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體育教學經驗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體育游戲;課堂教學;初中生;健身;娛樂活動
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是初中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橋梁,所有游戲都是學生們的樂園,民間傳統(tǒng)游戲,如棋類、電子、撲克等都得到了孩子們的迷戀,玩起來可以廢寢忘食且樂此不疲。因為孩子們需要玩,玩即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長。近年來,我國教育界也特別強調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強調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體育新課程改革強調初中的體育教學中應該把游戲納入課堂,用以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玩,提高教學效果。游戲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歡樂”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教育界也特別強調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強調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體育新課程改革強調初中的體育教學中應該把游戲納入課堂,用以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玩。提高教學效果。游戲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歡樂”的作用。
通過對近幾年來的總結、感悟發(fā)現,教師們上課時都喜歡運用游戲的形式來解決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等問題。一堂體育課的成敗取決于課中教師游戲的組織與運用是否成功。因此,我們通過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對《新課程標準》解讀的理解進行分析討論等得出一些見解供同行們參考。
1 、體育游戲的概念及特征
1.1 體育游戲的概念. 所謂游戲教學法,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在歡樂愉快的活動中.在激烈的競賽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癮中,不知不覺就學到了教材中的內容,學到了學生們必須掌握的課外科學知識?!坝螒蚪虒W法”是“游戲”和“教學”二者的巧妙結合體,是一種全新的且收效顯著的教學方法。體育游戲是游戲的一種,是以簡單的規(guī)則為前提,以身體練習為基本內容,以游戲為形式,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情操為目的的特殊的體育活動。
1.2 初中體育游戲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大眾性、普及性和娛樂性。通常我們在體育課中運用的游戲都比較簡單,它不需要專門的訓練和較復雜的規(guī)則,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場地、器材以及比賽時間,也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比較適合于青少年活動。因此,體育游戲深受學生的熱愛,而教師也樂于采用此手段來達成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 、 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游戲在體育教學中
以它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生動活潑的組織形式,深受廣大學生歡迎。因為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動作技術,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素質,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中的作用表現為:
2.1.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富于變化,游戲的涉及面很廣,每個游戲都存在不同的教育意義,學生要通過游戲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單就短跑訓練而言,就有迎面接力跑、換物賽跑、十字接力賽等形式。但即使是一個很有趣的游戲,如果只是機械地重復.時間久了學生也會感到厭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參與編創(chuàng)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如50米快跑。過去就是一味強調練習次數,時間一長,學生就會覺得又累又煩,在教學中我向學生征求意見時,他們提出利用游戲和競賽的方法,于是大家看,我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體操棒或實心球進行跨步跑,由于游戲中有學生的創(chuàng)造。就更能提高學生的速度和步幅,激發(fā)起他們參與的欲望,這時教師再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挥上麡O變?yōu)榉e極;由平淡變?yōu)橥怀?。這樣的游戲既豐富了課堂的內涵,陶冶了情操。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2.2.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做游戲,能有效的把體育項目帶入之中,讓他們對于枯燥的體育項目變得由不喜歡到喜歡,直至有興趣。把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游戲競爭中去體會“得第一”的快樂,去表現自我,無疑是抓住了學生的興趣,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腿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單純教授動作要領,進行重復的彈跳訓練,是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如果在這部分教學中加入游戲,讓學生分組進行單腳接力跳的比賽或跳繩接力,就將枯燥的訓練轉化為游戲的形式。課堂氛圍就會變得輕松、愉快,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愿望,必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當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縱觀當前的體育課堂教學,無論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體育課堂,體育游戲都成為其課堂教學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或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再仔細觀看不同學段的體育游戲情況,隨著學段的提高,體育游戲的技術含量就越高,體育教師對體育游戲設置要求也就越高。而初中階段,由于初中生的年齡正處在成長的特殊時期,使得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更難于把握,下面是體育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較常見的一些問題。
3.1 缺乏針對性,為了游戲而游戲的走秀現象細看初中學段的體育課堂教學情況,大部分教師為追求“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或是追求讓“學生滿臉笑容滿頭汗的教學效果”,整堂課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游戲中度過,笑聲與汗水交織在一起。但教師們卻忽視了他們的課堂教學初衷——以游戲為教學手段或載體讓學生學會某項技能,犯了為了游戲而游戲的走表面秀現象(其他學段可能也有此情況,在此不作研究)。
3.2 游戲安排的層次混亂,不能為體育教學服務體育教學是正確、熟練地掌握運動技能和增強體質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必須多次、反復進行,有時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和單調。如果在適當時候,教師將教學內容編排成體育游戲,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將有利于改變學生學習動作技能時的枯燥和單調感。然而,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在選擇游戲時卻沒有考慮到體育教學規(guī)律、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每個游戲的特點,忽略了游戲安排的先后順序、游戲的組織形式以及時間的分配,導致所選的游戲不能為教學主題服務。
