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貧困學生資助的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當前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資助工作缺乏應有的認識
當前,造成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諸多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很多民辦高中的管理者對學生資助工作缺乏應有的認識,甚至對學生資助工作漠不關心,而將更多的注意力和關注點放在了升學率的提高上,放在了生源的擴招上,放在了學校硬件設施建設上了。這就導致大量的資金、精力和資源都放在了如何擴大招生規(guī)模上,而對學生資助工作則缺乏有效的認識,忽視了對學生的日常管理,沒有將精力和資源放在對于貧困學生具體情況的調查上,沒有放在資金的爭取和政策的制定上。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很多貧困學生無法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甚至有很多學生因為貧困輟學,造成了教育發(fā)展的不均衡。
2.缺乏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
目前,困擾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民辦高中缺乏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尤其缺乏教育部門的專項資金支持。應該看到的是,由于民辦高中屬于民間辦學的范疇,在學生資助方面獲取政府職能部門的資金支持十分有限,對待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法規(guī)還存在一定空白,在監(jiān)管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死角,這就造成民辦高中在學生資助工作上存在力不從心的問題。由于民辦高中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學費和相關費用,資金的運作空間有限,很難拿出一定的資金專門進行學生資助,客觀上也嚴重影響了民辦高中的學生資助工作。
3.缺乏科學有效的救助機制
目前,不少民辦高中的學生資助工作處于一種自發(fā)的、無組織的現象,對于貧困生的基本情況缺乏深入的了解,沒有對學生需要資助的情況進行深入的探討,缺乏科學有效的救助體系,這種救助也缺乏長期性和持久性。同時,由于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重,加之高中生還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常用的勤工儉學等資助方式也不能在高中階段很好地開展,這就使民辦高中學生資助的造血能力差,缺乏長期的持續(xù)性。
4.缺乏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當前,很多民辦高中對學生資助工作存在忽視的現象,也就沒有對學生資助工作進行大力的宣傳和引導,客觀上造成了社會各界對貧困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缺乏真正的了解,很多慈善機構和愛心人士無法第一時間了解貧困學生的真實狀況,也無法與貧困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無法將自己的愛心第一時間傳遞出去。同時,由于民辦高中缺乏有效的救助機制,即使很多愛心人士愿意資助學生,卻苦于無法與學生進行直接聯系,也就無法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形勢和廣泛關注的良好氛圍。
二、做好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的對策
1.要切實提高民辦高中對于學生資助工作的認識
作為民辦高中的管理者來講,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意義。學生資助工作是對貧困學生個人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幫助,是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必要途徑,更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渠道。一要切實提高認識,要將學生資助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成立有主要領導負責專門的組織機構,對學生資助工作進行專門的研究和管理,定期進行調度和指導。二要對貧困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調查,要在學校范圍內努力構建資助貧困學生的良好氛圍,使貧困學生能夠得到格外的關愛。
2.要努力拓寬學生資助資金的來源和渠道
針對目前困擾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的資金問題,高中管理者一定要開動腦筋,拓寬渠道,千方百計增加學生資助工作的專項資金。一是要努力爭取教育職能部門的專項資金。要積極地與教育主管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和聯系,積極爭取專項的資金和政策,要主動向教育主管部門陳述學生資助工作遇到的實際困難,努力為學生資助工作拓寬資金來源。二是要努力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要加大關于學生資助工作的宣傳和引導力度,要通過電視媒體、報紙、網絡等方式和渠道,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貧困學生的實際困難和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與一些愛心企業(yè)和部門建立長期的幫扶聯系,努力提高學生資助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3.要努力構建民辦高中學生資助工作長效機制
