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班美術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活動名稱:藏藏畫
活動領域:藝術
適合年齡段:5—6歲
活動目標:
1、巧妙構(gòu)思并設計制作有趣的畫,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
2、通過設計制作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3、體驗采用多種創(chuàng)作方式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樂趣。
活動準備:水彩筆、素描紙、刻刀、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大家認識一位新朋友,他叫七七,不過它可不是我們?nèi)祟?,而是沒有翅膀的七星瓢蟲,這不,他來了……
(翻開隱藏式范畫七七,因未打開隱藏頁,幼兒并未發(fā)現(xiàn))大家看到了嗎?(翻開隱藏頁)原來他的翅膀在這里,想知道七七的翅膀是怎么長出來的嗎?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進入到奇幻的世界(觀看圖片邊講述七七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提問:小朋友們覺得故事怎么樣,有什么感想?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知道七七的翅膀是怎樣做成的嗎?
2、將范畫傳到每組讓幼兒分組去觸摸、觀察、分析、討論隱藏式繪畫的做法。
3、幼兒分組討論,講述本組探討后的成果。
小結(jié):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在這里老師再向大家介紹兩種隱藏式書頁的設計方法。
1、挖洞法:先在整幅畫頁上畫上七星瓢蟲的外殼,后用刀子沿外殼的邊緣及外形
割開,兩端不割斷。這時,七星瓢蟲就能掀開漏出下面的洞來。再在洞的下面附上一張紙,畫上七星瓢蟲的翅膀,當掀開外殼時,就能漏出里面的圖像。
2、加紙遮蓋法:將蝴蝶直接畫在畫紙上,再用其它的紙做一片花瓣,并在它的根部預留出多余的紙邊,折回后粘在畫頁上。這樣,掀開花瓣,下面的蝴蝶就露出來了。
3、提問:想一想,你認為哪一個故事最適合做成這樣的藏藏畫?是愿意獨立完成還是小組合作的形式?
4、制作的畫不僅要有趣,還要整潔美觀。
5、畫的形狀大小自定,可以是圓的、方的、三角形的、樹葉形的、動物形狀的甚至是不規(guī)則形的,都可以。
6、故事內(nèi)容可以寫在畫的任意一位置,也可以寫在畫的背面
一
教材分析:
本課以雞的形象為切入點,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裝飾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感受圖案的裝飾美。雞是學生最常見,最熟悉的動物,易于觀察了解,形象簡單易畫,適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課的重點之一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深入觀察了解形象的特點,在概括、夸張、變形中不失其特征。重點之二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運用各種花紋和表現(xiàn)手法,去添加被裝飾的形象,使形象更美麗,更有浪漫色彩。動物的側(cè)面形象最易于表現(xiàn)動物的特點。所以本課出現(xiàn)的圖片中,大部分為雞
的側(cè)面形象。雞的寫真照片,動態(tài)比較平靜,能讓學生了解雞的結(jié)構(gòu)、外貌特征。另外,教師還可多搜集一些能全方面體現(xiàn)雞的特征的資料給學生看,讓學生多觀察了解一些,學習效果會更好。民間藝術作品對引導學生進行結(jié)構(gòu)裝飾表現(xiàn)和純裝飾表現(xiàn)起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作品中的雞的動態(tài)各有不同,生動形象,裝飾方法豐富多彩,能給學生以啟發(fā)。
二
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民間美術作品的裝飾性特點。
2、能夠初步了解動物變形、裝飾的一般表現(xiàn)方法和規(guī)律。
3、愿意欣賞中國民間美術,對中國民間美術感興趣。
三
教學重點:
學習簡單的裝飾方法(裝飾、簡化、變形、夸張),感受其特有的藝術美感。
四
教學難點:
動物變形及創(chuàng)作過程
五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彩色筆、油畫棒、鉛筆、橡皮、圖畫紙)
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
六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雞在我國與“吉”字同音,是“吉慶”的象征,所以生活中以雞為題材的美
術作品非常多。
(教師展示雞的裝飾作品,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你們都在哪見過這些漂亮的雞呢?生:指名回答。
師: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給我們帶來吉祥與美好的祝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大花雞》一課。教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認識雞的造型及特點。
1、利用課件欣賞各種生活中的雞,(并詳細演示第4張)引導學生觀察雞的身體分幾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特點?
