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全國二卷語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guān)鍵詞:唐代文學;高考;全國卷
作為教育考試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高考卷中的每一道題都是出卷者精心設(shè)計的。在全國高考語文卷中,絕大部分的唐代部分都是以詩歌鑒賞為主。放眼近20年的高考全國卷,唐代詩歌鑒賞以杜甫、李白、王維等唐代著名詩人為主,但是近年來一些耳熟能詳?shù)脑姼枰查_始出現(xiàn)在高考語文卷上。
一、高考詩歌鑒賞中的“名家”
只要一提到唐代詩人,許多人會脫口而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筆者在整理近20年的高考全國卷時發(fā)現(xiàn),除了一些年份沒有考到唐代文學,基本上這20年里每一年都有會涉及到唐代詩詞的考試,且一些著名詩人的詩歌會換多種形式進行考察,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唐代文學的重要性,唐代這些著名詩人重要的歷史價值。
如表1,劉禹錫詩作連續(xù)兩年成為高考的題目,且分值都相對較大。詩仙李白的詩作依舊是語文學科的考察重點;杜甫,其作品對我國古典詩歌的影響深淵,考查較多。此外,韓愈、王維、杜牧、白居易、王勃等也考試較多。
近20年的語文高考中,除了以上這些名家,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還有像修睦和李華這樣的作者。李華,作為唐代詩人,其盡管沒有以上幾位詩人的成就,但是其創(chuàng)作的《春行寄興》也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好詩。修睦,所留下的詩句并不多,作為唐末五代的詩人,他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及李白、杜甫等人,但是他的作品也在那個時代引起巨大的轟動。
從表1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唐代文學的考察都是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這與高考的考察初衷是一致的,無論是韓愈的《師說》、還是李白的《蜀道難》等,都具有較好的教育意義,因此這些詩人的詩作出現(xiàn)在高考卷上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二、高考詩歌鑒賞中的“名家”選擇取向分析
從恢復(fù)高考后,高考詩歌鑒賞從原來的探索,到現(xiàn)在形成的命題取向,高考詩歌鑒賞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其符合語文課程標準。選擇古代詩歌教學,是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學,能夠有效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并培養(yǎng)學生的預(yù)感,提高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唐代詩歌在我國文學歷史上地位卓越,劉禹錫、李白、杜甫等人的詩歌影響著唐代詩歌的發(fā)展方向,同時這些詩人的文學成就對后代的文學發(fā)展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其次,選擇“名家的作品”或“名詩”進行考察,能夠讓學生了解那個輝煌的歷史,也能夠幫助學生梳理那個朝代的發(fā)展方向。而“名詩”考察體現(xiàn)了高考考察的全面性,對于學生全面了解那個時代的文學具有較好的知道意義。
學習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應(yīng)當從發(fā)展的角度去看待古代文學的內(nèi)容價值,也應(yīng)當去了解那個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用現(xiàn)代的觀念重新審視那些作品,對其存在的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予以客觀的評價。
三、總結(jié)
縱觀近20年來的唐代詩歌考察,我們不難領(lǐng)悟出卷者的考察意圖。一個民族精神的源泉就是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無論是高考復(fù)習,還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都應(yīng)當教會學生感受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并抓住規(guī)律,在學習名家作品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那些“名詩”背后的作者,這是考點,也是一種學習的態(tài)度。
參考文獻:
學校:遼寧省實驗中學
出生日期:1993年3月26日
班級:11屆2班
職務(wù):物理課代表
他是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2)班的張德輝。他在第二十七屆全國高中生物理競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現(xiàn)已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shù)學院錄取。
學習興趣很重要
從小學到高中,張德輝的各科成績都不錯。小時候,張德輝看了很多科普類書籍。有一次在書店里,一套《百科全書》圖文并茂,讓他愛不釋手。但是書的價格不菲,爸爸怕他3分鐘熱度,就沒給他買。可是張德輝鬧個沒完,爸爸最終還是滿足了他的愿望。從此,張德輝便對自然科學著了迷。上了初中,張德輝開始對數(shù)學和物理感興趣,成績相當不錯。
張德輝對數(shù)理化感興趣還要感謝他的爸爸呢。爸爸是學文科的,卻特別支持兒子學理科。每次,張德輝遇到了難題就向爸爸請教,爸爸帶著兒子的疑問,開始查閱資料,幫助解決。爸爸盡管對有些知識一無所知,仍能耐心地研究一兩個小時,還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
高一時,各種考試如期而至,張德輝的成績卻如過山車一樣,時好時壞。到了下學期期中考試,張德輝排在年級第43名。物理老師康永輝把他叫到辦公室,問道:“你從第6名滑到第43名,啥時候是個頭兒啊?”
