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技術材料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家具設計;材料技術;相互關系;發(fā)展趨勢
家具是一種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常見用品,我們幾乎每天都與其密切接觸,從原始人用以休憩的土堆到現代社會的各類家具,可以說家具歷史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家具設計講究的是人體工程學的合理性運用,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是高效,健康,舒適和安全,便也成為了家具設計的基本宗旨。20世紀初,現代設計產生之后,許多先鋒派家具設計師積極從材料和技術方面對現代家具設計進行探索,想通過新的表現形式和設計風格來展現新的審美價值,力求創(chuàng)造形式與功能高度統(tǒng)一的家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具的功能、特性、內涵也隨之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它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供人們坐、臥的基本工具”,而是由單一的器具設計向智能性、系統(tǒng)性、互動性的全面發(fā)展,以其獨特的功能特性、豐富的造型語言、各異的文化內涵,滿足不同使用群體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給人以嶄新的感官體驗,現代家具設計可以說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1 材料技術與家具設計的相互作用關系
自從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端開始,材料技術就一直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從人類利用石器捕殺獵物到自燃起火的保留再到鉆木取火,都說明了材料技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正是因為鉆木取火的發(fā)明,才使得人類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前進,材料技術在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之后,人們開始考量對于審美的需求,設計由此而生,一項材料技術的創(chuàng)新、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替、一項新工藝的改進都需要設計,設計可以說是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二者息息相關,互為因果,同時也是時展的必然產物。它們的關系可以簡單的概括為: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技術的進步直接制約著設計的發(fā)展,設計的實現以技術為基礎,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接下來將從三個方面更加詳細的說明材料技術與家具設計的關系。
(1)材料的表面特征決定了家具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表面特征,表現在家具形態(tài)上的效果也不盡相同。例如木材純天然的紋理、質感和色彩賦予了木質家具古樸自然的特性,織物和皮革的柔軟度成就了家具的溫暖和舒適,金屬光滑的表面創(chuàng)造了家具挺拔的外表,根據不同材料的不同紋理可以使家具具有強烈的個性和藝術感染力。
(2)材料的物理性能與家具的形態(tài)造型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是指材料的密度、質量、規(guī)格、導熱系數、熱脹冷縮等性能和硬度、強度、韌性等力學性能,這些性能直接影響到家具的造型設計。例如金屬材料比木質材料的強度高,可以設計成各種纖細輕巧的家具形態(tài);塑料材料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因而可以進行隨意的形狀設計;結構類材料可用于家具的承重部件,而織物和皮革只能作為家具的表面覆蓋材料。
(3)材料的加工特性影響著家具的現實形態(tài)。家具設計過程中,出于功能和審美的需求,材料一般不會被直接采用,往往會經過各種加工,而加工技術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受到各種技術條件的限制。也就是說,材料的形態(tài)特征并不能完全被反映到家具形態(tài)特征上,例如經過彎曲處理的木材和金屬材料可以塑造各種圓潤動感的家具形態(tài),經過編制處理的竹材可以形成家具形態(tài)的韻律感,這就需要設計師們在選用材料的同時,熟知材料的加工性能,才能得心應手的使用各種材料,服務于家具設計。
2 材料技術對家具設計的影響