老師概括并板書:尖尖嘴,火紅冠,頭頸身體連一起,彎彎尾,結(jié)實的雙腿,鋒利的爪子,還有一身五顏六色的羽毛。
(三)、多媒體課件欣賞各種藝術作品中的裝飾雞,感受學習其裝飾特點。
1、利用多媒體課件賞析藝術作品中的各種裝飾雞的造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掌握夸張、變形等裝飾手法的特點,并感受其特有的藝術美感。
(1)、這些雞的特點與我們剛才看到的雞有什么不同?學情預設:生
1:顏色鮮艷豐富??
生2:雞的身上畫出了許多花紋圖案??
生3:和剛才看到的形態(tài)不太一樣??
生
4:太漂亮了,就像給雞穿上花衣服??
(2)、師:這些作品就是裝飾雞。它運用夸張、變形、概括添加等方法表現(xiàn)出的雞
就像給雞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
2、利用多媒體課件欣賞學生作品,進一步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四、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輔導
1、創(chuàng)設情境:下面請同學們動手創(chuàng)作自己的大花雞,最后我要把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師: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造,突出雞的變化和裝飾。
生:認真做畫。
師:及時給予指導,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展示并給予表揚,鼓勵。
五、評價活動
(1)作品展示。
教材分析:《大花雞》一課選自冀美版四年級上冊第六課。自古以來雞就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在長期的社會發(fā)展中,人們還利用“雞”的性情,以及和“吉”的諧音賦予了雞“吉祥”“勇敢”“準時守信”“平凡勤勞”等象征意義,受到人們的喜愛。雞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常被表現(xiàn)的形象。本課選取了表現(xiàn)“雞”的剪紙、繪畫、泥塑、刺繡等美術形式,一是讓學生欣賞我國多姿多彩的表現(xiàn)“雞”的美術形式,學習裝飾的表現(xiàn)手法。二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吉祥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藝術的理解和欣賞。
學情分析:我校地處城郊的農(nóng)村,學生主要來自周邊的農(nóng)村,他們對美術課很感興趣,并且喜歡表現(xiàn)自己熟悉的事物。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繪畫水平和美術鑒賞能力,但他們?nèi)鄙賹鹘y(tǒng)文化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滲透文化理念就非常必要。
教學目標:
1、
欣賞美術作品中雞的形象,了解它們的藝術特點。
2、
學習運用美術藝術手法,表現(xiàn)大花雞。
3、
通過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表現(xiàn)大花雞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運用各種藝術手法表現(xiàn)大花雞。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引趣
謎語導入:一朵紅花頭上栽,一件花衣身上蓋,一到天亮就唱歌,一唱千門萬戶開。
出示課題——大花雞。
二、
講授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花雞嗎?為什么?(學生交流感受)
2、藝術家也非常喜歡大花雞,他們以雞為題材,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想不想看看他們的美術作品?(通過欣賞不同美術形式中的雞的形象,初步體驗藝術作品中雞的感染力。)
3、你們喜歡這些作品嗎?誰來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說說它們的造型、色彩、表現(xiàn)手法上的特點,進一步了解雞的表現(xiàn)形式)
4、說一說,為什么人們喜歡以雞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
教師總結(jié):我國古人重“吉”,由于“雞”與“吉”諧音,自古以來,雞被看作“祥禽”,表達美好的寓意(也就是借物言志),所以雞的形象不斷出現(xiàn)在各種美術作品中。
