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心理壓力調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是面臨了越來越多的壓力,家庭、就業(yè)、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讓大學生似乎喘不過氣來。如果處理不當,大學生心理健康會造成一定得影響,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產(chǎn)生抑郁、自閉、暴力傾向,大則引發(fā)自殺,近年來頻繁出現(xiàn)的高校學生自殺現(xiàn)象則證明了這一點。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其更好地處理和應對心理壓力問題,特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時間、方法、對象
1. 調查時間
2. 調查方法
在網(wǎng)上進行電子問卷調查,共發(fā)放100份問卷,有效問卷100份
3.調查內容
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地區(qū)的大學生從壓力的大小程度、壓力主要來源方面進行調查
4.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問卷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問卷,主要是針對??坪捅究拼髮W生
三、調查結果分析
隨著世界的迅猛發(fā)展,社會競爭激烈,社會關系日趨負責,大學生們承擔了
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就業(yè)的壓力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在無形中讓大學生身體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大學生學會提高抗壓能力更具有挑戰(zhàn)性和不可忽視。此次的調查的對象并非同一間學校,而是來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問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過此次的問卷調查,我們總結出了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問題如下:
(一)從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看: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61%的大學生表示對目前的學習偶爾有壓力,而認為壓力非常大的占了22%,只有13%的大學生認為很少有壓力,這結果表明,對于目前的學習,普遍大學生都存在壓力,覺得壓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視。當然在這一點上,也有著不同因素的影響,性別、來自的地區(qū)、性格都會對這以數(shù)據(jù)產(chǎn)生了影響。在調查報告中分析,對于壓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壓力大:54.55%男生認為壓力非常大,女生只占45.45%,跟傳統(tǒng)觀念很有影響,長期以來,男的都被認為是家里的頂梁柱,是要養(yǎng)家的,要學會獨自,學會更好地面對社會,也許很早就在他們的心理扎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長期教育下,兒子要繼承后業(yè),贍養(yǎng)父母下無形中有了擔子,特別隨年齡的增長,男的比女生更快認識社會的殘酷和現(xiàn)實,不免會比女生的壓力要大。
除了性別方面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有影響,學生來自的地區(qū)也有著很大的作用。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會普遍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壓力大:在調查報告中顯示,選擇壓力非常大的,農(nóng)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選擇偶爾有壓力的,農(nóng)村的占43%,相對來說,城市的占18%,這一結果也在我的預想中,農(nóng)村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從小,農(nóng)村的學生就被灌輸讀好書,走出農(nóng)村的教育,所以農(nóng)村的孩子在讀書方面也會更努力,可這么一來,壓力也無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見慣了村里的人不斷往城市去就業(yè)、謀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農(nóng)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實擺在農(nóng)村學生面前,除非自己夠優(yōu)秀,比別人更努力,自己才會有出路,才能擺脫貧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學生也許是過慣了舒適的生活,對生活危機感方面就不會比農(nóng)村學生敏感,因為他們知道起碼自己還有家父母的靠山,壓力就會比農(nóng)村學生壓力小一點。
當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問及現(xiàn)在的壓力性對于以前來說,性格開朗的學生要比內向、冷漠、孤僻的情況要樂觀得多。
正如圖像顯示的,選擇壓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開朗的人占了43.90%,內向的人占了46.34%,在選擇壓力小了,性格開朗的人中占了70.97,內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較懸殊,可見,抗壓方面,越開朗的學生心理壓力方面要小些,這也許是因為心態(tài)不一樣,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表現(xiàn)得就不一樣。
(二)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
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主要來自就業(yè)壓力、家庭壓力、人際交往、感情處理這四大方面。
從現(xiàn)實的結果看,在主要心理來源中,77%的學生選擇了就業(yè)壓力、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32%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交往的壓力,30%選擇了感情壓力,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壓力,77%和43%的比例讓我不得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之重,幾乎可以說1中就有6、7個人有就業(yè)壓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顧慮。在問及家庭教育中給壓力最大時,74%的學生選擇了是來自父母的期望,18%選擇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經(jīng)濟不夠好,6%是因為家人關系不好。
從中看出,就業(yè)和家庭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經(jīng)濟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主線,農(nóng)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壓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壓力大,性格內向比性格開朗的壓力大。
(三)壓力的來源分析
1、就業(yè)壓力