需要看到的是,學生資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想優(yōu)化學生資助工作的效果,就必須要努力構建學生資助工作的長效機制。一是要對貧困學生進行有效的摸底調查,對學生的實際困難做到了如指掌,建立完善的信息檔案庫,以便與社會愛心人士進行有效的對接。二是要對學生的資助情況進行動態(tài)管理。要及時對學生的資助情況進行監(jiān)管,對新增加的貧困學生要及時進行登記,對已經畢業(yè)的學生要進行資料的更新,確保貧困學生的資料都是動態(tài)真實的。三是對學生資助的專項資金進行科學的管理。要對每筆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定期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公示,并對資金的結余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確保??顚S?,堅決避免挪用擠占等現象的發(fā)生。
筆者以浙江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工部認定的在校貧困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5份,回收率為95.0%。在自制調查問卷基礎上,結合個人訪談、集體座談等方法,綜合調查了解了貧困生的發(fā)展狀況和就業(yè)價值取向等情況。
一、貧困生發(fā)展狀況現狀
1.貧困生構成
在接受調查的貧困生中,90.5%的學生來自農村,其中貧困生所在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下的占29.5%,1000至2000元的占60%,2000元以上的占9.5%。造成家庭經濟貧困的原因中,75.8%因為家庭遭遇突然變故陷入困境,此外,家庭所在地區(qū)遭受自然災害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也是造成貧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貧困生學費支付與消費開支狀況
(1)學費來源。學費支付情況統(tǒng)計數據見圖1。
由此可見,貧困生的學費等主要是依靠其家庭收入及親友的借助,國家綠色通道貸款或者學校補助以及減免對解決貧困生的經濟問題所發(fā)揮的作用還不夠。
(2)消費開支狀況。貧困生月消費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占75.7%,同時500元以下的占到23%。對于他們的消費開支用途,由圖2可知,主要用于日常開銷和購買學習資料,與朋友聚餐等高消費活動僅有3%。
3.貧困生的學業(yè)發(fā)展狀況
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是大學期間的首要任務,但是有75.7%的貧困生表示在進入大學后最擔心的是經濟上的問題。為了解決經濟上的難題,94.8%的貧困生做過兼職,其中學習期間一直都在做的占到17%。而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進行調查中,在班內排名處于中等的占53.7%,名列前茅的占32.6%,也有13.7%的同學成績處于靠后位置。
由此可見,經濟條件較差的貧困學生不得不花費較多時間去籌措經費,只有較少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學業(yè)完成水平。
4.貧困生的業(yè)余生活狀況
貧困生在學校擔任班干部或者團學組織干部的占到28.8%,而他們在課余時間參加活動情況見圖3。
貧困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等原因往往會自卑怯弱,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差也影響到他們在團學組織的面試或班干部的競選。
二、貧困生就業(yè)價值觀取向
1.關于就業(yè)觀念
在對待畢業(yè)后的打算上,54.3%的同學選擇了“直接就業(yè)”,16.5%的同學有“自主創(chuàng)業(yè)意向”,而“繼續(xù)深造學習”和“考公務員或者事業(yè)單位”分別占到14.2%和15%。而關于工作與專業(yè)是否對口問題上,63%的同學表示“工作應該與專業(yè)對口”,24.2%的同學表示“能找到工作就行,不考慮專業(yè)和興趣”,此外也有10.5%的同學“只考慮興趣”,2.3%的同學表示“沒考慮過,多數是父母的意愿”。
可見,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貧困生更趨向于選擇直接工作,以盡快分擔家庭的重擔,回報自己的家人,而且愿意從事與專業(yè)相關的工作,他們有明確的職業(yè)目標。
2.關于擇業(yè)地點和單位的選擇
調查表明,51.6%的同學對于工作地點沒有明確要求,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但也有24.2%的同學只接受在本省就業(yè);同時另有24.2的同學表示就業(yè)地點可包含全國一線、二線沿海城市。在對單位選擇上,65.3%的同學希望能成為國有大中型企業(yè)的員工,20%的同學希望成為行政事業(yè)單位職員,11.6%的同學愿意到民營企業(yè)工作,同時也有3.1%的同學對單位性質表示無所謂。
從數據來看,大多數貧困生因迫于生計,以及人脈的缺乏,淡化了對工作地點的要求。但在對于單位性質選擇上,大部分同學還是表現出一定的功利性和短見性,他們不愿意到民營企業(yè)擔任相對辛苦的工作。
3.關于簡歷造假
在這一問題上,81%的同學持不認可態(tài)度,9.5%的同學表示“為了找到工作,逼不得已”,此外也有9.5%的同學不置可否。應該說,在對待誠信問題上,貧困生有了正確的價值取向,當然也還有少部分同學需要今后對其進行不斷教育。
三、促進貧困生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和建議
1.要幫助貧困學生樹立正確的貧困觀
