人物生動可愛,富有活力,畫中的每個動物和植物都富有吉祥的寓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儒家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復興發(fā)展撲灰年畫也是弘揚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所能提供的最貼近民眾的、幾百年綿延不斷的民間信仰素材,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撲灰年畫不僅要搶救和保護,還要繼承,讓撲灰年畫融入生活,為民族團結和諧與興旺發(fā)達提供堅強的思想紐帶。保護與傳承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弘揚儒家文化思想,我們應當珍惜民間藝術,民間藝術是一切藝術的根。高密撲灰年畫民間文化是高密最具地域性的優(yōu)勢文化,它將會再度輝煌成為整個社會的財富資源。

      六、結束語

      高密撲灰年畫藝術,它表現(xiàn)出相當濃厚的民間民俗文化特色,廣泛地反映了齊魯大地的社會生活、世態(tài)人情、審美情趣與審美追求,承載著膠東半島歷代積淀的原生態(tài)民間文化內(nèi)涵,履行著其古樸的民俗功能,撲灰年畫人物題材所展現(xiàn)的儒家文化精神,如涓涓細流,滋養(yǎng)著人們?nèi)諠u沙化的心靈,它不僅是年節(jié)一種五彩繽紛的點綴,還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信仰傳承的載體與工具;它包蘊著一個完整的中國民間的精神。而高密撲灰年畫作為發(fā)源地,它不僅向后人展示了獨特的齊魯大地年畫特征并且當之無愧為中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撲灰年畫民間藝術是不可或缺的燦爛音符,它獨具神韻,愿高密撲灰年畫民間藝術這枝奇葩永遠盛開,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根植于齊魯文化及儒家文化思想土壤的民間年畫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 徐藝乙、陳建.木板年畫[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4

      2 王樹村.中國民間年畫[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07

      3 黎東方.細說先秦•孔子[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01

      4 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03

      5 高豐.中國器物藝術倫[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01

      6 耿波、張士閃.中國藝術民俗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04

      7 馬勇.儒學興衰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07

      8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08

      9 鄒蘭、郝偉.試論保護與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意義[EB/OL]. 省略/culture/detail.asp?id=3260&wordPage=1,2011.01

      10 楊樺.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的裝飾特點淺析[J].魅力中國,2010(19)

      11 藝術中國.傳統(tǒng)年畫及其民間信仰價值[EB/OL].art.china. cn/huihua/2010-02/25/content_3393585.htm,2010.02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熟女|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变影院 |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中国女人做爰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一区| 深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另类专区欧美在线亚洲免费| 日韩av他人妻中文字幕| 色哟哟亚洲色精一区二区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色|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发给我的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视频| 亚洲乱亚洲乱妇50p|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亚洲国产黄色在线观看| 免费午夜爽爽爽www视频十八禁|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网红极品女神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老外和中国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新视觉亚洲三区二区一区理伦|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