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國夢的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倫理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課程,也是提高青年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基本途徑。倫理學課程中,與中國夢教育相關的內容很多,如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為人民服務的教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集體主義的教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五愛”規(guī)范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等。
當前在中國夢教育內容還不能大規(guī)模進教材的情況下,積極探討如何在倫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中國夢教育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讓中國夢教育先“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高校廣大倫理學一線教師可以說責無旁貸。
一、結合中國夢教育,合理地處理教材
倫理學課程中,與中國夢教育相關的內容很多。以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五愛”規(guī)范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處理“五愛”規(guī)范的教材內容時,在備課、設置教案和課堂教學等環(huán)節(jié)要體現中國夢教育的內容和精神實質。
中國夢是國家夢?!皭圩鎳本鸵獝圩约旱膰?,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主權和,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努力學習,貢獻力量,早日實現國家富強。
中國夢是民族夢。“愛人民”就要愛每一個骨肉同胞,堅定人民立場,服務人民,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全體國人共同努力。
中國夢是強國夢、復興夢?!皭蹌趧印薄ⅰ皭劭茖W”、“愛社會主義”規(guī)范很好地體現了這個內容。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全體中國人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離不開全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國夢的實現更離不開堅定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教師處理教材時,如備課、設置教案、課堂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結合中國夢的教育靈活處理這部分教學內容,使中國夢教育和“五愛”規(guī)范內容教學兩不相誤、相得益彰。
二、結合中國夢教育,進行研討式課堂教學
中國夢教育能否落到實處,不僅在于教材的處理,課堂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途徑。我在參考各種教學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踐和倫理學課程特點,以及具體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進行研討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探討。
研討式教學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由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然后師生共同查找資料,研究、討論、實踐、探索,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
我在倫理學課堂結合中國夢教育進行的研討式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1.教師根據倫理學課程具體的教學內容,布置3~5個與中國夢相關的選題給學生;
2.學生根據選題,獨立查找與中國夢教育和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
3.分組充分討論,小組達成共識;
4.課堂研討,這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引導下,各小組可以交鋒,甚至激烈辯論;
5.最后教師總結點評,凸顯教師主導性的環(huán)節(jié)。
教師就課堂的研討-交鋒-辯論,肯定各方合理觀點,并指出不足之處,予以提高。
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研討式教學法可以避免教師滿堂灌和學生缺乏問題而學習的弊端,激起學生的“緘默知識”,使學生在研討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想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更新知識結構,也適應現代教育發(fā)展要求。
三、結合中國夢教育,進行課堂主題演講
選擇與中國夢教育結合緊密的教學內容,比如“五愛”道德規(guī)范教育等,在研討式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安排1-2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登臺演講。選5-7個學生代表當評委,最后綜合得分評出一、二、三等獎。根據學生演講具體實際,教師進行綜合點評,指導提高。
課堂主題演講具體操作如下:
演講內容:請選擇課本第三章第二節(jié)“五愛”道德規(guī)范內容,結合中國夢教育,聯(lián)系社會熱點進行演講,題目自擬。
演講形式:提前報名,根據報名情況最后確定5-10人參加演講。
演講時間:每人5-8分鐘。
獎勵形式:獎勵平時成績分,有條件的可考慮適當物質獎勵。
注意事項:普通話演講;可帶手抄筆記或資料,但不能完全低頭念稿;評分標準在教師指導和監(jiān)督下由評委自由把握,但須統(tǒng)一。
四、結合中國夢教育,布置課外作業(yè),撰寫小論文
通過研討式教學,通過課堂演講,在學生理解基礎上適當布置課外作業(yè),撰寫中國夢小論文,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中進一步鞏固提高,以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和加深對中國夢教育的理解??梢栽谌喾秶M行,學生寫完后交給教師檢查并打分,作為平時作業(yè)依據,優(yōu)秀的甚至可以指導其在刊物上推薦發(fā)表。
