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三上悠亚免费一区二区在线,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爱a久久片,无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视,中文字幕欧美一区,爽妇网国产精品,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午夜一级在线,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del id="eyo20"><dfn id="eyo20"></dfn></del>
  • <small id="eyo20"><abbr id="eyo20"></abbr></small>
      <strike id="eyo20"><samp id="eyo20"></samp></strike>
    •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策略

      自從2014年社會提倡核心素養(yǎng)以來,面對新的教育改革,很多人開始使用發(fā)展的觀點來反思我們過去的應試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由于過去的應試教育注重學生的知識以及解題能力的學習,而素質教育比較注重學生的綜合全面的知識能力,這都已經(jīng)逐漸與時代脫軌。目前,新的教育改革,尤其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提倡核心素養(yǎng),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自己去嘗試探索問題,以推動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

      一般而言,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主要就是希望新時期的學生能夠具備專業(yè)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tài)度,能夠很好的融入社會,一方面為社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也能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因此,結合我國高中生物課的學生而言,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學生健全的人格,并且還要具備良好的生物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能夠持之以恒的終生學習,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高中生物探究技能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1.教學聯(lián)系生活,增強時代感

      在高中生物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的知識點緊密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便能一方面增強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興趣,在另一方面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這些生物知識的理解。通過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同時,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適當引入現(xiàn)代元素。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工具,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使比較抽象的生物知識變得更加具體生動,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時候,這兩個實驗組的結果都是事先未知的,可以利用網(wǎng)絡視頻的手段,將過程具體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有了這樣直觀形象的對比可以看出氧氣條件對細胞呼吸的影響。通過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就能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打下基礎。

      2.注重實驗教學,培養(yǎng)探究技能

      實驗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必不可少,通過實驗不僅可以解釋很多生物現(xiàn)象,加強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實驗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技能。因此,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一方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探究性實驗的操作,多鼓勵學生對于各種問題的思考,然后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深入探究。例如在進行洋蔥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在操作中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該實驗的原理是: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放在一定濃度的溶液中,就可構成一個滲透系統(tǒng),從而可以發(fā)生滲透作用。滲透系統(tǒng)建立的條件為∶具有半透膜,且半透膜兩側具有濃度差。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兩個研究性學習情景:(1)比較2種溶液的濃度大小;(2)要求學生測定某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兩個實驗情景作為問題提出后,學生設計的方法必然涉及滲透作用原理,通過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的程度來估測細胞液的濃度。實驗過程中,教師應深入每一個小組,具體掌握學生的操作細節(jié),了解整體情況,收集小組反饋信息,了解實驗過程中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和具有代表性問題,及時給予指點和幫助糾正。同時,在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多去觀察生活和自然,不能將眼光僅僅局限于書本。這樣通過一些列的實驗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3.加強學科間聯(lián)系,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為了提升生物課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在專業(yè)知識和探究技能上下功夫,而且還需要加強與物理、化學等其他學科間的聯(lián)系,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這樣比較有利實際問題的解決。例如在講到基因工程的問題時,就會牽涉到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從政治、道德、化學、物理等多方面的角度入手,進行全局的把握,這樣更加有利于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因此,通過與將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的緊密聯(lián)系,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增強學生在探究技能中的核心素養(yǎng)。

      4.以史為鑒,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

      很多時候,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太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和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生物教學中,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生物科學史的講解,通過那些著名生物學家的研究經(jīng)歷,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養(yǎng)成不懼困難、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例如達爾文先后花費二十多年時間完成《物種起源》,而且多次處于險境,但是依然不為外界限制,完成巨著。通過這些比較著名案例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人格,而且也可以激勵學生在探究的道路上,獲得勇往直前的動力,自然也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對于高中生物探究技能中核心素養(yǎng)的提倡,使得人們越來越注重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生物學習。因此,在重視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生的人格和品質等方面的要求,強化學生對于社會的貢獻意識,這樣培養(yǎng)的學生就會更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崔整建.淺談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第2期:85-86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中生物 科學素養(yǎng)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39-01

      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快速發(fā)展?!镀胀ǜ咧猩镎n程標準》強調“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本課程標準的核心任務”。這給高中生物的教學指出了新的發(fā)展方向。當然,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

      1 生物科學素養(yǎng)

      科學素養(yǎng)是運用科學知識確定問題,得出結果和結論,是一種理解的能力和作出決定的能力。科學素養(yǎng)包含科學意識、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品質五大要素??茖W知識是根基和基礎,科學能力是科學素養(yǎng)的最終目標,科學意識和科學品質是主要的呈現(xiàn)方式,科學方法是對科學的認知方式。生物科學素養(yǎng)就是在生物學科內運用科學的方式理解生物科學的本質,理解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水平,另外也可以反映出個人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的能力。

      高中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讓學生掌握生物科學領域的基礎知識;其次,要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培養(yǎng)理解、探究能力;最后,要幫助學生形成相關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三個內容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知識素養(yǎng)是基礎,能力培養(yǎng)是核心,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必須依存于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之中。高中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第一,知識目標。基本生物學知識體系、先進的生物學技術等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第二,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實驗研究能力、實踐活動能力,鍛煉其分析、思維、判斷、比較、綜合、概括等能力;第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精神、勇于探索、熱愛生命的情感,培養(yǎng)其與人合作、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發(fā)展的精神。

      2 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

      2.1 實施探究式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目標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中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是非常適合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所以教師應把探究式教學作為教學方式,結合學校課程資源與學生實際,實行創(chuàng)造性探究活動。在這里我們可以設定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流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給學生大膽猜測和“異想天開”的機會,讓他們在好奇心和興趣的推動下來主動的進行學習。指導學生作出科學而合理的假設,引導學生自主地收集資料,積極引導學生的交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就問題進行實驗的設計,設計實驗方法,選擇實驗器材,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最后分析數(shù)據(jù)和得出結論。

      2.2 培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許多的實驗教學,而實驗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最為簡單的就是讓學生根據(jù)教材的實驗,親自動手,獨立的或者是分小組的完成實驗,讓學生鍛煉動手能力,同時也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學的內容,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結果。有些學生由于在實驗中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實驗失敗的原因,然后要求學生再重復進行實驗,直到實驗成功。

