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佳潔士廣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茄子砧木和接穗的選擇砧木的選擇
(1)托魯巴姆根系發(fā)達,植株長勢極強,抗四種土傳病害(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莖及葉有少量刺。種子極小,乳白色,千粒重1g,是理想的砧木。
(2)CRP(國產),即刺茄??裹S萎病、枯萎病。刺多,長勢沒有托魯巴姆強。種子肉紅色,千粒重2g。接穗的選擇
砧木對接穗的要求不十分嚴格,只要是茄科植物,一般都能親合。嫁接后接穗的種性不變,產量比自根苗高1倍-2倍,而且提高了品質。目前,應用的接穗品種有西安綠油茄、以色列“1726”、荷蘭布利塔、尼羅、安德烈、10-702等紫茄。
砧木和接穗育苗
播期確定
先播砧木后播接穗。當砧木出齊苗15天左右,小苗拉開十字時播種接穗。冬春茬栽培,砧木播種最佳時間為5月20日~25日。
浸種催芽
托魯巴姆出芽非常困難,不用催芽劑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出芽,而且出芽率不高,現介紹使用催芽劑催芽方法:將一袋(10g)托魯巴姆砧木種子打開,取出催芽劑,先將催芽劑放入裝有水50mL(0.05kg)的容器內,進行充分攪拌完全溶化后,將種子倒入容器內,浸泡36h,然后將浸泡的砧木種子裝入透氣性好又能保溫的布袋內(最好用新的棉線布做成長7cm~8cm,寬5cm~6cm小布袋),用濕毛巾將小布袋包好,放置30℃-35℃條件下催芽,每天翻動一次,每隔兩天清水投洗一次,約5天開始逐漸出芽,8天~9天后出芽80%-90%時即可播種。
西安綠油茄接穗種子用55℃溫水邊倒邊攪,當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動,再繼續(xù)浸泡12h即可直接播種。進口紫茄種子已經包衣處理,不需浸種、催芽,干播即可。
播種及播種后管理
(1)先準備6m2播砧木苗床。平鋪營養(yǎng)土(按多年沒種過蔬菜的大田土:充分發(fā)酵腐熟的豬圈糞按4:1體積比配制)10cm厚,澆透底水,均勻散播種芽及種子,蓋藥土0.4cm~0.5cm(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10克),撤上毒谷平鋪地膜,支竹拱棚防雨遮陽,當苗出土80%時,及時揭去地膜,見光通風后,畦面見裂縫立即打片土(以不壓住苗,封上縫為準),為了防止猝倒病的發(fā)生,出齊苗立即噴灑72.2%的普力克400倍液~600倍液一次,隔7天再噴一次,此期間,旱了用噴壺噴水(一定噴透)。裂縫再次打片土。
(2)接穗。接穗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國產西安綠油茄播種方法,如同砧木播種方法,只是蓋土厚度為1cm。第二種方法是選擇國外的進口紫茄品種,不需畦播移苗,一次性播在8cm×8cm或10cm×10cm的營養(yǎng)缽內即可。
移苗
當砧木第一片真葉銅錢大小時,約播后25天~30天移入9cm×9cm或10cm×10cm的營養(yǎng)缽內。西安綠油茄接穗一葉一心時,按8cm×8cm或10cm×10cm移在畦內,移苗后要澆透水,如果天氣炎熱可適當遮陽。
嫁接
茄子嫁接一般采用劈接。砧,木處理
當砧木長到8片~9片葉,莖粗0.5cm時,在3片葉處半木質化位置用刀片平切去掉頭部(砧木樁高8cm~10cm),然后在砧木中間上下垂直切入1cm深切口。
接穗處理
接穗長到6片~7片葉,莖粗0.4cm,3片葉處半木質化位置(即茄子苗紫黑色與綠色明顯相間處),在3片葉處用刀片平切去掉根部,削成楔狀,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符(1cm長),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處,對齊后用嫁接夾固定好。
嫁接后的管理
濕度
嫁接后的苗坨(營養(yǎng)缽)擺在苗畦里靠緊,邊擺放邊用水壺澆坨,澆透支上竹拱,在扣膜前澆苗坨水至坨面,拱棚膜密閉。前6天-7天內不用通風,濕度保持在95%以上。密閉期后,每天通風1次-2次,每次2h左右,以后逐漸增加放風次數和延長通風時間,但仍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每天中午噴清水1次-2次,直至完全成活,才能轉入正常管理。溫度
白天25℃~30℃,夜間20℃-22℃,高于或低于這個溫度都不利于接口愈合。
光照
嫁接后,前3天用毯子或者麻袋片類材料全遮陽,第4天~6天半遮陽。也可早晚不遮陽、中午遮陽,陰天不遮陽,晴天遮陽。以后隨著接口漸漸愈合逐漸撤掉遮陽材料。10天后傷口基本愈合,轉入正常管理。
去掉分枝
葉腋間的分枝隨時打掉,同時將苗缽疏開,以免影響正常生長。防治病害
此期間由于密閉、濕度大,容易發(fā)生葉霉病,在嫁接后6天和13天各噴一次百菌清防病。定植
定植前,應深翻整地并施足底肥。因砧木的根系十分發(fā)達,水肥條件要求較高,故667m2施優(yōu)質農家肥1萬kg以上,施磷酸二銨50kg,硫酸鉀20Kg。西安綠油茄定植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株距50cFn,保苗2500株,667m。國外進口尼羅、布利塔、安德烈等紫茄定植大行距為100cm,小行距50cm,株距50cm,保苗1600株/667m2。安裝軟管微灌或兩壟中間開暗溝以便澆水,上覆地膜提溫保濕,并封好苗眼。接口處要高出地膜3cm以上,以防嫁接刀口受到二次侵染,導致土傳病害發(fā)生。
定植后管理
提高光照度
茄子枝葉繁茂,株態(tài)開展,相互遮陽,光照不足,易出現植株徒長,花器發(fā)育不健壯,出現短花柱花,花粉粒發(fā)育不良影響受精,果實著色不好且易產生畸形果等現象。因此對光照要求嚴格,應早揭晚蓋草簾,保持棚膜清潔、干凈,增加透光率。特別是陰雪天也要揭開草簾,保證棚內有一定的散射光。
