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平舌音和翹舌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區(qū)分翹舌和平舌音的方法有:
1、利用普通話聲韻配合關系來區(qū)分。
2、根據(jù)形聲字聲旁的表音功能,利用已知的聲旁推斷出同聲旁的一批字的讀音。這種方法雖有例外,但不妨一試,只是用時須謹慎,以免有出入。
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發(fā)音時舌尖抵住上齒背或者下齒背均可。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朗讀訓練;漢字發(fā)音;朗讀語氣;朗讀節(jié)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9-054-01
朗讀教學本身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在朗讀中會經常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給朗讀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讀音要準確
1、平翹舌音部分問題
這里所說的平翹舌音指的是z——zh、c——ch、s——sh三組有對應關系的舌尖音。zcs舌尖前音,又稱平舌音。zh ch sh是舌音后音,又稱翹舌音。在普通話中,平舌音和翹舌音是兩條系統(tǒng),區(qū)別是很嚴格的,而我們大多數(shù)學生,常將其混用,造成歧義,引起語音混亂,出現(xiàn)理解障礙。因此,準確區(qū)分平翹舌音是讀音正確的一個關鍵。如何正確區(qū)分呢?下面介紹兩種常用而有效地方法:
(1)排除法,即記少不記多
普通話中,平舌音字少,翹舌音字多。常用字范圍內,平舌音字有262個,翹舌音字有624個,大體比例是3:7。在對應的兩組平翹舌音字中,只要記住字數(shù)較少的一組發(fā)音,另一組的正確發(fā)音自然就掌握了。
(2)類推法,即利用代表字類推
漢字構型中,形聲字占有很大比重,在平翹舌音字中也是如此。利用聲旁的表音作用,我們可以通過記住代表字的平翹舌音來推知一批平翹舌音字。
2、形聲字造成的誤讀
形聲字是漢字的造字方法,據(jù)統(tǒng)計約占現(xiàn)代漢字的90%左右。不過,在語音的長期演變中,許多字的讀音發(fā)生了變化,據(jù)統(tǒng)計,像“清”、“園”、“詮”這樣聲符與形聲字的聲母、韻母、聲調完全相同的,只占全部現(xiàn)代形聲字的五分之一強,因此,現(xiàn)代形聲字的表音度很低,考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錯誤現(xiàn)象,可以歸納為以下六種錯讀類型:
(1)形聲字與聲符的聲母相同,或者聲母、聲調相同(即雙聲),而韻母不相同,如“弦”,由于聲符“玄”(xuán)而誤讀為“xuán”。
(2)形聲字與聲符的韻母相同,或者韻母聲調相同,而聲母不同,如“板”,因聲符“反”而誤讀為“fǎn”。
(3)形聲字與聲符的聲母、韻母相同,只差聲調不同。如“汶”,因聲符“文”而誤讀陽平。
(4)聲符與形聲字的聲母、韻母都不相同,只有聲調相同的。如“隘”,由聲符“益”類推而誤讀“yì”。
(5)聲符與形聲字的聲母、韻母、聲調都不相同,如“詣”,由“旨”類推而誤讀“zhǐ”。
(6)有些形聲字在造字時使用了某個聲符,造字方法或雙聲或疊韻,后來漢字的使用頻度發(fā)生變化,在現(xiàn)代交際中后起的形聲字成了常用字,而做聲符的字反倒成了生僻字。如“丕”,由“胚”逆推而誤讀為“pēi”。
3、多音字造成的誤讀
(1)從聲調上區(qū)別
一部分異義多音字聲母、韻母完全相同,只差音調不同,這類字一般意義上有聯(lián)系,是靠改變聲調來區(qū)別意義和詞性的。區(qū)分這類型字時只要記住單個字作為動詞、名詞或形容詞的不同讀音,那么,就可以類推由它們分別組成或合成詞時的讀音了。
(2)從雙聲或疊韻上區(qū)別
一部分異義多音字的字音之間存在雙聲或疊韻的關系。例如,“度”字有兩個音,讀“dù”時表計量和名物義,如度量衡、一年一度、濃度、濕度、硬度、知名度等;
二、重音上的錯誤
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重音早的錯誤是常見的。當學生還沒有掌握課文的脈絡,沒有把文章中的語句和中心思想緊密結合時,往往會出現(xiàn)重音上的錯誤。糾正的方法是向學生提出一連串的有關問題,幫助他們思考。引導他們按照課文里要表達的意思,把重音移到合適的位置上。
三、注意朗讀中的語氣表達
