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問卷調查格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 鍵 詞:合伙制;有限責任制;有限責任合伙制
中圖分類號:F23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6)12-0125-04
一、引言
目前我國和國外的會計師事務所組織相比,主要的缺陷在于其誠信度不高、社會形象不佳、員工關系緊張。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我國對于會計師組織所制定的法律存在缺陷,我國會計師組織法同時存在兩種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即1993年出臺的《會計師組織法》,承認有限責任制和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存在[1]。然而會計師組織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組織形式,不同于一般的企業(yè)組織結構,與一般企業(yè)相比較而言,其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風險要高于一般企業(yè),原因在于注冊會計師要向社會大眾負責并發(fā)表審計意見且承擔審計失敗的風險。如此看來會計師事務所的環(huán)境和組織形式對于會計師的審計質量有緊密的聯系,因此組織形式的設計對于我國會計師行業(yè)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一)問題的由來
我國自1993年《會計師組織法》頒布以來,所承認的會計師組織形式有兩種,一為有限責任制,二為合伙制,評價其組織形式有助于對其了解:
1. 有限責任制(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簡稱LLC):是由注冊會計師認購會計師事務所股份,并以其所認購股份對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有限責任。它的優(yōu)點是可以通過股份制形式迅速聚集一批注冊會計師,建立規(guī)模型大所,承辦大型業(yè)務;可以減輕注冊會計師的個人所得稅。缺點是降低了風險責任對執(zhí)業(yè)行為的高度制約,弱化了注冊會計師的個人責任。
2. 合伙制(Partnerships):由兩位或兩位以上注冊會計師組成的合伙組織。合伙人以各自的財產對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它的優(yōu)點是,在風險的牽制和共同利益的驅動下,促使會計師事務所強化專業(yè)發(fā)展,擴大規(guī)模,提高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缺點是,建立一個跨地區(qū)、跨國界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任何一個合伙人執(zhí)業(yè)中的錯誤與舞弊行為,都可能給整個會計師事務所帶來滅頂之災,使之一日之間土崩瓦解。
另外還存在一個有待完善的組織形式,即:
3. 有限責任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簡稱LLP):是事務所以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各合伙人對個人執(zhí)業(yè)行為承擔無限責任。它的最大特點在于,既融入了合伙制和股份有限公司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優(yōu)點,又擯棄了它們的不足。有限責任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已成為當今注冊會計師職業(yè)界組織形式發(fā)展一大趨勢。有限責任合伙制是為了克服無限責任制和合伙制的某些缺陷產生的。
(二)臺灣地區(qū)的會計師組織的比較和借鑒
我們之所以將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會計師組織形式與大陸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進行比較,是因為臺灣地區(qū)會計師事務所的發(fā)展時間較我國大陸會計師組織早,臺灣地區(qū)會計師事務所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即從事民間審計,這較大陸會計事業(yè)發(fā)展多二十年,盡管臺灣地區(qū)會計師制度和法律與我國大陸存在諸多差異,然而其組織的合理性安排仍足以提供有利的參考。
目前臺灣地區(qū)《會計師法》只承認兩種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態(tài),即個人執(zhí)業(yè)事務所(Sloe practitioners即獨資型會計師事務所)和聯合執(zhí)業(yè)事務所(Partnerships即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2]據“會計師事務所服業(yè)調查報告”顯示,在2002年普查資料的762家事務所中,其中525家屬于個人執(zhí)業(yè)事務所形態(tài)約占69%,237家屬于聯合執(zhí)業(yè)事務所形態(tài)約占31%。[3]