當前,部分貧困生由于不能正確認識貧困,被經濟困難嚇倒、自暴自棄,或者弄虛作假,甘愿躺在資助平臺上。因此,對貧困生除了進行物質資助以外,還必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貧困觀,教育他們把貧困當作一種人生的歷練,進而轉化為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同時也應該指出在進入知識經濟社會,真正的貧困在于缺乏知識、缺乏信息和獲取信息的手段。經濟上的貧困只是暫時的,是可以克服的,要真正做到“人窮志不窮”。
2.要樹立“促進貧困生全面發(fā)展”的資助理念
高校在資助工作中應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資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相結合,以貧困生的經濟解困為資助的基礎,以貧困生的全面發(fā)展為資助的最終目標。建立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學生工作部(處)為負責單位,學校相關部門(如教務處、校團委、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財務處、各院系、學生社團)共同參與的工作體制。在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劃下,從經濟資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能力培訓、社會實踐、就業(yè)指導等方面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資助和教育工作,從而建立包括經濟解困和成才輔導的資助體系。同時,在各項資助政策中貫徹育人的理念,進一步明確受助學生的權利和義務,要求接受資助的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從事公益事業(yè),努力回報社會,提高學生對資助工作的認識和社會責任感。
3.要拓展勤工助學的渠道和方式
高校應該在學校內部拓寬勤工助學渠道,盡快全面開放校內實驗室、后勤服務等各項工作,擴大以學生取代臨時工的解決特困生經濟困難的助學模式。同時,應加強對貧困學生幫助工作的監(jiān)督和管理,用補助或有償報酬資助貧困生。
4.要提升貧困生的技能和基本素質
高校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建設,增加貧困生的實踐機會,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做到真正提高他們的就業(yè)競爭力。而針對貧困生缺乏自信的問題,可以邀請有過貧困經歷的成功人士做成才報告,組織學校優(yōu)秀貧困生做成長經歷報告會等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實踐證明,一些在校期間努力進取、注重“加速度”發(fā)展的貧困生因實踐能力強、獨立進取的精神尤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5.要加強貧困生就業(yè)指導和服務工作
幼兒園資助自查報告篇【一】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工作政策落實情況自 查 報 告 為加強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根據《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于下達2017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鄂財教發(fā)[2017]84號)和《大冶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17年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費補助落實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經學校研究,成立了由劉建明校長任組長的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學校對照檢查細則對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自查整改,現將相關自查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學校基本情況 我?,F有教學班73個,2017年秋在校學生4951人。教科書退費情況 根據大冶市教育局關于教科書免費政策的專題會議精神,2017年秋國家發(fā)行的學生教科書全部退款,接上級指示后,我校對2017年秋教科書退費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為了把國家教科書免費政策落到實處,我校根據教育局退費工作會議精神,把會議精神傳達給學校每一個教師和學生,宣傳國家的免費政策,闡明退費工作的現實意義,并布置退費工作的具體事宜,要求成立專班,利用廣播、宣傳欄、家長會、班主任會等進行宣傳,公示國家退費政策,做到學生或家長隨到隨退,并將退費學生名單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按照要求做到了應退盡退,學校沒有截留資金。
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落實情況 2017年秋,我校將上級分配的享受對象指標按各年級在校寄宿生數的比例分配到年級。確定享受資助的學生是體現學校工作公平、公正、公開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選定享受對象時要求各年級按照以下程序實施:1、由學生或學生家長提出申請,2、由學生所在行政村出具該生家庭經濟狀況證明,3、年級組審核,4、將審核結果進行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則定為享受對象,有異議的在進行調整,5、各年級將落實的名單報學校評審組審查復核。資金發(fā)放時一律先由班主任簽字證明,再由學生本人和學生家長簽字后領取,堅決杜絕代簽帶領行為。學校對每批次發(fā)放的學生資助款組織專班檢查落實情況。國家免費教科書征訂、發(fā)行情況 根據上級關于教科書免費政策的專題會議精神,我校做到了既不漏訂、少訂,也決不多訂。循環(huán)教科書回收、保管、發(fā)放使用情況 從2017年春季起,學校就開始實行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制度。我校教科書的循環(huán)使用有專人負責。循環(huán)使用教科書的科任教師是該書發(fā)放、回收的直接責任人,保證課前發(fā)書,做到人手一冊,課后如數收回,并督促學生愛護課本,檢查登記課本損壞情況。學期末將課本交圖書保管員存放,并辦好移交手續(xù)。存在的問題 盡管學校在學生資助和循環(huán)教科書使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但總有少數學生在教科書上亂涂亂畫,導致教科書還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為損壞情況。
