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嫁接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將砧木的剪口控制在距離地面6至8厘米左右,將削接穗控制在稍露木質(zhì)部為最佳,以防水分的流失。將接穗插在砧木,確保兩者的形成層至少一側(cè)對準;
2、用塑料薄膜迅速將兩者的結(jié)合處捆綁起來,不要暴露在外面,以防水分養(yǎng)分的流失;
3、嫁接后要注意植株的水分充足,及時進行澆水。
二,嫁接后的養(yǎng)護:
1、嫁接成功之后一個月內(nèi)記得及時摘除砧木的萌蘗。
2、對于盆栽內(nèi)的雜草一定要及時的清除。
3、摘心和修剪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最合適的時間是2-3月以及6-7月,因為2-3月氣溫開始回升,木棉萌芽,嫁接的話成活率比較高,而四五月份氣溫就比較高了,容易導(dǎo)致嫁接的枝條干枯,不易成活。
2、木棉接穗選擇
選擇已經(jīng)開花的木棉母樹,取兩年生的芽體飽滿充實、生長健壯、無病無害的當年末花枝條作為接穗。然后立即將葉片剪去,保持水分,防止其散失,再用濕毛巾將枝條裹住,放到陰涼處。如果想要儲藏幾天,可以用石蠟將其兩端封口,覆蓋上4-6cm的沙層,要注意通風(fēng)保濕。
3、木棉嫁接方法
最好是采用單芽切接,這樣不會抑制其它芽眼的萌發(fā)。嫁接的時候,先在接穗上選擇一個飽滿芽,然后在反面下部0.15cm的地方削出不帶木質(zhì)部且長度為1.5cm左右的平面,其另一面則削成45°的斜面,于芽的上端1厘米處截斷,這樣來削取接穗,長度為4cm。在離地面15厘米處剪砧木,平滑面縱切一刀,1.5cm左右,然后將接穗插入到嫁接口中,兩邊的形成層要對齊,并緊密接觸,接穗的上端要露白,然后用塑料薄膜進行困扎,芽眼處只包一層就可以。
4、木棉嫁接管理
一、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營養(yǎng)土的配制。選中上肥力土壤,經(jīng)適量敵磺鈉消毒后,按2∶1比例與腐熟的堆廄肥混合均勻,配制成肥力適中、結(jié)構(gòu)疏松、吸熱保濕性好的營養(yǎng)土,分裝于營養(yǎng)缽內(nèi)。
砧穗的培育。選擇成活率高,抗旱耐澇,不死苗,對果實品質(zhì)無不良影響的優(yōu)質(zhì)砧木種子。做砧木的瓜類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蘆。種子經(jīng)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營養(yǎng)缽內(nèi),播期比常規(guī)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剛出土?xí)r,于無毒苗床內(nèi)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種子,當砧木第一片真葉全展,西瓜兩子葉展平時,開始嫁接。
苗床土選擇。要選擇溫光條件好,排水方便,土層深厚的菜園土。
瓠瓜播種??砂葱芯?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種,以便培育壯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蓋育苗。
二、嫁接方法
1. 插接法。將砧木頂心摘除,用直徑小于砧木胚軸直徑的帶尖竹簽,從砧木頂心處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將西瓜苗自子葉葉下0.5~1厘米胚軸處削成圓尖形,把竹簽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將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緊,使接穗與砧木的子葉緊緊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時不要使胚軸裂開;砧木、接穗苗都必須是第一真葉展開期。此法優(yōu)點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難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轉(zhuǎn)入正常生長,嫁接成活率可達75%~95%。
2. 靠(舌)接法。將砧木頂心摘除,在子葉下0.5~1厘米處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莖粗,刀口約0.5厘米長;西瓜苗從子葉下1~1.5厘米處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莖粗,刀口長0.5厘米。將兩種苗的刀口對接,用適宜的夾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將接穗在靠近切口處切斷,以后2~3天內(nèi)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 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頂心的砧木苗子葉下方0.5~1厘米處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長度0.5厘米,切深至胚軸1/2;在西瓜苗子葉下方0.5~1厘米處切成楔形,將砧木插入切口內(nèi),用夾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處于子葉展開到第一片真葉顯露時進行,方法較易掌握,成活率較高,但速度較慢。