由以上可知我國臺灣地區(qū)與大陸會計師組織的差異明顯,臺灣地區(qū)的法律并沒有承認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存在,會計師事務所組織比例集中在個人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而我國大陸會計師事務所自1995年完全從掛靠單位脫鉤以后,基本上都是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原因在于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有利于滿足大型企業(yè)審計業(yè)務的人員需要和自身規(guī)模發(fā)展的需要。但由于既缺乏一套嚴格的法律體制來約束它,又沒有像合伙制一樣具有強而有力的自我監(jiān)督能力,因而無法保證社會公眾的利益。例如安達信、中天勤等采用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造假事件審計失敗造成的損失,受害最深的莫過于投資者。此外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隨著組織規(guī)模的擴大勢必會建立分所,而總所對分所在異地的業(yè)務質量控制又是一個關鍵,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對分所的質量控制很難有效控制,同樣也無法保證社會大眾的對其信任程度,故一般并不隨意采用該組織形式。而目前發(fā)達國家如英、美等國對于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yè)人員的法律規(guī)定是相當嚴格的。[4]
我國大陸目前《會計師組織法》關于有限責任制的違規(guī)懲戒和行為標準上并沒有相當嚴格的法律制裁措施,也正如此,1995年會計師事務所從掛靠單位脫鉤以后,約有90%的會計師事務所改制為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5]而采用合伙制的事務所卻是少之又少。我國大陸會計師事務所之所以大部分選擇有限責任制的原因在《中外會計師事務所形式之比較》[6]中作者李健認為:首先有限責任制其會計師承擔的個人所得稅相比于其他會計師組織形式較低,其次會計師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有限,由于會計師僅以其有限的資金承擔有限的個人風險和社會責任,在社會責任較低的情況下就有可能使得會計師鋌而走險。如此看來有限責任制僅重視了會計師自身利益卻忽略了廣大社會群眾的利益。
有限責任合伙制是會計師事務所的最佳組織形式,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發(fā)展趨勢,而且這種形式是解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規(guī)?;蜁嫀熦熑蚊魑挠行Х椒?。然而有限責任合伙制的優(yōu)勢在我國能夠得到體現嗎?對此,作者走訪了兩岸企業(yè)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并以問卷形式進行了調查分析,以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與設計
我們的研究是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借以了解海峽兩岸企業(yè)和執(zhí)業(yè)會計師對不同會計師組織形態(tài)的看法。研究的內容包括:(1)描述資料收集,包括問卷研究對象和問卷回函情況;(2)分析調查之可信度;(3)敘述資料分析所使用的統計方法。
(一)樣本及資源
筆者通過海峽兩岸的知名企業(yè)部門職員以及在職會計師,發(fā)放問卷200份,共收到有效問卷78份,回收率約為39%,其中7份為企業(yè)在職經理,35份為企業(yè)在職職員,另外36份為在職會計師,關于調查地區(qū)分布如下:
表1所在城市
為保證各地區(qū)想法不過于集中,該問卷的發(fā)放以兩岸主要城市為主均勻分配。
關于調查問卷者的要求,也進行了嚴格的篩選,情況如下:
表2組織單位
其中關于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調查問卷也平均分配給兩岸地區(qū),目的是為了保證問卷分配的合理性。
(二)問卷檢驗中的可信度檢驗
所謂可信度,就是量表的可靠性或穩(wěn)定性。一個量表的可信度越高,說明量表越穩(wěn)定,采用該量表測試或調查的結果就越可靠和有效。
對態(tài)度量表常用的檢驗可信度的方法為L. J. Cronbach 所創(chuàng)的α系數,其公式為:[7]
其中K為量表所包括的總題數, S2為測驗量表總分的變異量, S 為每個測驗題項得分的變異量。α系數值界于0~1 之間,一般認為α系數值界于0.65~0.70 間是最小可接受值,α系數值界于0.70~0.80 之間相當好,α系數值界于0.80~0.90 之間非常好。