      2.3 加強學科間知識聯(lián)系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各種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在高中生物教材中,都許多的知識點都需要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進行學習。例如: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就是利用物理方法來解決的;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是利用化學方法解決的;此外哲學中的許多原理在生物教學中也隨處可見。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正是處于物質的合成與分解這對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中。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解決生物上的問題,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還有利于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要在不削弱乃至強化生物學科教學效果的前提下進行,根據(jù)有關篇目中與生物科學素養(yǎng)有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點,找準滲透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

      2.4 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

      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師自身即必須要有比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教師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基礎教育改革對廣大教師提出的一項新要求。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才知道要怎么樣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所以提高生物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首要任務。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增強生物學教師的事業(yè)心。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對自己的工作擁有無限熱情的教師才可能教好學生;其次,要讓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不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為教師也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不斷的進步,才能勝任教學的需要;最后,教師要不斷的探究教材中的知識點,找出其與科學素養(yǎng)的聯(lián)系,并利用這些知識點不斷的培養(yǎng)自身和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之,科學素養(yǎng)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生物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的陳舊的教育觀念,在深刻理解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內容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生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運用不同學科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最后還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使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梁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J].文理導航(中旬),2011(11):56.

      [2] 吳小峰.高中生物運用科學史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探索[J].中學時代,2012(5):217.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范文第3篇

      關鍵詞:生物教學;實效性;高中;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高中生物教學只有充分依據(jù)相關標準要求,在總結問題、發(fā)現(xiàn)不足的基礎上,轉變教學觀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全面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內容、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然后采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結合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興趣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與拼搏精神,并在生物教師科學的引導下,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形成綜合的學習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的實踐能力。

      一、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全新教學觀

      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我們的教學體系只有一種,就是知識系統(tǒng),很少有人會考慮到除了知識以外的其他方面,也很少有人會關注學生學習的實際意義。作為生物學知識,自然有屬于它自己的系統(tǒng)性特點,但是這種系統(tǒng)比較抽象和概括,不是學生通過自己探究學習而得到的。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知識還原成它本來原始的、混沌的狀態(tài),并將與它相關的事物及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從而構成真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二、以學生為本,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新《課程標準》下,生物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理念,及時更新教學思想,在教學實踐中要反思自己教學行為中的得與失。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一種對話過程,需要溝通與合作,教師要主動與學生交流,打開學生的心扉,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看待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為此,必須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新課改精神,構建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新《大綱》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生物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明白生物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基礎知識外,更要教給學生通過生物學眼光去觀察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明白生物學科對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意義與重要價值。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注重教學實效性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與自然科學、與人類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高中生物教學的內容貼近生活,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難免存有制約教學的現(xiàn)象。例如,高中生物教師在授課時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的標準進行授課,導致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實踐內容較少,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較為廣泛和全面的知識點,但是教學的生動性欠缺,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整合和優(yōu)化,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積極利用各種渠道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作為鋪墊和補充,在課堂教學中將本課重要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然后進行融會貫通,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感覺非常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倍增,再發(fā)揮出生物教師的引導作用,加強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課堂教學效果就會顯著增強。

      四、采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元化教學方法

      講臺授課法是目前多學科所采用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但生物學科若不與一定的實驗相結合,部分內容就顯得很抽象、難懂。新課改強調指出:“高中生物新課程大大地增加學生活動,尤其是探究性活動的數(shù)量,這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實現(xiàn)課程目標是非常有利的?!钡趯嶋H的操作過程中,無疑也增加了教學難度和教學課時的緊張,這正是平時生物教師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時?!奥裨埂钡摹盁狳c話題”。因此,課堂實效性的提高,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法,一方面能提高課堂活動設計的質量,另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動機。同時,教師應辯證地看待探究性學習,倡導探究性學習是順應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潮流,是培養(yǎng)高中生探究能力和提高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探究性學習的組織實施,費時費工,并不是所有內容都可組織探究。片面地強調探究性學習而排斥其他教學策略和方法,會導致教學時間緊張,教師該講的少講或不講,因此應主張采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五、組建課外興趣小組,廣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有組織、有計劃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不僅能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內容,還豐富了高中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新課改精神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注重在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下開展興趣教育。因此,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筆者認為我們應針對高中生的不同興趣,建立生物學科興趣小組。在與學習不相沖突的情況下,在條件許可的條件下,豐富開展生物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余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生物學知識中,充分獲取課堂中學不到的豐富生物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廣泛的生物學習興趣與細致的實驗觀察能力。例如,對動手能力強、善于觀察、對植物研究及培育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我們可組建培育實驗小組;對動物各類生活習性與特點有濃厚研究興趣的學生,我們可成立動物觀察實踐小組;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研究興趣的學生我們可組建環(huán)境生物學研究小組等。

      參考文獻:

      1.宋之云.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研究[J].現(xiàn)代閱讀,2011,11.

