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風險價值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80例外科手術患者,其中男277例,女203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41.6±3.7)歲;普外科216例,骨科145例,神經外科74例,胸外科45例;排除合并多器官衰竭、精神障礙、人格分裂癥患者;無惡性腫瘤、生存期較短者;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患者入院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發(fā)現異常問題并處理,給予患者必要心理干預、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焦慮、不安、恐懼情緒。術后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加強術后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護理風險管理,主要包括:①護理風險識別?;颊呷朐汉?護士應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針對病情危重、病情復雜、變化快、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以及老年患者,需重點關注,評估患者手術風險性,確定圍術期護理措施,加強護理干預,并要求護士需具備足夠的病情判斷、分析和處理能力。②貫徹落實護理風險防范措施。制定各項搶救及緊急事件的風險管理制度及檢查報告制度,明確搶救時間、方法及途徑,確定緊急事件報告時間、程序內容,確定信息上傳下達。明確患者臥床期間可能出現的壓瘡、褥瘡等,做好患者風險評估,開展風險管理質量控制事項及動態(tài)評估。建立嚴格查房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查房,掌握大手術、危重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妥善處理。③外科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入室后仔細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手術類型、部位、檢查結果、藥敏結果等,術后謹遵醫(yī)囑、藥敏試驗等給藥,輸血時需與輸血科核對再輸血?;颊邤[放遵循“科學、合理、舒適”原則,對年老、手術時間長患者,約束帶松緊適宜,給予軟墊,以免血液循環(huán)障礙。護理期間告知患者該病相關知識、消毒隔離常識及術后可能發(fā)生危險。創(chuàng)建舒適、安全的病房環(huán)境,病床設置防護欄,地面防滑處理,床頭放置呼叫器、求助系統(tǒng)及供氧設備等,加強病房巡視,預防突發(fā)事故。衛(wèi)生間設置防滑墊,采取坐式馬桶,各種物品需嚴格消毒隔離。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事件發(fā)生率,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結果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0.83%(2/240),即1例患者跌倒,1例用藥錯誤;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7.08%(17/240),即4例跌倒,3例墜床,5例管道連接錯誤,4例用藥錯誤,1例投訴,兩組發(fā)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3%(236/24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6.3%(207/24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關鍵詞: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
本研究主要是對風險管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為手術室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實施風險管理前接受手術治療的3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實施風險管理后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2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男148例,女112例,年齡7~45歲,平均(27.3±6.3)歲;觀察組中男183例,女137例,年齡7~45歲,平均(26.9±6.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較。
1.2方法 我院自2012年開始實施風險管理,因此對照組患者接受手術時常規(guī)護理,^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風險管理。具體的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實施步驟如下。
1.2.1定期對醫(yī)護人員進行??婆嘤?,加強其技能學習和訓練,確保其積極參與并有能力配合手術的開展。
1.2.2提高法律意識 定期開展醫(yī)療事故和醫(yī)療糾紛等案例的學習和討論,可通過法律課堂和講座等形式,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感。
1.2.3實施人性化管理,在以患者為本的基礎上,也要堅持以醫(yī)護人員為本的理念,實施彈性排班,根據每位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隨時調整休息時間。
1.2.4嚴格查對制度[1] 錯誤手術不正確包括患者、手術和部位錯誤是位居第一的差錯,因此首先應該嚴格遵守查對制度,手術前后仔細核對并進行明確標記以有效避免和降低錯誤手術患者和手術部位的發(fā)生;動態(tài)記錄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器械和敷料,同時巡回護士進行簽名確認,保證器械和敷料數目相符[2]。
1.2.5保證手術過程中設備和藥品的安全應用。應用器械和設備時要嚴格按照程度進行,注意細節(jié),集中注意力,減少交接緩解,嚴格執(zhí)行和完善查對制度,防止用錯藥品和設備。
1.2.6分析手術中和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相應措施有效減低其發(fā)生率;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遵守無菌物品管理制度和消毒隔離制度,保證手術中使用物品的安全性,加強感染監(jiān)控。
1.2.7加強對醫(yī)護人員安全防護和職業(yè)暴露的教育,按照規(guī)程進行操作,減少暴露的危險性。
1.2.8關注手術室醫(y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赏ㄟ^人性化管理,降低工作負荷、豐富業(yè)余生活、加強職業(yè)防護培訓等方式緩解醫(yī)護人員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關注其心身健康[3]。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糾紛和投訴事件發(fā)生率以及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滿意率、風險事件發(fā)生率等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1。
根據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風險事件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
2.2兩組患者醫(yī)療糾紛和投訴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2。
根據表2可知,觀察組患者醫(yī)療糾紛和投訴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72.81%(233/320),觀察組為90.77%(236/26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93,P
3 討論
風險因素是指潛在不利條件和對患者的意外傷害因素。手術室存在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患者錯誤、器械和敷料數目不符、手術允諾不當、手術感染、術后并發(fā)癥等。因此,加強手術室風險管理對于醫(yī)護患三方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有風險的花井中將風險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降低至最小的過程,其核心為風險管理計劃。手術室風險管理的計劃目標則在于:預防對患者、工作人員以及資產的傷害;保護醫(yī)療機構的財政資產;保護人力和無形資產以及通過監(jiān)控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手術室風險管理的重點礙于正確用藥、醫(yī)患溝通、器械和敷料計數、患者跌倒、預防器械損傷、器械安全操作、識別患者、感染控制、異物遺留體內等方面[4]。通過識別手術室中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和風險,并通過相關措施進行預防和干預,從而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為醫(yī)院、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糾紛和投訴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
綜上所述,手術室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護理質量,能有效預防和降低各種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同時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黃海明,王瑛,王曉枚,等.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4):1943-1944.