4. 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葉上方橫切,隨即自莖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長的縫;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葉與第三片真葉之間的莖上用刀削去兩側(cè)表皮,切口長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縫內(nèi),呈抱合狀。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較大苗齡,接穗嵌入砧木時用力要小,防止將砧木剪斷。當接穗直徑是砧木直徑的1/2時采用此法最適宜。
5. 斜切接法。將長出3~4片真葉的砧木在第一片真葉的下方切成1厘米長斜面,接穗在子葉上方按與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長的斜面,然后將兩斜面對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適宜的床溫。適宜的床溫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條件,特別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氣溫較低,嫁接苗傷口的愈合緩慢,因此必須十分重視苗床的保溫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夜間不低于18℃,床溫過高或過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 保持較高的濕度。較高的濕度可減少嫁接苗水分蒸發(fā),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關(guān)鍵。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應(yīng)在移植后澆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應(yīng)在嫁接前3~4小時給砧木澆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適當遮陽、密閉。第三天以后進行適當通風(fēng),但仍要保持高濕條件。如果床內(nèi)空氣濕度過低,可采取彌霧法適量噴水補充。
3. 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減弱苗床內(nèi)的光照,減少熱量來源,使苗床內(nèi)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從而減少嫁接苗的蒸騰失水和養(yǎng)分的消耗,促進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內(nèi),在苗床上白天覆蓋草簾,避免陽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時間,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斷接穗根部后的2~3天內(nèi),仍需繼續(xù)進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
1、腹接法:腹接法在生產(chǎn)應(yīng)用上較廣,首先在切口距地面10-15厘米,選擇東南向光滑的一側(cè)作切口。切口形狀有冂或T形或形。冂形切口的操作方法是將刀刃前1/3緊貼砧木主干,向下推壓縱切,由淺至深切開砧木皮層,切口長度比接穗略長,并切掉削開皮層的1/3-1/2,以免砧木切開的皮包住接穗的芽眼。將接穗放入切口內(nèi),接穗的皮層應(yīng)對準切口的皮層,接穗的短削面下端與砧木切口底部接觸,用薄膜帶將接穗和砧木包扎緊。春季或5-6月份腹接時,可作露芽包扎;秋季嫁接時,應(yīng)將接穗全包在薄膜內(nèi)。
2、芽接:芽接在8-9月,選取茁壯的、品種好的當年生枝條作為種條,進行壓接,原來的樹可以適當修剪,嫁接時原樹可以嫁接多處。枝接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同樣選取健壯的種條,但是最好要選取于嫁接樹同等粗細的種條,將種條底部削成尖形嫁接就可以了。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關(guān)鍵詞:西瓜 嫁接方法 嫁接苗 培育管理
一、西瓜嫁接的條件
1、土壤肥沃,土質(zhì)適宜,營養(yǎng)元素豐富。首先采用高質(zhì)量的肥土,然后再添加適量的敵磺鈉進行消毒,最后與完熟的廄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
2、栽培砧穗選擇砧木種子。一定要挑選那些對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強、抗病能力強、易成活、優(yōu)質(zhì)健康、無后期副作用的種子。在營養(yǎng)缽內(nèi),適當放入已經(jīng)催芽消毒后的砧木種子。接下來就是要選擇溫度、濕度以及光線較好的菜園土作為苗床土
二、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1、營養(yǎng)土的配制。選中上肥力土壤,經(jīng)適量敵磺鈉消毒后,按2:1比例與腐熟的堆廄肥混合均勻,配制成肥力適中、結(jié)構(gòu)疏松、吸熱保濕性好的營養(yǎng)土,分裝于營養(yǎng)缽內(nèi)。
2、砧穗的培育。選擇成活率高,抗旱耐澇,不死苗,對果實品質(zhì)無不良影響的優(yōu)質(zhì)砧木種子。做砧木的瓜類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蘆。種子經(jīng)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營養(yǎng)缽內(nèi),播期比常規(guī)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剛出土?xí)r,于無毒苗床內(nèi)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種子,當砧木第一片真葉全展,西瓜兩子葉展平時,開始嫁接。