我們將篩選的78份會計師組織調查問卷作為原始數據進行可信度分析,借助SPSS 統計軟件,可計算出以下結果:會計師組織調查問卷的題項為20 ,α= 0.7447;說明該問卷有較高的信度。
(三)問卷題型的設計與回復
本問卷主要是以會計師個人乃至于事務所組織為主的調查問卷,問卷的題型主要有五個部分,分別為會計師應具備條件問題、會計師成長環(huán)境問題、會計師組織績效問題、會計師組織變革問題和法律政策制定問題。
關于會計師個人應當具備條件的問題,有42%的答卷者認為我國投資者目前對會計師個人所存在的最大不滿在于會計師缺乏職業(yè)道德,其中大部分為在職會計師;而有43%的答卷者認為原因在于會計師所出具的審計質量較低,其中大部分答卷者為企業(yè)職員。在42%的答卷者中有92%的在職會計師認為造成審計意見存在風險的原因在于客戶不成熟。最后有60%以上的問卷者認為會計師首應具備的條件應當是職業(yè)道德,可見就我國投資者對于會計師個人的要求主要是會計師個人發(fā)表審計意見的獨立性,而客戶的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審計意見的質量。
對造成我國會計師行業(yè)出具非公正的審計意見原因,有45%的答卷者認為是由于同行之間競爭激烈造成的,另有45%的人認為是審計利潤誘惑所造成的,可見影響會計師出具非公正審計意見的原因在于會計師生存空間狹小以及個人利益的驅使所造成的。
在會計師的成長環(huán)境問題中,關于我國會計師個人最需要成長環(huán)境,有80%以上答題者普遍認同社會的認可和信任為會計師最需要的個人發(fā)展環(huán)境,而有46%的答題者認為合伙制是適合會計師發(fā)展的組織形式;42%的回答者認為有限責任制是適合會計師生存的組織形式。具體觀察在回答合伙制的46%的人中基本上為企業(yè)職員,而回答有限責任制的42%的人中基本上為在職會計師,由此可見基于利益的不同,有限責任制比較能體現會計師的個人利益,而合伙制更能代表的是一般投資者的利益。且有93%的人認為合伙制的組織環(huán)境有利于會計師發(fā)表審計意見時的公正和獨立性,而有80%的人認為有限責任制的組織環(huán)境較不利于保持會計師發(fā)表審計意見時的公正和獨立性。由以上環(huán)境問題得出的結果與本文的思想是一致的。
關于組織績效問題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評價衡量組織績效的標準、組織績效的選擇以及如何提高組織績效。就衡量會計師個人績效的標準來看,有48%的人認為影響衡量會計師組織績效的標準為職業(yè)能力水平和職業(yè)經驗,其中大部分回答者為在職職員;而另外42%的人認為事務所產生的利潤是衡量會計師組織績效的標準,基本上答題者為會計師。就事務所組織績效選擇而言,有46%的問卷者認為合伙制能有效提高組織績效,其中大部分為企業(yè)職員;而另外46%的問卷者認為有限責任制能夠提高組織績效,其中大部分回答者為在職會計師。在如何提高事務所績效的問題上,有47%的人認為提升薪資水平是提升事務所組織績效的有效方法,其中大部分為在職會計師;而43%的人認為盡量減少審計工作不必要的內容和風險是提升事務所績效的有效辦法。由此可見就社會投資者而言,會計師的個人職業(yè)水平和經驗是衡量事務所績效的標準。
關于會計師組織的問題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我國會計師組織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了解會計師組織改革的障礙。對此,主要調查了社會公眾對于有限責任制的看法,其中有42%的答卷者認為有限責任制存在的弊端主要來源于社會的不信任,而有47%的人認為其弊端主要來源于我國會計師組織法對于有限責任制并沒有制定嚴格的嚴懲機制。對于如何從客觀上保證會計師的審計質量,有50%的答卷者認為對事務所組織進行合伙制改革有助于提高會計師審計質量。關于新的有限責任合伙制改革障礙,有45%的答卷者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呈現小散亂狀態(tài),改革的時機尚不成熟;而另外有50%的答卷者認為我國法律體制尚未完善,缺乏政策上的客觀支持。而就改革的主體――會計師事務所而言不愿意接受合伙制改革的原因來看,有41%的答卷者認為事務所是不愿意承擔連帶責任風險,持該觀點的大部分為企業(yè)職員;另外有50%的答卷者認為有限責任制對于事務所和會計師本身較為有利,其中大部分答卷者為在職會計師。結果表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的弊端在于社會對于有限責任制的不信任和法律政策上的缺陷,而合伙制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我國會計師組織的審計質量。