      2.劉晨雷.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探討[J].群文天地,2012,8.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高中生物復習 核心概念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現(xiàn)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注重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鄙飳W核心概念是位于生物學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識,包括對重要概念、原理、理論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釋。這些內容能夠展現(xiàn)當代生物學科圖景,是生物學科結構的主干部分,并能展現(xiàn)生物學科的邏輯結構;同時,它還具有高度的統(tǒng)領性、包攝性以及引領性,能夠反映核心問題。教師圍繞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核心概念進行教學,能使學生少走彎路,少繞圈子,直達問題的主干及核心;圍繞核心概念進行教學,還可把孤立、零亂的知識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地進行整合,把相關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構建,從而達到高三一輪復習有效、高效的課堂教學。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高中生物復習中,教師經(jīng)常會對一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對一般概念、重要概念以及核心概念的把握不準確,定位不精準,這些都會影響一輪復習的有效備考。因此,如何對教材核心概念進行界定,而不是簡單通過感性印象對其甄別,顯得尤為重要。美國課程專家埃里克森認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學科中心,具有超越課堂之外的持久價值和遷移價值的關鍵性概念、原理或方法。這些核心概念具有廣闊的解釋空間,源于學科中各種概念、原理、理論和解釋體系,為領域的發(fā)展提供了深入的角度,還為學科之間提供了聯(lián)系?!眹鴥日n程專家劉恩山教授也指出:“核心概念是基于整個課程標準某個主題的知識框架中概括總結出來的,強調概念之間的關聯(lián)和概念體系的結構?!被趯W者們的觀點,生物學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是能夠反映該教材核心問題,統(tǒng)領包攝教材章節(jié)中的基本概念、事實、原理及規(guī)律,是構建整個生物學教材的基本骨架,并且能經(jīng)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例如,在復習《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中“細胞工程”這一專題時,筆者通過羅列比較一般概念、重要概念,從而界定出該專題中具有統(tǒng)領和包攝作用的“核心概念”。在“細胞工程”專題中,一般概念有16個,分別是細胞工程、脫分化、微型繁殖、胚狀體、外植體、細胞貼壁生長、接觸抑制、原代培養(yǎng)、傳代培養(yǎng)、原生質體、合成培養(yǎng)基、愈傷組織、生物反應器、細胞株、細胞系、克隆。而重要概念有7個,分別是細胞全能性、植物細胞組織培養(yǎng)、植物體細胞雜交、動物細胞培養(yǎng)、核移植、動物細胞融合、單克隆抗體。而通過比對、分析和界定后,發(fā)現(xiàn)該專題中的核心概念其實只有3個,是細胞全能性、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單克隆抗體。正是這三個核心概念,很好地詮釋了整個細胞工程的核心內容和知識所在。比如一般概念中的脫分化、微型繁殖、胚狀體、外植體、原代培養(yǎng)、傳代培養(yǎng)、愈傷組織、細胞株、細胞系都是圍繞細胞全能性這一核心概念進行闡述。這樣,通過比較對比,學生就能夠對這一專題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了。

      2 核心概念教學

      2.1 運用概念圖,整合新的核心概念

      概念圖是由概念節(jié)點和連線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結構化特征,概念節(jié)點是表示某一命題或知識領域的各概念,連線表示各概念間的邏輯關系。在高中生物復習當中,教師通過運用概念圖進行教學,能清晰有效地呈現(xiàn)教材內容,有利于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遷移和聯(lián)系,進行有效的復習備考;同時,也有利于理清相近概念的層級關系和邏輯關系,便于學生對核心概念和相關概念進行梳理和整合,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遷移、歸納的能力和興趣。例如,在復習“植物組織培養(yǎng)”時,教師以必修部分的概念和原理為前提,利用概念圖呈現(xiàn)核心概念和相關概念的聯(lián)系,在學生喚醒原有知識的基礎,促進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圖1)。

      2.2 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對核心概念的學習

      所謂“問題串”,就是指教師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經(jīng)驗,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將要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困惑,將教材知識轉換為層次分明、具有系統(tǒng)性的一連串問題。在高考生物復習時,教師可以圍繞核心概念精心設計一組具有針對性、探究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探索的欲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情和動力。如,在講授“單克隆抗體”這一概念時,教師運用一組“問題串”(圖2)進行巧妙設問,使得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易忘記。

      2.3 演示認知過程,學概念

      在高考生物復習中,有許多概念是純理論性的,內容很抽象,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困難,久而久之就會有挫敗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剞D換教學方式,把抽象的問題通過演示知識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生物學核心概念。

      以“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一節(jié)內容中為例,“動作電位”這一核心概念并不是很好理解。教師倘若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看教材,讀概念“由相對靜止變?yōu)轱@著活躍的電位變化過程”,則顯得抽象不易理解。那么,如何通過形象生動的具體指標來展示“動作電位”,從而讓學生掌握一些列的靜息電位、電位差、電荷移動、局部電流等相關概念呢?教師可以利用圖解(圖3)逐一演示,并加以說明,使學生有逐步認知的過程。

      首先,神經(jīng)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即相對靜止時,膜上有一個“內負外正”的電勢差,這電勢差的形成是由靠能量來維持,而維系這一電勢差的能量主要依靠膜上的3個結構。

      第一個結構是“Na-K離子泵”,它是由蛋白質構成,在消耗一個ATP分子的情況下,能夠向膜外泵出3個Na+,向膜內泵入2個K+。這樣一個過程已經(jīng)使得膜外的陽離子偏多。第二個結構稱為“K+通道”,通過前面第一個過程,膜內K+濃度明顯高于膜外,于是膜內外之間形成一個濃度差,使得膜內有一個向外擴散K+的趨勢。在靜息狀態(tài)下,膜上僅有K+這個通道會打開,不斷向外運輸K+。通過上述兩個結構,膜外的陽離子越聚越多,導致的結果就形成了一個“內負外正”的狀態(tài),這就是“靜息電位”。第三個要介紹的是“Na+通道”。前面由于“Na-K離子泵”的作用,膜外的Na+濃度很高,當受到某一刺激時,Na+通道會迅速打開,在短時間內膜外的Na+會迅速向膜內回流,而回流的結果就使得膜內外的電勢差瞬間發(fā)生改變,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內形成了一個“內正外負”的狀態(tài),這就是“動作電位”。利用以上圖解,學生對于電位的形成機制及概念的相應內涵與要點都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也就達到了對“動作電位”這一核心概念深入理解的目的。

      可見,演示認知是學概念的一個重要策略,也是學習教材內容,掌握學科知識的必要能力。通過演示知識呈現(xiàn)過程,使得許多抽象的概念知識形象易懂,從而提高高考生物復習的有效性。

      2.4 利用生物科學史,構建核心概念

      全國新課標卷Ⅰ相對廣東卷而言,更注重生物科學史的考查。利用科學史促進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建構,也是高中生物復習當中的一個重要策略。以科學發(fā)展史為材料,讓學生重走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體會概念的建構過程,加深對核心概念的理解。