以后打算 以后,我們要始終把資助貧困學生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完善資助體系,不讓一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同時通過上級的政策解決貧困學生的基本生活問題,使學生安心學習。對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要加強宣傳和管理,使學生提高認識,保護和愛護課本。
幼兒園資助自查報告篇【二】
為認真貫徹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保證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學校根據《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于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的通知》和《京山縣貧困學生資助工作管理暫行辦法》,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免除雜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政策。下面對資助貧困學生工作情況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07年秋季在籍學生共231人。一年級40人,兩免生9人,收費標準40元/生,收取31人教科書金額1240元,2008年人平退教科書金額17元,共退527元;二年級37人,兩免生6人,收費標準40元/生,收取31人教科書金額1240元,2008年人平退教科書金額17.5元,共退542.5元;三年級39人,兩免生11人,收費標準85元/生,收取38人教科書金額3145元,2008年人平退教科書金額31.2元,共退1154.4元;四年級38人,兩免生8人,收費標準85元/生,收取30人教科書金額2550元,2008年人平退教科書金額31.5元,共退945元;五年級43人,兩免生9人,收費標準85元/生,收取34人教科書金額2890元,2008年人平退教科書金額35.5元,共退1207元;六年級34人,兩免生6人,收費標準85元/生,收取28人教科書金額2380元,2008年人平退教科書金額36元,共退1008元??傆嬐丝?383.9元。
2008年在籍學生236人,住宿生124人,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500元/人,貧困寄宿生15人,共發(fā)放7500元。
2009年在籍學生228人,住宿生118人,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500元/人,貧困寄宿生35人,共發(fā)放17500元。
2010年在籍學生218人,住宿生110人,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615元/人,貧困寄宿生25人,共發(fā)放15375元。
2011年在籍學生140人,住宿生76人,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750元/人,貧困寄宿生15人,共發(fā)放11250元。
二、主要做法
1、宣傳資助政策。
在校內和學生所在村、組張貼布告宣傳相關資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戶曉。
2、成立資助貧困學生評審領導小組
資助工作政策性強,為了把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把好事辦好,讓群眾滿意,社會滿意,讓最困難的家庭子女受益,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其他領導和班主任等為成員的評審領導小組,健全監(jiān)管機制,確保專項資金落到實處,順利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體現資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不受經濟影響,能認真學習、完成學業(yè)。
3、確定資助范圍和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貧困學生,并優(yōu)先考慮以下幾類:
(1)、孤兒(含艾滋孤兒)、烈士子女、優(yōu)撫家庭子女等無直接經濟來源的學生;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難的;
(3)、父母雙殘或單殘,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
(5)、家庭成員長期患病或喪失勞動力,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
(6)、殘疾家庭子女、殘疾學生;
(7)、家庭被鎮(zhèn)民政辦列為特困戶,持有特困證,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雙下崗職工家庭子女,家庭為民政部門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者的子女。
(9)、低收入、家庭經濟絕對貧困,無力支付在校寄宿生活費用成員的子女。
3、資助對象認定程序。
