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成長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一年級的時候在一次數(shù)學考試中,有一道題不會做,這時,我聽見了別的同學在說答案,我拿起筆,正準備寫,可老師說了,做人要誠實。我心里有兩個小人在吵架一樣,一個說不能改做人要誠實,一個改100分再向你招手,反正沒人知道。他倆爭論不休。
“有題不會嗎?”老師說 “是的,有人說出了答案,但語文老師說,做人要誠實,我決定,不改了?!?/p>
試卷一發(fā),我是99分,有一則評語,老師給了你一個更高的99分,希望你繼續(xù)努力。2004年4月24日。
我現(xiàn)在知道了,那是一個誠實的99分,光榮的99分。這則評語讓我不斷前進。
本文非抄襲,希望大家支持。
初入職場時,我滿心期待,立志要有所作為!可是凡事都是欲速則不達,我在工作中沒少吃虧。正是這些經(jīng)歷,促使我這名職場“菜鳥”不斷成長。
準時出現(xiàn)在第一現(xiàn)場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有位同學上課遲到了,老師就教育我們說:“在未來,你們可能會成為一名編輯、一名記者或是主持人,你們一定要盡量提前十五分鐘到崗,這是媒體人一定要注意的!”
當時大家都不以為然,覺得準時到崗就好了,干嗎還要提前十五分鐘???工作后,我漸漸體會了老師當年的用意。在一次元旦直播活動中,我擔任導播,活動開始時間定于8:00。那天,我和平時一樣起床梳洗,吃完早飯時大概七點鐘,算了算時間,我半個小時就能到達現(xiàn)場,所以7:20出門就合適了。我算好時間以后,開始不緊不慢地整理東西,然后在7:20準時出門。結果那天不知怎的,我一輛出租車也打不到!我一看表,快7:30了,趕緊奔向地鐵站,等我坐上地鐵時都已經(jīng)7:40了。我當時冷汗直流!要是遲到了,那我們的節(jié)目可就得“開天窗”(空播)了!于是,我深呼吸,系好鞋帶,抓緊書包,在地鐵到站車門打開的一瞬間迅速沖出站臺!當我氣喘如牛地趕到現(xiàn)場時,離活動開始只剩兩分鐘!
我一邊拿紙巾擦拭額頭的汗水,一邊想起了當年老師的話。原來,提前十五分鐘到崗就是怕中途會遇到突發(fā)狀況而影響行程!
突發(fā)狀況,隨機應變
有一次,我被安排報道國家大劇院五周年院慶。當我拿到活動簡介之后,就花了一周的時間認真設計采訪提綱,并分配好工作。采訪當天,一到國家大劇院之后我就驚呆了,當天來參觀的人非常多,本來以為會按順序進行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在同時進行,這下我安排好的采訪計劃肯定沒辦法完成了?。?/p>
時間不等人,我趕緊和攝像師商量,既然很多活動在同時進行,那么一個一個地采訪顯然是不可能的,那就抓住每個活動的特點,集中采訪一部分活動!想好了方案之后,我們就趕緊穿梭于每個活動場館之間!在現(xiàn)場就采訪觀眾,在后臺就采訪演員!雖然沒能完整記錄每一場活動,但經(jīng)過合理調(diào)整,我們終于順利完成了任務。
小貼士:作為一名媒體人,在工作中遇到突發(fā)事件是常事,一定要學會隨機應變。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
堅持學習,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媒體人時刻面臨著各種轉型。2015年,單位安排我去做新媒w編輯,運營一個教育類微信公眾號。剛開始,我覺得這有什么難的,不過是上網(wǎng)找找文章,編編稿子而已,但實際上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剛接手那個微信公眾號時,文章的閱讀量不高,粉絲增長得也不快。我反思了很久:自己不了解新媒體的屬性,就無法將它運營好。
于是,我去書店找了好多關于微信運營和大學介紹、志愿填報方面的書,回家以后趕緊學習,然后深入學生、家長和高校當中去了解最新的資訊。幾個月后,那個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量開始慢慢地漲起來了。
小貼士:作為一名媒體人,堅持閱讀和學習會助你在工作中表現(xiàn)得更為出色!