[2]徐政秀.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17(8):99-101.
[關鍵詞] 房地產投資 價值鏈 風險分析
一、引言
2007年至2010年是中國房地產行業(yè)波瀾壯闊的幾年,房地產業(yè)先后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而后又一路率先反彈,房價持續(xù)高漲,成為國民經濟復蘇引擎機。持續(xù)走強的房地產市場固然值得我們期待,然而業(yè)界對房地產市場投資風險的識別與分析,對房地產投資的決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還存在著很大的欠缺,這不僅導致部分房地產企業(yè)的經營出現危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房價的上漲,對整個國民經濟造成不良的影響。目前價值鏈理論在房地產企業(yè)的管理實踐中已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將價值鏈理論應用于房地產風險管理實踐中,
二、價值鏈理論
1.理論回顧
價值鏈理論是由波特在《競爭優(yōu)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每一個企業(yè)都是用來進行設計、生產、營銷、交貨以及對產品起輔助作用的各種活動的集合,所有這些活動都可以用價值鏈表示出來”。他認為“協調一致的價值鏈將支持企業(yè)在相關產業(yè)的競爭中獲取競爭優(yōu)勢”。波特提出了每一個企業(yè)的價值鏈都是由以獨特方式聯結在一起的九種基本的活動類別構成的,“價值鏈將一個企業(yè)分解為戰(zhàn)略性相關的許多活動,企業(yè)正是通過比其競爭對手更廉價或更出色地開展這些重要的戰(zhàn)略活動來贏得競爭優(yōu)勢的?!?/p>
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是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房地產開發(fā)和經營的企業(yè)。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的價值鏈分析也是以波特的價值鏈理論為基石,國內房地產發(fā)企業(yè)的價值鏈構成依然遵循波特的價值鏈理論基本結構。根據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所涉及的諸多環(huán)節(jié),將企業(yè)價值鏈的基本活動分為投資決策、項目建設前期、項目施工建設、項目營銷、物業(yè)管理五個方面;企業(yè)價值鏈的輔助活動由企業(yè)基礎設施管理、人力資源、技術開發(fā)、材料采購組合而成。這九項活動構成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的價值鏈,其核心就是充分運用項目全生命周期理論,通過企業(yè)的運作和管理,實現對開發(fā)項目全過程控制的管理模式。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繪出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價值鏈圖,如圖1。
2.風險價值鏈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價值鏈概念并未考慮風險的影響。事實上,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潛藏著風險,它所進行的每一項活動都是與風險密不可分的。因此,有必要在價值鏈分析中增加風險對企業(yè)的影響。
所謂風險價值鏈,就是在傳統(tǒng)價值鏈的基礎上,將風險影響注入其中,從風險角度考慮各項活動的價值創(chuàng)造和轉移,探索企業(yè)風險的識別、評估和防范的整個過程。由于風險價值鏈突出了風險對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因而這一概念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三、房地產投資風險識別
房地產開發(fā)是一種通過預測未知的將來需求而進行的產品開發(fā)過程。因而,不確定性也就是房地產投資獲取未來利益的風險性是整個房地產開發(fā)過程的根基,房地產項目投資的過程通常也可以分為投資決策、建設前期、項目建設和項目營銷4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存在著不同的風險。