就業(yè)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說是幾乎存在大學生活中的,并且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社會的復雜,競爭的激烈,人心的難測,讓在習慣了風平浪進的大學校園中的大學生們更有恐懼感。近年來,大學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而相對提供的就業(yè)缺口卻還是不怎變化,要想在人才濟濟的社會里鉆出一個角落,真是難上難。加上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專業(yè)滿意程度不高,在調查中,43%的學生選擇了不是很滿意,而24%表示沒感覺,這么一種狀況的確令人擔憂,專業(yè)方面給不了他們安全感,就外面的競爭又是如此的激烈,兩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讓他們心里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就業(yè)后的職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資也怕不盡人意,或是就業(yè)中逃脫不了遲早一天被競爭淘汰。
2.家庭壓力
來壓力來源這塊,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可見份量不樂觀。望子成龍,望女成分,一直是眾多父母的愿望,他們從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別是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這方面的壓力會更明顯一點。寒窗苦讀十幾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夠大學畢業(yè)找份好的工作,而學生本身也理所當然地背負了這種期待。他們也想盡自己努力不讓家人失望,可反觀自己的條件和社會的挑戰(zhàn)遍不得不感嘆前途渺茫,更是時時擔心最終大學畢業(yè)就是面臨失業(yè),給家人當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學生的壓力也來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學生認為在家庭壓力這塊,家境不好和家人關系不和諧,也是他們心里負擔的一個原因。面對著種種的壓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點溫暖和支持,可家人間總是鬧矛盾,吵吵鬧鬧,的確人人很揪心,心情也會不好。從身邊的事例中,我們也可發(fā)現(xiàn)家庭和諧的學生性格會比較開朗,心理承受壓力能力也會強很多。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點。
3.人際交往
大學算是半個社會,我們天天都得跟老師同學打交代,相對初中高中來說,和人打交代的頻數(shù)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對的人更是各種各種,這要求我們的人際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的交往作為了心理壓力的一部分,他們也許煩惱該如何更好地與他們交往,因為在大學,人脈很重要,關系到你的各種評優(yōu),況且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辦事起來都非常順利,朋友也會有很多。且不談生活在校園中,僅僅說在宿舍,如何與舍友相處,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學四年,我們幾乎都在同一個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樣陪伴在身邊,如果連和他們都溝通不好,又該如何度過這四年的大學生活。
4、感情問題
到了大學,很多人都選擇了拍拖,感情的不確定因素,讓大學生們也會苦惱
大學生們會嘗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調查報告中,也有30%的人把這點列入了造成心理壓力的原因。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很多,再加上性格內向,不懂得如何去減輕壓力的則更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如失戀自殺現(xiàn)象也不罕見。
5、學習壓力
到了大學,面對了和與往不大一樣的學科,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有所改變,雖說學習的東西不會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但是要是真正學起來會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學生對自己專業(yè)學習的科目不感興趣,慢慢學會了逃課和養(yǎng)成了厭學心理。而有些是由于在學院當了干部,不能很好得處理學習和工作的關系,變得會很煩惱。一方面既想通過工作得到鍛煉,可卻往往對學習有所影響。
四、結語
1.形成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何況生活在小型社會的大學校園里,不要跟別人比,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著目標腳踏實地地走,即使在過程中失敗了,也要學會堅強站起來,因為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不要過于看重專業(yè)的“冷”和“熱”。社會是瞬間變化的,沒人可以猜測到以后哪個專業(yè)會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現(xiàn)在也就不會出現(xiàn)“冷”與“熱”之分。學好自己的一技之長,因為普遍來說社會還是需要專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當然專才也并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識,而是“術業(yè)有專攻”。在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厭學情緒外,還得正確處理好學業(yè)和工作的關系,要在這兩方面取得豐收,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學會與家人溝通。家庭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重點是我看我們怎么去處理。我們的出生我們不能選擇,可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要學會體諒家人,無論家人對你什么樣的要求,但出發(fā)點都是愛你的,要始終認清這一點。要學會和家人溝通,只有走近家人,才會更好地處理與家人發(fā)生的矛盾。
4.放開心胸,學會與別人訴說。心情低落,要學會正確地進行心理輔導,比如可以找別人聊天,或是到外面散下步,或是去唱歌,多采取些可以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去舒緩自己的心情。也許有些人會比較放不開,對周圍的人和事會采取一種防備的逃避心理,這時我們需要適當?shù)胤畔路纻?,學會走近別人,這樣別人也才能走近你的心里。
5學校要多舉行有助心理輔導的活動,讓學生在活躍的活動氣氛中,得到心情的宣泄和放松。開放心理咨詢室,讓學生有途徑去解決自己的困惑,學會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當然也需要心理咨詢老師尊重學生的隱私,不泄露學生的秘密,更要更好地進行疏導。
附加:關于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的調查問卷
關于大學生心理壓力的調查問卷
首先感謝您對本問卷的查看!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狀況,弄清
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煩惱,配合引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特作了此次問卷調查活動。再次感謝您的作答!