溫濕度管理
定植后要密閉保溫,促進緩苗。緩苗后溫度應較緩苗前有所下降,白天溫度23℃~28℃,超過30℃放風。夜間16℃~20℃,最低不能低于13℃,要求空氣濕度控制在50%~60%,土壤保持濕潤(濕而不粘),忌大水漫灌,宜小水勤澆,低溫高溫時盡可能加強通風排濕,以減少發(fā)病機會。
肥水管理
定植后澆足水,一般在門茄坐果前不澆水。當門茄進入瞪眼期開始澆水,同時追施以色列海法鉀寶或佳寶每667m2每次8kg-10kg(溶解后隨水灌入暗溝中或微灌管內),進入結果盛期5天~7天一水,要根據植株長勢情況合理施肥。如長勢較弱,適當增加氮磷肥,在原正常追施鉀寶或佳寶同時每畝每次加施尿素5kg,二銨5kg。隔水追肥一次,同時,應每7天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大肥王)或寶力豐一次。
植株調整
嫁接茄子生長勢強,砧木會萌出新的側枝,應及時摘除,以防止消耗營養(yǎng)影響茄子生長。同時,還要及時清理底部老葉和無效枝,當植株長到40cm高 時開始吊枝,每株只留雙桿,其余枝全部去掉。國外進口紫茄品種當植株長到1.8m-2m高時,在采收過的部分每個節(jié)留1個側枝,每個側枝留1個茄子后留1片-2片葉去頭封頂。吊繩要牢固,以防果實增加植株質量增大而墜秧,并及時繞繩,以利各枝條均衡生長。
激素處理
為防止落花落果和促進果實迅速膨大,應采用激素處理,通常采用的是沈陽農大茄子豐收素和25%座果靈,使用農大茄子收素每支(10mL)兌水0.5kg-0.6kg。使用25%座果靈時,當棚溫高于25℃時,使用濃度為0.002%(即每毫升原藥液加水1.25kg);低于25℃而高于15℃時,使用濃度為0.003%(即每毫升原藥液加水0.85kg)。無論采用哪種激素處理都要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最好當天配制當天使用,使用時間宜在上午10:00之前嚴禁中午烈日下噴花。二勿任意降低和提高使用濃度及重復噴花,以防無效或出現畸形果和裂果。三是按0.1%濃度加入速克靈可溫性粉劑,可防治灰霉病,如出現綿疫病,可在噴花藥液中加入0.1%的72.2%普力克水劑。所建議使用的激素使用方法是用手持小噴霧器噴灑于花。要注意不要噴到植株生長點和嫩葉上。
病蟲害防治
茄子的主要病害有綿疫病、褐紋病、灰霉病、花腐和果腐病,蟲害有茶黃螨、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無論是病害還是蟲害都要遵循預防為主的方針。
綿疫?。喊l(fā)病初期噴灑72.2%普力克水劑700倍液-800倍液或70%乙磷錳鋅或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進行防治。7天-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治2次~3次,同時注意噴藥保護果實。
褐紋?。河?8%雷多米爾錳鋅或64%殺毒礬或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視天氣和病情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xù)防治2次-3次,并注意交替使用藥劑,以提高效果。
灰霉?。捍瞬“l(fā)生必須注意農事操作使病情蔓延,尤其使用激素蘸花或涂花是人為傳播此病的途徑,所以建議使用激素的方法是噴花。當發(fā)病可使用50%速克靈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65%甲霉靈1000倍液,或50%多霉靈700倍液~1000倍液,7天~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3次-4次。
花腐和果腐?。嚎捎?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25%花腐綿疫速克1000倍液~12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800倍液,或75%N菌清600倍液,7天一次,連噴2次~3次。
茶黃螨:可用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在電視剛剛興起的年代,能夠擁有一臺電視機是一件引以為豪的事。等到電視機普及后,看電視已成為家常便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到如今,對電視的新鮮勁兒已過去,相反,觀眾對電視節(jié)目的要求卻越來越苛刻,也越來越有鑒賞力了。
這使我們不得不承認,也不得不重新審視國內觀眾的價值,畢竟媒體的價值無論是從收視率、影響力、公信力,抑或是號召力來說,都必須依賴觀眾的聚集和質量來實現。 如果單憑這一現象而論,媒體價值在媒介傳播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變得更加重要了。這意味著,媒體不同。價值也就不同。
縱觀2009年年尾,隨著“61號廣告令”的出臺,以央視為主,包括其他電視媒體在內的市場格局已是風云變幻。很顯然,廣告行業(yè)的這種巨變,無論是對企業(yè)、媒介'還是媒介公司,都意味著要共同面對廣告行業(yè)有史以來最大的變化與挑戰(zhàn)。
而事實上,上述的變化更加挑戰(zhàn)著企業(yè)與媒介公司之間的合作。價格只是體現媒介價值的一個方面,我們在頻頻驚呼廣告價格急劇增長的同時,也不得不把重點問題聚焦在“如何來實現企業(yè)利潤目標”上,誰能在這紛繁復雜的傳播環(huán)境下繼續(xù)亮劍?唯有最有力度的廣告說服效果以及最適合企業(yè)的媒介服務策略,才能成為企業(yè)實現利潤的營銷利器!