最后就法律和政府政策對組織變革的影響進行了調查,有46%的答卷者認為我國《會計師組織法》應當增加約束會計師行為的規(guī)定。另外46%答卷者認為應當加大對會計師組織的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在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有限責任制的變革中,有48%的答卷者認為其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在于法律還有待完善,有46%的人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具體的政策配合是有限責任合伙制能有效實行的關鍵因素??偠灾?,如果采取有限責任合伙制的變革,其可行性關鍵在于法律的完善程度和事務所的有效配合;如果不采取組織變革,對于我國目前的組織形式應當增加對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和增加約束會計師行為的規(guī)定。
三、研究的結論
目前許多學者認為有限責任合伙制是適合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該制度的存在需要三個條件:首先是會計師組織規(guī)模足夠大,縱觀采用有限責任合伙制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其組織足夠規(guī)模化,并以平均每年19.8%的速度擴張其業(yè)務[8],然而我國目前的會計師事務所還處于組織規(guī)模小、分布較為零散的階段,故還不具備采用這種組織形式的條件。其次,有限責任合伙制需要法律體制制定相當完善的環(huán)境,如英、美國對該制度法律的制定是相當嚴格的,而由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絕大多數的答卷者認為我國目前的法律環(huán)境尚不完善,故我國目前尚不具備適合有限責任合伙制生存的法律環(huán)境。最后則是該制度安排后事務所的配合程度,由于我國目前絕大部分事務所以有限責任制為主,由問卷的結果表明大部分事務所在職會計師不愿負擔更多的連帶責任風險,采取此制度有可能會引起會計師行業(yè)的反對呼聲和抵觸情緒,因此我國采用有限責任合伙制還需要等時機的成熟。
我國目前所采用有限責任制存在諸多弊端。首先,我國采用有限責任制的比例過高,約占我國事務所的90%,就社會信任角度而言組織分布的合理性還有待提高。其次,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有限責任制代表的會計師利益大于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一旦事務所出現審計責任問題,其出資額有限,造假成本相對較低,而這微小的資金賠償相較于投資者損失是微不足道的。最后,我國目前對于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行為約束的標準和懲戒力度尚不完善,從問卷的結果表明有限責任制不利于從經濟利益上防范造假行為的發(fā)生,故應當逐漸減少其存在的必要。
雖然合伙制本身存在事務所無法規(guī)模化和連帶責任風險過大的問題,同時我國會計師行業(yè)還處于一個初始發(fā)展階段,連帶責任的風險固然影響事務所會計合伙人之間的利益,但是,連帶責任可以迫使會計師之間相互監(jiān)督,而事務所自身也會謹慎選擇合伙人,這不僅滿足了投資者的利益,且對事務所的安全性來說也是有效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事務所的社會信任程度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出于事務所的規(guī)模化和滿足大企業(yè)審計業(yè)務的需求而言,有限責任制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必要,但其數量和比例應當減少至合理的比例。最后筆者認為我國會計師組織事務所未來應當逐漸減少有限責任制的存在比例,并采用合伙制為主的形式。
――――――――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審計[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臺灣省. 會計師法[M]. 臺灣地區(qū),行政院,1983.
[3]袁鎮(zhèn)中. 臺灣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效率再探討[J]. 臺灣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2004,(7).
[4]甘小晶. 過錯責任: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6).
[5]河南省財政廳會計師. 會計師事務所不同組織形式的特點分析[J]. 財稅與會計,2003,(7).
[6]盧紋岱. 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第2版)[M].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7]李健. 中外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之比較[J]. 江西社會科學,2004,(1).
[8]劉世瑾.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淺說[J]. 經營學苑 Economy & Management 2000,(8).