      例如,“DNA是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就是一個很好的素材。此前,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證明了生物的性狀由遺傳因子控制;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科學家接下來又發(fā)現(xiàn):染色的成分是蛋白質和DNA,而染色體在遺傳上具有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探究遺傳物質的本質無疑就落在蛋白質和DNA上了。對遺傳物質的早期推測,一開始就有人認為是蛋白質,他們的理由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氨基酸多種多樣的排列可能蘊含遺傳信息,因而認為蛋白質是生物體主要的遺傳物質。但又有不少人對這一觀點提出質疑,挑戰(zhàn)這一觀點的有以下幾個經(jīng)典實驗: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作為實驗對象,進行了肺炎雙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得出了“已經(jīng)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必然含有某種促成這一轉化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的結論,但是轉化因子究竟是什么,格里菲斯卻未能搞清楚。緊接著,1940年艾弗里為了搞清楚什么是“轉化因子”,以肺炎雙球菌作為實驗材料,進行了體外轉化實驗。他設法把S型細菌的各種成分相互分離,分別單獨和R型細菌進行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添加了S型細菌DNA成分的培養(yǎng)基上,部分R型會轉化為S型細菌,并且這種轉化后的S型細菌可以進行增殖,于是艾弗里得出了“轉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這一結論。遺憾的是,艾弗里實驗中提取出的DNA,純度最高時也還有0.02%的蛋白質,因此,仍有人對實驗結論表示懷疑。于是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為實驗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完成了另一個更具有說服力的實驗:“首先分別利用35S、32P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然后將帶標記元素的噬菌體與大腸桿菌進行混合培養(yǎng),觀察同位素的去向。”如此,巧妙地把蛋白質和DNA區(qū)分開,直接、單獨地觀察DNA和蛋白質的作用,從而進一步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教師通過講解“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這一生物科學史,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科學探究是要經(jīng)歷了“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從而形成質疑與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同時,通過對發(fā)現(xiàn)史進行梳理,“DNA是遺傳物質”這一核心概念也得到了構建。

      3 小結

      總之,高中生物復習教學關鍵在于核心概念的構建,針對不同的概念類型和教學內容,有選擇地運用概念圖、設計問題串、演示認知過程和利用生物科學史等策略進行核心概念的重構,是提高高中生物復習的重要策略。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生梳理、歸納知識的能力,幫助他們正確理解和內化相關概念,從而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蘭英,譯.埃里克森.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3] 劉恩山,張穎之.課堂教學中的生物學概念及其表述方法[J].生物學通報,2010,45(7):40-42.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范文第5篇

      協(xié)助擴散兩種方式的介紹 宋志中(01-3)

      高中生物學中有關病毒知識的整合 陳 國(01-4)

      林德曼定律的拓展 杜思如(02-3)

      對“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節(jié)教材中幾個問題的認識

      劉東奇(02-5)

      抗體是先進入血漿,還是先進入組織液 陳海學(02-6)

      解讀PM2.5 曹中華 石海英(03-3)

      解惑血球計數(shù)板 楊維國(03-4)

      有關狂犬病的問題探討 周明龍 王 霞(04-3)

      有關“氨基酸脫水縮合”的探討 夏焦兵(04-4)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切割的幾個問題 張玉林(04-5)

      同期與超數(shù)排卵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 胡文斌(04-7)

      不盲從、勇創(chuàng)新——讓生命科學不斷進步 丁奕然(05-3)

      化學原理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梁 愈(05-4)

      關于進化實質的分析 劉 聰 付志剛(05-6)

      且談對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認知的幾個誤區(qū)

      周 ?。?6-3)

      淺析家蠶的雄性選育 段志軍 易永春(06-5)

      淺談細胞分化的“穩(wěn)定性” 王達夫(07-3)

      高中生物學中的哲學觀點 梁 愈(08-3)

      例析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雙向箭頭 鄒 彤(08-5)

      再議真核細胞有絲分裂周期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時期

      蘇宏鑫(08-7)

      葡萄糖的跨膜運輸方式 婁振港(08-8)

      “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固定裝片”幾個疑點分析

      肖安慶(09-3)

      保護內環(huán)境,清除體內垃圾 沈建平(09-4)

      有關孟德爾定律的幾個基本概念的辨析 杜思如(10-3)

      制作蘋果酒的方法介紹 翟碩莉(10-5)

      人教版“基因工程”一章中幾個教學問題的認識

      顧鋒杰(11-3)

      談談光質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蔡輝儒(11-4)

      從遺傳學材料的變更管窺遺傳學的發(fā)展史 易永春(12-3)

      生物學教學研究與實踐

      細雨濕衣卻不見 閑花落地細無聲——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細節(jié)問題 馬建興(01-6)

      優(yōu)化教學策略 提高課堂效率——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反思 孔 勇(01-9)

      例析高中生物課堂自主學習 伯海英 呂國裕(01-11)

      農村生物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優(yōu)勢的探索

      謝羅生(01-14)

      淺談新課標下如何構建高效生物實驗課

      封其毅(01-16)

      新課改中有效運用“講授—演示”教學策略

      吳燕華(01-18)

      注重教學語言的研究 提高課堂交流的有效性

      孫曉艷(01-20)

      人教版與北師大版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作業(yè)系統(tǒng)的比較分析 黃徐豐(01-23)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黃紹玲(01-25)

      例談新課程背景下HPS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徐 建(01-27)

      高中生物“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研究 錢益鋒(01-29)

      “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學 焦太和(01-32)

      談以教學案為載體的初中生物教學 張永金(01-33)

      生物課堂中實施興趣教學的策略 于海芹(01-36)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教學設計 王科慧(01-38)

      從整體角度把握——談談“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模塊核心概念的建立

      季培松 張 剛 劉曉偉(01-41)

      高中生物教學中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案例分析

      戴桂花(01-42)

      淺談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種子植物”一節(jié)課的教學探討 陳 然(01-45)

      暢談生活體驗 活達三維目標——“綠色植物是食物之源”的教學設計 袁艷華(01-47)

      對初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思考 朱曉燕(02-7)

      論生物教師“教學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

      朱大新 魯 華(02-10)

      對優(yōu)化中學生物學教學的探討 開·阿里騰(02-12)

      重主體 設問題 提效率——基于學生主體的問題設計例談 楊秀梅(02-12)

      準確把握學情 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的實踐與思考

      翟風華(02-16)