心中時刻想著受眾
在運營微信公眾號期間,我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欄目,方方面面地介紹了教育的相關信息,自認為制作精良,可是讀者卻反應平平,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
有一次,我去某所中學的門口采訪了一些家長:“你們平時都希望了解哪些教育資訊?”
“高校的招生政策和相關的政策解讀啊!這些政策每年都有變化,我們這些家長根本不懂!”
“哪些專業(yè)好就業(yè),高校都有哪些特色專業(yè)?。 ?/p>
“不同的學校每年的錄取分數(shù)線是多少啊,我不會用電腦,也不會找??!”
……
這些家長越說越起勁,漸漸地圍成一圈,把自己的困擾都說了出來!我如獲至寶,趕緊記錄了下來。至此,我才突然意識到,我以前做的東西不是讀者們最關心的,自然就反應平平了。根據(jù)家長們的意見,我開設了“高校名片”“師哥師姐聊專業(yè)”“名師備考答疑”等欄目。家長們關心什么,我就找專家解答什么!這些欄目一經(jīng)推出,果然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小貼士:作為一名媒體人,一定要記得的這句名言――“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他們說記憶是不會騙人的,他們還說時間會淡忘一切??墒呛髞磉@些所有的道聽途說慢慢的都變成了假命題,我們用自己的現(xiàn)實來證明了這些結果,發(fā)現(xiàn)都是錯誤的。
或許很多時候針對不同事情也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們只是在想象著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還有很多可能我們只是覺得那些自己面對的話題在將來還有很大的風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在勇敢地做著自己,他們沒有去做的那些事情,還是依然一動不動有所求。
當你走得更遠的地方,你會發(fā)現(xiàn)回頭看這條路,其實也沒有什么波瀾壯闊,因為這一直都在書寫著你人生的平凡,哪怕是你已經(jīng)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為人稱贊的進步。
但是你在心里知道,其實你一直都沒有什么也不愿意去炫耀什么。
因為在你的內(nèi)心曾經(jīng)居住著一個有趣的小精靈,他告訴你很多有趣的事情,可是卻從來沒有告訴過你,這個世界上有著那么多的艱難和風險,需要你自己一個人去面對,即便是有一些人可能會為你提供一些經(jīng)驗,但是你卻知道在這種相處方式之中,很多惆悵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
1997年,剛從游泳隊退下來的朱穎,在陳經(jīng)綸體校當起教練。同年3月,隨著又一年體校招生季的到來,朱穎的同事們紛紛拿著介紹信,熟門熟路地竄進杭城各大幼兒園及小學挑苗子———沒錯,這是陳經(jīng)綸體校游泳隊當時實行了五年的新規(guī)。1992年后,體校放手讓教練們自主招生,而所挑選的學生,將一直由該教練帶訓。換句話說,從毛坯到成品,是中途放棄還是成材進省隊,主管教練是總設計師。
然而,對于當時剛開始新工作的“菜鳥”教練朱穎來說,心里不免帶著幾分忐忑。大多數(shù)時候,她只是憑借直覺,看看個子,看看手腳大小,進行初步取舍。走訪了杭城市內(nèi)的十幾所幼兒園之后,她并沒有太中意的孩子。然而命運就是這么巧合,一次偶然的機會,朱穎從一位朋友口中得知,杭師院的職工幼兒園里有個小孩,他的身高遠遠超過同齡人,連幼兒園最大的床都睡不下。這個小男生就叫孫楊。