五、結合實際,進行中國夢教育的課外實踐活動
中國夢教育最終要見諸學生的行為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去領悟、去提高。
中國夢是愛國夢。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愛護花草樹木,愛護祖國的山山水水,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和名譽,樹立祖國利益至上、國家利益至上觀念,維護祖國安全,保衛(wèi)祖國,自覺踐行“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行為規(guī)范。
中國夢是民族夢。教師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愛同學、愛陌生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學生明白,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全體國人的共同努力,要把我們的愛,凝聚成全體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進的持久力量。
【關鍵詞】中國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
2012年11月29日,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首次正式提出“中國夢”,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自此,在多次場合深情闡述“中國夢”,由此“中國夢”成為舉國上下熱議的政治話語之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夢”的基本內涵?!爸袊鴫簟弊鳛樯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機會、開拓了新的空間。
1“中國夢”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題
1.1 “中國夢”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
“中國夢”就是實現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讓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它凝聚了一百多年來全體中國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不懈追求的目標,既蘊含了中國五千年的傳統(tǒng)精髓,又體現了科學發(fā)展的現念?!爸袊鴫簟弊鳛楦咝K枷胝谓逃男聝热荩粩嗉訌娎硐胄拍罱逃?,將“中國夢”與教育對象個人理想信念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從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加以闡釋,讓教育對象切身感受“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及實現的可行性,會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說服力。可以說,“中國夢”的提出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是理想信念教育話語體系的重要發(fā)展。
1.2 “中國夢”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線
“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也是每位高校教育者、每位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之夢。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教育對象并和他們一道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緊密融合在一起,共同奮斗,一起“圓夢”?!爸袊鴫簟蹦軌蛴行酃沧R,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想緊密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個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對教育對象特別是青年大學生具有顯著的引導、凝聚和激勵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對象都需要“中國夢”,它會貫穿教育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爸袊鴫簟背蔀樗枷胝谓逃男轮骶€,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及發(fā)展的需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則
2.1 以人為本原則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是廣大人民的夢,它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大夢(集體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小夢(個體夢)-人民幸福,缺少哪一個,都不能稱之為“中國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成長成才規(guī)律,引導和服務他們把“小夢”與“大夢”緊密結合,實現個人成長與社會發(fā)展的良性互動。做到以人為本,教育者必須走近他們的現實生活和內心世界,將“大夢”細化成貼近每個個體實際的“小夢”。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就是強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把每個個體的成長成才放在首位,尊重、引導并服務于他們個人的“小夢”,讓美好的“中國夢”入耳、入腦、入心。
2.2 實事求是原則
作為高校教育對象的大學生個體差異很大,只有充分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才能將宏大的“中國夢”細化成“我的夢”。為此,教育者必須以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內容和形式,既有理論教育,重點解讀“中國夢”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內涵,突出宣講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輝煌成就、寶貴經驗和前進方向,注重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又要有體驗式教育,讓大學生在體驗中切身感受“中國夢”的存在及與自己的關聯(lián)性。唯有如此,“中國夢”視閾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體現大學生的個體差異,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中國夢”的魅力才會充分展現和深入人心。