3.3 游戲缺乏適宜的負荷“汗水與歡笑”是體育游戲的精彩與魅力所在,“汗水”意味著學生在游戲時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歡笑”意味著學生在游戲時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負荷。只有兩種負荷安排的恰到好處才能更好地體現出體育游戲的精彩與魅力,體現出其有用價值。體育游戲的負荷絕不是隨心所欲,更不能認為體育游戲的負荷越大越好。在現實課堂教學中,教師們?yōu)榱俗非蟾训慕虒W效果,往往認為學生的參與程度高,而且運動量較大,玩的滿頭汗水就是好的,這種錯誤觀點有待端正。
3.4 游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夠體育教學的成敗關鍵之一在于安全,初中生的思維正處于未成熟與成熟之間,他們表現欲望強烈,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游戲中較為莽撞,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護意識不強。而體育游戲的特征卻充分地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更是使得學生們忘我投入,安全自然拋之腦后。部分教師們在教學中卻錯誤地認為初中生具有能較快理解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方法的能力,相對小學生而言更懂事、更穩(wěn)健,從而輕視了安全教育。這就是造成初中體育課堂中,安全事故多于小學段和高中段的原因之一。
3.5 游戲小結評價不夠深刻全面體育游戲的小結講解對教學效果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那種忽略和缺乏小結講解的體育游戲,都會影響體育游戲的寓教于樂的效果。在現實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一般對整堂課都有所小結評價,但專門針對課中游戲的小結評價只是蜻蜓點水,不夠深刻全面,而且也不多見,因此不能完全發(fā)揮體育游戲的教育意義。
4、 提高初中體育游戲課堂教學需明確的要素
4.1 明確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教學內涵體育課堂教學的初衷是通過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學會某項知識技能。而體育游戲則是達成讓學生學會某項知識技能的手段或載體。因此,教師安排的體育游戲必須為課堂教學目標服務。在此前提下再來追求,游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參與程度。
4.2 明確體育游戲的對象體育游戲的對象是初中生,教師在安排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時下的時代特征。當代的初中生個性與早期的初中生由于所處的年代不同,精神與物質條件的區(qū)別,使得他們出現了較大的個性變化。
5、 提高初中體育游戲課堂教學的措施
5.1 結合時代特征,借助潮流音像在明確初中體育游戲課堂教學要素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結合時代特征,不僅使游戲的內容體現出較強的針對性、靈活性和現實性,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游戲與現實緊密相連,有一種就在眼前的感受,學生會產生新奇和躍躍欲試的感覺,從而調動起學生的游戲興趣;借助潮流音像可以滿足學生對于喜愛角色的表演欲,又可以利用學生急于展示自己所喜歡角色的能力,以此激發(fā)學生游戲的積極性。
5.2 結合年齡特征,遵循客觀規(guī)律,加強安全教育編排的體育游戲必須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遵循客觀的由易到難,由量小到量大的學習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順序。由于初中生年齡個性的不穩(wěn)定原因,在游戲中教師要隨時強調安全教育,關注學生游戲安全。一般可以采用教學分組,層層管理的措施。
5.3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承認個體差異是體育游戲安排運動負荷的關鍵。在游戲中,我們經常發(fā)現有的學生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有的學生面不改色,輕松自如;有的學生歡聲笑語,有的學生神情呆板。學生中不光有性別差異、體質差異,還有個性差異,因此教師在安排游戲的運動負荷時要根據不同的個體進行分層,不同層次采用不同的要求或規(guī)則,來不同程度的滿足學生的身心負荷。
5.4 自主分析,積極探究通過學生的合作分析,運用不同的戰(zhàn)術,改變勝負關系,不改變游戲整體體力水平含量的同時,發(fā)揮智力作用,增加游戲的對抗性、知識性。教師及時給予點評,把智力與體力有機的結合,拓展游戲的外延,發(fā)展學生的求知欲,使游戲變得有趣、有知且富含哲理。
6、 游戲教學法的教學原則.
6.1.目的性教學原則宣傳。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密切相關。游戲教學法也應當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設計游戲時,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學的重難點和其它教學要求。就拿腿部力量的訓練為例,教師設計的游戲時,必須突出動作要領,除了上面提及的單腳力跳的比賽外,教師還町組織學生跳簡易的“竹竿舞”或者組織女同學進行一次“跳皮筋大賽”等,這種游戲的目的性很強,學生的參與面也很廣,能調動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使游戲更有特色,更具魅力。
6.2.啟發(fā)性教學原則。開展游戲是為了學習和鞏同所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但也應在游戲中注意學生的智力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游戲。例如,在短跑訓練中,學生自編的“畫人像”游戲頗具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學生非常樂意參與。學生是這樣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的:把每10個學生分為一組,在30米外放一塊小黑板,要求學生聽到口令后迅速跑到黑板前,畫下一筆后再折返跑,最終組成一個人頭像?!爱嬋讼瘛庇螒?,改變了以往單純繞過障礙物的跑步練習,而是將跑步和畫畫聯系在了一起,新穎有趣,每組學生畫出的頭像都是他們自己發(fā)揮想象力的結果。
游戲在體育教學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能活躍課堂氣氛.把死氣沉沉的體育課堂變活,讓體育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從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變成既喜歡體育又喜歡體育課。游戲的運用能創(chuàng)造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最新,更能讓他們在游戲中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真正實施了體育新課程標準中提倡的社會適應目標與心理健康目標,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中,為他們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初中生是人生成長中的關鍵時期。廣大一線體育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將體育游戲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以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新課程改革正處于發(fā)展和逐步完善階段,需要教師們不懈的共同努力學習和實踐研究,總結經驗;我們不光要從宏觀上改革進步,還要從微觀產生質變,展示出體育游戲應有的魅力,發(fā)揮出其獨特的功效,為體育課堂教育服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奉獻。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劉福林.體育游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