參加學科競賽
高中時,學校組織了競賽興趣小組,張德輝買了幾本參考書,開始備戰(zhàn)物理競賽。剛上高一,無論是數(shù)學還是物理,張德輝掌握的知識都不能滿足競賽的要求,所以前半年學得很艱難。張德輝說:“我一邊自學高中及大學數(shù)學,一邊還要跟上物理方面的課程,有些不知所措。不過,越是深入地學,越覺得物理趣味無窮,一路下來,也就越學越簡單了”。
參加了兩年的學科競賽,張德輝最后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他說:“現(xiàn)在想想,學科競賽給予我的,遠不止那幾本書?!?/p>
第一堂競賽課,興趣小組有近百人,聽了一節(jié)課,很多人沒跟上,張德輝也是似懂非懂。第二節(jié)課,幾十人又來聽,張德輝又沒太聽懂,于是回家找書看,還是沒思路。后來,老師出題考他們,張德輝幾乎給別的同學墊了底兒。張德輝不相信自己比不上別人,尤其是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上,所以一直挺著……“那段時間最大的痛苦,就是每天說服自己走一條看似毫無希望的路,說服自己不去懷疑自己的能力,而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后來,學校搞了一次“希望之星”理化聯(lián)賽,比高考題難一些,大致相當于奧林匹克競賽初賽的難度,張德輝考得不錯,數(shù)學成績排在全校第3名,理化總成績排在第1名。有了這個小小的收獲,張德輝對數(shù)理化的興趣更濃了。
參加了兩年競賽興趣小組,張德輝養(yǎng)成了給自己留作業(yè)、與同學合作探討的習慣,他還時常問老師一些與高考無關(guān)的“數(shù)、理、化、生”交叉的問題。也許是習慣了這樣的學習模式,張德輝在高三的“數(shù)、理、化、生”競賽中全都通過了初賽,獲得了參加復(fù)賽的資格,總成績排進了年級前10名,還拿到了“三星”獎學金呢。
科學的學習方法
先說一說學習計劃吧。學習計劃覆蓋了學習的全過程,是學習的重中之重,張德輝把學習時間分為“較長時間”和“較短時間”兩種,把學習狀態(tài)分為“最佳”和“不佳”兩類,并將這四個要素組合起來,將學習分成四種類型。A:攻克數(shù)理化難點,吸納新知識(最佳學習狀態(tài),較長時間);B:溫習瑣碎知識,如單詞詞組等(最佳學習狀態(tài),較短時間);C:做難度適中的套題或練習(不佳學習狀態(tài),較長時間);D:休息(不佳學習狀態(tài),較短時間)。
張德輝把學習時間和學習狀態(tài)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張德輝說:“目前,學校還做不到完全的因材施教,所以,對難度較低的作業(yè),我投入的時間相對較少;如果遇到難點,我會自己多找點題做??傊?,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安排時間?!?/p>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張德輝的學習方法吧。
數(shù)學:限時做模擬卷,標日期,統(tǒng)計耗時及準確率。數(shù)學這一科,許多同學往往在考試時答不完,答完了也沒時間檢查。所以說答數(shù)學試卷,一定要合理分配時間。數(shù)學兩小時的答題時間,還要留空兒檢查或解答可能出現(xiàn)的難題,落實到每個小題上,也就幾分鐘。千萬不要在某一題上浪費過多的時間?!拔颐刻斐槌霭胄r左右,做模擬卷,只做填空和選擇題,然后對答案。有時候偷懶,一看上次標的是3日做完,今天都7日了,就有一種挫敗感,這就起到了監(jiān)督的作用?!?/p>
物理:要有“格物窮理”的精神。這是經(jīng)驗上升到方法的過程,需要一個時間過渡,并不是特別難的事兒。比如,每天抽一定的時間做一個題型,選擇題、填空題或者問答題,然后把不會的題歸納一下,經(jīng)常練習,物理成績就會明顯提高。
生物、化學、語文、英語:看筆記,抽空翻,每天看,周末總結(jié)。高中階段,這幾科背得多,變化相對少。比如,早上在家空出半小時,或是上午的課間,翻這幾科的筆記,周日做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