據CTR的調研結果表明:CCTV-1的媒體廣告效應系數(CMEAC)在所有電視媒體中,排名第一(3.62),是地方衛(wèi)視中排名最靠前的東方衛(wèi)視(1.68)的2倍之多,這意味著,以cCTV-I為核心的《白天套播》廣告說服效果至少是地方臺的兩倍!
而2009年最新的衛(wèi)星頻道入戶率調查數據也顯示:CCTV-1以96.92%的入戶率名列第一。這也就是說,《白天套播》依托央視旗艦頻道CCTV-1,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無盲區(qū)覆蓋,從一線核心城市,到二、三線發(fā)達地區(qū),再到四、五線鄉(xiāng)鎮(zhèn),甚至廣大農村市場,能夠幫助企業(yè)竇現對全國目標消費者的觸達,及潛在市場的品牌占領和渠道開拓。
另外,再加上CCTV-2財經頻道的資源補充,就可以有效加強對高端人群的覆蓋和公關溝通,真正符合廣而告之提出的理念與目標:“幫助優(yōu)秀企業(yè)根植中國”。
從實際效果以及行業(yè)相關數據分析來看,藥品、快消品行業(yè)更需要對消費者進行說服工作。在《白天套播》覆蓋的消費者中,女性、35~64歲之間的人群占絕對多數。這部分人群是藥品、快速消費品的購買決策者。她們在白天的大部分時間收看電視節(jié)目,對廣告信息關注度較高。另外,這部分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家庭主婦,是比較感性的群體,很容易被打動、說服,也更容易受到廣告的影響。
著名營銷大師科特勒認為,企業(yè)營銷的目的就是為顧客創(chuàng)造價值。這一過程是通過把握顧客需求,為顧客提供貼心的產品和服務,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后,實現顧客的重復購買。
關鍵詞:甜瓜;嫁接;雙蔓整枝;栽培技術
近年來,延安地區(qū)冬春保護地薄皮甜瓜生產都是采用搭架單蔓整枝換頭栽培技術,筆者通過適當加大株距,于2010年開始進行雙蔓整枝換頭技術試驗。經過4年的試驗、示范,證明雙蔓整枝與單蔓整枝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單株葉片數增加50%以上,單株結瓜數和結瓜質量分別增加54%和30%,667 m2平均產量增加14%~19%,并且采瓜基本沒有間歇期。例如:2013年延安市寶塔區(qū)溫家溝科技示范園張正國的1 866.7 m2溫室(4座)甜瓜于3月12日上市,7月6日拉秧,采收期116 d,平均單株結瓜16個,總產量3萬 kg,總產值29萬元,平均667 m2產量10 714 kg,平均667 m2產值103 571元;楊路的693.3 m2溫室甜瓜收入10萬元,平均667 m2產值96 153元。
1 選擇適宜品種
1.1 甜瓜
選用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好、坐瓜容易、長勢強的品種,延安搭架栽培多用永甜2030、綠博特2號和新隆甜八號。
1.2 砧木
砧木用青島海諾瑞特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根二號、金根全能、極品金根、金根一號、富士金根、金根勇士、金根強力均可,近幾年筆者主要選用的是金根二號。
2 播種育苗
2.1 播前準備
延安地區(qū)播種育苗的最佳時間為12月中旬,翌年1月25日至2月5日定植,苗齡40~45 d。若溫室性能好,并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和定植后短期(30~40 d)加扣小拱棚,冬季地溫基本可以滿足甜瓜生長的,則可在11月中旬育苗,12月底定植,苗齡45~50 d。把甜瓜開花坐瓜期安排在溫室土溫開始回升,光照逐漸增強的立春前后。另外,有加溫條件的溫室,雖然育苗栽植日期還可以提前,但由于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延安地區(qū)土溫低、光照弱,導致甜瓜開花坐瓜困難,幼瓜生長發(fā)育不良,容易裂瓜,產量低,品質差,因此一般不提倡再將育苗栽植日期提前。延安地區(qū)的溫室多數是在11月中旬進行嫁接育苗。
育苗在日光溫室內的電熱溫床上進行,每平方米電熱線的功率為80 W。接穗采用撒播育苗。砧木有營養(yǎng)缽育苗和穴盤育苗兩種方法:⑴營養(yǎng)缽育苗的營養(yǎng)土用腐熟豬糞和園土各50%混勻,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再加草木灰15 kg、過磷酸鈣1 kg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g。將拌好的營養(yǎng)土覆膜堆放15 d后,再裝缽置于電熱溫床上,每平方米育苗畦放入規(guī)格為10 cm×10 cm的營養(yǎng)缽165只,隨后扣小拱棚提溫。⑵采用營養(yǎng)基質穴盤育苗的,以32孔穴盤為好。給基質拌水,濕度以手握基質指縫間有水為度,然后裝盤待播。
2.2 催芽播種
2.2.1 催芽
將種子(接穗和砧木)倒入55 ℃的溫水中不停攪拌,待水溫降到30 ℃以下后繼續(xù)浸泡4 h,然后撈出種子用紗布包裹好,置于28 ℃的條件下催芽,約40 h種子出芽后即可播種。
2.2.2 播種
接穗播種:苗床提前2 d通電加熱提高土溫,不用電熱溫床的最好選晴天播種。播前給苗床澆足水,待水下滲后向床面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然后撒播催好芽的甜瓜種子,覆土1 cm厚(每平方米覆土拌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 g),床上扣小拱棚。
砧木播種:砧木是在接穗苗出齊時開始浸種催芽。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的先給苗床澆透水,待水下滲后向床面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然后每缽播1粒出芽的砧木種子,覆土1.5 cm厚(每平方米覆土拌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 g);采用穴盤育苗的往裝好的穴盤內播種,然后將穴盤置于電熱溫床上。為防鼠害,播種后床面可覆蓋地膜或放藥,床上扣小拱棚。
當60%~70%的幼苗出土后,開始對小拱棚進行通風管理,并除去床面地膜,保持小拱棚內溫度為25~28 ℃;同時對溫室溫度進行相應的管理,以免高溫導致幼苗徒長。
2.3 嫁接
嫁接前1 d給苗床澆足水。當砧木子葉展平、接穗真葉有綠豆大小時為嫁接適期。嫁接應在遮陰和相對濕度95%以上的環(huán)境下進行,采用貼接法,具體操作步驟是:取出砧木缽苗(或穴盤苗)置于桌上,豎起剃須刀片,從其中1片子葉的葉基斜向外切,切面長3~5 mm,接穗從子葉葉基下方1 cm處斜切,將兩個切面貼在一起,對齊其中一側(由于砧木、接穗粗細不同,將其中一側對齊即可),夾上嫁接夾。嫁接好后,將缽苗(或穴盤苗)重新整齊地擺放回苗床,缽苗砧木所留的1片子葉靠北放。每擺6~7行給床底澆一些水,并逐漸蓋上小拱棚。當苗床擺滿后,扣好小拱棚。