項目的設計思路與模塊規(guī)劃
根據我國用戶的網絡使用習慣,要將SPSS統計分析軟件包引入大中型在線輿情調查,要重點考慮一般文本條件下的問卷處理子系統和在線調查網站平臺子系統兩組模塊的建構。
就問卷處理子系統而言,基本設計思路是問卷編輯器要基于常規(guī)的文本處理軟件,不僅實現問卷變量同SPSS數據規(guī)范的可靠對接,同時還提供編制大中型問卷所需的各種操作。這組模塊運行在Windows操作系統環(huán)境中,其功能設計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 它有一個能編制大中型調查問卷的電子問卷模版,用戶依托它可以像處理普通文檔一樣創(chuàng)建新問卷、設置或修改問卷的相關基本信息。
2. 用戶可以在預設的電子問卷中添加和設置不限數量的單選題、多選題、各種單選矩陣、排序題及主觀題等,所有題型的題目都可以對其進行編輯。
3. 用戶可編輯每道題目的SPSS變量數據關聯信息。單選題每個題目對應一個SPSS變量,多選題題目中每個選項對應一個SPSS變量,用戶可根據需要編輯所有的SPSS變量參數。
4. 用戶可以設置創(chuàng)建包含若干題目的分區(qū),按照需求對不同類別的調查題目進行架構組織調整,還可以選用描述性信息對分區(qū)特性做出說明并在調查頁面中加以顯示。
5. 問卷編輯器能以特定格式將問卷信息存放在一個文檔中,供日后調查項目時調用。用戶還可以選擇對問卷進行加密處理,以增強文本的安全性。
而在線網站子系統的設計方面,主要考慮這組模塊應能夠接受用戶上傳的含有SPSS數據規(guī)范信息的大中型電子文本問卷,并較為便捷地將其轉化成網頁頁面,還要支持多個問卷同時開展在線調查數據采集,獲得輿情數據后能自動生成SPSS數據庫文件供用戶下載分析。
由于在線調查通常與社會事務決策和企業(yè)管理決策密切關聯,SPSS數據規(guī)范型在線問卷調查系統的安全管理和穩(wěn)定運行同樣重要。因此,該子系統的模塊設計特別強調擁有可靠的調查管理、問卷管理及用戶管理等平臺管理功能,確保只有擁有特定權限的用戶能夠在調研平臺上進行操作。該子系統還能夠限定問卷可接受的樣本規(guī)模,并僅向合法用戶提供數據下載等必要的在線服務。模塊還能記錄IP地址等有關的特征信息,防止一臺計算機同時登錄兩個被調查者。
項目的開發(fā)難點
符合SPSS數據規(guī)范的大中型在線問卷調查系統要真正適用,有一系列難點需解決。其中,有關問卷文檔的存儲處理、調查數據的暫存處理、在線問卷調查頁面處理以及調查數據轉化處理等四個問題需要特別關注。
對于問卷文檔的格式設計,人們期待的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系統,它不但能保存問卷文本、保存相關的SPSS數據定義以及數據定義與問卷題目之間的關聯信息,而且能夠將所有文本與數據定義正確解析出來。其中,文件的格式以及系統對文件的訪問方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本設計采取基于XML技術的問卷文檔格式。
在線數據的暫存處理要著眼于控制開發(fā)成本和降低開發(fā)難度,設計以商用數據庫(如Oracle、SQL Server)作為數據中轉點,待填寫問卷結束后系統再對暫存的數據進行符合SPSS規(guī)范的轉化。由于在線調查的不同問卷所包含的題目數量各不相同,故問卷所包含的SPSS變量數量也不確定,這意味著調查系統無法按照一個統一的數據庫表結構進行數據存儲。為此選擇為每一個問卷在數據庫中創(chuàng)建一個數據表,數據表的鍵要與問卷所包含的SPSS變量名一一對應,以有效防止可能出現的數據表鍵名定義沖突。此外,由于SPSS和商用數據庫的數據類型差異較大,在暫存數據庫中存儲的數據可考慮轉化為字符串形式進行存儲。
在在線問卷的調查頁面處理方面,由于大中型在線問卷調查的頁面是動態(tài)的,其調查頁面使用技術實現。為了避免系統為每個調查問卷均生成HTML頁面文件導致系統存儲空間被大量占用,同時防止SPSS變量信息泄漏,問卷的頁面轉化、呈現、數據采集等工作可以通過開發(fā)相應的服務器控件完成。這樣,不同的調查可通過向同一個頁面中的服務器控件傳遞不同參數的機制實現區(qū)分和引導。為此,專門設計了問卷訪問接口和數據庫訪問接口。問卷訪問接口用于讀取并解析指定問卷中的XML格式題目與SPSS變量信息,并傳遞給服務器控件進行呈現與數據采集。服務器控件在采集到被調查者填寫的信息后,將一組或若干組SPSS變量相關的數據集合傳送給數據庫訪問接口。數據庫訪問接口接收到數據后,將每一個SPSS變量對應的數據存儲在指定的暫存數據庫表中相應行位置的同名鍵位置處。這種問卷調查頁面不僅能夠讀取各不相同的問卷并將之顯示于被調查用戶的瀏覽器中,而且還能根據同樣各不相同的SPSS數據定義進行數據的獲取和存儲。