1、 請問你的性別是
A男 B女
2、你是哪里人( )
A農(nóng)村 B 城市
3、你對現(xiàn)在的學習有壓力嗎
A.完全沒有壓力 B很少有壓力 C偶爾有壓力 D壓力非常大
4、與大學前相比,現(xiàn)在壓力( )
A更大了
B還是一樣
C壓力小了
D沒感覺
5、你對你目前的專業(yè)滿意嗎
A非常滿意 B不是很滿意 C不滿意 D沒感覺
6、你覺得你的壓力主要來自哪方面【多選題】
A就業(yè)壓力
B家庭壓力
C在校與老師同學交往的壓力
D感情壓力
E在校任職學生干部的壓力
F其他
7、壓力對你的生活起什么作用
A正面影響
B較為負面影響
C很大負面影響
D沒影響到生活
8、家里讓你最有壓力的是( )
A父母的期望
B家庭教育
C家境欠佳
D家人關系不好
9、你覺得你是個什么樣性格的人( )
A活潑開朗 B 冷漠 C內向 D孤僻
10、感覺到壓力時,你的心情是( )
A心情低落,啥事都不想干 B煩躁
C開心,因為有動力 D平靜,和平常沒兩樣
11、你會采取什么方式面對壓力( )
A壓抑自己 B宣泄 C轉移 D順其自然
12、你覺得學校哪種方式最能使你釋放壓力( )
A多開些關于心理健康問題的講座
B多組織一些外出活動
C每天開放心理咨詢室
論文摘要:近年來,大學生面臨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一般認為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中的各種壓力。因此,研究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關重要。
壓力也稱為“應激”“緊張”,是指個體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脅時所產(chǎn)生的一種緊張狀態(tài)。如果個體長期處于一種高度的應激狀態(tài),就會對身心造成嚴重損害。
近年來,大學生面臨著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一般認為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中的各種壓力。因此,研究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關重要。
筆者希望通過對2007年京、津、滬、鄂、粵、陜、蘇、贛、寧、云、新11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等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調查分析,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情況,為大學生自身調適心理壓力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法收集資料,問卷內容包括大學生的基本情況(性別、年級、專業(yè)、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和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等。全部問卷回收經(jīng)過檢查核實后進行問卷編碼,然后輸入計算機,利用SPSS12.0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本次調查實際發(fā)放問卷17186份,回收有效問卷15660份,有效回收率91.1%。被調查者中男生8515人,占54.4%;女生7145人,占45.6%;本科生占84%,研究生占8.8%,??粕?.2%,其中學生黨員占25.5%。
一、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
1.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
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壓力主要包括學習壓力、生活壓力和就業(yè)壓力等方面。有些研究把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進一步歸結為競爭、經(jīng)濟條件、學習成績、人際關系、獨立生活能力、校園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專業(yè)方向等8個方面。本次調查針對“您在大學生活中感到最苦惱的問題”在問卷中列出“學習壓力”“經(jīng)濟壓力”“就業(yè)壓力”“對學習環(huán)境不滿意”“對教學質量不滿意”“對自己所學專業(yè)不滿意”“找不到學習動力”“人際關系不和諧”及“其他”等12項因素。調查結果表明,就業(yè)壓力列第1位,占35.6%;其次是學習壓力和找不到學習動力,分別占19.7%和13.8%;經(jīng)濟壓力居第4位,占9.3%。這一結果與以往的調查結果有所不同,在2006年同樣的問卷調查中,經(jīng)濟壓力排在第2位,這也與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國情有關。但就業(yè)壓力一直處在第1位,可見,對于大學生來說,就業(yè)壓力是普遍存在的,就業(yè)壓力同時帶來學習壓力和學習動力不足兩種后果。
2.不同地域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學生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有一定的差異,農(nóng)村大學生心理壓力中經(jīng)濟壓力所占的比例相對于城市大學生要大,農(nóng)村大學生經(jīng)濟壓力占15.3%,基本上是城市大學生經(jīng)濟壓力(7.7%)的兩倍;相對而言,農(nóng)村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小于城市大學生,農(nóng)村大學生學習壓力占15.2%,遠小于城市大學生學習壓力(23.5%),這是由于農(nóng)村大學生雖然經(jīng)濟條件不及城市大學生,但他們有較強的學習動力,因而學習壓力小于城市大學生。
3.男女大學生心理壓力來源的差異
調查結果還表明,男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也有一定的差異,女大學生就業(yè)壓力占41.7%,比男大學生就業(yè)壓力(30.9%)多出10個百分點,這是由長期以來人們在認知上形成的一些偏見導致的。
二、大學生心理壓力產(chǎn)生的原因
雖然大學生心理壓力種類繁多,表現(xiàn)也不盡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學生身心發(fā)展、心理品質和思想素質等幾種因素。
改革開放日益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目標也已確立,這些都極大地影響到我們的思想、觀念、心理及行為。大學生作為較高知識層次的社會群體,常常是最先敏銳地感受到社會變革帶來的沖擊。但面對社會變革他們有時會迷惑不解、難以適從,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大學生便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
同時,從大學生成長的角度看,大學生屬于青年期,生理發(fā)育基本完成。但是,心理學研究表明,處在這一時期的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矛盾性最為突出,他們面臨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識的矛盾,他們所設想的理想的“我”總是滯后于現(xiàn)實的“我”,自我肯定與自我否定交錯出現(xiàn),內心矛盾沖突尖銳、激烈,心理和行為中易出現(xiàn)不協(xié)調現(xiàn)象。
另外,從大學生所受到的教育來看,學校教育還沒有重視他們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然而,在講德育時,往往重視的是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卻忽視了性格、情緒的調整;在講智育時,重視的是智商的高低,卻忽視了能力的開發(fā);在講體育時,重視的是身體素質的提高,卻忽視了心理素質的提高。所以,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缺乏引導,心理素質不理想。對于問卷中“您對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評價”一項,統(tǒng)計結果表明,“心理素質很好”的占9.4%,“心理素質較好”和“心理素質一般”的分別占23.3%和45.8%,而高達21.5%的大學生認為“心理素質較差或很差”。對于較高知識層次的群體來說,這樣的結
果令人擔憂。
三、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對策
【關鍵詞】 壓力;心理學;問卷調查;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95.6 B 841.7 R 16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1-0019-03