由于是學校職工幼兒園,第二天,朱穎在朋友的帶領下“偷偷”摸進園內(nèi)。沒過多猶豫,朱穎在看到小孫楊不久,立馬打電話給他的母親楊明,做她的思想工作。軟磨硬泡下,6歲的小孫楊堅持完成了 50天左右的暑期訓練,雖然并沒有在泳池中展現(xiàn)出高人一籌的天賦,但朱穎在冥冥中覺得,要讓這個調(diào)皮的小男生練下去。
就在此時,楊明突然改變主意,想讓兒子安心上學,這樣的改變讓朱穎有些猝不及防。原來,排球運動員出身的她,并不希望兒子從小接受專業(yè)訓練。即便當運動員,也會選擇更有關注度的籃球或排球。楊明的這一決定,頓時讓朱穎傻了眼。
文二路位于杭州城西,是城區(qū)東西向的主干道之一。巧合的是,朱穎和楊明都住在文二路沿街的小區(qū)內(nèi)。當時,朱穎家正經(jīng)營著一家小飯館,飯館前的小徑正好是楊明每天上班的必經(jīng)之路。于是,只要一有空,朱穎就會在飯館門口,等著下班回家的楊明,主動上前嘮幾句家常。不用多說,談話的內(nèi)容,還是和孫楊有關。
從深秋到第二年開春,再到盛夏……差不多經(jīng)過近一年的思想斗爭,楊明被朱穎的執(zhí)著和誠懇打動,決定讓孫楊再去游泳隊試試水。時至今日,朱穎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依然感嘆道,“孫楊是我的第一批學生,當時死盯著他其實也沒有什么理由,只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我最大的成功,只能說是找到了孫楊?!?/p>
2自行車架起最初的夢
體校位于西湖新十景之一的“黃龍吐翠”對面,至今已開展了包括足球、籃球、游泳等18個運動項目。和別的項目不同,游泳隊實行走訓制,一周7天,每天下午5點到7點半訓練,風雨無阻,平時全靠家長接送。除了游泳池換水粉刷的日子外,游泳隊只有大年初一不訓練,密度甚至讓許多全國省隊汗顏。
50米標準泳池、8條泳道、消毒水味、泛黃的墻壁,再加上墻上“今日體校生明日奧運星”十個紅色的醒目大字……這就是孫楊、葉詩文當年奮戰(zhàn)的地方。場館內(nèi)有個水深一米七的小池,孫楊為期兩個月不到的暑期訓練,是在這里開始的。
游泳隊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除了公開開放日外,隊里并不允許家長們走進游泳館看孩子。不過訓練過程中,不少家長們依然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瞅自己的心肝寶貝。搶位置,搭木梯,甚至自帶鋁合金伸縮梯,只求自己的視線高過一米七左右的墻壁,在上百個孩子中找到自家的那位。天氣稍微冷一點,家長們都只能穿著羽絨服趴在玻璃窗上,凍得直打哆嗦?;蛟S是考慮到安全因素,陳經(jīng)綸體校于去年在地下停車場擺放了三個超大液晶背投電視,電視信號則連接著游泳池上方的監(jiān)控探頭。好歹,家長不用受凍了。
從孫楊1998年重回游泳隊到2003年離開,楊明對這一場景再熟悉不過了。每天下午4點半,楊明準時守在校門口等著。孫楊就讀的行知小學距體校有3公里,但楊明當時接送兒子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一路騎過去也要半小時。即便這段時間,楊明也不想讓孫楊閑著。蛋糕、牛奶、雞蛋……孫楊在自行車后座上,要把老媽帶上的點心給解決。
3汽車內(nèi)聊天激發(fā)潛能
起初三年的體校時光,對孫楊來說還算比較快樂。每天參加訓練,下水,打腿,游十幾個來回,小孫楊就像走過場一樣,根本沒放在心上,不過這可讓朱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當時,朱穎剛買了一輛江淮安馳汽車。由于和孫楊家住的很近,只要下班后沒事,朱穎總會主動提出讓她用汽車把孫楊帶回家,“孫楊媽媽自行車帶來帶去夠辛苦,孫楊的體重也不輕,我能帶就帶上他。”朱穎說。