家具設計作為室內設計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材料和技術對于家具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從材料上來說,如果沒有材料,任何設計師也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設計只能停留在構思階段,如果沒有技術,設計師將難以實現各式各樣的家具造型,同時對于藝術性的表現也不能那么的流暢。所以對于家具設計師而言,材料和技術猶如繪畫家眼中五彩斑斕的色彩和手中的畫筆一樣,它們是設計師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的前提條件。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迅速發(fā)展,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人們對坐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家具外觀形式上的美觀,同時更重視功能上的舒適。因此這些需求促使設計師對材料的選用要更加的多樣化,技術上更趨科學化、理性化和人性化。所以,材料和技術對家具設計的影響甚大。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1)視覺形式方面。人類主要通過視覺、觸覺和聽覺器官來感知世界,但大部分信息主要還是通過視覺獲得。材料正是通過視覺元素,如色彩和肌理,來影響家具的視覺形式。如荷蘭“風格派”設計師里特維爾德設計的“紅藍椅”,整體由直線木條與兩塊木板構成,整體上給人以棱角分明、幾何感強、極具風格化的抽象感覺,這個便是材料在設計中的具體體現??傊?,材料和技術是家具設計師實現設計表現特征的兩大元素,多樣化的材料和層出不窮的技術使家具設計師對于實現設計表現形式有更多的選擇,可見,新材料和新技術對現代家具設計的影響甚大。
(2)設計風格方面。材料和技術是影響現代家具設計風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技術是主導因素,它對現代家具設計風格有著根本性的影響。技術主要是從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進行影響的,不同材質的材料運用不同的技術會得到意想不到不同的效果。
(3)美學價值方面?,F代設計的美學價值主要體現在材料、技術和裝飾等方面。在現代家具設計的歷程中,人們對材料的選用是隨著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材料代表了不同的審美喜好。技術則是為了實現形式與功能高度統(tǒng)一提供可能,家具設計的主要目的則是通過不同的造型以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和功能審美的需要;裝飾則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現代家具設計所追求的視覺、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審美心里需求。
3 結語
家具設計的發(fā)展始終是融合科學、技術、藝術于一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每一次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從各個方面影響現代家具設計,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傊?,在現代設計發(fā)展的歷程中,新技術、新材料不僅帶來了現代家具的新設計、新造型、新色彩、新結構、新功能,而且拓展了新的視覺形式,影響了人們對家具的審美價值觀念,這種發(fā)展特點和趨勢還將影響到今后家具設計的發(fā)展,所以材料技術對于家具設計及其具有影響力,當然不僅僅只局限于家具設計,其他設計領域同樣會受到新材料技術的影響而日趨完善和強大。
參考文獻:
[1] 林璐,李雪蓮,劉軼婷.家具設計[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2] 唐立華,劉文金,鄒偉華.Furniture design[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
[3] 尼可拉·斯坦德曼(Nicola Stattmann)(德).材料技術在設計中的運用[M].張雅穎,方瑜,顏少杰,譯.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4] 鄭建啟.劉杰成設計材料工藝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關鍵詞】高分子材料 阻燃技術 無機阻燃劑 鹵系阻燃劑
1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機理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機理是破壞原有高分子成分,形成新的保護膜或隔離層,達到抑制分子燃燒的效果。一般阻燃性質從兩個原理中進行分析,分別為隔氧及溫度,隔氧采用凝聚相阻燃機理,高分子阻燃材料在燃燒過程中,形成阻燃細微分子,中斷該鏈式反應。鏈式反應中斷后,分子熱分解的溫度較高,所以燃燒后期會形成水蒸氣,阻燃材料高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氫氧元素,與空氣接觸后,便會形成水霧覆蓋在材料表層。其次便是能隔斷與空氣的接觸,形成的水霧除了降低表層溫度外,還能堵塞阻燃材料的氣孔,形成密閉環(huán)境,隔斷與空氣的接觸。凝聚相在作用機理中有4種阻燃模式,阻燃材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惰性氣體,延緩阻燃材料的燃燒;燃燒期間會產生多碳氣孔,使其阻燃材料難以燃燒;反應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量,降低反應溫度;其次無機比熱容較大的分子,在燃燒過程中,通過分子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使分子發(fā)生質變,促使反應中斷停止。該兩種反應在作用機理中大致相同,但在反應中作用的機理很多,所以在劃分高分子阻燃體系結構上仍十分復雜。