Invento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TIAN Lan*, SHEN Guo-ch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435002),Hu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ile inventory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and to test their psychological stress. Methods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investigation, a new inventory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among 384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ubei.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were used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Results Fiv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were selected, which including social communication stress, social position and wealth stress, leaning stress, physical condition and living stress and the job-hunting stres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y of total scale and half-split coefficiency were 0.934 and 0.889 respectively.The reliability of each scale was above 0.765.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632-0.840 between sub-scales and total scale,and it was 0.350-0.662 between each subscales. Conclusi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inventory are satisfied enough to meet psychometric indices,and it is suitab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Pressure;Psychology;Questionnaires;Students
壓力是一個人對某種壓力源是否構成壓力以及自己應對壓力源能力的評估[1]。心理壓力感主要是指個體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突然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慢性緊張(工作壓力、家庭關系緊張)等壓力源時所產(chǎn)生的心理緊張狀態(tài)[2]。隨著科學文化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就業(yè)競爭的不斷加劇,我國大學生面臨著更多的心理壓力源。樊富珉等[3]的研究結果表明,71.3%的大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承受著很大或較大的心理壓力,70.1%的學生對壓力還缺乏正確的認識,而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與大學生的抑郁、焦慮癥狀密切相關[4]。校園壓力事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構成嚴重的威脅[5]。因此,了解大學生心理壓力感狀況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應對各種壓力、完善人格和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和定性分析,集中在對大學生生活事件類型及壓力源的研究。本研究整合、提煉已有文獻關于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源的分類,編制了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問卷,以期為評定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感現(xiàn)狀、分析大學生心理壓力感的特點,探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對策有所幫助。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目的取樣與分層取樣的方法,選取某學院384名一~四年級的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在最后收回的有效問卷中,一年級學生87名,二年級學生77名,三年級學生91名,四年級學生103名,共358名。其中文科生162名,理科生196名;男生135名,女生223名。
1.2 理論維度的構建 綜合已有研究關于大學生心理壓力事件的合理結構[6-13],擬定從人際交往壓力、經(jīng)濟與地位壓力、學業(yè)壓力、體能與生活壓力、就業(yè)心理壓力五大方面,構建心理壓力感問卷的框架。
1.3 問卷題項的收集與編制 在理論建構的基礎上,本研究采用開放式問卷調查54名大學生(其中大一學生15名,大二學生12名,大三學生12名,大四學生15名),請他們描述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壓力事件及其應對方式。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選擇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條目,構成初始問卷的主要項目,經(jīng)過專家修改,形成預測問卷,表面信度良好。對大二年級的文理科各1個班級120名學生(文科班64名,理科班56名)進行預測,修訂為由70個項目組成的正式問卷。正式的自陳問卷采用5點記分法,即“完全沒有感受”記1分,“感受比較微弱”記2分,“感受不強不弱”記3分,“感受比較強烈”記4分,“感受非常強烈”記5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壓力感越大。
2 結果
2.1 項目分析 首先對70個題項進行項目區(qū)分度(item discrimination)分析,采用精確度較高的相關法計算區(qū)分度,得到各題項的鑒別指數(shù),見表1。
根據(jù)心理測量學的一般原理,鑒別指數(shù)在0.20以上的題項區(qū)分度尚可。本研究按照從嚴要求原則,刪除18個鑒別指數(shù)低于0.40的項目,最后保留了52個項目。
2.2 因素分析 首先利用KMO(Kaiser-Meyer-Olkin)統(tǒng)計量對原有變量進行因素分析的適當性考察,得到KMO的值為0.918(P<0.01),表明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適合進行因素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抽取因子,用最大變異(Varimax)進行正交旋轉,結果發(fā)現(xiàn)有11個項目的因素負荷低于0.40,分別是V3,V19,V22,V23,V25,V35,V42,V51,V54,V56,V57,因此,這些項目應予以刪除,并再作一次因素分析。對余下的41個項目進行第2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41個項目的負荷都大于0.40。
本研究根據(jù)以下標準確定因素數(shù)目: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因素必須符合陡階檢驗(Screen test);抽取的因素在旋轉前至少能解釋3%的總變異;每個因素至少包含3個以上項目;對于在2個因素上負荷均比較高的題項(V24,V26,V34,V50),根據(jù)負荷最大原則進行篩選。根據(jù)以上原則,本研究最終提取5個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45.748%。因素負荷矩陣見表2。
由原始問卷可知,因子1~5分別表示人際交往壓力、經(jīng)濟與地位壓力、學業(yè)壓力、體能與生活壓力和就業(yè)心理壓力。
2.3 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同質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來檢驗自編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問卷的信度。表3顯示,全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34,分半信度為0.889。5個分問卷的同質性信度系數(shù)和分半信度系數(shù)分別在0.765~0.858和0.695~0.857之間。
本研究采用內容效度來檢驗問卷是否可靠,自編問卷的各因素間的相關結果見表4。問卷各個因素與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在0.632~0.840之間,問卷各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350~0.662。根據(jù)Tuker的理論[14],構造健全項目所需要的項目和測驗的相關系數(shù)在0.30~0.80之間,項目間的組間相關系數(shù)在0.10~0.60之間,說明本問卷的結構較好。
3 討論
本研究編制的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問卷結合大學生應對心理壓力事件的方式,選擇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典型的壓力事件或情境,考察大學生心理壓力感的狀況。測驗結果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且較好地滿足了主要的心理測量學指標,可以作為評估大學生心理壓力感狀況的工具。不過,本研究仍存在樣本容量偏小和取樣范圍狹窄的問題,需要進行大樣本廣泛取樣,進一步驗證所編問卷的代表性、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
4 參考文獻
[1] 李虹,梅錦榮.大學生壓力量表的編制.應用心理學,2002,8(1):27-31.