(1)、公開資助信息。宣傳資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戶曉。
(2)、資助申請。貧困家庭學生家長(監(jiān)護人)填寫《貧困家庭學生資助申請表》交村委會審核后上交學校。
(3)、評審及公示。評審小組對申請資助的學生家庭貧困程度進行審核,擬定受助學生名單并公示;公示期內,如有異議的,評審小組對有關情況進行重新審核。
(4)、上報。學校根據公示無異議的受助學生名單,填寫好《京山縣貧困學生認定匯總表》上報。
(5)、資金發(fā)放。資金到位后,學校及時將補助資金足額發(fā)放,并履行好領款簽字手續(xù)。
4、享受資助的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根據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返貧的實際情況,對受助的貧困家庭學生作出適當調整。
三、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
1、貧困學生認定難度大。由于種種原因,學生不能如實說明家庭情況,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工作中不易把握。
關鍵詞:亞貧困學生;“非官方”企業(yè);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8-0182-02
一、問題提出
大學生交費上學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經濟體制轉型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與基本共識。但如何“兼顧公平”,促進高等教育機會均等,保證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是我們做學生工作時,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對貧困生,官方的定義是指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最低貧困線以下(通過當地民政部門蓋章確認)的學生。盡管國家這幾年在資助這一塊投入的資金逐年增多,社會上各種名目的資助也逐步增多,但由于各種原因,貧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還是比較多的,國家、社會資助(通過學生處下達的,通稱“官方”)的關懷一般只能惠及少數人(按官方定義的進入貧困生數據庫的學生),對于不能入庫的學生,但家里確實困難的學生,我們稱之為“亞貧困”學生,又常常是我們工作的難點與盲點。像我們建筑、美術、音樂舞蹈、新聞等學院,專業(yè)要求學生投入成本都是比較大的,對于學生家庭來說負擔很重,一些學生就是由于亞貧困而得不到國家與社會資助,而出現了這種或那種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引入“非官方”企業(yè)做了一些嘗試,現將有關做法與大家分享。
二、問題剖析與解決嘗試
(一)亞貧困學生的產生
這幾年我們接觸到的亞貧困生大多是廣東本省的學生,外省籍學生如果是貧困生的,幾乎都能進入貧困生數據庫,而受到官方的資助。這些亞貧困生,一般分布在粵東(梅州、汕頭、汕尾、)、粵西(湛江、茂名)、粵北(韶關、清遠)以及廣州附近的從化、佛岡、博羅等地,與廣東省貧困地區(qū)分布一致。另外,亞貧困生家里兄弟姐妹很多。也有個別亞貧困生或因家里出現變故如父母做生意失敗、家人長期生病等。這些亞貧困生,由于處在廣東?。ǜ母镩_放前沿地區(qū)),家庭對外聯系還是有的,通過父母打工或親戚的幫助,所在的家庭大多能過當地的貧困線(也不排除個別地區(qū)為了得到國家救濟將貧困線劃得很低),但由于家里孩子多,由于子女上學等原因,造成大多數家里負債較多。由于不能進入貧困生數據庫,從學校政策層面來看,亞貧困學生很難得到國家、社會(通過學生處下達的)的各種官方資助,常常會讓這部分學生完成學業(yè)困難,出現不合群落、性情孤僻、人際交往困難、遲到、曠課、實習缺失、掛科、延遲畢業(yè)甚至退學等現象。
(二)非官方企業(yè)的引入
高?!安④壵猩保鎸嵭惺召M制度,是順應改革開放大趨勢、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重要改革舉措。如何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yè),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對于低年級學生,象文科諸如外語、法學、漢語言文學、歷史等專業(yè)的學生,可借助做家教、在外兼職等換取報酬補貼學習的費用,而象建筑學這樣的專業(yè),專業(yè)性比較強,作業(yè)量比較大,平?;ㄙM的時間要求比較多,一般不可能有較多時間外出兼職。針對這些專業(yè)亞貧困學生的情況,結合我們在做學生就業(yè)工作時與相關企業(yè)接觸,發(fā)現大部分企業(yè)還是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他們是很想有一定專業(yè)背景的在校生與他們接觸,為將來挑選與儲備人才。為此,經過我們學工干部做工作引入非官方企業(yè)幫助亞貧困學生就成為可能。同時,還可以引入企業(yè)在學院設立獎、助學金,學院在獎項分配上適度可向亞貧困學生傾斜。除了與用人單位接觸外,還可以通過專業(yè)教師介紹,與有意向的企業(yè)接觸。
(三)非官方企業(yè)的選擇
對企業(yè)要加以選擇,原則上要選擇與本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專業(yè)的認同感。一般企業(yè)只愿意設立獎學金(我們學院早年就有相關企業(yè)在此設立企業(yè)獎學金),吸引優(yōu)秀人才進入他們企業(yè)。我們要說服企業(yè),也愿意資助貧困學生,從長遠來看,做到校企雙贏。對企業(yè)的挑選,應該建立在一個長期的受助策劃上,保證資助有延續(xù)性與效果最大化。
企業(yè)可選擇有償資助與無償資助兩種形式。有償資助一般采取“以勞換酬”等方式,規(guī)定學生利用寒暑假到位企業(yè)勞作,充補企業(yè)給予的報酬。應該說這只是一種形式,實際勞作應得的報酬只占企業(yè)資助總額的很小的一部分,企業(yè)只是以這種名義給予學生資助,同時也有利學生加深對企業(yè)的了解,化解學生企業(yè)之間的不對等的狀況。有文章提倡“訂單式”、“半工半讀、工學結合”的培養(yǎng)方式規(guī)定學生畢業(yè)去向,對高校學生培養(yǎng)我還是不太認同的。引入企業(yè)資助亞貧困學生建議采用此種形式。