      孟德爾遺傳實驗的教學難點分析 李能國(02-19)

      淺析生物教學中的知識拓展 宋美麗(02-21)

      合作性學習在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中的應用 錢 洋(02-23)

      提高農村高中生物實驗開出率的幾點嘗試

      張 偉(02-25)

      因地制宜拓展農村中學生物實驗 劉彤軍(02-26)

      先行組織者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張年逢(02-28)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

      羊垂功(02-31)

      “小紙片、大用處”——自制教具進行“單克隆抗體”的教學實踐

      杜永娟 樵???3)

      改革生物課堂實驗教學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

      王 莉(02-34)

      讓探究性學習成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探討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

      梅金生(02-36)

      152010教學模式在“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一課中的應用 陳燕萍(02-38)

      例談自制直觀教具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劉訓開(02-40)

      中學生物課堂教學邏輯體系構建的策略 曾劍波(03-6)

      開展探究活動 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的興趣

      張 英(03-8)

      教師無為造就學生有為 趙曉娣(03-10)

      教師如何引導高考生物有效復習 洪東涯(03-12)

      生物課堂中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之“四關鍵”

      宋玉蓉(03-15)

      自制簡易小模型 突破學習重難點 趙林娥(03-17)

      淺議生物學教學中的概念圖教學 郝 惠(03-19)

      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陸嘉琴(03-21)

      給片好土壤,讓好種子長成好苗子——一個初中生物教師看課改 鈕玉秀(03-23)

      動起來,生物課堂更精彩——初中生物“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學案例 曾秋麗(03-25)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 張萬明(03-27)

      在實驗探究活動中構建生物科學概念——“探尋綠葉中的奧秘”探究實驗課的教學設計 肖巧玲(03-30)

      “植物根的生長”的教學設計 何振中(03-32)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教學設計

      陸 帥(03-35)

      虛擬實驗在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金 鑫(04-8)

      淺談初中生物課的導入 焦太和(04-11)

      我讓學生做“錯誤”實驗 徐金鵬(04-13)

      談運用計算機技術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沈紅梅(04-14)

      導學案模式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蔡 斌(04-15)

      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淺議初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

      徐建華(04-17)

      生物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研究 胡麗芬(04-19)

      教學因預設而精彩,課堂因生成而綺麗——淺談生物教學中的預設和生成 邵建美(04-21)

      將案例教學引進初中生物學課堂 鄭俊麗(04-22)

      職業(yè)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探微 仲英杰(04-24)

      “四步”管理,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率

      孫小木 程 明(04-26)

      “減數(shù)分裂”的教學設計 真義勇(04-28)

      給生物學課堂注入生命活力 嚴錦石(04-30)

      杜威作業(yè)觀及其對生物學教學的啟示

      霍文靜 解凱彬(05-7)

      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隱喻 范 鍇(05-10)

      彩卡在高中生物建模教學中的研究與反思

      宋 華(05-12)

      用模型建構的方法突破有絲分裂的難點知識

      陳秋來(05-14)

      例說文史材料在初中生物學課堂中的妙用

      陳衛(wèi)華(05-16)

      HPS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胡有紅(05-18)

      例談如何將科學史融入生物課堂教學 陳曉穎(05-20)

      淺談生物學中的點、線、面、體思維 郭士安(05-23)

      生物概念教學要注重前概念以及概念的外延

      劉東奇(05-25)

      讓“體驗”成為建構生物概念的重要抓手 謝 鵬(05-26)

      概念為本的顯微鏡教學改進 靳 飛 孫 ?。?5-29)

      從“幾種育種方式的比較”中看導學案的妙用

      黃堡鑫(05-30)

      優(yōu)化教學策略 打造理想課堂 周紅如(05-33)

      情景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的案例與反思

      吳小麗(05-34)

      基于生物科學史的課堂探究學習——談“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 黃 ?。?5-36)

      對“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qū)別”概念生成的教學嘗試

      冉啟國 王 寒(05-38)

      類比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鄭賽彬 高育蒙 陳秉初(05-40)

      設疑、釋疑、質疑——初中生物課堂初探

      陳玉華(05-43)

      “菜單式教研視導”在生物教研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

      吳海燕(06-6)

      高考生物首輪復習策略初探——查漏、補缺

      林海雅(06-8)

      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手指模型及各模型的比較

      瑪依拉木拉提(06-10)

      重視生物課堂過程教學 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思維能力

      左延柏 趙玉柱(06-11)

      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探析

      孟飛龍 曹 睿 李四海 陳明林(06-13)

      “五步探引教學模式”初探及課例分析 盧 燕(06-15)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 洪永清(06-17)

      課堂引入故事 教學融入生趣——淺論生物課堂中的故事化教學 石 娟(06-20)

      生物教學中的知識拓展淺析 劉 浩(06-22)

      科學教學中景觀圖應用探究 朱婉萍(06-25)

      反思“同課異構” 促進教師自我發(fā)展 劉光強(06-28)

      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錢雪梅(06-30)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教學中幾個難點的思考分析

      丁 傅(06-32)

      “錯誤”——一種重要的生物教育資源 馬建興(07-5)

      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 丁 征(07-7)

      淺析優(yōu)化教學過程需要整合的教學要素 章 青(07-10)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生物課堂實踐與思考李 偉(07-12)

      學生自主講評試卷課堂模式初探 任 益(07-13)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生物學實驗教學 唐東輝(07-15)

      減數(shù)分裂教學中應用自主繪圖的實踐與思考

      李 歐(07-17)

      巧用變式 有效復習 封其毅(07-19)

      直接推理在生物學上的應用 劉林軍(07-21)

      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常見誤區(qū) 周柬明(07-23)

      基于“問題解決”模式的高中生物學說題教學嘗試

      李相國(07-25)

      落實細節(jié) 夯實基礎——淺談一輪復習的計劃與舉措

      宋建玲(07-28)

      淺析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媒體決策 史紅勤(07-30)

      踐行“三單·六環(huán)節(jié)”導學模式 打造“自主·合作·探究”活力課堂 袁錦明(07-31)

      在合作中加快認知——“生物的分類”教學案例

      談燕芬(07-35)