(1)投資決策階段。由于存在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因而在房地產投資過程中,這一階段的風險最大,直接影響著投資項目的成敗。這一階段主要的風險因素可大致分為政策風險,經濟風險,區(qū)域社會環(huán)境風險和開發(fā)時機風險。(2)建設前期。這一時期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廣、不確定因素較多,僅次于投資決策階段,融資風險和設計風險是這階段的主要風險因素。(3)項目建設階段。這一階段的風險主要有成本控制風險、工程質量風險、工期風險。(4)項目營銷階段。項目開發(fā)完畢后,開發(fā)商應盡快將商品房租售出去以實回收資金并獲取利潤;相反,已建好的商品房因種種原因不能租售出去,則會房屋滯銷、資金積壓,影響公司的經營和發(fā)展。售價風險和市場營銷風險是這一階段的主要風險。
房地產項目投資過程各階段主要風險如圖3所示。
四、房地產投資風險評估
所謂風險評估,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房地產開發(fā)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量化,確定這些風險可能的影響程度,客觀的予以衡量,以便進一步對風險進行決策分析,正確的選擇風險處理的方法和房地產開發(fā)的方案。風險結果的不確定性意味著風險事件發(fā)生后果不止一種,幾種都有可能出現,每種后果都有對應的發(fā)生概率。因此,可以將風險作為一種隨機變量,引入概率分布來描述風險的變化規(guī)律。
風險作為一種隨機變量,可以通過期望值、標準差以及風險度來描述其特性。
1.期望值
期望值E(X),也稱均值,是指一個隨機變量的幾種可能后果以其各自概率進行加權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數,它反映隨機變量重復發(fā)生時結果的平均值。
期望值
式中: ―隨機變量;
―隨機變量的第 個取值;i =1,2,3,…,n
―隨機變量取的概率。
從風險衡量的角度,某一風險事件的期望值反映事件的實際產出。實際產出與目標之間的偏離程度反映該風險事件的風險程度。該偏離程度越大,說明風險事件的風險程度也越大。
2.標準差
標準差SD(Standard Deviation),也記作,是指隨機變量各個可能后果與期望值的絕對偏差程度。它反映隨機事件可能后果值與期望值之間的分散程度。
標準差 =
=
式中: ―隨機變量的第個取值;=1,2,3,…,n
―隨機變量取的概率。
標準差數值的大小,反映了隨機變量在期望值附近的集中程度。一般來說,標準差數值越小,隨機變量在期望值附近越集中,隨機變量風險越小。標準差數值越大,隨機變量在期望值離散程度越大,隨機變量風險越大。
3.風險度的正態(tài)分布描述
期望值、標準差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方案的風險程度,單純依靠期望值、標準差無法判斷方案風險程度的高低。因此這里提出風險度的定義,以求用一個統(tǒng)一的指標全面反映方案的風險程度。如果估計風險變量變化在任意一范圍之間,均值出現的可能性最大,大于或小于均值的數值出現的機會均等,則可以采用正態(tài)分布來描述。
所以房地產開發(fā)的整體過程中的風險度也是可以用正態(tài)分布描述的。
正態(tài)分布的密度函數為: =
式中:都是常數,則稱隨機變量x服從參數為的正態(tài)分布,記作。隨機變量x的數學期望,標準差 。
4.房地產投資風險的綜合評價方法
對于房地產投資風險的綜合分析,在實踐工作中主要是應用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的決策方法。尤其適合于對決策結果難于直接準確計量的場合。
五、結論
本文回顧并深入分析了價值鏈理論,對風險在價值鏈中的作用做了詳細論述。房地產企業(yè)在投資決策階段、建設前期、項目建設期、營銷階段和物業(yè)管理階段可能遇到各種風險,本文通過風險價值鏈對其進行了識別并加以分析,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期望值、標準差和風險度三個指標進行了風險評估,并引入層次分析法作為房地產投資風險的綜合評價方法。風險價值鏈管理是一種項目全過程整合的管理方式,它細化了房地產開發(fā)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為決策者正確認識并有效防范風險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競爭優(yōu)勢[M].華夏出版社,2003
[2]李寶山:管理經濟學[M]. 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1997
Abstract: Leveraged ETF is a kind of various innovative fund products introduced by the abroad mature market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recognized by the market. This paper wants to study the risk of Leveraged ETF based on the study of its valu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plantation of Leveraged ETF in China.