3、苗床土選擇。要選擇溫光條件好,排水方便,土層深厚的菜園土。
4、瓠瓜播種。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種,以便培育壯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蓋育苗。
三、嫁接方法
1、插接法:插接法又叫頂插法。所用工具有竹扦(一頭削成稍扁的錐形,一頭鏟形,寬2~3毫米)、刀片、酒精和藥棉。竹扦和刀片應(yīng)始終干凈,并每用1次用藥棉沾酒精涂抹消毒1次。嫁接時先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夾住砧木苗下胚軸,食指從一側(cè)頂住生長點,右手拿竹扦,用鏟形一端將砧木生長點從兩子葉之間平鏟去,然后用竹扦的另一端,在鏟去生長點的傷口處靠近一片子葉稍向斜下方插,插成深約1厘米以上的孔。砧木扎好孔后,馬上用刀片將西瓜苗從下胚軸基部切下,然后用左手中指、拇指輕輕捏住兩片子葉,食指托住下胚軸,右手持刀片將下胚軸一側(cè)斜向前削,削好后轉(zhuǎn)動幼苗再削,然后再轉(zhuǎn)動再削,最后使胚軸前端削成楔形,長約1厘米(使之稍短于鉆木上的插孔),隨即把接穗插入鉆木的扎孔中。
注意,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成十字狀;接穗下插要深,除將接穗刀口全插入砧木外,還應(yīng)將接穗帶皮部分插入一點。這樣可減少傷口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2、劈接法:本方法所需工具除插法相同外,還需塑料夾。嫁接時也是先將砧木生長點用竹扦鏟掉,然后用刀片將下胚軸一側(cè)上向下劈開長1~1.5厘米的切口。切口深約為下胚軸粗的2/3,不要把下胚軸全部劈開。緊接著削掉接穗的根,將下胚軸一邊削一刀,削成楔形。楔形橫斷面為三角形,一面仍帶有下胚軸表皮。最后將帶皮的一面朝外插入砧木,再用夾子夾牢即可。
3、靠接法:如果砧木是撒播育苗的,嫁接時需將幼苗起出來,如果是育在營養(yǎng)缽或土塊中的,則連營養(yǎng)缽或上塊起出即可。嫁接的一第一步是選擇大小差不多的兩棵苗子進行嫁接。第二步是將接穗靠近上半部用刀片向上斜削一刀,深為下胚軸粗的2/3,長約1厘米以上。第三步是將砧木生長點用竹扦鏟掉,并在下胚軸相應(yīng)部位用刀片向下斜刀,切口深為下胚軸粗的2/3,長約1厘米以上。最后將接穗與砧木嵌合在一起用塑料夾夾好,并將接穗苗根埋到土里。
4、芯長接法:這種方法適合于將粗的接穗嫁接到細的砧木上,如用于無籽西瓜的無性繁殖上。方法是先將無籽西瓜莖蔓按葉節(jié)切段,每節(jié)一段。然后將切段基部一端切成小于45度角的斜面。同時將子葉期的砧木苗頂端保留1片子葉削成同樣的斜面(兩個斜面長度為1~1.5厘米)。最后將兩個斜面貼在一起用塑料帶綁牢或用塑料夾牢即可。
四、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適宜的床溫。適宜的床溫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條件,特別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氣溫較低,嫁接苗傷口的愈合緩慢,因此必須十分重視苗床的保溫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夜間不低于18℃,床溫過高或過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保持較高的濕度。較高的濕度可減少嫁接苗水分蒸發(fā),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關(guān)鍵。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應(yīng)在移植后澆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應(yīng)在嫁接前3~4小時給砧木澆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適當遮陽、密閉。第三天以后進行適當通風(fēng),但仍要保持高濕條件。如果床內(nèi)空氣濕度過低,可采取彌霧法適量噴水補充。
3、煉苗 嫁接后10天~12天若接口處愈合良好,接穗子葉明顯增大,顏色嫩綠,說明嫁接苗已成活。這時應(yīng)逐漸增加通風(fēng)、透光直至能接受全天陽光直射。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減弱苗床內(nèi)的光照,減少熱量來源,使苗床內(nèi)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從而減少嫁接苗的蒸騰失水和養(yǎng)分的消耗,促進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內(nèi),在苗床上白天覆蓋草簾,避免陽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時間,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拷用缭谇袛嘟铀敫亢蟮?~3天內(nèi),仍需繼續(xù)進行遮光管理。
4、成苗后管理 成活秧苗應(yīng)及時除萌,撤夾,分級排放,根據(jù)秧苗的生長狀態(tài)適當補充肥水,使秧苗生長整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