調查數據的轉化處理就是將商用數據庫中的數據轉化為SPSS數據庫文件,可以考慮采用基于SPSS開放的spssio32.dll進行.NET環(huán)境下封裝的方法加以實現。Spssio32.dll封裝了對SPSS文檔(*.sav)進行訪問的一些基本操作,相關程序涉及的函數數量很多,操作的邏輯動作相當細微,可根據需要對之進行整合與組裝,這相當于創(chuàng)建了一個精巧方便、可以脫離SPSS軟件環(huán)境操縱SPSS數據的文件驅動。在大中型在線問卷調查平臺上,它可以被當做一個普通的程序模塊而不是一個完整程序實例調用。
鏈 接
SPSS數據庫的組成
進入問卷星官網,如果已有問卷星賬號,直接登錄,如果沒有,就進行賬號注冊。
點擊創(chuàng)建問卷—創(chuàng)建調查,如果已有問卷文本,選擇導入文本,按照對應的文本格式先調整好文本,復制粘貼即可;如果沒有文本,可以選擇應用他人問卷,根據主題選擇合適的問卷模板,復制問卷,再編輯調整即可。
根據需求進行問卷填寫設置,外觀設置,以及紅包獎品的設置。
關鍵詞:網絡規(guī)劃設計;需求獲取技術;探究
中圖分類號:TP39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1-0000-02
從理論上來說,需求獲取技術主要是指為了進一步準確做好網絡規(guī)劃設計工作事先做好的一種客戶信息資料統計以及客戶需求調查而為網絡規(guī)劃設計工作提供精確數據的一種技術。目前來看,需求獲取技術在網絡規(guī)劃設計中有很重要的應用。
為了在網絡規(guī)劃設計中獲取正確的需求信息,我們主要是采取采訪關鍵性人物、調研和實地性質考察、網絡演示、客戶面談以及問卷調查等較為常見的需求方法和技術。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就這幾種常見的需求方法和技術進行闡述。
1 采訪關鍵性人物
網絡規(guī)劃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作為網絡規(guī)劃設計師,首先必須要了解規(guī)劃設計的目的以及基本意圖。從理論上來說,在網絡規(guī)劃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必須與具有高度復雜背景的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交流,以提取和細化需求,并向這些
利益相關者描述整個網絡體系架構,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客戶的需求。一般來說,采訪關鍵性人物能夠確保不偏離客戶的需求,不但在設計之前與關鍵性人物進行溝通交流,在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也要加強與關鍵性人物的溝通。
就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關鍵性人物一般包括兩部分人群:一是公司高層領導,公司領導能夠從企業(yè)管理的角度提供網絡規(guī)劃設計中的需求,具有明確性;另一部分就是專業(yè)能力比較強的專家。專業(yè)因為對企業(yè)業(yè)務比較熟悉,能夠從專業(yè)領域提出相關的需求。在采訪關鍵性人物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采訪的問題一定要有針對性,并且需要提前發(fā)送到被采訪人員的手中,這樣被采訪人員能夠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答案,這樣會使得采訪時不至于太倉促。一般來說,對關鍵性人物采訪的內容主要是要進一步了解網絡規(guī)劃設計的目的、項目建設目標、建設范圍、投資預算、運營成本等。
2 調研和實地性質考察
調研和實地性質考察是需求獲取技術的重要應用。網絡規(guī)劃設計需要考慮用戶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習慣等,通過對這些的了解來進一步考慮如何更為有效的設計網絡規(guī)劃。同時,如果是企業(yè)的網絡規(guī)劃設計,還需要考慮一個企業(yè)的計算機臺數,企業(yè)各部門之間網絡設備的書面、根據企業(yè)的布局情況考慮布線情況甚至是網絡運營商的資源等。這些資料都是需要實際考察的,只有對這些進行調研和實地考察,才能夠掌柜更為全面的資料,有助于網絡的規(guī)劃、布線的規(guī)劃、設備選型、線路選型,使將來的網絡設計方案更具可行性。
在調研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關鍵性問題進行調研,就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調研的對象主要是系統開發(fā)承建公司的項目經理和系統維護員,因為是專業(yè)人士,所以調研的過程中,他們能夠清晰地表達出各自系統的網絡需求,網絡需求獲取技術人員就能夠較為清晰地知道各信息系統服務器數量、系統架構、冗余設計、存儲設計、客戶端數量、數據流向、網絡帶寬、網絡安全需求等等,為網絡設計方案的編寫提供參考。另外,技術人員需要進一步掌握網絡布局功能,這樣能夠掌握對其日后工作模式的轉變。