      “物質跨膜運輸實例”教學設計 楊 軍(07-37)

      “體驗式教學”在生物課堂中的實踐與思考——以“能量的釋放和利用”一課為例 黃裕花(07-39)

      驗證性虛擬實驗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姚海霞(08-9)

      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指南 李能國(08-11)

      教學中“失敗”精彩演繹的策略與條件 劉義友(08-13)

      挖掘教材內容,實現(xiàn)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

      梅金生(08-15)

      探究實驗有效性的“六先六后”——以“土壤中有什么(一)”為例 蔡呈騰(08-17)

      以問題為中心進行生物教學 章德兵(08-19)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钡慕虒W設計 吳光華(08-21)

      “勾畫問題解決路線”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王慶東 李世雷(08-23)

      利用“學—議—展—評”,構建高效復習課堂——以“伴性遺傳”一節(jié)為例 宋 楊(08-25)

      巧妙設置 合理運用——“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中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丁志鋒(08-27)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一節(jié)的教學反思

      劉春玲(08-29)

      緊扣教學目標,準確把握課堂教學 任小文(09-6)

      新課程期待老腔出新調——對高中生物評課的幾點建議

      俞 慧(09-8)

      超越教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一節(jié)的師生對話

      洪長根(09-10)

      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點滴 康五祥(09-12)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李其安(09-13)

      生物課外作業(yè)特點的探索 崔忠誠(09-15)

      實施高效生物課堂的研究——以“減數(shù)分裂”的教學為例

      劉建新(09-16)

      生物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初探 黃 新(09-18)

      淺談初中生物學中的概念教學 李智蘋(09-19)

      充分進行“信息”轉換——讓生物課堂變得“活”、“動”、“趣”、“美”起來 倪素美(09-21)

      對驗證性實驗進行探究化教學的策略 張海寧(09-23)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本中“細胞液”概念學習初探

      張龍龍 樊 攀(09-25)

      淺析同課異構對生物學開放性教學的助推作用——以人教版必修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為例 程麗麗(09-26)

      生物學問題分析模型構建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初探

      蔡書學 張 艷(09-28)

      讓生物學教學更貼近生活 黃勝秀(09-31)

      高中生物“定向—建?!伞鄙鷳B(tài)課堂教學模式的詮釋

      姜永均(09-32)

      “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一節(jié)中兩個問題的處理 賈薇薇(09-35)

      淺議如何將友善用腦貫穿于初中生物課堂

      李 芳(09-37)

      對當前生物學科教育的沉思 吳舉宏(10-7)

      關于凸顯初中生物學重要概念傳遞教學的思考研究

      陳麗梅(10-10)

      關于課程資源校本化的幾點做法 范曉萍(10-12)

      對高中生物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中常見“跑偏”現(xiàn)象的冷思考

      張海其(10-13)

      淺議生物課程差異教學與面向全體學生的實施

      張 英(10-16)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制定計劃和表達交流”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

      劉建新(10-18)

      一堂失敗的復習課后的改進與反思 趙勝昔(10-20)

      行進在問題中的有效課堂——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 裴志剛(10-22)

      農村學校教研工作調查及策略探討

      徐永強 徐 燏(10-24)

      “概念同化”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應用 李雯鶯(10-26)

      例談“展示—釋疑—探究”教學模式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張 偉(10-29)

      飲食與營養(yǎng)的教學設計 趙 捷(10-31)

      “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教學設計及其反思 王桂玲(10-33)

      摭談生物課堂教學管理方式的變革——以“探索遺傳物質的過程”一課為例 張樹虎(10-35)

      任務驅動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中的運用

      解玉嘉(11-6)

      結合生活實例,提高生物課堂的有效性 劉玉蘭(11-8)

      例談“活動單”和傳統(tǒng)“學案”的區(qū)別 馬晶晶(11-10)

      教學方法多元化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呂翠香(11-12)

      高中生物習題課教學模式初探——“探究互動”

      夏正艷(11-14)

      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

      臧 蓉(11-16)

      簡述“染色體變異”一節(jié)教學的課前準備

      冷巨豐(11-18)

      探索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的實驗教學 禹雙根(11-20)

      通過多元教學方式的干預 促使生物課堂實效的提升

      ——記“地面上的植物”的教學 黃 娟(11-2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整生物學教學內容——“自制一瓶醇香的葡萄酒”活動更適合初中生開展 王燕紅(11-24)

      讓每一節(jié)課都精彩——例談實現(xiàn)探究性教學的實效性

      賈廣磊(11-25)

      巧妙設計實驗課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 陸新華(11-28)

      激發(fā)問題意識 引領思維發(fā)展——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調查分析與對策 高學林(11-29)

      讓教師在“評課”中成長 朱 ?。?1-32)

      中學生物思維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李 偉(11-33)

      “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設計 劉 浩(11-35)

      談教師在構建生物和諧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曾紅艷(11-37)

      生物教學中的小組合作與效能 黃亞黎(11-40)

      方法多變 優(yōu)化教學——“人體的呼吸”探究性教學的方法突破 陳小丘(11-42)

      外國科學教師UNOS個案研究的概述及啟示

      李銀蝶 陳志偉(12-5)

      發(fā)揮生物學史的德育功能 塑造學生高尚的科學精神

      鈕明華(12-8)

      利用圖形提高生物復習課的課堂效率 練瑞萍(12-10)

      例談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數(shù)據(jù)資料的處理與運用

      徐業(yè)華(12-12)

      多媒體演示與傳統(tǒng)演示在教學中的整合和恰當應用

      倪 霞(12-14)

      硬幣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妙用 龐四喜(12-16)

      “圍繞教學目標有效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主題教研活動的策劃與啟示 許 瓊(12-18)

      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要關注幾個問題 周 茜(12-21)

      淺析“細胞的能量‘通貨’——ATP”的幾種導入方法

      龔伊娜(12-23)

      應用游戲進行“基因的表達”的教學 施渭明(12-25)

      淺談“思想實驗”與生物教學的結合

      陳秀全 吳光華(12-26)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問題教學設計與實踐

      車亞莉(12-28)

      生物教學“一站到底”——一種基于知識PK的游戲教學模式

      張年逢(12-30)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理想課堂探討 杜翠華(12-32)

      例談利用生物教具突破“人體和外界氣體交換”課堂難點

      何 妍(12-34)

      生物學實驗技術與科技活動

      開展生物學調查活動的嘗試與反思——以“調查西樵山的植物種類”為例 黃德慶(01-49)

      “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實驗的改進

      林 荔 肖義軍 詹曉梅(01-51)

      雙縮脲試劑能用于尿液中蛋白質的檢測嗎?