[2] 張林,車文博,黎兵.大學生心理壓力感量表編制理論及其信、效度研究.心理學探新,2003,23(4):47-51.
[3] 樊富珉,李偉.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在清華大學的調查.青年研究,2000,20(6):40-45.
[4] 李偉,陶沙.大學生的壓力感與抑郁、焦慮的關系:社會支持的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2):108-110.
[5] LI H,LIN CD.Colleg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Acta Psycholog Sinica,2003,35(2):222-230.
[6] RAWSON HE,BLOOMER K,KENDALL A.Stress,anxiety,depression and physical illness in college students.J Genetic Psychol,1999,155(3):321-330.
[7] 張淑熙,尹海蘭.大學生心理壓力問卷的編制.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10(5):75-78.
[8] 李虹,梅錦榮.大學校園壓力的類型和特點.心理科學,2002,25(4):398-401.
[9] 李西營,毛艷霞.師范類大學生對應激源的感受頻率與程度分析.中國臨床康復,2005,2(8):77-79.
[10]王富榮,茅默.理工科大學生心理壓力的調查研究.應用心理學,2001,7(1):31-36.
[11]楊心德,蔡李平,張莉.大學生日常生活事件壓力指數(shù)的研究.心理科學,2005,28(6):1 403-1 405.
[12]林海,余紅,杜寧.大學生壓力感與焦慮及抑郁和社會支持的關系.中國臨床康復,2005,6(9):80-81.
[13]車文博,張林,黃冬梅,張旭東.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基本特點的調查研究.應用心理學,2003,9(3):3-9.
[14]戴忠恒.心理教育測量.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262.
附:調查問卷
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問卷
第1個維度――人際交往壓力(9個項目)
36.擔心幫助他人卻得不到回報。
40.怕被人誤會。
45.怕與朋友鬧僵。
68.因不被別人理解而痛苦。
38.怕被朋友嘲笑。
47.當受到別人注視或討論時,會感到不自在。
66.怕在同學面前丟丑。
64.害怕接觸社會的陰暗面(如欺騙、貪污等)。
49.怕掉面子。
第2個維度――經(jīng)濟與地位壓力(11個項目)
27.擔心家人的社會關系不利于自己將來找工作。
18.擔心沒有錢包裝自己的外表。
60.覺得經(jīng)濟條件限制了自己的發(fā)展。
33.擔心自己在班上沒地位。
11.因生活費不夠用而發(fā)愁。
17.對與同學的關系感到不滿。
26.擔心因瑣事與人爭吵。
31.感覺他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不友好。
24.擔心自己令老師失望。
20.很羨慕他人的長相。
59.覺得與他人的關系很疏遠。
第3個維度――學習壓力(9個項目)
14.因浪費學習時間而懊悔。
28.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苦惱。
15.苦于沒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29.因無法平衡學習與其他事務性活動的沖突而苦惱。
50.因自己處事不穩(wěn)重而自責。
16.在各種技能性證書的備考過程中感到疲憊。
21.渴望擁有平和的心態(tài)。
46.因日常生活安排無序而苦惱。
12.因缺乏一些社交技巧而感到很苦惱。
第4個維度――體能與生活壓力(6個項目)
62.感到全身軟弱無力。
65.猜疑自己的身體有病。
32.感到適應不了生活方式的變化。
67.擔心還不了欠別人的錢。
39.感到跟不上生活的節(jié)奏。
34.因自己的精力下降而發(fā)愁。
第5個維度――就業(yè)心理壓力(5個項目)
55.一想到將來要找工作就心煩。
44.擔心就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
41.擔心所學專業(yè)沒有出路。
30.擔心自己達不到用人單位對聘用人員的技能要求。
【關鍵詞】大學生量表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精神心理衛(wèi)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與關注。有關資料顯示:對全國高校學生的一項調查表明,有28.7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強迫癥、壓抑癥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心理的亞健康狀況已經(jīng)成為當代大學生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在心理健康問題上,大學生仿佛成了社會新的“弱勢”群體[1]。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的第二斷乳期[2],其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身心兩方面的不平衡、不穩(wěn)定,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大學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心理多變的高峰期,很容易受到內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反應,導致心理障礙。如果他們沒有及時得到適當?shù)囊龑c調適,就會影響身心的健康成長,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廣州十所高校的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每所高校發(fā)放問卷120份,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級進行,共發(fā)出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22份,回收率93.5%。
1.2量表編制
本研究采用的調查問卷主要是結合SCL90量表,但由于SCL90量表已經(jīng)是1986年的常模,以此得出的結論從理論上講是缺乏科學性的,也是不合理的[3]。因此,我們把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歸類,選取其中適合大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針對性的題目,并增加了量表中沒有但又與當今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內容,通過預測和復測剔除相關性差(相關系數(shù)<0.35)的題目,最后共保留50道題目作為正式測量問卷,涉及家庭狀況、健康狀況、戀愛、性、學業(yè)、情緒、人際關系、學校、職業(yè)及其他10個領域。
1.3調查方法
所有調查問卷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和統(tǒng)一的答卷,委托各高校負責人在班級集體同時發(fā)放,統(tǒng)一回收。正式調查在2004年9月1日~10月1日一個月內完成。為了考察量表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我們的調查分兩個時期進行,時間間隔約1個月。
1.4統(tǒng)計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在Excel17.0建立數(shù)據(jù)庫,應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和Amos4.0進行χ2檢驗、t檢驗及F檢驗等相關統(tǒng)計學檢驗。
在問卷調查結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面,為了統(tǒng)計方便和具有可比性,我們把各因素各方面的得分均轉換成百分制,選項從嚴重到?jīng)]有得分依次增高。因此,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好。
2結果與分析
2.1一般資料(見表1)表1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略)
由表1可以看出,有效問卷的男、女生比例約為1:1,大部分被訪者的家庭是融洽的,有沖突的被訪者約占總數(shù)的13%。
2.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因素分析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10個因素共解釋項目總變異的51.025%,由各因子所包含題目的共同含義對各因素命名為家庭狀況、健康狀況、戀愛、性、學業(yè)、情緒、人際關系、學校、職業(yè)及其他共10個方面。對這10個方面進行二階因子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可以合并為兩大重要因素,共解釋總變異的55.929%,其中前4個可歸結為個人自身因素,后6個歸結為社會環(huán)境因素,之所以這樣劃分量表維度,是為了更突出主要矛盾,尋找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本質因素。表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因素負荷矩陣(略)