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需求獲取技術人員在進行實地性質考察之后,因為腦海可以形成立體平面,在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更為科學、精確。
3 網絡演示
網絡演示是需求獲取技術的主要應用。網絡演示主要是通過向用戶構建一個虛擬的網絡體系,讓用戶較為系統地了解網絡規(guī)劃設計。就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一般網絡演示都是通過構建幻燈片來進行演示的,幻燈片演示可以達到圖文并茂,可以避免文字而帶來的枯燥感和死板化,能夠讓用戶較為清楚地明白規(guī)劃設計的意圖以及相關的方式。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網絡規(guī)劃設計的相關會議上,筆者就是通過圖形并茂的幻燈片演示向公司領導、總工室、基層單位領導及用戶代表進行了網絡規(guī)劃的詳細介紹。通過具體的介紹,能夠讓所有的人員明白這個網絡規(guī)劃設計的項目需求、項目目標、工作內容、投資預算、工作進度等方面的內容。因為幻燈片演示之前,有個相關資金的投資預算以及項目設計進度方面的預算,因此,在網絡規(guī)劃設計的過程中,更容易節(jié)省項目的自己,能夠確保項目能夠在規(guī)定的進度內成。
4 客戶面談
客戶面談是需求獲取技術的主要來源。客戶面談主要是通過面對面的交談來了解客戶的意圖。在客戶面談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與用戶接觸之前,了解所有問題的背景以及客戶的基本情況,這樣在溝通過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其次,在與客戶面對面溝通中,要與客戶溝通重點,了解客戶的需求,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另外,在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需要與公司中來自不同的技術和業(yè)務部門、各個級別的利益相關者進行集中訪談,從而發(fā)現深層次的問題。因為直接是面對面的溝通,因此可以減少誤解,對于精確了解用戶需求極為關鍵。需要注意的是,與客戶的面談不僅是設計之前需要面談,即便是后期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也需要與客戶面談,隨時了解用戶的意見,不斷完善網絡規(guī)劃設計。
5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需求獲取技術的關鍵。就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問卷調查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自由格式,在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根據綱要隨即英文,這樣具有啟發(fā)性,且問卷的制作簡單。另一種就是固定格式,這樣的問卷調查更具有針對性。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比如下發(fā)點子文檔或者只開發(fā)調查網頁等,這樣可以簡化調查結果錄入工作。因為問卷調查結果反饋的問題比較真實而且切合實際,所以是需求獲取技術的關鍵。
需求獲取技術是一門較為復雜且重要的技術。上文中,筆者主要從采取采訪關鍵性人物、調研和實地性質考察、網絡演示、客戶面談以及問卷調查等方面就網絡規(guī)劃設計中的需求獲取技術進行了闡述。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規(guī)劃技術會逐步朝著規(guī)范化、精細化以及制度化等方面發(fā)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重視需求獲取技術的發(fā)展,積極做好需求獲取技術工作,為網絡規(guī)劃設計提供正確的信息資源,推動網絡規(guī)劃設計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俊清,朱清妍.一種面向服務的數字校園體系結構[J].中國科技信息,2007(03).