無償資助的形式,一般企業(yè)采用設立企業(yè)助學金的形式,比照國家助學金的模式資助貧困學生。這種模式一般有利企業(yè)提高知名度。
(四)對資助學生的挑選與管理
類似于對貧困生進入貧困庫的認定程序,由班上學生代表、班干代表、班主任、輔導員等5-7人組成的認定小組確定資助對象,然后根據企業(yè)所資助的名額,院內面上平衡確定最約人選。經內部公示,原則給低年級同學(高年級與企業(yè)聯系緊密,一般能利用專業(yè)背景知識獲得一定的報酬)。
與企業(yè)見面后,學院要求學生按照企業(yè)意愿(根據事先學院與企業(yè)簽訂的合同)履行應盡的義務,同時我們也經常與企業(yè)聯系,通報學生的近況。企業(yè)資助每月直接打入學生的銀行賬號,不與學工人員發(fā)生聯系。
在對接受資助的學生日常管理中,我們將其納入“官方”受資助的貧困庫內的學生一起管理。力求不讓學生進入一種“安于貧窮,依賴救助”的誤區(qū),我們必須讓其了解“效益優(yōu)先”,讓資助有利于學習,達到效果的最優(yōu)化,同時,助其自力、自強、自信、自助。時刻不放松對亞貧困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成功案例
2010年6月我們與廣東一家民營企業(yè),達成協(xié)議,他們資助我們6名學生到畢業(yè)。我們覺得通過這次嘗試,加深了企業(yè)對我院辦學的了解,同時也體會到了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在學生中擴大了企業(yè)的影響,增進了學工干部與同學們之間的感情,也增強學院的凝聚力,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具體合同如下:
合同編號:
×××公司與××大學×××學院
關于資助貧困學生協(xié)議書
甲方:×××公司
乙方:××大學××學院
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樹立企業(yè)更加良好的社會形象,承擔更多更好的社會責任。甲方經與乙方協(xié)商,決定資助乙方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具體協(xié)議如下:
(一)資助對象及金額
甲方資助6名乙方全日制在校家庭經濟困難本科生(困難學生的挑選由乙方完成,經甲方同意確認),按每學年10個月計,至受資助學生畢業(yè)為止。資助金額為500元/(月人)。從本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由甲方每月直接支付到乙方提供的本人賬戶中。
(二)資助對象義務
本著“以勞換酬”的原則,為增強獲助學生自強、自立、自信、自助的意識,獲助學生須承諾: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每月至甲方參加至少一次的勤工儉學工作,年度暑、寒假也應抽時間到公司實習。
(三)乙方受助學生在甲方勤工期間的學習、安全、管理工作由甲方負責。
(四)乙方應努力學習,每年向甲方匯報學習成績。
(五)乙方畢業(yè)就業(yè)時,如甲方需要且乙方條件符合甲方的要求,乙方應首先考慮入職于甲方公司。
(六)附上學生名單作為本協(xié)議的附件。
(七)本協(xié)議未盡事宜,由甲乙雙方友好協(xié)商解決。
(八)本協(xié)議一式兩份,協(xié)議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大學
×××公司 ××學院
代表(簽章): 代表(簽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我們覺得這是一條途徑,能幫到學生,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
關鍵詞 高校 助困工作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An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the Solving Measures
JIN Yan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society and school gave great support and help the poor students, so that they enjoy the fair education,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ir studies. But with the aid of strength increase and funding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students work,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funding mechanism,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campus,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ork;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1 高校貧困生助困工作的意義和現狀
1.1 高校貧困生助困工作的意義
高校貧困生問題是涉及社會公平、民生及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問題,正確認識和加強高校貧困生助困工作,對社會進步與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加強貧困生助困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貧困生問題的存在不僅會直接影響家庭困難學生的生理、心理及人格發(fā)展,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學業(yè)完成,而且將給社會帶來一些不安定因素,對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產生不利影響。