游泳隊實行的走訓制度,讓教練和學員失去了不少直接交流的時間。不過一同回家,倒是給朱穎提供了單獨和孫楊聊天的好機會?!澳阋日l誰誰游得快”、“孫楊你要多注意打腿”、“你完全可以贏他的”……那些日子里,在一輛安馳小車中,朱穎十分珍惜短暫的十幾分鐘時間,她總想方設法給小孫楊灌輸著游泳冠軍夢,“要說幾十遍,幾百遍,有時我都覺得煩了,但也沒有辦法。小孩的可變性和可塑性一樣強,我的工作就是不厭其煩的去說?!庇袝r光說游泳沒用,朱穎還拿汽車說事?!皩O楊那時很羨慕我開車,因為不用像他媽媽那樣騎自行車。有時他會很可愛地講,‘朱老師,我也要拿冠軍,這樣我就有錢買車了’?!敝旆f說。
或許是朱穎的話起到些作用,孫楊的成績漸有好轉。在 2001年的全省青少年游泳賽上,他收獲了一銀一銅,這也讓朱穎和楊明感到絲欣慰。在2002年后,孫楊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在如今個人標志性的1500米自由泳和800米自由泳上,孫楊游得很像那么回事。天道酬勤,同年的省運會,他先后兩次站到最高領獎臺。當時,無論朱穎還是楊明,都能明顯感覺到,孩子的潛力和信心游出來了?!八麖念I獎臺下來時和我說,‘朱老師,這次拿了兩個第一。下屆省運會一定拿三塊金牌給你?!敝旆f打心眼里激動,徒弟長大了,知道教練花那么多心思不容易,想著用成績來報答自己了。
4骨折一個月就被拖下水
在體校五年多的時間里,孫楊一共有過兩次長期缺練,而兩回恰好都是受傷。2000年暑假的某一天,朱穎和另一位教練婁紅梅被幾個學生的哭聲嚇到,“教練,孫楊他……”還沒聽完整句話,兩人立馬沖進了更衣室,眼前的一幕讓她們驚呆不已:更衣室里的一塊大玻璃摔得粉碎,一旁,小孫楊的小臂血肉模糊,鮮血灑得到處都是。這一傷,也足足讓孫楊停訓了好幾個月。
第二次長期缺訓,是2002年年初。手臂不慎骨折,讓孫楊無法按計劃備戰(zhàn)省運會。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如果真大休三個月,孫楊的省運會肯定沒戲。這一回,母親楊明狠下心來,受傷一個月后,就把兒子拖進游泳池,“石膏還沒有拆,就讓他練練腿。朱老師,反正我們打腿也不好,就讓他趴著練,要不然趕不上省運會了?!睙o論是去年的上海世錦賽還是倫敦奧運會,孫楊在沖刺時刻的打腿,就像一個動力十足的馬達,讓人印象深刻。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看來,打著石膏練打腿的細節(jié),也代表著種堅持。
當然,孫楊成功的密碼,和朱穎、楊明對他游泳生涯初期的嚴格訓練要求分不開。游不好,再罰幾個來回,這在朱穎的游泳課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運動員出身的楊明,也深知成材的關鍵。就這樣,兩個人統(tǒng)一戰(zhàn)線,給孫楊營造了個魔鬼般的訓練環(huán)境。1999年的一天,孫楊在訓練中偷懶,遠沒達到朱穎的要求。在和楊明商量后,兩人罰了孫楊3000米,再接著讓他從體校跑步回家。一路上,穿著拖鞋的孫楊,幾乎是全程哭著回到家?!爸炖蠋煟覀円床蛔?,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孫楊做的不好,我們就應該罰他?!睏蠲鲗χ旆f說。
5游泳之外展露唱歌天賦
做鬼臉,撅嘴巴,偶爾還犯個小迷糊……今夏驚艷后,粉絲們給孫楊想了個昵稱———孫萌萌。而萌,也成為孫楊的標簽之一。其實從小孫楊是個不折不扣的萌物,同時也是一個調(diào)皮搗蛋鬼。不知道這是不是天才游泳運動員的共性,和菲爾普斯一樣,孫楊小時候也總閑不下來。在岸上做準備活動時,最活潑最吵鬧的那個人肯定是孫楊。有一次,婁紅梅讓助教看著他,沒想到一個轉身,孫楊就把那個比他大7歲的女生踢進了泳池,自己在一邊傻樂。因此,在孫楊剛接觸游泳的日子里,兩位教練不惜專門抽時間單練他。
一、如何鼓舞士氣