2.4 嫁接苗管理
主要是調節(jié)好濕度和光照。嫁接苗床上的小拱棚在第3天開始通風,以后逐漸加大通風,到第8天揭去小拱棚。同時在第3天開始揭簾見光,發(fā)現接穗萎蔫時再蓋上,并逐漸延長每天見光時間,到8 d后秧苗不再萎蔫時即可全天見光。嫁接后將溫度保持在28~30 ℃,8 d后嫁接苗即可成活,此時將溫度降到25 ℃,并及時澆1次緩苗水(穴盤育苗采取床面灑水或床底澆水均可)。雖然在嫁接時切除了砧木的生長點,但葉基還是會長出側枝,要及時除去,以利于接穗生長。
嫁接苗成活后的管理和自根苗相同,只是嫁接苗前期生長較慢,當心葉長到1 cm時生長加快。苗齡一般在45 d左右,移栽前1周煉苗,移栽前1 d給苗床澆水。苗期在澆緩苗水后和定植前1 d各噴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以預防苗期病害的發(fā)生。
3 定植
3.1 整地施肥
溫室嫁接甜瓜搭架栽培生育期約為220 d,這就要求必須重施底肥作保障,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5 000~8 000 kg,然后翻地整平,再根據種植條帶在定植壟底部條施磷酸二銨50 kg,其上起寬60 cm、高20 cm的壟,兩高壟中心間距130 cm。
采用行間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定植壟起好后在大行內挖深15 cm、寬60 cm的壕溝,壕溝內鋪放秸稈30 cm厚(每667 m2需秸稈5 000 kg),找平踏實,按量撒一層處理好的菌種(每667 m2需菌種8~10 kg,1 kg菌種+15 kg麥麩+14 kg水混合拌勻,堆放4 h即可使用,菌種由當地科研單位制備),用鐵锨拍1遍后回填土壤,注意壕溝兩端的秸稈要露出茬頭,然后澆大水濕透秸稈,3 d后在大行上覆蓋地膜,并用拇指粗的鋼筋在地膜上每隔20 cm打1孔,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準。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工作在甜瓜定植前15~20 d進行,這樣甜瓜定植后秸稈正好在發(fā)酵發(fā)熱,土溫較高,并且秸稈發(fā)酵會不斷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有利于幼苗在1月低溫期正常生長。
3.2 定植
每壟定植兩行,行間距50 cm,株距50 cm,挖穴擺苗,穴內澆水后覆土。覆土時把壟中間的土壤分向兩邊,這樣就形成了高12~15 cm的雙駝峰高壟,兩高壟頂間距50 cm,溝深10~12 cm。苗栽好后寬行距80 cm,窄行距50 cm,株距50 cm,每667 m2栽2 150株。全棚栽好后,在小壟溝(窄行之間的溝)內澆足定植水,然后覆蓋地膜,其上扣小拱棚。采用滴灌的不需要小壟溝。
4 田間管理
4.1 溫度管理
甜瓜緩苗以前,白天室溫28~32 ℃,夜間15 ℃以上(1月多在10 ℃以上),以促發(fā)新根。植株緩苗后,白天25~28 ℃,夜間12~15 ℃,以促進根系擴展,使植株健壯。甜瓜生長適宜的溫度為白天28~30 ℃,夜間15~18 ℃,過高、過低皆不利于授粉和坐瓜,且易出現畸形瓜。果實迅速膨大至成熟期溫度要高一些,并加大晝夜溫差,這樣有利于提高甜瓜品質。進入采收期后,外界氣溫逐漸升高,應加大通風,但不能在溫室前沿底邊通風,以免促發(fā)病害。6月以后,可通過給棚膜蘸泥漿的方式來降溫。
4.2 澆水追肥
甜瓜緩苗后在小壟溝內澆1次水;開花前4~5 d在小壟溝內再澆1次透水;當幼瓜長到雞蛋大?。?月中下旬)時土溫較高,可大小壟溝同時澆1次膨瓜水,結合澆水沖施1次化肥;以后一般每隔10 d澆1次水,隔1水施肥1次。采用滴灌的按期滴灌和施肥。每次換頭之后,當新蔓具有3葉且蔓上的瓜迅速膨大時,應及時追肥澆水。5月以后,隨著外界溫度升高,每隔5~7 d澆1次水,大小壟溝同時進行,并隔1水施肥1次。
追肥可用紅牛速溶硫酸鉀(氧化鉀50%、硫17%),效果很好。同時,為了提高甜瓜品質,每667 m2追施黃豆50 kg、油渣100 kg,方法是:把黃豆煮熟,與油渣混合拌水發(fā)酵1周,在每茬甜瓜有雞蛋大小時,在距甜瓜根部20 cm處挖溝施入并埋土,然后澆水,此法能顯著提高甜瓜品質。
4.3 搭架換頭
12月下旬定植并扣小拱棚的,于2月初去掉小拱棚后搭架,方法是:在瓜行上方2 m處拉鐵絲,植株基部綁吊繩,繩的上方綁于鐵絲上。甜瓜雙蔓整枝換頭的方法是:在主蔓具有5葉時去頭,留4條側蔓,其中兩條引蔓上架(第1~2蔓),另外兩條(第3~4蔓)各留1瓜,瓜前留1~3葉后去頭(依植株長勢而定)。底部這兩個瓜為墜蔓瓜,一定要留,否則植株容易營養(yǎng)生長過旺,此后難以坐瓜。上架的兩條蔓在具有11葉時去頭,各蔓的側蔓留瓜2個(實為孫蔓瓜),瓜前留1葉去頭,若瓜蔓較弱,則留瓜節(jié)位應稍高一點,瓜前可多留1~2葉。在孫蔓瓜生長的同時,第1~2蔓上再各留1條側蔓,待孫蔓瓜成熟前7~8 d,開始給所留側蔓授粉坐瓜,每個側蔓留瓜3個,待該蔓具有9葉時再去頭。管理好的植株可以換頭3次,單株結瓜15~20個;也可在第2次換頭后不再換頭,任其生長結瓜。
4.4 蘸花坐瓜
溫室冬春甜瓜栽培都采用激素蘸花處理,用氯吡脲蘸花處理效果很好,坐瓜率很高。
4.5 病蟲害防治
經過14年的持續(xù)大幅度擴招,廣東省高等教育大眾化已經進入中期發(fā)展階段。在這一發(fā)展階段,構建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顯得尤為迫切,即把拓寬中職畢業(yè)生升學渠道、加大高職院校招收中職畢業(yè)生計劃、建立多元化的中職與高職及應用型本科銜接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作為改革的主要內容,作為加快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在2020年實現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0%以上的目標的重要舉措[1],作為培養(yǎng)大批應用技術和職業(yè)技能型人才、促進區(qū)域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的重要途徑。
一、廣東省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fā)展,2012年廣東省中職在校生達到238.1萬人,高職在校生71.7萬人,中高職在校生規(guī)模居全國第一,基本建成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職業(yè)教育體系。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明顯提高,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2012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8.2%(按戶籍人口計算),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學生170萬人(含研究生),居全國第三,教育改革發(fā)展為全省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貢獻。[2]但是,與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人民群眾期盼、教育發(fā)達省市相比,廣東省還有不少差距,教育發(fā)本文由收集整理展面臨國內外的巨大挑戰(zhàn)。