2.3 合力推進原則
只有堅持合力推進的原則,才能使“中國夢”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過程并落到實處。從時空維度分析,合力推進包括時間的縱向推進和空間的橫向要素綜合協(xié)調。在縱向推進中,注重理論教育。根據教育對象的身心特點,解讀“中國夢”的內涵、精神實質和實現途徑等,重點做好“中國夢”與個人成長的結合點,解決好教育對象的環(huán)境適應、自我學習、職業(yè)定位、社會責任等問題。在橫向要素的綜合協(xié)調中,注重綜合用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載體和手段,如課堂教學、社團活動、校園網和手機等,努力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網上與網下、虛擬與現實相結合,使教育對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實現途徑
3.1 將“中國夢”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專業(yè)課教學中
要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個主渠道和主陣地,將“中國夢”融入其教學內容之中。在教學方法上,除了理論講授外,還可運用研究式、啟發(fā)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可以采取主題討論、辯論、演講等形式。例如講如何實現“中國夢”這個問題,可采取討論的形式,讓大學生各抒己見,通過討論,客觀、科學地分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幫助他們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增強他們對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把“中國夢”教育與專業(yè)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教育大學生充分認識“中國夢”的實現更需要專業(yè)技能特別是高科技的支撐,指導大學生做好學習規(guī)劃、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生規(guī)劃,引導大學生心懷“科技夢”“創(chuàng)業(yè)夢”,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2 利用新媒體加強對“中國夢”的宣傳教育
高校具有新媒體的優(yōu)勢,新媒體為“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理念和方式,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通過校園網、多媒體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進行宣傳,形象生動地展示“中國夢”的真實性、可行性,使大學生在觀看、收聽中國成就展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鼓舞;另一方面,通過手機、微博、微信、飛信、博客、QQ群、論壇等引導大學生對“中國夢”的學習討論,增強他們自我辨別、自我學習能力,強化他們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傊瑢ⅰ爸袊鴫簟奔右郧擅钤O計,通過各種新媒體得以呈現,會使思想政治教育由枯燥變生動,由顯性變隱性,使教育對象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中國夢”的熏陶和感染,達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3.3 扎實開展“中國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在高校開展“中國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要抓住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要節(jié)日等契機,緊密圍繞一個主題、集中一個時段,注重特色,講求實效。有多種活動形式可以選擇,如“我的中國夢”或“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志愿服務或社會調查等??梢砸龑Т髮W生到工廠、農村、社區(qū)和其它基層第一線參加社會實踐,讓他們切身感受各行各業(yè)的基層人員為實現“中國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組織他們到革命紀念地、愛國
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回首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堅定他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傊ㄟ^開展“中國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現身說法,切身感受“中國夢”正照近現實,從而引導他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3.4 培育和樹立踐行“中國夢”的先進典型
“中國夢”的實現過程就是一個個“個人夢”的實現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指導“中國夢”引領“個人夢”,推進“個人夢”融入“中國夢”。相對于宏大的“中國夢”而言,“個人夢”是形象而具體的。尤其以踐行“中國夢”中的先進典型的“個人夢”為代表,更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樹立踐行“中國夢”的先進典型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渲染共筑“中國夢”的良好氛圍,促使更多的人“見賢思齊”。為此,有必要做好先進典型的培育和樹立工作,可以通過開展年度“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志愿者”等評選等活動,表彰和宣傳他們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的突出事跡,向社會傳播、釋放正能量,用“中國夢”凝聚中國精神,激勵更多的人學習先進、爭當先進,從自身做起,積極投身“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參考文獻:
[1]孫來斌,劉 近.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夢”多維透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4):16.
一、進行了“我是中國人,我有中國夢”國旗下的講話。利用主題升旗儀式,進行了激昂的演講,激發(fā)了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圍繞“共圓中國夢”為內容,看愛國主題書籍,撰寫愛國征文;
三、組織召開了“我的夢,我的中國夢”主題班隊會。各班精心策劃,學生從個人夢想聯(lián)系到國家夢想,情真意切,抒發(fā)了自己的愛國情操;
四、開展了“中國夢”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讓學生更加深入領會“中國夢”的內涵,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愛國氛圍;
五、開展了“我的中國夢” 書畫展。本次書畫展精選展出了50多幅學生作品,展出的作品內容豐富多彩,構思獨特新穎,表現手法、風格極具特色,充分體現了學生獨特的審美情趣與豐富的想象力,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同時教導處還號召全校所有任課教師要將“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融入教育教學之中,讓學生認識到為實現“中國夢”而發(fā)奮讀書,增長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是每個青少年肩負的責任。
各區(qū)縣少工委,高新區(qū)、文昌湖區(qū)團工委,各有關學校少先大隊:
按照全團“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總體部署,根據省少工委《關于轉發(fā)全國少工委〈關于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六一”活動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淄博市少工委決定,“六一”期間在全市基層少先隊組織中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紅領巾相約中國夢
二、活動時間
2013年“六一”期間
三、活動內容和形式
(一)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主題隊日活動
在總結“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階段性成果基礎上,各中小學校少先隊以中隊會、聯(lián)合中隊會或大隊會形式舉辦主題隊日,主要把握或選擇性開展以下內容:
1.“講述中國故事”分享匯。可組織邀請不同年代的代表人物和少年兒童、家長代表一起,通過動漫短片、教育影視、愛國歌曲、經典詩詞等藝術手段,采取講事例、打比方、故事匯、演講、主題聯(lián)歡、朗誦、快板、漫畫、兒童畫、手抄報、攝影圖片、微視頻等各種方式和載體,分享印象最深、最感動、最喜歡的,特別是中國近代以來的中國故事。
2.“體驗中國發(fā)展”圖片展??砂l(fā)動少年兒童收集、創(chuàng)造作品,集中展示不同時期同一地點的新老圖片、照片組,引導少年兒童通過找一找、說一說圖片、照片的不同點,從中了解家鄉(xiāng)變化,感受祖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裳埜黝I域優(yōu)秀黨員、先進人物和普通勞動者與少年兒童一起交流。
3.“討論中國現象”討論會。引導少年兒童就普遍關注的國家大事、社會現象和同伴、老師進行討論;選擇1-2個有代表性、適合少年兒童進行解讀的時事熱點、新聞話題,組織少年兒童進行交流,輔導員老師做好引導。
4.“漫游中國未來”夢想秀。通過情景劇未來角色扮演、高科技產品發(fā)明體驗、個人漫畫、集體創(chuàng)作、貼心愿墻、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等,引導少年兒童描述展望中國夢實現的美好圖景。
5.“中國夢好少年”頒獎章。以“雛鷹爭章”活動為載體,發(fā)現每位少先隊員在“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中的點滴進步和閃光點,舉行不同規(guī)模、形式多樣的頒章儀式。
(二)開展校外活動場所實踐體驗活動
各學校少先隊組織可以假日小隊、中隊、紅領巾親子小隊等形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外實踐體驗活動。主要把握以下內容:
1.到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規(guī)劃館、文化館等實踐體驗。了解展館陳列物品、展示圖片的歷史故事;接觸高新科技產品,開展小發(fā)明、小制作比賽;比較家鄉(xiāng)和城市發(fā)展變化,感受中國發(fā)展趨勢。通過看一看、講一講、畫一畫、賽一賽等多種形式,表達心中對“中國夢”的美好愿景。
2.開展職業(yè)教育體驗實踐活動。有條件的少先隊可以組織少年兒童到職業(yè)體驗場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職業(yè)體驗??梢越M織親子活動,發(fā)動家長向少年兒童介紹自身工作,結合少年兒童職業(yè)理想,鼓勵少年兒童幫助完成小工作,讓少年兒童在實踐的過程中認知社會,體會勞動的意義和樂趣。
3.開展新農村示范點、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等實踐體驗活動。可以組織農村少年兒童參觀游覽,開展互動交流活動,了解農村發(fā)生的新變化,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氣象。
4.開展校外教育機構實踐體驗活動??梢月?lián)系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機構,圍繞“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主題,參照學校主題隊日活動形式,開展實踐體驗活動。
(三)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一句話一首歌征集活動
各區(qū)縣少工委、團工委要按照團中央《“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一句話一首歌征集活動啟事》的安排,繼續(xù)發(fā)動中小學少先隊員及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直接登陸上傳圍繞活動主題創(chuàng)作的新格言和歌曲作品?;顒有问娇梢圆扇⊙堻h政領導、公眾形象好的社會名人、各行業(yè)領軍人物、家長、老師,通過騰訊網、新浪網、未來網的微博、微信、微話題、微視頻向少年兒童寄語,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歌曲等形式。
四、活動要求
1.圍繞主題,精心籌備。各區(qū)縣少工委、團工委要做好安排,持續(xù)推進。“六一”期間,要緊緊圍繞“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主題,組織開展主題隊日活動或實踐體驗活動。