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有關諧音的美術作品?連年有余、喜上眉梢、耄耋富貴、事事如意、吉祥如意等。
5、藝術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那么,藝術家是怎樣進行創(chuàng)作的呢?有沒有獨特的方法呢?(小組討論)
對比生活中的雞與藝術作品中的雞,說說藝術家是怎樣進行裝飾和變形的?(以一幅作品為例,以點帶面,深入了解、研究表現(xiàn)雞的藝術手法,突破重難點)
教師總結(jié):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
(1)造型——夸張
變形
概括
教師示范:教師手繪表現(xiàn)大花雞的變化。(直觀感受,解決重難點)教師適時總結(jié):不管怎么變化和裝飾,我們都能看出雞的樣子,為什么?這是因為藝術家抓住了雞的基本特征。
雞的基本特征:頭、雞冠、雞墜、脖子、身體、翅膀、腿、雞爪、尾巴。(深入了解雞的特征,層層遞進,循循善誘)
(2)色彩——鮮艷
豐富
對比強烈
(3)裝飾——添加
美化
寓意
6、欣賞韓美林《百雞圖》:藝術家能用這些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出一百只姿態(tài)各異的雞來,只要我們肯動腦筋,運用我們學到的方法還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漂亮的大花雞來。你們想不想也來創(chuàng)作一只別具一格的大花雞?(啟發(fā)創(chuàng)作)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作業(yè)要求: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一只獨特的大花雞形象。
注意:造型獨特、色彩鮮艷、裝飾美觀。
時間:15——18分鐘。
四、
展示作業(yè),師生共賞
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改進不足。
五、
小結(jié):
我們幼兒園為了能讓每位教師都能在工作中盡快地成長起來,成立了不同的項目組,通過定期開展相應的活動給大家創(chuàng)設互助的環(huán)境,分享各自的工作經(jīng)驗及對組員特色的點評與提升,對于大家的成長幫助很大。我們年級組內(nèi)的教師嘗試借助骨干后備組的力量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實踐主題內(nèi)容。在這里僅以美術欣賞活動《奔馬》為例,來介紹我們的開展過程。
一、主題演繹中尋找興趣點
在主題開展之前,年級組會結(jié)合主題的目標、幼兒的經(jīng)驗、課題組給予大家的課程內(nèi)容進行主題的演繹。《在農(nóng)場里》的主題演繹中,我們在課題組提供的活動內(nèi)容中發(fā)現(xiàn)了美術活動"奔馬",一時大家都對此活動非常感興趣,愿意來研討這個活動。熱情歸熱情,但美術活動是我們年級組的軟肋,特別此活動是欣賞中國畫,更是難上加難。在仔細研究了活動的內(nèi)容后,我們還是決定大膽地嘗試,并想通過這次嘗試,能給大家創(chuàng)設更多體驗不同教學活動的機會。我們經(jīng)過初步的討論,決定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與"奔馬"及徐悲鴻相關的資料進行學習,并學習一些水墨畫的技巧,能在設計教案時有一定的依據(jù)。
二、設計教案時借助項目組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是首次接觸中國畫,根本沒有相關的經(jīng)驗,因此活動的趣味性顯得尤為重要;另外通過活動了解中國畫的繪畫工具并進行初步的嘗試也是適合中班幼兒的,因為大班的主題中是需要幼兒進行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這需要一定的基礎。我們還預設了活動的目標,也將興趣放在首位。為了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我們在預設活動流程時,還結(jié)合了二胡名曲《賽馬》,通過欣賞樂曲,引出主題;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奔跑的馬與休息的馬的不同;通過比較,了解繪畫工具的不同尋常;通過嘗試,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在設計了教案以后,項目組的教師們還提醒我們的組員在學習中國畫的一些知識以外,對于毛筆的運筆等還需自己不斷嘗試,這才能給幼兒正確的技能。
三、教案演繹后制作教學具