2.2.1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信度及其與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
本研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各因素及維度進行了同質信度、復測信度、分半信度及相關系數(shù)的檢驗。由表3可知:該量表內部一致性a系數(shù)為0.892,穩(wěn)定性系數(shù)為0.597,符合心理測量學的基本要求,同時各因素及維度的分數(shù)與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總分的相關(0.488)超過了0.48(P<0.001),表明該量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良好的預測能力。由此可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很好,能夠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起到良好的預測作用。表3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信度及其與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略)
2.3調查統(tǒng)計結果
2.3.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大學生主要在性問題和學業(yè)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在這兩個方面所受到的心理困擾比女生嚴重得多,而在家庭狀況、健康狀況、戀愛、情緒、人際關系、學校、職業(yè)和其他等方面,兩者沒有多大的差別。從整體上看,男女大學生主要在個人自身因素方面存在顯著性的差異,而社會環(huán)境因素方面,兩者差異不顯著。表4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數(shù)。
2.3.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專業(yè)分類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醫(yī)學生和非醫(yī)學生僅在性和學業(yè)方面存在著顯著性的差異,但差異間的距離并不是很大,體現(xiàn)為非醫(yī)學生在性方面的心理壓力比醫(yī)學生的大,由表可知其得分較低,而醫(yī)學生則在學業(yè)方面比非醫(yī)學生的心理壓力大??偟膩碚f,醫(yī)學生和非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整體水平上沒有顯著性的差異,這由兩者總分的情況可以看出。表5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專業(yè)分類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數(shù)。
2.3.3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差異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的融洽程度息息相關。家庭融洽與家庭沖突僅在戀愛、學校和職業(yè)3個方面沒有顯著性的差異;而在其他7個方面,兩者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并且所有差異中得分高的均是家庭融洽的學生,說明家庭融洽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好于家庭沖突的學生。表6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差異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數(shù)。
2.3.4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差異分析
從表7中可以看出,在整體上,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年級方面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心理健康狀況由好到差表現(xiàn)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并且其中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其影響極顯著,而個人自身因素則不顯著。具體體現(xiàn)為:①大一和大二、大二和大三、大二和大四之間在戀愛和情緒兩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大二的得分最高,大四最低,說明大二學生在戀愛和情緒兩方面心理健康狀況比其他年級的學生好,大四在這兩方面的壓力比較大。②學業(yè)方面,大一和大二、大四學生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大一學生得分最低,說明大一新生在學業(yè)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應引起重視。③人際關系方面,大一和大二、大一和大四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并且大一和大二之間的差異更大,大一得分最低,說明大一新生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這要求我們應重視新生入學后的心理健康教育。④在學校與職業(yè)兩個方面,大四得分最低,并且與其他三個年級都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他三個年級之間在這一方面也存在顯著性差異,其總體趨勢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這說明大四學生更關注職業(yè)和所處的學校,其心理壓力較大,大三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心理壓力也有所體現(xiàn),而大二在這方面則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表7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差異分析表(略)注:*P<0.05,**P<0.001。
3討論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是一個區(qū)域性的問題,更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當前的大學生正處于社會急劇變革時期,新舊價值觀念的碰撞、高校招生分配改革措施的不斷出臺,都使他們面臨的競爭形勢日益嚴峻,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強[4],因此,系統(tǒng)、全面地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對于有針對性地采取疏導和教育措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廣州10所高校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測量,結果表明:
(1)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性別方面差異并不顯著。根據(jù)有關報道,在中學階段,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6],而到了大學,兩者在整體水平上的差異并不顯著,他們僅在性和學業(yè)兩個方面存在差異,表現(xiàn)為男生的心理壓力比女生大,這與男女自身原因有關:女生在性方面較男生難以啟齒,且她們更主要地把精力用于學業(yè),故在問卷上體現(xiàn)為女生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而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兩者的影響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調查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合。
(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專業(yè)分類上差異并不顯著。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與非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也僅在性和學業(yè)上存在差異,表現(xiàn)為非醫(yī)學生在性方面的壓力比醫(yī)學生大,這與他們所學的專業(yè)息息相關:醫(yī)學生通過專業(yè)的學業(yè),在性知識這方面遠比非醫(yī)學生豐富,這提示我們不能忽視非醫(yī)學生的性教育。而學業(yè)方面,醫(yī)學生比非醫(yī)學生感到壓力大,這可能是因為醫(yī)學生從事的專業(yè)是人類神圣而特殊的專業(yè),需要過硬的本領,因而學業(yè)要求相對嚴格,因而感到壓力較大。