語氣是指一定的具體思想感情支配下具體語句的聲音形式。由于全篇作品與整個思想感情的運動狀態(tài)的要求,由于各語句的本質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不同,每個語句必須呈現(xiàn)出具體的感彩和分量,并表現(xiàn)出千差萬別的聲音形式。
四、節(jié)奏
節(jié)奏是指朗讀中有聲音語言高低起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循環(huán)往復,交替出現(xiàn)。
1、大聲朗讀。
告訴孩子學習漢語拼音,重要的是看老師的嘴形,大聲地跟著讀。每天在家跟著錄音機的漢語拼音磁帶(學校沒有統(tǒng)一訂購的話,新華書店有配套磁帶購買),并且用手指著該拼音朗讀。
2、在讀拼音的時候不妨做手勢幫助孩子記憶。
很難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翹舌音。我教孩子讀后鼻音的時候,把雙手作成喇叭的形狀,表示后鼻音要打開口腔來讀,才準確,因此也記住后鼻音有一個ɡ;讀平舌音時候,將手掌平放,讀翹舌音時候,將手指往上彎曲,因此記住翹舌音讀的時候舌頭要往上卷。,
如果家長讀拼音也不準確,還可以讓孩子跟著錄音帶朗讀,并采用復讀機用對比的方式檢查是否讀準確了。
3、一部分拼音形狀很相似,很難掌握,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具體環(huán)境,幫助他記住。
如b 、p 、d、 q四個聲母,你可以啟發(fā)孩子這些拼音像他見過的什么東西,會容易記住拼音。注意,不是把你的想象強加于他。我是這樣啟發(fā)孩子教他記憶的同時邊讀邊做動作:b 就是廣播的播,廣播(收音機、電視機)的天線是向上的,同時可邊說邊出示左手,這樣就記住了b 的那一豎是在左上;p就是一個人左手拿著一個盆,將水向下潑在教室外面(當時他的教室的門在右邊)這樣就記住了p的那一豎是在左下;d在書上插圖的意思是小馬跑步嘟嘟的聲音,可以想象小馬向右邊山上跑,身后留下一串腳印,同時孩子可以向右轉,腳往后踢,這樣就記住了d的那一豎是在右上;q在書上是一只向空中飛的氣球,只要記住是右手拿著氣球,氣球在向上飛就可以了,這樣就記住了q的那一豎是在右下。在孩子分不清的時候,你不要急于告訴他怎么讀,應該啟發(fā)他當時記住拼音的情景,慢慢就熟練了。
4、不管是記不住還是讀不準的拼音,家長均可以采取過關斬將的形式幫助他。
也就是讓他讀所有的拼音,把不會的拼音寫在小卡片上,每天拿出5分鐘,分早中晚三次,反復循環(huán)讀這些不會的拼音。把立刻讀出來的拼音,放在一邊,這樣慢慢就都會讀了。我不贊成次次都是把所有的拼音讀一遍,這樣效率不高,孩子沒興趣。你還可以在閑暇時間,隨時問孩子不熟悉的拼音怎么寫,怎么讀,可以用手指互相寫在手心上哦,就像玩游戲,還可以增進你們的感情呢。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B-
0067-02
新課程改革中必修模塊的綜合學習是為了體現(xiàn)“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它將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時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因此,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水平,成為了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口語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將對如何糾正學生的地方口音進行探討。
一、“南寧普通話”口音存在的主要問題
南寧普通話俗稱“南普”,它是一種夾雜有粵語、壯語、平話、官話等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變體。因為從小受到“南普”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普通話時必然要比北方城市的學生辛苦。
(一)調值不準
普通話的調值主要分為五種,分別為陰平調(55)、陽平調(35)、上聲調(214)、去聲調(51)和輕聲調。而“南普”調值常常為44、34、213、43,出現(xiàn)了調值不到位的情況。輕聲調在普通話語音中要求短而輕地滑過去,“南普”音則將之演變?yōu)?4調或22調。如“跋山涉水”一詞的“35 55 51 214”調值,“南普”音則讀為“34 44 43 213”,原來的抑揚頓挫之感在“南普”中讀來顯得平淡無味。
(二)發(fā)音不準