2 高分子材料阻燃劑的類別
2.1 無機阻燃劑
無機阻燃劑作用機理便是通過無機化合物的熱分解,產生保護膜或水蒸氣,隔斷與空氣接觸及降低燃燒溫度。無機阻燃劑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結晶水,溫度升高后,吸收周圍熱量,降低其燃燒溫度,阻斷其物質的燃燒;另一種便是通過阻燃劑燃燒形成保護膜,例如:Al(OH)3燃燒過程中,產生致密的氧化層薄膜,隔斷物質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無機阻燃劑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會產生較為污染有害氣體,一般常用作防火無機阻燃劑。
2.2 鹵系阻燃劑
在元素周期表中,鹵系元素包括:氟、氯、溴、碘,該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效的阻燃效果。化合物中含有氟利昂,該化合物易散發(fā),破壞臭氧層。在該物質中分別添加氯元素及氟元素,然后對標準沸點進行比對。其中添加氯元素標準沸點升高,化合物中含有3個氯分子時,標準沸點為61.2℃;其中添加氟元素標準沸點降低,化合物中含有3個氟分子時,標準沸點為-128℃,具體數據量如表1所示。含氯化合物阻燃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化學性質穩(wěn)定,能與多種高分子化合物相融,不影響化學反應。溴元素阻燃化合物包括:十溴聯(lián)苯醚、四溴苯酚、六溴環(huán)十二烷等,化學穩(wěn)定性位于氯和碘元素之間,具有良好的阻燃性。鹵系元素雖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一般阻燃劑內都添加少量的鹵系元素,保證達到阻燃效果。
表1 氟、氯化合物標準沸點比對表
2.3 磷系阻燃劑
磷系阻燃劑包括:紅磷、白磷、磷酸氫二銨以及亞磷酸酯等化合物,磷系化合物在燃燒過程中會形成性碳膜,該膜除了降低溫度外,還能起到隔斷空氣的作用,達到理想的阻燃效果。其次紅磷與白磷的混合,也能起到良好的阻燃性。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并產生大量白煙;白磷燃燒性質與紅磷相似,最終產物都是五氧化二磷,兩種磷在制備次磷酸阻燃劑中,能夠提升與液體水的混合比例。次磷酸(H3PO2),分子量60,與強氧化劑反應時,產生磷酸氫及氫氣等,不會產生助燃氣體成分。針對磷系阻燃劑的配比關系,其中次磷酸中磷含量占有比例在35%,亞磷酸中磷含量占有比例在27%,保證磷系元素達到理想的阻燃效果。
3 高分子材料阻燃技術的發(fā)展
3.1 納米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納米技術也逐步應用于高分子材料阻燃技術中,日本曾研發(fā)出納米硅酸鹽黏土納米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阻燃特性。納米材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抑制劑,改變燃燒物質的內部結構,使其發(fā)生質變。研制出的納米硅酸鹽黏土分子直徑在0.4-0.5nm,產生的凝聚產物能夠封閉其氣孔,隔斷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其次在熱釋放速率上也具有延緩效應,保證有效時間內散發(fā)的熱值最小。
3.2 接枝和交聯(lián)改性技術
接枝和交聯(lián)改性技術利用的是光敏技術與化學接枝,將多種無機化合物交織在一起,使其形成共聚化合物。共聚化合物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無機絕緣層,吸收易燃物質內的高分子,減少助燃物質內的有效成分。其次該技術也可用于減少燃燒物質后的產物,提高其阻燃性,最終達到理想狀態(tài)。
3.3 膨脹技術
膨脹技術般采用發(fā)泡劑作為阻燃物質,發(fā)泡劑具有三個優(yōu)點,包括:無排煙量、無毒氣、無滴落。原有技術在做阻燃處理工藝中,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例如四溴苯酚在阻燃處理工藝中,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不但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還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無滴落主要體現在該阻燃劑不會產生腐蝕性液體,導致局部腐蝕。
4結語
通過對高分子材料阻燃技術的應用分析,使得筆者對此該技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這種技術不但能夠對物質燃燒起到阻燃特性,而且也不會污染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建祺.無鹵阻燃聚合物基礎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34(17):33-34.