      王小明(01-52)

      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 李曉輝(01-53)

      對初中生飲食健康狀況調查及對教育的啟示——以大連市為例 吳志華 李美茹(02-42)

      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和教學環(huán)境

      馬國軍(02-46)

      高中生物實驗中洋蔥的“一材多用” 肖燕云(02-47)

      杏仁對昆蟲毒性的實驗 郝 靜(02-49)

      “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實驗的改進 賀本香(02-50)

      “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一課中幾個實驗的改進

      劉迎俠(02-51)

      對一種鐵樹害蟲的觀察與探究 羅益群 唐 錦(03-37)

      也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幾個實驗材料和實驗試劑的改進 張恒澤(03-39)

      探究“扦插材料的處理”的課后體會 王 芳(03-41)

      演示實驗“發(fā)酵現(xiàn)象”的改進及拓展應用 尹明順(03-42)

      稻草——田野里的財富 楊硯書(03-44)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改進 唐衛(wèi)東(04-32)

      算算你的“水足跡”——節(jié)約用水暑期作業(yè)設計

      趙開勇(04-34)

      探究兩種無機鹽對青萍生長繁殖的影響 汪花菊(04-37)

      巧用數(shù)碼相機獲取顯微照片 王立亭 翟洪生(04-39)

      細胞大小和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改進

      田永賢 張和平 鄧必建(04-40)

      對“滲透作用”實驗的幾點改進 蔣素梅(05-45)

      酵母細胞固定化實驗的深度解析 曹 麗(05-47)

      探究實驗“蚯蚓適應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進

      樊冠祥(05-49)

      初中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開展——以“漓江魚的生存現(xiàn)狀及捕撈情況綜合調查”活動為例 吳學健(06-35)

      果酒釀制的替代實驗——米酒的釀制 張艷娟(06-37)

      蛋白質合成動態(tài)模型制作實例 黃 萍(06-39)

      利用當?shù)厣镔Y源“發(fā)菜”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設計

      張 磊(06-40)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一些實驗步驟的改進

      左開?。?6-42)

      三版高中生物學教材中有絲分裂實驗的比較及方案優(yōu)化的探討 劉 怡(07-42)

      “池塘水生態(tài)問題調查及治理”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

      朱一峰(07-44)

      滲透實驗的家庭化改進 蔣群玉(07-46)

      一花三弄 又見花開——淺談鮮花模型制作的三種嘗試 林 雯(07-47)

      談“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實驗的注意事項

      陸忠華(08-31)

      “物質跨膜運輸實例”的實驗教學反思 陳 凱(08-32)

      氣孔開閉機理的實驗探究

      陳 潔 周 亮 張文華(09-39)

      一道選擇題引出的系列主動探究 羅孝勇(09-40)

      “睫狀肌調節(jié)晶狀體”簡易模型 (09-42)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的再設計

      尚 方(09-43)

      紫莖澤蘭浸出液對幾種農作物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汪花菊(10-37)

      庫爾勒香梨樹腐爛病生物防治方法的探究 武 策 李 昂 雷 雨 吳 娜 王 菁 高永強 耿 濤(10-38)

      水螅運動方式及捕食行為動畫制作探究

      左素萍 王重力 粟敏從 丁志柳(10-41)

      運用生活中的簡易材料制作“基因的表達”教具

      周 玲(10-42)

      用簡單的實驗驗證人眼的神奇功能 遲福江(10-44)

      使用傳感器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李寶霞(10-45)

      關于“使用血球計數(shù)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的問題探討

      丁 傅(11-44)

      高中生物實驗的幾處改進和分析 施亞筠(11-46)

      “生物組織中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改進

      毛文艷 李 巖 史慧玲(11-48)

      利用實驗促進中學生對細胞知識內容的學習

      楊青青(12-36)

      適于中學的簡易種植靈芝的方法 趙 鑫(12-38)

      生物學教學評價與考查

      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另類”試題 王 松(01-54)

      201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試題評析 葉建偉(02-52)

      2011年高考有關“遺傳定律的例外性”試題淺析

      崔緒昌(02-54)

      一道值得商榷的高中生物奧賽題——對2008年浙江省一道高中生物競賽試題的分析 周興生(02-57)

      活用課本素材,有效備考生物學業(yè)水平考試

      左立波(02-58)

      例析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圖形分析題

      李成云(03-47)

      對照性實驗的常見類型 彭月生(03-49)

      例析生物科技模塊中流程圖題考查特點 尹利軍(03-51)

      英國普通教育證書AS水平考試試題——第二單元 基因和基因工程 欣向紅(03-53)

      “細胞分裂”考點掃描 高一明 朱沈芳(04-41)

      詳析高考遺傳圖譜模式——以近5年高考試題為例

      鄧過房(04-44)

      簡析一道同位素標記法測細胞周期的競賽題

      羅招軍(04-48)

      一道生物探究性試題的解析 幸奠權(04-50)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試卷——生物 (04-51)

      高三生物二輪復習需要做好“五道題” 張玉明(05-50)

      高中生物實驗設計題常見錯誤剖析及應對策略

      王科慧(05-53)

      畫畫就明白——圖解法在解題中的作用 鄭大江(05-55)

      圖表信息轉換,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戴雅萍(06-43)

      聚焦高中生物學習中的“^”型曲線模型的知識

      李進京(06-45)

      巧用一個實驗裝置完成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關問題的測定或探究 鄧志華(06-49)

      “首尾法”分析細胞分裂中的DNA標記問題

      樵???6-50)

      兩類細胞分裂圖形中同源染色體的判斷

      蔡利鵬(06-52)