團隊建立初期,士氣是很重要的,如何讓伙伴們充滿激情地投入到活動中,取決于隊長的表現(xiàn)。一個優(yōu)秀的隊長,是充滿人格魅力的,自信、有感染力,有組織能力、判斷能力、總結能力,是一個在短時間里讓人產(chǎn)生歸屬感的帶頭人。在拓展訓練中往往能迅速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能夠設計隊歌、隊名、口號,還有代表性的團隊動作,既能迅速地綜合大家的意見,又能堅定地統(tǒng)一意見并進行指導,在最短的時間里布置完任務。在此次的拓展活動中,不僅有管理人員能夠展現(xiàn)這樣的能力,普通員工也積極地投入到隊長的人選中,真正換位體會了一把隊長的艱辛。 同時,在訓練中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這樣的心聲:“讓我們展示一下吧,讓我們再煉一次吧,讓我們再為團隊努力一把吧,讓我們繼續(xù)給力鍛煉,讓其它團隊為我們羨慕一把吧……”有這樣的團隊氛圍,往下的事情就很好做了。
二、游戲規(guī)則的意義
1、如何看待規(guī)則。在每一項的活動中,教練首先強調(diào)的是規(guī)則,違反規(guī)則就要接受懲罰。作為管理者,聽到規(guī)則都比較放心;而作為被管理者,或許會思考規(guī)則的寬度。從客觀角度來說,游戲規(guī)則保證了活動的意義,既是約束的,又是保護的,它的獎罰是為了保障游戲的有序進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只看到規(guī)則的約束,但拓展訓練卻能讓大家從活動中了解到規(guī)則的另一面。比如某天教練遲到了,因為我們之前有約定,遲到要受罰,教練也不例外,所以大家從教練被罰的事情中明白了,規(guī)則面前,人人平等。
2、懲罰的意義。有位員工在走高空斷橋的時候,由于手除了自己的肩帶外沒有任何可以抓扶的地方,所以一時忘情,拉住了保險繩,違反了規(guī)則。教練說一不二,讓她再走一遍。這種驚險走一次都會讓人刻骨銘心,何況再走一次,該員工不住哀求,但還是難逃懲罰,最終,她咬咬牙重走了一遍,成功了。大家不禁為她鼓掌,同時也為她捏了一把汗。因為當那位員工拉住安全繩時,會同時把下面保護的人往上拉,這對于自己是非常危險的,萬一跌落下來,保護人便不能發(fā)揮作用。所以為了讓大家關注這個環(huán)節(jié),了解規(guī)則的保護性,教練稱這個懲罰是非常必要的,同時這讓喜歡挑戰(zhàn)規(guī)則的人看到了其具有保護意義的一面。
三、珍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高空斷橋”項目中,第一個嘗試的人需要有非常的勇氣,沒有任何經(jīng)驗,沒有更多的說明,因此這樣的戰(zhàn)士才讓人真心佩服。而當這樣第一個嘗了螃蟹味道的人下來后,第一句話往往是“其實沒什么可怕的”。大家包圍著她,給予了很多鼓勵,當這些鼓勵變成了后繼伙伴們的動力后,活動就順利多了。所以,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信念的力量
1、你是可以的!在過9米高空斷橋時,所有下面觀看的人都在揣測,懷疑、擔心、恐懼、不安,這幾種想法控制著所有的人(其實安全措施非常的好,如果真往下掉,也會有繩子保護著),但心理暗示這種東西無法抗拒。我發(fā)動自己投入到挑戰(zhàn)的隊伍,因為必須讓大家看到這是一個信念和行動結合的活動,并不可怕。在向上攀登時,我用意念暗示自已,不斷和自己說,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的!慢慢地,登上了9米高空,站在上面不敢往下看,腳的確有些微微發(fā)抖,但仍然告訴自己,沒有問題,我是可以的!于是,在準備往前的那一刻不再去擁抱那些軟弱和膽怯的想法,果斷地走了過去。很順利就過來了,感覺自己突然輕松了,雖然過程中的害怕還在,但隨即被一種征服的喜悅包圍。