1.平舌音和翹舌音不分?!澳掀铡币艋緵]有翹舌音,大都將翹舌音讀為平舌音。這樣常常會因語音不準造成理解的偏差,如“詩人”理解成“私人”或“思人”,“知識”理解為“自私”等。翹舌音“r”則常常讀為“i”,如“仍然”讀為“yén yán”,“雞肉”讀為“jī yòu”。
2.沒有卷舌元音er。er是一個卷舌元音,發(fā)這個音時要求口自然打開,舌位不前不后不高不低,處于最自然狀態(tài),然后舌前、中部上抬,舌尖向后卷,和硬腭前端相對。但由于受到白話方言的影響,“南普”中沒有這個音,所以在發(fā)這個音時常常發(fā)成另一個音“e”。 “e”是一個半高元音,發(fā)音時要求口半閉,展唇,舌身后縮,舌面后部稍隆起和軟腭相對,如“額頭”的“額”就是發(fā)這個音。按照“er”與“e”的發(fā)音特點,兩個音應該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但在“南普”中幾乎所有的“er”都讀為了“e”,如“兒子”讀為“é zi”,“二班”讀為“è bān”等。
3.送氣音與不送氣音不分。壯話也是影響“南普”的一種方言,盡管在90后的學生身上相對少見,但在交流中也經常出現(xiàn)。有一些比較經典的笑話就是調侃這種情況的,如“風口”說成“瘋狗”,“賺錢”說成“算錢”等。
4.尖音現(xiàn)象明顯。在普通話里,舌面音“j q x”可以和“i ü”拼讀,而“z c s”是不能和“i ü”拼讀的,如果標注成“zi ci si”,也只表示讀原輔音的延長音,而不是拼讀音。但在“南普”中,在發(fā)舌面音時,由于舌尖(或舌面)在齒間造成了聲音氣流的阻塞,就和“zi ci si”的拼讀音相同而讀成尖音了。如尖(jiān)讀為“ziān”,錢(qián)讀為“cián”,先(xiān)讀為“siān”等。
(三)把方言添入普通話
“南普”中出現(xiàn)很多在普通話中沒有的音或詞,它們表達著特殊的意思。如動詞“dō”表示用尖的東西扎,“bō”指被什么東西重重地砸到,“kīng gěi”是聊天的意思,“l(fā)iāo”或“l(fā)ōu”是指邀約或慫恿別人;形容詞“mōng”是指食物不脆,有粉粉的口感,“ó”指人兇巴巴的樣子,“nōng”指東西煮糊了;名詞“l(fā)ōng”是指洞;量詞“góu”形容大而沉重的東西等。
除此之外,“南普”還習慣在句尾添加加重語氣的語氣詞或直接加重句尾詞語氣,如“好喂(34)”表示疑問,而“好喂(21)”表示同意或答應;輕聲詞“得”在“南普”中則常常放在句尾作為語氣詞,如“得不得”中第二個“得”字讀34調,表疑問語氣?!癿ê”(44調)也常用在句尾表疑問。這樣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贅述。
二、“南寧普通話”地方口音問題的成因分析
南寧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真正的本土居民只占全市人口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居民來自外地。因此“南普”在形成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地與外來語音的共同影響。
(一)南寧本土白話的影響
1994年前南寧的公交車報站、電視臺和電臺很多時候都使用白話播音。從1997年開始實行推廣普通話運動后,普通話在南寧市區(qū)和郊區(qū)都已經推廣。但由于受到白話口音的影響,很多字的發(fā)音明顯帶有白話的口音,如翹舌變平舌音、“er”變“e”音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錯誤或缺陷。而且還有很多白話的方音進入“南普”,如“陋野”,“kīng gěi(聊天)”,“mōu(蹲)”,“hiāo(得意忘形)”,“七”也是南寧特有的白話轉換詞,指“神經病”,如“七仔”“七婆”或“七哄哄”等。諸如此類方音入“南普”的字很多,這也形成了“南普”特別的語貌特征。
(二)周邊城市及郊區(qū)方言的影響
雖然南寧市的地方口音為白話,但由于南寧郊區(qū)又有著自己的方言,這也對“南普”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方言大抵為官話、平話、壯話等。在這幾種語言中,壯話最古老,早在秦漢年間生活于此的土著居民就說這種話。民國以前,南寧市民除少部分講邕州官話之外,多數(shù)均講白話和平話。郊區(qū)、邕寧縣、武鳴縣和農村主要講壯話和平話。在桂林、柳州以及老南寧的下廓街、臨江街、北門街(今北寧街)的居民多數(shù)是講官話,部分武鳴壯族人也講官話。隨著推廣普通話工作的開展,現(xiàn)在市里講方言的人少了,講普通話的人多了,普通話逐漸取代這些方言成為最重要的溝通語言。
三、“南寧普通話”語音糾正方法探究
針對上文提及的多種不標準、不正確的語音問題,我們如何指導學生盡量糾正地方口音,提高普通話發(fā)音水平呢?