(2)加強高校貧困生助困工作是實行教育公平的需要。我國始終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把促進教育公平列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機會作為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
1.2 高校貧困生助困工作的現狀
為幫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并順利完成學業(yè),我國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廣大學生,尤其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充分享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從制度上基本解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2007年5月,國家正式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fā)[2007]13號),以及關于國家獎、助學金管理、大學生勤工助學管理、生源地信用貸款等系列落實配套文件。在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配合下,建立起了以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學費減免、特殊困難補助、勤工助學、“綠色通道”等有機結合的新的、比較完善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新資助體系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后,每年用于高校助學的財政投入、國家助學貸款和學校安排的助學經費達到300多億元,受助學生超過400萬人。從制度保證了每一位考上全日制公辦普通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入學,都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雖然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投入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已不再面臨失學的困擾,但目前的助困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和解決。
2 當前高校貧困生助困工作中的存在問題
2.1 認定制度的缺失
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fā)了《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07〕8號)。意見提出貧困生認定需先由申請學生填寫《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并持該表到家庭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或街道民政部門加蓋公章,再經過班級、院系、學校層層審核,最終確定貧困生名單的認定方式和程序。該指導意見在一定程度上統(tǒng)一了各高校的貧困生認定辦法,使認定有章可依,但在具體的資助工作中還會出現其他情況。比如假證明、假低保證、假殘疾證的出現,當然也存在一部分貧困學生不愿將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實匯報等等。
2.2 后續(xù)管理的缺失
隨著國家下撥助學金數額的逐年提高,如何對貧困生獲得資助后的行為進行后續(xù)管理已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事情。如何做好受資助學生的后續(xù)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資助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受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貧困生受到資助后卻并不珍惜可以繼續(xù)學習的機會,而是產生攀比心理,產生高消費行為,寧可不交學費也要將助學金進行揮霍。甚至產生依賴思想,不愿意通過自身努力來勤工助學,僅僅希望通過國家、學校的各項資助解決經濟困難,這些行為會在高校中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有礙資助體系的良性發(fā)展。
2.3 全面育人的缺失
國家的財政資助、社會的慷慨解囊為貧困生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絕不是把資助金發(fā)放下去就算完成。除了經濟的幫扶外,我們更要注重關注貧困生的思想情況、學業(yè)情況以及心理健康。目前有少數貧困生認為給予他們資助都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經濟資助,認為國家?guī)椭麄兪菓摰模鸭彝サ呢毨М敵闪双@取經濟資助的資本,覺得不要白不要,這是非常危險的思想,要求我們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通過全面育人來加以引導和扭轉,要教育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認真學習,立志于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3 當前高校助困工作中的對策建議
3.1 經濟資助與困難認定相結合,加強困難生檔案的動態(tài)管理
完善貧困生認定機制,將加蓋民政部門公章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作為參考,由班級同學和輔導員老師組成評定小組,對貧困生進行貧困等級的劃分,嚴格按照困難等級給予不同的資助力度。