1.國際挑戰(zhàn)
在教育領域,許多國家把教育特別是職業(yè)教育作為搶占未來發(fā)展制高點的關鍵策略,以贏得競爭優(yōu)勢。在發(fā)達國家,以技能為特征的職業(yè)教育迅速融入主流教育,技能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并重,中職畢業(yè)生進入應用型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學習的道路暢通,建立起層級貫通的職業(yè)教育體系。教育部職業(yè)教育中心研究所王文槿認為,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各國進一步加強職業(yè)教育。為了使歐洲更具競爭力,并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歐盟將職業(yè)教育和培訓視為一種有力的政策杠桿。亞太經合組織認為,滿足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的關鍵問題。德國把職業(yè)教育作為經濟發(fā)展的秘密武器,多年來,在16-19歲的青年人中,接受職業(yè)教育的比例始終保持在70%左右;2003、2004年德國政府連續(xù)發(fā)起“職業(yè)教育攻勢”的國家行動。[3]在美國,2009年7月20日奧巴馬在白宮會見阿波羅3人組的時候說,作為美國總統(tǒng),“我將全力以赴讓數學和科學重新‘酷’起來。我們要實現到2020年擁有地球上的國家中最高的大學畢業(yè)率,特別是在數學和科學領域……”[4]。在經濟領域,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提出重歸實體經濟、重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實體經濟。目前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5]這表明科學和工程人才及其培養(yǎng)已成為發(fā)達國家的戰(zhàn)略重點。發(fā)達國家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勢、經濟發(fā)展的新戰(zhàn)略、延攬人才力度的強化,給我們以巨大壓力。
2.國內挑戰(zhàn)
在經濟領域,廣東總量第一的位置很快會被發(fā)達省市趕上。2012年廣東省gdp總量為5.7萬億元,江蘇5.4萬億元,只差廣東省3000億元。[6]2012年人均gdp廣東省54095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8570美元,江蘇已達到10500美元;況且江蘇省地級市人均收入都在全國平均線以上,而廣東省還有13個地級市在平均線之下[7],廣東省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發(fā)達省市優(yōu)勢明顯。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在常住人口中,廣東省具有大學程度(指大專以上)的人口為856.73萬人,江蘇850.68萬人,兩省基本等量;但由于江蘇常住人口(7866萬人)只有廣東?。?0430萬人)的75.4%,因而江蘇每萬人口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為1082人,廣東省只有821人[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893人。[9]在高等教育方面,2012年普通本??圃趯W生,廣東省為162萬人,江蘇為167萬人。廣東省雖然少得不多,但也因為人口基數大,導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遠低于江蘇的47.1%(以戶籍人口計算)。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匱乏是最大的資源匱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總量短缺和結構性短缺,就是生產力、創(chuàng)造力、竟爭力的短缺。因此,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大及其結構優(yōu)化在廣東省還是一項重要任務。發(fā)揮廣東經濟總量大、投資效益高,產業(yè)轉型快、產業(yè)比重優(yōu),教育規(guī)模大、水平提高快的優(yōu)勢,做強廣東省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實現廣東省政府提出的教育“創(chuàng)強爭先建高地”的目標[10],還需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
二、擴大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職畢業(yè)生的規(guī)模
鞏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擴大中職畢業(yè)生升學規(guī)模,是保證和加快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要。廣東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2007年為65.9%,2012年達到95%,5年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11],速度很快,需要不斷鞏固提高。高中階段教育質量得不到鞏固提高,就難以實現有質量的高等教育大眾化。
1.生源不足將制約高等教育發(fā)展