(3)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家庭因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由表6及其分析可知:家庭融洽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而家庭沖突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兩者在個人自身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兩方面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說明家庭融洽與否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父母們能從孩子的利益出發(fā),創(chuàng)造融洽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們向著健康的心理方面成長。
(4)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存在著顯著的年級差異。心理健康狀況最好的是大二的學生,其次為大三的學生,再次為大一的學生,最差的是大四的學生,這與王滔等的研究相符[7]。其原因可能為大二的學生通過大一一年的鍛煉,基本上適應了大學的生活,對學業(yè)和未來充滿自信,暫時無就業(yè)壓力,因此自我評價也較高,有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故在量表上的統(tǒng)計得分最高。大三的學生通過兩年的大學生活,其適應性更強,但由于他們已經(jīng)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yè)和發(fā)展方向,有著新的困惑,因而其心理健康狀況不如大二的學生。由表7可以看出,大三學生在職業(yè)方面的得分比大二的低,兩者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排在第3,其原因可能是他們剛剛從高中走出來,一下子適應不了大學這種高度自我管理的新生活,許多人可能是第一次離家出遠門,甚至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在此期間他們會碰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因此反映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便比大二、大三的學生差。這就要求我們對大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信念,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大四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最差,這主要與他們的就業(yè)壓力有關。當今就業(yè)形勢的嚴峻、人才競爭的激烈對大四學生構成了嚴重的心理壓力,這也提示學校應該注重畢業(yè)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去應對未來新生活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嚴云崗,羅翔.關注新“弱勢”群體,警惕心理疾病“入侵”象牙塔.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11.
2趙冰潔,陳幼貞.大學生心理咨詢問題分析.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1):13~14.
3王全道.SCL90量表使用的現(xiàn)狀及檢測心理健康的異議.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1:51.
關鍵詞: 多元價值觀 女大學生 心理壓力
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女大學生群體的性別特點、身份特性和群體特征決定了該群體的心理壓力問題較為復雜、多變和隱蔽。相關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學、教育學領域,實際上,在當前高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多元價值觀與女大學生壓力問題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值得探究。
一、多元價值觀的內涵和影響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和社會資源配置高效流動的時代背景,全球化、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給我國帶來了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思潮。21世紀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其共享性、快捷性、交互性、虛擬性使得多元的價值觀相互碰撞和交流,個人的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彰顯。當今社會,多元價值觀具有如下影響。
1.多元價值觀是社會良性發(fā)展的必然狀態(tài)。
在社會結構整體轉型的過程中,我國從以往的單一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念發(fā)展到多元價值觀階段,體現(xiàn)了時代的進步,形成了開放、寬容、民主的時代精神。
2.多元價值觀為人們打開了思想觀念革新的大門。
不同文化、價值觀的沖擊使得人們不再以單一、狹隘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問題,形成了尊重他人、、民主包容的時念。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有利于人們形成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的、長遠的眼光。
3.多元價值觀對本土文化理念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外來價值觀與本土價值觀之間的差異,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矛盾與沖突。在此期間,不適應時展的舊理念被陸續(xù)破除,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價值受到了挑戰(zhàn),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何形成與當前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價值觀念體系仍然是一道難題。
二、多元價值觀與女大學生心理壓力之間的關系
心理學中的壓力是指對于環(huán)境中具有的刺激,個體在認知其性質后所表現(xiàn)的反應。一個人在威脅性情境面前,會產(chǎn)生暫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的被壓迫的心理感受。心理壓力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適度的心理壓力可以幫助人們維持良好的功能狀態(tài),促進工作和學習。這樣的壓力被稱作“良性壓力”,是必要的。但過于強烈、過于持久的、超出人的適應應對能力的壓力則是有害的,它們不僅會降低人的工作和學習效率,而且會損害人的心身健康,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使人罹患心理障礙和心理生理疾病[1]。
女大學生處于青年前期,這一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發(fā)展和變化的高峰期。針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研究,多從壓力源、壓力產(chǎn)生的過程、壓力的影響入手,而多元價值觀對女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影響,特別是心理壓力的影響研究并不多,值得探究。
1.多元價值觀是導致女大學生心理壓力不可忽視的因素。
從認知角度來說,女大學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氛圍中成長,又接受了高等教育,傳統(tǒng)性別定位與現(xiàn)代觀念時常發(fā)生碰撞,相較于男大學生,多元價值觀對女大學生的影響更加明顯。在對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應當重視多元價值觀的作用。
2.多元價值觀對女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起到重要作用。
進行心理壓力研究的重要目標是形成有效的應對方式,幫助女大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而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使得個體采取的應對方式不同,對各種應對方式的接納程度也不徑相同。
3.多元價值觀直接影響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價值觀的多元化意味著對個體行為的判斷多元化,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不斷加大,在各種價值觀相互并存、磨合影響的社會背景下,對于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評判標準和效果難以界定。
三、多元價值觀背景下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特點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探討某一群體的心理壓力狀態(tài),一般由壓力源、壓力感和壓力反應三方面入手。女大學生具有女性、青年、高級知識分子等多重身份,多元價值觀在這一群體身上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在此背景下,女大學生心理壓力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