      生物學高考初、高中銜接的知識點和學習目標例析

      吳慶華(07-49)

      對三個競賽(遺傳)題答案的不同看法 朱敏生(07-51)

      借助曲線分析生長素的兩重性 譚家學(07-53)

      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生物(07-55)

      2012年江蘇生物高考試題淺析 章 彤 顧舒榮(08-33)

      貼近生活緊扣熱點,體現(xiàn)課標核心導向——福州生物學業(yè)考試命題回遡 劉國秀(08-35)

      江蘇學業(yè)水平測試生物試卷分析及復習建議

      陳海波(08-37)

      談能力立意取向下的生物開放性試題的命題策略

      夏幫青(08-40)

      巧用配子基因頻率求解遺傳概率 王 晨(08-42)

      對一道易陷入思維誤區(qū)的選擇題的分析

      薛文超 王 彬(08-43)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新課標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部分(08-44)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海南卷)——生物

      (08-46)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山東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部分(08-49)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浙江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部分(08-51)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廣東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部分(08-53)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北京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部分(08-55)

      例談高考生物實驗中邏輯思維方法的應用

      王智杰(09-44)

      提高學生解題、審題的能力的幾種方法

      謝桂喜 謝亦馳(09-47)

      建構生物模型,打造高效課堂 寧 旭(09-50)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上海卷)——生物(09-53)

      2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題的“排列組合”通解法

      宋玉蓉(10-47)

      利用圖形優(yōu)化解題過程 李 勤(10-49)

      江蘇省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常見的實驗題題型與教學啟示

      周荷靜(11-49)

      “三步”巧數(shù)食物鏈——“找岔路相加法”

      徐建蕓(11-51)

      解讀與酶有關的曲線模型 毛 丹(11-52)

      審題抓細節(jié) “陷阱”輕松越 蔣繼榮(12-39)

      測量植物光合速率的幾種方法 章德兵(12-41)

      教會學生辨析遺傳概率計算的幾個易混問題

      祁全新(12-43)

      正反交結果相同就一定是常染色體遺傳嗎

      路 毅(12-44)

      探究性實驗的三種預期結果 王忠文(12-46)

      生物課程標準和新教材

      高中生物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研究 呂增?。?1-56)

      新課程下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初探 魏小成(01-58)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學科”的比較

      趙 璐 李高峰(01-60)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生物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丁燕平(01-63)

      漫談英國生物課堂中的情境教學 王元軍(02-60)

      融入生物科學現(xiàn)代進展 實施初中生物學STS教育 盧 芹(02-62)

      中學生物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

      莫雪斌 李坊貞 許愿康 陳小珺(03-56)

      “形散而神不散”——談人教版課程標準高中實驗教科書《生物》的邏輯關系 輝(03-59)

      在高中生物新課程中落實“生活化教學”的矛盾與困惑

      張 明(03-61)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實驗動作技能 陳 維(04-55)

      高中生物實施科學方法教育主要策略探析

      張樹虎(04-58)

      S-P表分析方法應用于高中生物學教學質量評價

      王 宇 陳秉初 周 陽(04-60)

      簡析香港《新編生物學》教材中的實驗特點

      顧文君 鄭曉蕙(04-63)

      結構性工作單在生物學探究實驗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李偉平 曹志江(05-57)

      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結構分析 李能國(05-59)

      準確理解“假說—演繹法”的本質 吳君民(05-61)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生物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 雁(05-63)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教學實施情況調查及教學建議 包春瑩(06-53)

      生物實踐教育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嘗試——以“開心農場”為例 秦玉蓮 錢敏艷(06-55)

      圍繞核心概念開展中學生物教育 付 雷(06-57)

      高中生物學生實驗評價量表設計與運用初探

      李步振(06-61)

      論職前教師教育中探究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張夢雅 周 陽(07-60)

      基于核心概念建構的生物學新課程教學 胡玉華(07-62)

      新加坡O-level高中生物學教材課后練習特色分析

      梁海榮 李琳 鄭曉蕙(08-57)

      海洋漏油事件與生態(tài)文明教育的思考 成云康(08-60)

      一堂高中生物新授課引起的學情調查與教學反思

      孫立祥(08-62)

      美國中學生物學教材實驗室安全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宋相國 張迎春(09-59)

      “下水課”里的困惑與對策 劉 虹(09-61)

      “人的生殖與發(fā)育”一節(jié)內容所想到的——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青春期性教育吳 贇(09-62)

      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教科書使用情況跟蹤調研工具的構建

      楊文源 劉恩山(10-52)

      新課標下廣東省高中生物學實驗開設現(xiàn)狀調查

      徐繼林 胡位榮(10-56)

      親近生物老教材 王 薦(10-59)

      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策略舉隅

      朱小燕(10-61)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嘗試

      車亞莉(10-63)

      基于實證視角的高中生物課堂提問教學行為的分析研究

      孫郡博 李 恬 吳志華(11-54)

      情感性教學目標的達成與拓展 劉成權(11-58)

      讓我們的學生成為勤思善問的人——美國教育修學旅行的見聞與啟示 韓海燕(11-60)

      利用地區(qū)課程資源開發(fā)生物校本課程的實踐

      王勇強(11-62)

      高中生物教師專業(yè)成長路徑初探

      戴 群 解凱彬(12-48)

      加強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學切實推進城鄉(xiāng)教育公平

      李學斌(12-50)

      改革《生物學教師實驗實踐技能》課程加強對生命教育師范生的實驗實踐技能的職前培養(yǎng) 高 勍(12-52)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實驗版塊的比較研究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区别| 国产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本久久精品一区| 成人午夜特黄aaaaa片男男|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一区二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妇女| 欧美性猛交aaaa片黑人| 三男一女吃奶添下面| 色www亚洲| 免费观看在线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成人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亚洲高清自偷揄拍自拍| 天堂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欧美日韩图片一区二区| 一级内射免费观看视频|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人性做爰久久网站| 一区二区韩国福利网站|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精品|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欧美第五页| 日韩亚洲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熟妇疯狂4p交在线播放| 内射后入在线观看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