1、磨房磨墨,墨碎磨房一磨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兩眉灰。
2、出南門,走六步,見著六叔和六舅,叫聲六叔和六舅,借我六斗六升好綠豆;過了秋,打了豆,還我六叔六舅六十六斗六升好綠豆。
3、哥挎瓜筐過寬溝,過溝筐漏瓜滾溝。隔溝挎筐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溝。
4、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后有個崔腿粗。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唇音練習
1、老方扛著黃幌子,老黃扛著方幌子。
老方要拿老黃的方幌子,老黃要拿老方的黃幌子,
末了兒方幌子碰破了黃幌子,黃幌子碰破了方幌子。
2、粉紅墻上畫鳳凰,紅鳳凰,粉鳳凰,粉紅鳳凰,花鳳凰。
3、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兒,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兒。
4、八百標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舌尖中音練習
1、你會燉燉凍豆腐,你來燉我的燉凍豆腐;
你不會燉燉凍豆腐,別胡燉亂燉燉壞了我的燉凍豆腐。
2、老羅拉了一車梨,老李拉了一車栗。
老羅人稱大力羅,老李人稱李大力。
老羅拉梨做梨酒,老李拉栗去換梨。
3、有個面鋪門朝南,門上掛著藍布棉門簾,
摘了藍布棉門簾,面鋪門朝南;
掛上藍布棉門簾,面鋪還是門朝南。
4、大刀對單刀,單刀對大刀,大刀斗單刀,單刀奪大刀。
舌根音、舌面音練習
1、七加一,再減一,加完減完等于幾?七加一,再減一,加完減完還是七。
2、你也勤來我也勤,生產同心土變金。工人農民親兄弟,心心相印團結緊。
3、一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
黃賀、王克二人搞創(chuàng)作,
黃賀搞木刻,王克寫詩歌。
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
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
由于二人搞協(xié)作,
黃賀完成了木刻,
王克寫好了詩歌。
4、小郭畫了朵紅花,小葛畫了朵黃花,
小郭想拿他的紅花換小葛的黃花,
小葛把他的黃花換了小郭的紅花。
翹舌音、平舌音、練習(1)
1、天上有個日頭,地下有塊石頭,
嘴里有個舌頭,手上有五個手指頭。
不管是天上的熱日頭,地下的硬石頭,
嘴里的軟舌頭,手上的手指頭,
還是熱日頭,硬石頭,軟舌頭,
手指頭,反正都是練舌頭。
2、三山屹四水,四水繞三山;
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時春。
3、長蟲圍著磚堆轉,轉完磚堆鉆磚堆。
4、師部司令部指示:四團十連石連長帶四十人在十日四時四十四分按時到達師部司令部,師長召開誓師大會。
5、早招租,晚招租,總找周鄒鄭曾朱。
翹舌音、平舌音、練習(2)
1、紫瓷盤,盛魚翅,一盤熟魚翅,
一盤生魚翅。遲小池拿了一把瓷湯匙,
要吃清蒸美魚翅。一口魚翅剛到嘴,
魚刺刺進齒縫里,疼得小池拍腿撓牙齒。
2、字紙里裹著細銀絲,細銀絲上趴著四千四百四十四個似死似不死的小死虱子皮。
3、石、斯、施、史四老師,天天和我在一起。石老師教我大公無私,斯老師給我精神食糧,施老師叫我遇事三思,史老師送我知識鑰匙。我感謝石、斯、施史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