[2]丁霞萍.芻議社會保險信息系統中的網絡安全與防范[J].科技風,2009(21).
【摘要】本文通過對海南五所院校學生實用文寫作需求狀況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為我省各高職院校了解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及對實用文寫作的認識和需求,以及如何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或編寫相關的教材提供參考性依據。
【關鍵詞】實用文 高職學生 需求 調查報告
實用文是人們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寫作文體,小到一張借條,大到生意場上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所簽訂的合同,都要用到實用文。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對于實用文的把握、運用及需求狀況如何?為此,我們在海南有關高職院校開展了抽樣調查。
1 調查目的
了解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及對實用文寫作的認識和需求,以便為我省各高職院校如何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或編寫相關的教材提供參考的依據。
2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問卷參見附1)。
3 調查對象
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海南外貿職業(yè)學院、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五所院校的各專業(yè)學生。
4 調查數量
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5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550份。
5 調查結果
從收回的550份有效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及分析情況來看,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在對實用文寫作的興趣、能力、自學情況、格式、應用價值、課程開設需求等六個方面的情況如下:
(1)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的興趣。調查結果顯示,有43.06%的學生對這門課程是感興趣的,43.84%的學生一般喜歡,13.10%的學生不喜歡。
(2)高職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自己寫作能力高的學生有22.97%,認為自己寫作能力一般或低的學生有77.03%。 (4)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格式的了解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有88.87%的學生不了解借條、證明、申請書等常用實用文寫作的格式或略知。 (6)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課程開設需求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有80.1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認為沒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生僅有9.63%。 目前,各高職院校使用的實用文寫作教材存在體系龐大,內容繁雜,其中涉及的日常實用文極其有限,往往不是介紹和教學的重點。教材講的學生不一定常用,學生常用的教材不一定有,而且在體例上也多重理論、輕訓練,選擇的例文遠離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使高職學生學習起來疏遠感較大,妨礙了他們對實用文重要性的積極認知,抑制了他們對實用文寫作學習的應有興趣。為此,為了使實用文寫作課程面向社會、面向生活、切近學生,達到更廣、更專業(yè)、更實用的目的,我們又對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課程內容的需求進行調查。我們從教師的角度列出高職學生在畢業(yè)后應掌握的35種常用的實用文種類,讓高職學生從中選出最常用的20種。我們用于調查的35種常用的實用文種類是:畢業(yè)論文、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演講稿、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信、致辭、起訴狀、辭職信、調查報告、申訴狀、感謝信、便條、上訴狀、競聘詞、證明信、述職報告、請示、條據、經濟活動分析、倡議書、函、答辯狀、商務信函、通報、請?zhí)?、啟事、簡報、對聯?/p>
通過對550份有效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高職學生最需要掌握的20種實用文體是:畢業(yè)論文、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演講稿、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信、致辭、起訴狀、辭職信、調查報告、申訴狀、感謝信、便條、上訴狀。所調查的35種常用實用文需求趨勢如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