2、信念支撐。有位伙伴很可愛,在第一次走過去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想法,很勇敢地挑戰(zhàn)了自己,可是她發(fā)現(xiàn)下面沒人幫她留下視頻資料,于是她決定為了給女兒做出榜樣,她要重走一回,結果,她再一次登上了9米的高空,這一次走得比上一次要慢,據(jù)她后來說體力消耗了不少,但是我們?yōu)樗涗浟诉@精彩的一刻。這位伙伴是個內(nèi)向的人,為了給孩子留下資料,她作出了勇敢的選擇。她的重走讓我明白,只要我們擁有支撐自己的信念,潛能是無限的!其實這座橋很安全,恐懼來自自己的內(nèi)心。在上面站得越久,你就被各種感受充斥著,被各種負性能量主載著,越來越遲疑。但如果相信自己,相信安全系數(shù),堅定地往前走,不用30秒的時間,就能收獲成功。這一切取決于自己的內(nèi)心,信念的力量是強大的,需要身心一致地去體驗。在現(xiàn)場,我鼓勵每一個人都去參與,因為這是一次超越自我的體驗,如果過去了,今后面對所有的困難,真的沒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
五、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應用
在CS戰(zhàn)中,大家收獲頗豐。其實快樂的不是你輸我贏,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我們還潛在的能力和智慧。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地勢,摸清敵情,比如敵人的人數(shù)、裝備,對方擅長的打法,甚至對方將領的性格,都需要了解詳細,做到知己知彼,然后根據(jù)相應的情況采取對策。引申到團隊建設的競賽中,就是要對目標進行了解,了解競爭團隊的情況,什么是對方的長項,什么是我方的軟肋,如果用心至此,到真刀真槍的時候就會勝券在握。同時對于員工的情況、技能掌握情況、員工的心態(tài)、特長,如何使自己的團隊保持戰(zhàn)斗力,保持競爭的能力,都像一張地圖,牢牢地記在隊長心里。細節(jié)決定成敗,優(yōu)秀的策略是在摸清一切后的戰(zhàn)略。只有對地形充分了解,才能作出主動進攻或是誘敵深入的判斷,這一活動可以訓練人的全局思維和對細節(jié)的關注。
六、互助與合作
當隊員為自己終于越過“天塹”而歡呼的時候,是不是要記得感謝一下在下面當“托”助力你成功的伙伴們???在高空斷橋這個項目中,每一位隊員上去之前需要人托,下來之后需要人扶。整個過程教練沒給太多的提示,也沒有幫忙,但是他們卻在觀察,在分享的時候會說出對團隊成員的感受。當“托”的人是主動自發(fā)產(chǎn)生的,在我們這樣的娘子軍團中,男同胞顯得珍貴而重要,但是每一場下來,當托的不僅是團隊中少有的男同胞,也有長得粗壯的女漢子。我不得不自豪一番,在我們團隊,當“托”這件事,沒有人推托,沒有人不屑,上高空,第一步,要踩著別人的大腿,再上肩膀,之后才能真正爬上“天梯”,因此這個“托”當完之后,第二天一定是渾身酸痛,可是活動從開始到結束,我們的“托”們都是那樣的投入和開心。教練告訴我們,其實你們的隊伍很團結、合作能力很棒,從這樣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一個團隊中伙伴相互愛護的程度,所以我相信,這是一支有戰(zhàn)斗力的隊伍!
七、如何面對勝利與失敗
CS戰(zhàn)中,五戰(zhàn)三勝,在獲得勝利時,如果沒有及時總結經(jīng)驗和實踐,那么很快便遭遇失敗,但失敗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勝不驕、敗不餒,這才是常勝將軍應有的心態(tài)。勝利了,總結經(jīng)驗,鼓舞士氣;失敗了,分析原因,繼續(xù)戰(zhàn)斗,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這個過程的體驗讓我們更加謙虛和感恩,永遠是一個團隊在配合和支撐,才能達到完美,因此真正的勝利并非輸贏,而是輸贏背后的成長。
八、分享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