加強貧困生檔案的動態(tài)化管理,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經濟好轉的貧困生就應該退出貧困生行列,把資助機會讓給其他更需要幫助的人;而原來家庭經濟狀況一般或較好的學生則也有可能因遭受天災人禍而變成貧困生。所以,我們要建立起貧困生檔案,定期跟蹤調查,動態(tài)分析調整,做好貧困生管理、教育、扶助工作。另外,對于整個大學階段每個學生曾經享受過的資助,也要及時更新備案,避免發(fā)生重復發(fā)放和遺漏現象。
3.2 經濟資助與監(jiān)管評估相結合,確保資助機制的良性發(fā)展
接受資助的同學有義務向學校提供真實的家庭收入狀況和家庭經濟困難情況,要實事求是,不得虛構,也不得隨意夸大。同時,還有義務提供消費結構說明。學校有權力對貧困學生提供的信息進行核查,如發(fā)現貧困生有奢侈消費行為,應根據情況減少或暫停資助。而對于尚欠學費的同學,在助學金等經濟資助打入學生銀行卡后,學校應優(yōu)先扣除學費。另外,經濟資助可采取分期發(fā)放的方式,學校通知學生本人發(fā)放期限和發(fā)放方式,如此則有利于減少奢侈消費現象,確保資助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3 經濟資助與自我救助相結合,推進以勤工助學為主的資助方式
單純的發(fā)放助學金、給予困難補助、減免學費等無償資助措施,容易使貧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而勤工助學作為有償的資助方式,則很好地倡導了學生通過自食其力來完成學業(yè)。所以,高校要把勤工助學活動作為一種成長成才的方式來加以認識,勤工助學不僅是幫助高校貧困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而且能增強高校貧困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在實踐活動中樹立自立、自強、自尊的品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生活中,要切實幫助貧困生把經濟資助和自我救助結合起來。
3.4 經濟資助與全面育人相結合,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其一,加強對貧困生的感恩教育。感恩并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而是要通過教育的不斷引導。高??梢詫τ谪毨硎苜Y助設置要求,如要求他們每學期參加一定時長的志愿服務,才能獲得資助。通過這些為別人服務的活動,他們可以看到人與人是相互支持的,正因為有了國家和社會的幫助,使他們能夠完成學業(yè),那么他們也必須用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回報祖國,來奉獻社會。
其二,加強對貧困生的朋輩教育。高校的貧困生普遍具有自尊心強,容易自卑等特點,通過與之有相同背景的人來分享信息、觀念和行為則易于被其接受。所以用身邊人、身邊事來對貧困生進行教育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倡導貧困生之間的互助,要善于發(fā)現貧困學生中品學兼優(yōu)、勵志奮斗的優(yōu)秀典范,用他們的生動事例來勉勵廣大的貧困學生努力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其三,加強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貧困并不可怕,貧困也并不是丟人的事情,高校應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詢機制的基礎上,增強對貧困生心理教育的針對性與系統(tǒng)性。通過給貧困生開辦講座等形式,讓貧困生逐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克服自卑情緒,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掌握應付挫折、表達情緒的能力;鼓勵他們協(xié)調好人際關系,指導他們調控情緒;使貧困生正確對待逆境和挫折,放棄不安全和戒備情緒,融入集體生活中來。
其四,加強對貧困生的誠信意識教育。高校貧困生在獲得資助前,需本著誠信意識提供各項證明材料。在獲得資助后,也因誠實守信,一諾千金。就拿國家助學貸款來說,辦理的學生不需要貸款擔?;虻盅?,但需要承諾按期還款,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這本是國家對貧困學生資助的一種重要方式,但在推行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即部分受助學生不遵守合同規(guī)定,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予還款。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廣大貧困生進行誠信教育,培養(yǎng)學生明禮誠信的道德規(guī)范,培養(yǎng)學生的信用意識,強化學生的信用觀念,進而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行為。
高校的貧困生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在國家、社會、學校等各方面的努力下,高校助困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我們仍必須看到,貧困生資助工作中還存在著需要完善和加強的地方,只有不斷根據社會發(fā)展和現實需要總結成功經驗,修正資助政策,才能真正幫助高校貧困生全面成長成才,才能確保助困工作的良性發(fā)展。
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SZJ11224
參考文獻
[1] 金晶.對當前高校貧困生管理工作的探究與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第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