關鍵詞:杠桿ETF;價值;期望收益;風險
Key words: Leveraged ETF;value;expected return;risk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4-0013-02
0引言
杠桿ETF已經是全世界金融領域爭論的話題。本文通過利用ETF的動態(tài)組合和現金賬戶建立一個杠桿ETF來闡述杠桿ETF基金的風險。這個建立過程使我們了解杠桿ETF的收益分布。本文得到,k倍杠桿ETF不能得到k倍ETF基金的收益,而且k倍杠桿ETF的收益是路徑依賴的。它取決于ETF的有效性和現金等價物的利息。
在衍生市場,k倍杠桿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當杠桿是負的時,杠桿ETF基金叫反向ETF。為了簡便,本文使用杠桿ETF的術語,但是我們的分析同樣適用于反向ETF。
Cheng 和Madhavan(2009)研究了杠桿ETF,但是他們沒有證明動態(tài)的市場組合產生杠桿ETF組合。相反,他們集中在整個收益交換建設方面的研究。Lu et al.(2009)用實證的方法研究了杠桿基金的短期和長期收益,但是他們沒有對杠桿ETF基金的價格過程進行分析。最后,Avellaneda 和Zhang(2009)對杠桿ETF基金的收益進行了分析和實證研究,他們得到了杠桿ETF基金的價格形成過程,盡管我們的衍生市場不同。
1模型建立
這一部分我們建立模型。本文應用p統(tǒng)計概率的方法建立一個給定的過濾概率空間(X;Ft;F;P)。這個概率空間解釋了經濟市場的隨機性。本文考慮一個連續(xù)交易的經濟市場[0,∞]。
本文用Xt表示ETF基金在時間t的價值,Bt表示現金賬戶在時間t的價值。我們把現金賬戶初始化,例如,令B0=1。在這里我們假設ETF基金在期間不分紅。本文假設ETF基金遵循如下擴散過程。
對于我們的分析,我們不必假設這個市場是嚴格無摩擦的,但是如果要證明這個價格過程,我們需要額外的限制條件,所以有摩擦的市場可以滿足證明過程。
2k倍杠桿ETF
我們定義一個杠桿ETF基金是建立一個組合包含ETF基金和現金賬戶來達到固定的杠桿率?,F在我們將展示如何通過動態(tài)的交易策略(變動的ETF和現金賬戶)建立一個看k倍的杠桿ETF。
Vt表示杠桿ETF在時間t的價值,Mt表示ETF在時間t的持有數量,Nt表示現金在單位t的持有數量。
起初,我們杠桿確定ETF的價值為V0=v>0,ETF的價值X0=x>0。
在時間0我們令M0=kv/x,N0=(k-1)v。這樣在0時刻ETF基金的價值M0等于k倍杠桿ETF的價值kv。當k>0時,我們令MtXt=kVt,NtBt=(k-1)Vt。
類似于0時刻我們得到,Vt=MtXt-NtBt
在以上假設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得到以下結論。
定理1。在[t,t+dt],杠桿ETF基金的演變遵循下列過程。
我們得到k倍杠桿ETF的及時收益等于ETF的減少對借貸支付的利息的k倍。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有時是不成立的(Cheng 和Madhavan(2009)公式(19)當沒有借貸利息時)。盡管及時收益是ETF基金的k倍,這在一些具體的投資視角是不成立的。為了證明這些,我們需要下面這些理論。
定理2。在[0,t],杠桿ETF基金的演變遵循下列過程。
請注意,在一個離散的空間[0,t]上,由于杠桿作用,k倍杠桿ETF的回報是復利k次,但借款所支付的累計利息和由ETF的波動性引起的凸性減少使組合的價值增長降低。因此,在K倍杠桿ETF的投資回報在[0,t]上,不是k倍ETF的回報。對k倍的杠桿ETF的宣傳材料強調了波動效應,但他們忽視了降息組成。
從公式(4)我們得到k倍杠桿ETF是路徑依賴的。這將令對k倍杠桿ETF的衍生物的價值很難用數字評估。通過這些演變過程,研究ETF和貨幣市場賬戶的組成將是有益的探討。這些將在下面的定理中得到。
定理3。k倍杠桿ETF在時間t的持有量等于:
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兩點。第一,倉位是動態(tài)的,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杠桿ETF的建立不是一個買并持有組合。第二,這些持有物是路徑依賴的由于公式里出現的積分項。
例子4(幾何布朗運動)
注意,如果μ>r,k倍杠桿ETF的期望收益大于ETF基金的收益,但是有一個更大的方差。
3結束語
杠桿ETF在超過一個交易日的期間內,杠桿ETF的復合投資業(yè)績將可能大于或小于目標指數的業(yè)績,這種現象被稱為長期復合回報效應。通常在市場高波動時期,復合回報效應將導致基金的長期投資結果小于目標指數收益的一定倍數。
投資者應理解這一產品是典型的設計來提供指數在每日基礎上表現的一定倍數的,而不是更長的期間?;鸹貓笤诔^一天的期間內將可能不是指數回報的簡單倍數。
參考文獻:
[1]Avellaneda, M.,Zhang, S., 2009.Path dependence of leveraged ETF returns, working paper.New York University.