《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50%,普通本??圃谛I_到215萬人。要實現這個規(guī)模目標,2017-2020年平均每年要招收61.4萬人。一般計算方法是,??茖W制3年,本科學制4年。因此,這一年在校生除以本??破骄鶎W制3.5年,即是這一年及其前面3年平均每年的招生數。2005-2008年廣東省小學一年級學生分別為164.15萬人、155.64萬人、143.87萬人、131.59萬人[12],其高中畢業(yè)時間相應在2017-2020年。按照初中毛入學率100%、普通高中與中職招生之比4.8∶5.2(2011年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比例[1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5%計[14],以平移法推算,2017-2020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分別為78.8萬人、74.7萬人、69.1萬人、63.2萬人。多年來,因家庭經濟困難、不滿意錄取學校等原因放棄高考、放棄報到的每年有四五萬人。如果普通高校招生計劃按95%面向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招生,到2020年普通高中全部畢業(yè)生都進入高校,也完成不了上述招生計劃。因此高校必須開辟新的生源。
2.合理調配普通高等教育的學位資源
普通高中畢業(yè)生進入普通高等學校的機會越來越多。其畢業(yè)生升學率(即當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與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數之比)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與普通高中與中職招生之比有關,更與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數有關。廣東省1991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率只有26.9%,1998年為42.7%,擴招第一年即1999年就達到56.9%。隨著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大幅度提高,普通高中畢業(yè)生逐年增加,且增幅大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的增長,因此才會出現2003、2004年升學率超過80%,2005年之后下降到80%以下,2012年為74.2%(1991-2010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率見表1)的局面。普通高中畢業(yè)生能否考上大學已不是主要問題了??紤]到每一年都有一批學生放棄報到,為完成招生計劃,這幾年增加了預錄數。即使他們全部如期報到,許多學校還是能夠承擔其培養(yǎng)任務??梢?,放棄報到導致學位浪費,而這些學位應調配給想讀大學的中職畢業(yè)生,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3.擴大中職畢業(yè)生進入普通高等學校的規(guī)模
2009-2012年,廣東省中職畢業(yè)生分別為39.47萬人、45.97萬人、49.81萬人、56.04萬人[15],今后幾年還會增加。按照初中毛入學率100%,普通高中與中職招生之比4.8∶5.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5%計,以平移法推算,2017-2020年中職畢業(yè)生數分別為81.1萬人、78.9萬人、71.1萬人、65.0萬人。從中職招收20%或更多的畢業(yè)生進入高職院校,應列入規(guī)劃,這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讓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率維持在75%左右,也有助于普通高中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2011年普通本??普猩?7.4萬人,除以普通高中畢業(yè)生63.1萬人[16],升學率正好是75.1%。上述平移法推算出2020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生63.2萬人,相當于2011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數的63.1萬人。如果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率也維持75%,普通高等學校面向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招生計劃維持2011年的47.4萬人左右,那么,到2020年增加14萬人的招生計劃(按上述推算,到2020年招生61.4萬人,減去47.4萬人),用于招收中職畢業(yè)生,也只占中職畢業(yè)生的21.5%。2012年,中職畢業(yè)生進入高職院校的只有4.3萬人(“3+專業(yè)技能證書”招生1.8萬人,高職自主招生2.2萬人,“三二分段”轉入高職0.3萬人),占中職畢業(yè)生的7.7%(按2009年入學時的人數計算為5.4%),這個比例還是很低的。盡管中職畢業(yè)生升學還有一些渠道,如成人高校、自學考試、出國深造,但是,拓寬中職畢業(yè)生進入普通高等學校的渠道很有必要。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后異地升學政策逐步放開,會影響上述平移法推算出的2017-2020年普通高中和中職畢業(yè)生數。不管生源如何,繼續(xù)加快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應該成為廣東省規(guī)模擴大與內涵發(fā)展并舉的方針。
三、加快建立中職與高職及應用型本科銜接的多種學歷提升模式
一方面要鞏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成果,降低中職學生的流失率;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健全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2009年,廣東省教育廳啟動了“建立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研究課題,開始探索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2013年,廣東集中試點高職院校面向高中、中職應往屆畢業(yè)生自主招生、單獨招生和對口自主招生,顯示出改革的系統(tǒng)性和協同性。但面對日增的社會需求,改革的力度還必須加大,改革的步伐還必須加快,要在制度設計、系統(tǒng)建設、功能完善方面做出努力,使之更具效能、更加成熟、更有示范性。
1.加大現有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招生規(guī)模
