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本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以“三個面向”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于中華民族的振興,著眼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
關鍵詞:生本理念;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自2001年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直在倡導著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但是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能夠徹底地轉變觀念,真正做到完全地、發(fā)自內心地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因此,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把教育提升到為學生生命質量服務的高度在改革中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我校啟動了以生本理念為指導課堂教學改革,各年級、各學科均推行小組合作學習,著力構建和諧課堂。經過兩年的實踐,各班的學習小組已基本構建,課堂上教師能夠鼓勵、支持、幫助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探究、討論、合作與交流活動,學生已從最初的怯懦害羞到如今的善于交流、展示爭辯,師生的課堂狀態(tài)正在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下面筆者就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改革談幾點實際做法:
1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生本教育認為:兒童不可限量,所以,對兒童的尊重,是天然地應當的;兒童乃是天生的學習者,在于學習對于他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甘泉之井,他會不斷在學習中產生新的學習需求。因此,我們要遵循學生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進行教學,不要讓學生在分數和競爭中失去學習的樂趣。在課堂上,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我們要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沉浸于所面對的學習之中,實現投入和著迷的境界,得到自然快樂的生命狀態(tài)。
2找準教師的角色定位
2.1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借助各種的教學設備、手段,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教學情境。這個情境能把現實生活中的知識與學科知識聯系起來,以幫助學生通過這個情境,從自己生活中的知識去認識,領悟科學的知識,使科學的知識成為于自己的自身知識。
2.2適時引導點撥,啟迪學生思維:
教師在課堂上能少講的盡量少講,能不講的盡量不講,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必要的疏導、點撥、啟迪。一是教師要引導思考。雖然,生本認為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主張的是“先學后教”,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總是會碰到困難,遇到問題的,此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釋疑解惑,疏通學生思考過程中的障礙;教師還要對學生提出的觀點、意見進行歸納與總結。二是教師要學會“留白”。教學上的“留白”,就是不要執(zhí)著于完整知識的教授,把要教的部分知識留出來,留給學生們自己去想象、探索、感悟。只有留出空白,學生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施展生命的智慧。三是教師要“二次點火”。太空飛船之所以飛得高遠,是因為發(fā)射過程中有第二、第三次的點火。如果把前置學習比喻成為第一次點火,那么“二次點火”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善于發(fā)現學生在討論中產生的新疑問、新設想,并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作出更深入的探究,把學生送入更廣闊、更深遠的知識海洋。
3指導小組的合作學習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初,我們的課堂總會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沒有傾聽的習慣,小組討論一團亂,教師教學策略準備不足,等等。我們可采取以下對策:
3.1培養(yǎng)小組合作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上,不要心急,要充分認識到萬事開頭難。凡事物的成長、發(fā)展都要經歷一個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增強他們小組展示的信心。在這一步上,我們可能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快則一個學期,慢則一學年。所以我們要有耐心等候,要有恒心去堅持。
3.2掌握小組討論匯報的技巧:
在行為上,不要因為學生不會說、課堂亂哄哄就停止我們改革的步伐,重回舊路,相反,要引導學生掌握小組討論的技巧。在小組研討中,我們鼓勵學生做到“一個聲音”、“兩分鐘闡述”、“互不干擾”?!耙粋€聲音”即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要在小組長的組織下交流,發(fā)言時一個人發(fā)言,其他人注意傾聽,與自己的見解進行比較,分析、補充、質疑?!皟煞昼婈U述,即在小組交流或全班展示時,學生要提前組織語言,發(fā)言時簡明、有條理,盡量不要超過兩分鐘。這樣既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用語精煉,又能讓更多的同學有參與討論的機會。“互不干擾”即在組內交流時,學生交流發(fā)言的聲音要適中,以本組同學能夠聽清為標準,不能影響其他組同學的學習活動。在課堂上,對學生發(fā)言的一般要求是合作學習暢所欲言,展示學習簡潔凝煉。
3.3增強小組成員的團隊意識:
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要防止組長代替了其他組員,能力強水平高的成員代替能力弱水平低的成員的現象,要盡量保證每個成員活動機會的公平和均衡。要用鼓勵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機會的方法,讓不開口的學生開口,讓不動手的學生動起來。例如,教師在開始訓練小組活動時,要特別留意潛能生,把一些簡單的容易的任務交給他們,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機會感受到成功,讓他們感受到小組其他成員需要他,感受到他對小組也有著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貢獻,有榮譽感和使命感。再如,小組匯報時規(guī)定必須每個組員進行展示才能獲得加分獎勵,或者潛能生展示會獲得更高的分數。這樣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匯報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3.4教給學生多樣的展示形式:
從課堂效果和學生發(fā)展來看,“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又可以檢查各小組的合作互助情況,同時也給學生的素質發(fā)展提供了一個鍛煉展示的平臺,它應當是課堂中最精彩最關鍵的一環(huán)。但如果操作不好就會耗時、費力,不僅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3.5培養(yǎng)責任心強的優(yōu)秀組長:
一個小組合作實效的高低、班級展示的成功與否與小組長的作用密不可分。因此,我們研究了小組長的培養(yǎng)方法和策略。對于小組長的選拔,我們嚴格把關,由一期任到底的“終身制”調整為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競爭上崗”制。同時,我校從學校和班級兩個層面堅持對組長進行培訓,明確組長的職責和作用,提供合作交流和展示的各種方法,進行課堂交流用語的指導??傊覀円ψ錾哪琳?,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引導他們會組織、會總結、會發(fā)言、會傾聽、會評價、會質疑,將他們帶到水草豐盈之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享受學習的快樂并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
作者:李忠玉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西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