[2]Cheng, M., Madhavan , A., 2009.The dynamics of leveraged and inverse exchange-traded funds, working paper.BarclaysGlobal Investors.
[3]Johnson, N.,Kotz, S., 1970. Continuous Univariate Distributions, vol. 1.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關鍵詞:可轉換債券 債權價值
可轉換債券是指發(fā)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間內依據約定的條件可以轉換成股份的公司債券。與普通債券相比,可轉債可以視做一種附有“轉換條件”的公司債券,其實質就是期權的一種變異形式,與股票認股權證較為類似。因此,我們可以把可轉換債券視為“債券”與“認股權證”相互融合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金融工具。
可轉換債券價值
純粹債權價值
純粹債券價值是指可轉換債券如不具備可轉換的特征,僅僅當作債券持有的情況下,在市場上能銷售的價值。純粹債券價值計算公式(每一年付息一次):
(P:現值;M:債券面值;C:年利息;r:貼現率;n:持有年限), P也就是該可轉換債券的最低價值。
可轉債期權價值
根據發(fā)行條款分析,可轉債的期權價值中包括了轉股權、贖回權、回售權以及修正權價值,其中轉股權、回售權以及修正權價值越高,越有利于投資者,而贖回權價值越高,對發(fā)行人越有利。
轉換價值。轉換價值是指可轉債以轉股價格轉換成股票時,這些可轉換債券所能取得的價值,即可轉債兌換成的股票數量與股票價格的乘積。轉股價格也就是轉股權的執(zhí)行價格,它直接影響著可轉債的期權價值。
回售權價值。回售是賦予可轉債持有人的一種權利,它指當股票價格持續(xù)低于轉股價格達到一定幅度時,可轉債持有人可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將可轉債賣給發(fā)行人的一種權利。
贖回權價值。贖回是賦予發(fā)行人的一種權利,指發(fā)行人的基準股票價格在一段持續(xù)的時間內,連續(xù)高于轉股價達到一定幅度時,發(fā)行人有按照事先約定,將尚未轉股的轉債買回的權利。
修正權價值。修正是指當股權遭到稀釋或股票價格連續(xù)數日低于轉股價時,可轉債的轉換價值必然發(fā)生貶值,此時發(fā)行人以一定的比例修正轉股價格(通常是向下修正)。由以上分析,我們得到可轉債的定價公式:
可轉債價值=純債券價值+轉股權價值+回售權價值+修正權價值-贖回權價值
可轉換債券投資風險分析
市場風險
價格波動風險。證券市場有漲有落,如果可轉換債券發(fā)行時正逢市場處于高漲市道,此時即使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格定得合理,上市之后隨股市陷入低迷市道而跌落于轉股價格之下,則可轉換債券無法轉換,投資者只相當于投資一種低息債券上。
市場利率風險??赊D換債券的純粹債券價值與市場平均利率水平成反比例關系,另外,市場平均利率也影響可轉換債券的標的股票的價格,因而影響它的轉換價值,市場利率上升,購買股票的機會成本增大,股票價格下跌,市場利率下降,購買股票的機會成本減少,股票價格上升??梢姡赊D換債券的市場價格與利率呈反比關系,且利率對可轉換債券的影響較利率對普通債券和股票的影響大,即可轉換債券對利率變化更具敏感性。
非市場風險
經營業(yè)績風險。投資者購買可轉換債券,是希望可轉換債券發(fā)行人的股票會隨著其經營業(yè)績的不斷提高而使該企業(yè)的股價不斷上升,股票市價超過轉換價格而給他們帶來較高的投資收益。當發(fā)行人經營業(yè)績不佳而導致其股價下跌,投資者不愿將可轉換債券轉換成股票時,就會導致損失。
債務償還風險。債券發(fā)行人總是希望發(fā)行的可轉換債券全部轉換成股票,而對到期償還債務不會作太多的準備。在可轉換債券的有效期內,若企業(yè)經營失誤或股市低迷,可轉換債券到期會無法轉換成股票,可能會出現發(fā)行人和擔保人無力償債或拖延償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