目前,除了師范專科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外,廣東省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體現在招生上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3+專業(yè)技能證書”的高職考試招生模式,已實行多年[17],到2012年招生1.8萬人。第二種是高職自主對口招生模式,直接招收中職畢業(yè)生,2012年招生2.2萬人。第三種是中高職“三二分段”對口自主招生模式,2012年招生5萬人,先由中職學校培養(yǎng)3年,畢業(yè)后即由對口的高職院校選拔進入高職讀2年。[18]2012年第一種和第二種模式招生人數合計4萬人。如果這個規(guī)模這幾年不變,到2015年,加上2012年第三種中高職“三二分段”招收的5萬人轉入高職,合計也就只有9萬人。如果以2012年中職招生79.71萬作為畢業(yè)生人數計算,升入高職的只占11.3%。因此,還可以適當加大這三種模式的招生規(guī)模。
2.開辟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一是中職畢業(yè)生進入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快高等學校的分類定位。首先把一些以教學為主的省市屬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或稱應用科技大學);其次是把一些高職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再次是新建的本科院校以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主。這3種院??蓮闹羞x擇一批專業(yè)直接招收中職畢業(yè)生。二是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連讀模式。這種模式可以首先在教育部倡導組建的職業(yè)教育集團及中心城市職業(yè)教育基地試點。三是高職、應用型本科連讀模式。四是應用型本科、專業(yè)碩士連讀模式。其實,許多中職和高職院校早已引進自學考試和成人高校的本科教育,這兩種本科教育相當一部分專業(yè)及課程的職業(yè)性并不強,“文憑教育”色彩濃厚。而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有能力為中高職學生提供職業(yè)性的本科教育,更有利于彌補專業(yè)學習的斷層,更有助于中高職學生沿著職業(yè)教育之路拾級而上成為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3.優(yōu)化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結構
按照教育部的專業(yè)分類,普通??品謱W科類和中職學生分科類都是19類,且基本對應,只是名稱不同,這有助于高職與中職的專業(yè)對接。普通??品謱W科類的前12大類、中職學生分科類的前10類都是工科(這里按工科和文科兩大類分類來統(tǒng)計以利于分析),前者的13大類之后、后者的11類之后基本都是文科。普通??品謱W科大類與中職分科類名稱對應表如下(見表2)。
據廣東省教育廳素材統(tǒng)計,2012年廣東省中職分科類中(不含技工),工科(第1類至第10類)在校生占54.7%;在普通??品謱W科大類中,工科(第1大類至第12大類)在校生占45.82%,比中職少了8.88個百分點。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解決廣東當前和長遠發(fā)展問題,特別需要提高勞動力素質。必須強化和優(yōu)化高質量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必須彌補和改善結構性人才短缺。廣東省新型工業(yè)化進程及傳統(tǒng)產業(yè)升級還要走相當長一段路。培養(yǎng)大批工科類、技術類、應用類職業(yè)人才,是解決人才資源結構性短缺的主要途徑。現階段凡是工科比例高(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區(qū)域基本上是教育發(fā)展先進區(qū)。廣東省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要順應國際化趨勢,要走中國特色之路。中高職專業(yè)要與普高專業(yè)錯位發(fā)展,專業(yè)設置要凸現地域性、實用性、靈活性。要重點強化工科技術類專業(yè),進一步提高中高職工科在校生比例(最好超過60%的比例)。要適應現代科技和經濟全球化、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新型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的趨勢,緊盯構建現代產業(yè)體系、發(fā)展現代服務業(yè)、發(fā)展高技術產業(yè)、改造提升傳統(tǒng)產業(yè)、推進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需求,優(yōu)先電子信息、生物海洋等前沿技術專業(yè)設置;強化工程機電、材料物流等優(yōu)勢傳統(tǒng)專業(yè)設置;優(yōu)化藝術設計、旅游會展等創(chuàng)意服務專業(yè)設置。重點建設一批學科特點突出、地域優(yōu)勢明顯、技藝能力高超的職教專業(yè),進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技藝精湛、規(guī)模適度、培養(yǎng)高端實用職業(yè)人才的專業(yè)學院,加快教育、科技、文化資源向生產力、竟爭力轉換,從而在高素質、成批次、多層次、可持續(xù)的人才梯隊支撐下,建造和鞏固長盛不衰的教育事業(yè)和經濟產業(yè),實現“廣東制造”邁向“廣東創(chuàng)造”。
1998 年,全國牙膏產量達到 28.07 億支,比 1949 年增長了 133.6 倍, 2000 年產量達到了 36 億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有關專家預計, 2005 年中國牙膏產量將達到 45 億支, 2010 年將達到 54 億支。
近二十年來,中國牙膏市場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9~1992 年):國內品牌三足鼎立
1949 年到 1992 年期間,中華、兩面針和黑妹三大國產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國龐大的牙膏市場。但三大品牌幾乎沒有正面競爭,各居一隅,分別占據著東部、南部和西部市場,相安無事。
第二階段( 1992~1996 年):洋品牌小試牛刀