2.加大宣傳,廣泛發(fā)動。各區(qū)縣少工委、團工委要及時轉發(fā)活動消息,將活動部署到每一個中小學校少先隊組織;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主流媒體、新媒體等資源,擴大宣傳面,吸引社會各界關注少年兒童成長和“六一”活動的開展。
中國夢的概念就是實現我國的繁榮,民族的振興以及人民的幸福,中國夢其理念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人民奮進的最終目標,從中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愿望,中國夢可以說是一面精神旗幟。處于新時期下的中國面對著很多種挑戰(zhàn),而中國夢能很好的匯聚我國力量,起到保證我國人民面對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的偉大作用。
2把中國夢融入到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意義
2.1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對現階段的大學生進行“中國夢式”的思政教育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起到激勵和凝聚作用。中國夢推動了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對于大學來說,“中國夢”式的教育大大豐富了思政教育的模式和內容,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此外,從中國夢的屬性與含義這一角度來看,中國能在更新思政教育體系方面提供了新條件,把思政教育和中國夢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利于學生主動投身到時代構建中來,既幫助學生實現了個人目標,還加快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2.2通過中國夢學生能更加明確他們奮斗的方向與目標青少年作為我國社會發(fā)展前進的動力,他們自身品格修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的進步和繁榮?,F代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zhàn)比較多樣化,由于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大學生意識很容易會被外部環(huán)境所左右,進而影響大學生的思想,甚至更為嚴重的還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和社會觀。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最主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大學生身心發(fā)展,將中國夢融入其中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正確定位,為社會發(fā)展做貢獻。大學生具備較強的活力,他們個人追求過于強烈,把成才夢和中國夢合二為一,也就意味著把大學生的個人夢想與國家發(fā)展相融合在了一起,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了統(tǒng)一,利于進一步實現中國夢。
3把中國夢融入到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幾點路徑
3.1著手于社會發(fā)展的層面,對學生解釋這跟中國夢的歷史要求相符合在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注入中國夢,首先要讓學生對中國夢定義和他的實現道路有所了解和掌握,并且對中國夢發(fā)展規(guī)律還要有所認識。通過我國的社會歷史發(fā)展來全面的認識我國的社會。由于社會歷史是按階段性發(fā)展的,中國夢也是如此,它有自身的規(guī)律,我們要讓學生從中國夢概念這一角度出發(fā),使他們懂得中國夢的出現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3.2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入手,讓大學生知道這是中國夢的現實需求在時代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出現了中國夢,由此可見這跟社會發(fā)展方面具有逃離不開的現實意義。在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國夢,還需我們按照社會實踐這一角度出發(fā),為學生解釋這跟現實要求相符合。要想實現中國夢,就一定要在正確指導下進行,我們從這個角度來開展教育,學生就會對我國現狀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進而意識到中國夢的含義與目標,充分把中國夢跟社會主義實踐相協(xié)調起來,明確中國夢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以社會實踐這個視覺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中國夢。3.3圍繞學生自身展開理想教育為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將中國夢教學給實現,我們還要圍繞學生自身來進行研究,把學生個人需求和情感跟中國夢融合在一起。現如今社會中,大學生一直以來備受各方思想的沖擊和影響,他們是我國的未來,所以在進行思政教育時一定要增強中國夢,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他們精神層面,協(xié)助他們充分調動起自身的信念,投身到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去。對于我們而言,精神信念尤為重要,它作為一種精神向導所存在,它可幫助挖掘大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把個人夢注入到中國夢中去,使得大學生成為我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和人才。要想實現我國民族的復興和發(fā)展的更加的繁榮昌盛,就一定要實現中國夢,而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所存在,因此在對大學生展開思政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把中國夢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更好的把個人目標和中國夢相融合到一起,幫助大學生為我國社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曹 聰 王婷婷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