有了完整的教案,并不代表就一定會是個成熟的課例,我們還需要深刻地理解與深入地嘗試。于是我們又坐在了一起,學習起教案,把書面文字變成生動的口頭語,特別是在介紹"文房四寶"的時候,因為是幼兒們陌生的事物,因此語言的作用尤為重要。在演繹教案的同時,我們也在商量著教具的制作形式。對于欣賞中國畫來說,作品相當重要,但要找到真實的作品有難度,因此我們考慮圖像呈現(xiàn)的方式,這就要借助電腦了。同時我們還需要收集繪畫工具等。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大家分頭準備需要的教具。
四、教學實踐中強調(diào)參與面
教學實踐是檢驗教案最好的方法,也是推進精品課例的關鍵步驟,因此我們一改以往的"一課三研"的形式,變通為"一課六研",給所有組員嘗試的機會。具體的方法是:每位組員教學時,我們其余的組員都會去觀摩,我們還會預先分工,有的關注教師的語言、有的關注幼兒的情況、有的關注教具的效果……每次活動以后,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分析,并針對教師的語言、幼兒的興趣、教具的使用情況進行及時的調(diào)整,并在下一位教師教學中得到落實。這樣經(jīng)過了六次的嘗試,我們在活動的導入(以草原背景圖片的猜測替換樂曲的導入)、課件的制作(多幅作品同時呈現(xiàn)替換單幅作品呈現(xiàn)方式)、幼兒的嘗試(每位幼兒的獨立嘗試替換部分幼兒的嘗試)等多個地方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使課例日趨完善。
五、教學展示時聯(lián)合項目組
經(jīng)過年級組內(nèi)的努力,我們自我感覺課例已經(jīng)很成功了,但是這未免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意思,如果能經(jīng)過大家的認可,那么才能真正成為精品課例吧,這還需要借助項目組的力量。既然我們已經(jīng)請求骨干后備組的幫助了,那么在她們研討美術活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個課例作為"麻雀"來解剖,這不又是個推動課例的好機會嘛!于是在骨干后備組的活動中,我們派出李怡雯現(xiàn)場展示活動"奔馬",在之后的課例討論中,大家確實給出了一些中肯的調(diào)整建議,建議都集中在繪畫技能這方面,這正是我們薄弱的地方,經(jīng)過了大家的點撥,也解答了困擾在我們心中的疑問,我們覺得課例終于成熟了。
大班美術教案:動物時裝聯(lián)歡會
活動目標:
1、能夠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初步嘗試用牙刷玩色,體驗色彩的美感。
2、通過此游戲活動,讓幼兒體驗快樂情緒。
活動重點:能夠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初步嘗試用牙刷玩色。
活動準備:
課件(森林背景圖,沒有毛的小動物),牙刷若干,顏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 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兒。
森林里正在舉行時裝聯(lián)歡會,許多小動物都穿著色彩繽紛的衣服,高高興興地去參加聯(lián)歡會。
2、 請幼兒一起參加。
老師:“寶貝們,森林大王獅子邀請你們一起參加聯(lián)歡會呢,你們愿意嗎?”
小朋友:“愿意!”
老師:但是獅子大王說了,要參加我們的聯(lián)歡會必須帶一位穿著漂亮衣服的小動物才能來參加。
二、引導討論,教師示范
1、教師:朱老師今天也想去參加聯(lián)歡會,瞧,我?guī)砹耸裁葱游镅?可是它今天沒有穿好看的衣服,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誰有好的辦法!(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小動物)
2、 教師提示有刷子,引出刷子這一主要內(nèi)容。讓幼兒想想找個什么顏色給小動物打扮?(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
2、 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刷子怎么刷,一起試試看。
3、 引導幼兒觀察,先刷那里?(學說“刷刷刷,刷刷刷,刷得亮有亮,刷得仔細些,慢慢刷,來回刷)再刷哪里?
4、 請愿意的小朋友來試一試。
三、幼兒嘗試體驗
1、 老師帶的小動物變漂亮了,那么小朋友們你們想帶什么小動物去呢?自己想一想,等會請小朋友們把你想請的小動物畫出來,再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 幼兒邊刷邊說:“刷刷刷,刷刷刷,刷得亮又亮。”
3、 提示:來回刷,拿拿牢,每根毛都刷干凈,喝點水,小動物才不會疼。
4、 音樂時裝會開始了,出示背景圖,聽音樂參加聯(lián)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