1.對壓力源的敏感性特點。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價值體系中,女性總是被賦予弱小、附屬、順從的形象,社會和家庭地位一直處于劣勢。而源于近代西方社會的女權主義運動,提倡男女平等,要求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教育、政治、經(jīng)濟等權利。多元價值觀下女性對平等、獨立的追求和現(xiàn)實情況產(chǎn)生了沖突與反差,使得女大學生對于壓力源的感知更為敏感,情緒更為復雜。例如,在求學過程中,女性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不容易引起社會和家庭的重視,而男性讀書、升學則被認為是理所應當。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盡管女大學生接受了和男大學生同等的教育,但隱性的性別歧視仍然使女性的就業(yè)壓力大于男性。
2.壓力感的泛化特點。
心理學中,泛化是指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類似、相關聯(lián)的事件,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類似、無關聯(lián)的事件,也能引起這些心理和行為反應。國內外針對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研究成果表明,女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壓力程度明顯高于男生。女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內所出現(xiàn)的消極事件和日常煩擾事件明顯比男生的多[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壓力感上,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容易引起情緒泛化。
3.壓力感的外顯性特點。
多元價值觀背景下,女性往往更易傾訴,善于表達,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更愿意通過與親人、好友、師長的交流去釋放壓力。在成就動機方面,女性的成就動機往往低于男性,對結果的期待值也相應降低。因此,女大學生的壓力感更具有外顯性。這一特點對于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利的。
4.壓力歸因方式的不穩(wěn)定特點。
歸因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jù)美國當代著名的歸因理論家韋納的觀點,成敗的原因可歸結為四個因素:能力、努力、情境和運氣。其中,能力和努力屬于內部因素,情境和運氣屬于外部因素。在女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中,對于學業(yè)成就、人際關系,女大學生往往傾向于外歸因,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需要多借助外部的力量加以引導。而面對情感生活、家庭關系等問題,女大學生往往傾于內歸因,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受自身影響比較大,可以通過激發(fā)女大學生的內在潛能來緩解壓力。
四、多元價值觀背景下女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研究
1.應注意的問題。
研究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目的是尋找有效的應對方式,幫助該群體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找到有效的應對方式之前,首先應該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1)重視多元價值觀對女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的引導作用。價值觀是個體行為的思想引領,決定著個體的行為選擇和方式。在多元價值觀并存的社會背景下,要對優(yōu)秀的價值觀、適合時展的價值觀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凝練,加強宣傳,使得女大學生群體將這些價值觀自覺內化于心,成為行動指南。
(2)加強多元價值觀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如前所述,對于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多限于心理學、教育學的范疇,價值觀領域的探究過少,特別是實證積累不夠。只有開展了行之有效的實證研究,積累了一手客觀資料,才能夠更好地明確價值觀對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影響范圍和強度,更加明確多元價值觀背景下開展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3)促進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價值觀屬于思想教育領域,心理壓力屬于心理健康教育,兩者都是高等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在維護人格品質的完善和個體身心健康的指導是一致的。思想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解決價值觀問題,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樹立起與社會發(fā)展方向和主流價值觀相吻合的、健康向上的、積極要求進步的價值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著眼于生活實際,幫助人們舒緩心理壓力,調節(jié)心理失衡,指導人們形成一種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3]。兩者有機統(tǒng)一,能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升華。
2.應對方式。
通過梳理多元價值觀與心理壓力研究之間的關系可見,在多元價值觀背景下,可以通過以下渠道有效地幫助女大學生舒緩心理壓力,形成良好心態(tài)。
(1)以創(chuàng)新的教育形式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價值觀多元、社會生活復雜多變的時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該主動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網(wǎng)絡等新媒體手段,加強對女大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對于社會上一些針對女性群體的不良風氣,女大學生要主動抵制。通過樹立當代社會先進女性青年的典型形象,充分發(fā)揮示范作用,形成帶動效應,使得女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找到正確的目標。
(2)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和認識壓力。要教育女大學生正確認識壓力,既不過分夸大壓力,又不刻意隱藏一些容易造成女大學生壓力的社會現(xiàn)實。適當?shù)膲毫梢允古髮W生發(fā)現(xiàn)自身潛力,激起斗志,實現(xiàn)目標。樹立了正確的態(tài)度,就能夠幫助女大學生在求學、工作的過程中走得更遠。
(3)以科學的方法應對壓力。壓力出現(xiàn)之后,科學有效的應對方式是關鍵。對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而言,首先切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等手段,深入推進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使得女大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當女大學生遇到心理壓力的時候,能夠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排解。對于女大學生自身而言,應關愛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會悅納自己,掌握社會交往中的基本原則和技巧,有技巧地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當前女大學生在高校中的人數(shù)比例逐年升高。走出校門,女大學生將同男性一樣,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多元價值觀背景下,社會、高校和家庭都應該為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作出努力,使女大學生在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下,成為德才兼?zhèn)淝疑硇慕】档男聲r代女性。
參考文獻:
[1]梁寶勇,郝志紅,盧國華.大學生和研究生心理壓力情況的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9(32).
[2]女大學生心理壓力、歸因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