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潔進入中國市場, 1995 年寶潔公司的佳潔士進入中國。在這一階段,由于外國品牌的價格過高(約為國產品牌的 3 倍左右),他們僅僅進入了沿海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場。
第三階段( 1996~2000 年):洋品牌洗牌中國市場
外資品牌完全改變了中國牙膏市場格局:一方面通過收購國產品牌來取得市場份額和渠道,如聯合利華從上海牙膏廠取得了 " 中華 " 和 " 美加凈 " 的品牌經營權;另一方面通過出色的營銷手段及價格調整,讓大眾接受自己。 1996 年,國內牙膏 10 強品牌中外資品牌僅占兩席,到 1998 年已經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 6 席。而 " 藍天六必治 " 、 " 芳草 " 、 " 兩面針 " 等昔日國產名牌整體陷入頹勢。
第四階段( 2000 年 ~ )中國牙膏品牌尋求突破
" 冷酸靈 " 、 " 田七 " 、 " 藍天六必治 " 等國內品牌在經歷了一輪市場洗禮后,營銷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漸成熟。他們避開與外國品牌的正面交鋒,在 " 中老年口腔護理 " 和 " 中草藥護理 " 等細分市場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 2002-2003 年度品牌競爭格局
(一) 整體競爭格局
1 、第一梯隊優(yōu)勢明顯:
高露潔穩(wěn)居榜首,佳潔士緊隨其后,這兩個品牌占據了市場份額大部。在人們的心目中,高露潔、佳潔士幾乎成了牙膏的代名詞。短短的幾年中,這兩個品牌已將國產老品牌遠遠拋離,成為了中國牙膏市場的主導品牌。而老品牌 " 中華 " 經過了聯合利華重新品牌定位和包裝之后,重煥光彩。。
2 、二線品牌競爭激烈:
冷酸靈、兩面針、藍天、黑妹等老品牌雖已風光不再,但憑借原有的品牌優(yōu)勢依然占據了一席之地,而不少國外品牌如 LG 、黑人、安利也開始瞄準中國市場大力推廣,由此造成了二線品牌的激烈競爭態(tài)勢。從成長指標來看,新興國外品牌可謂是后勁十足,發(fā)展前景良好。
(二)市場競爭深度分析
1 、消費群體分析
牙膏雖然是一種家庭消費品,但隨著國外品牌的進入,國內與國外品牌之間在消費群結構上開始出現差異:
國產品牌牙膏的主要消費群集中在低收入者以及中老年人;而年輕人或中高收入者則偏向于使用國外品牌的牙膏。造成以上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 1 )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習慣不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使用習慣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對于一種使用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產品,老品牌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讓他們接受新事物恐怕很難。
( 2 )中外品牌價格有差距。盡管高露潔等品牌在近幾年產品線延伸到了各消費層,但相對于國產品牌來說,價格還是高了些許。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使用國產牙膏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清潔需求,也算得上是 " 價廉物美 " 了。
2 、消費區(qū)域特征分析
( 1 )一線品牌覆蓋全國各地。高露潔、佳潔士在全國各地都占據了主要的市場地位。
( 2 )二線品牌具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從上表來看,冷酸靈、兩面針在成都優(yōu)勢尤為明顯;黑人、黑妹在廣州表現突出;上海防酸在上海地區(qū)一支獨秀,滲透率甚至高于佳潔士。
三.主要品牌競爭手段分析
1 、 高露潔 高露潔一直占據著牙膏高端市場。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程度加強,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下降,高露潔更是牢牢地占領了牙膏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通過與中國牙防協會等醫(yī)療機構的合作,以及廣告中身著白大褂的 " 牙醫(yī) " 對消費者的諄諄誘導,高露潔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了 " 牙科專家 " 的品牌形象。
2 、 佳潔士 佳潔士比高露潔晚進入中國市場三年,一直處于步步落后的境地,近幾年來,佳潔士和高露潔在中國的營銷戰(zhàn)更是到了白熱化的狀態(tài)。雖然和高露潔一樣,佳潔士都是定位在了高端市場,但是與高露潔的專業(yè)形象不同的是,佳潔士將營銷目標瞄準兒童,廣告上頻繁出現的是一張張兒童 " 沒有蛀牙 " 的笑臉。通過在兒童心目中樹立的良好品牌形象,來影響父母選擇牙膏品牌。寶潔公司還想讓少年兒童在 " 佳潔士 " 的產品和廣告中成長,形成對佳潔士的品牌忠誠和消費習慣,培養(yǎng)潛在的市場。
3 、 中華 1994 年,歐洲日化用品巨頭聯合利華公司和上海牙膏廠采取 " 商標使用許可 " 的合作方式,租賃了 " 中華 " 的商標使用權。聯合利華很看重 " 中華 " 的品牌知名度和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影響力。 2001 年 5 月,聯合利華更換了中華牙膏的標識,并推出了各種不同口味的中華牙膏,使之消費群體向年輕化拓展。
4 、 冷酸靈 冷酸靈是重慶市著名的牙膏品牌,它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當初的產品定位和廣告宣傳功不可沒。冷酸靈的廣告主題在很長時間里一直集中在向受眾表達,冷酸靈能解除牙齒遇到冷熱酸甜后所遭受的痛苦。這使得冷酸靈品牌被牢固定位于藥物牙膏上,并成為了這方面的第一品牌。 90 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露潔、佳潔士等品牌的大舉進攻下,冷酸靈仍然堅持了已有的正確主題與定位,提煉出了一句帶給受眾直接利益的口號: " 想吃就吃,冷酸靈牙膏 " ,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的訴求點,從而守住了市場自己的市場份額。但可惜的是,其后來 " 堅忍不拔,冷酸靈 " 的口號,以及 " 大象篇 " 、 " 立起篇 " 等廣告策略的失敗,讓冷酸靈牙膏痛失了不少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