[2]張軍.聚合物燃燒與阻燃技術[M].北京:化工工業(yè)出版社,2008,38(24):58-59.
關鍵詞:建筑節(jié)能;外墻保溫技術;節(jié)能材料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全球環(huán)境和能源問題的不斷突出,越來越多的建筑材料都向著節(jié)能方面發(fā)展和研究。建筑節(jié)能是我國節(jié)約能源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個國家正在積極宣傳節(jié)能的重要性,進而達到一個全民普及節(jié)能的意識。根據本國建筑環(huán)境的不同,每個國家對于建筑表面的外墻保溫技術進行了相互的技術支持和溝通。目前,從我國的建筑節(jié)能水平和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就氣候的影響方面,我國所占的比例還沒有發(fā)達國家的五成。因此,我國特定的地域環(huán)境對于建筑外墻的技術要求就變得更為嚴格。加上環(huán)境的污染和人為的破壞,從而給建筑外墻保溫技術提出了更大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開發(fā)節(jié)能的外墻保溫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外墻保溫技術的分類以及特點。
1.1 內保溫技術及其特點
外墻內保溫施工的最大特點就是施工速度很快而且易于操作。所以說,它可以保證施工的進度,此外內保溫技術的一個重要優(yōu)勢就是技術成熟。這樣的優(yōu)勢可以讓我們在大面積的施工上來加快施工的進度。但是與此同時,此項技術也有一些問題(比如開裂、解決隔熱、影響工程的第二次裝修)。
1.2 外保溫技術及特點
外墻保溫顧名思義就是給建筑物加上一件保溫的外套。它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廣的一種建筑保溫節(jié)能技術。與內保溫比起來,外保溫技術合理,有著非常明顯的優(yōu)越性。我們在使用同樣規(guī)格、同樣尺寸和性能的保溫材料時,外保溫都要比內保溫的效果來的好?,F在外保溫技術不僅使用在新建的結構工程,它同樣也適用在舊樓改造上,適用范圍非常廣而且技術含量比較高;外保溫包在主體結構的外側所以能夠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有效減少建筑結構的熱橋,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間;同時消除了冷凝現象,提高了居民居住的舒適度。
2 外墻外保溫的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法
2.1 粘結強度
外墻外保溫(尤其對于高層建筑)最讓人擔心的是保溫材料發(fā)生脫落傷人,如果我們只用水泥砂漿粘結,那樣的話保溫層風險太大。近年來,我們采用兩種方法:一、聚合物水泥砂漿、特種膠泥等材料進行粘結,并用機械固定件加以固定;二、用鋼筋錨固件將保溫材料與現澆砼外墻一同澆筑施工的工藝,使其成為一個整體。
我們把聚合物水泥砂漿、特種膠泥、高分子聚合乳液與水泥按一定的比例經均勻攪拌形成粘結劑,此種黏合劑對保溫材料有著非常強的吸附粘結能力,在硬化之后保留的有機材料是一種性能非常穩(wěn)定的結合材料,同時其還具有有效的 耐凍融性,耐久性和抗氧化等。
2.2 外保溫面層開裂、起鼓
外保溫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施工工藝、粘結材料、玻纖網格布等材料常常會影響保溫質量,比如粘貼保溫層的基層強度太低,濕度太大或有油污等都會引起空鼓或脫落;我們如果采用高性能、高強度的聚合物水泥砂漿、特種膠泥則可以解決外保溫的粘結技術和面層開裂、起鼓等技術問題。作為抗裂保護層的關鍵增強材料,玻纖網格布在外墻外保溫技術中的應用發(fā)展十分迅速。一方面,它能有效的增加保護層的拉伸強度;另一方面,它能夠有效的分散應力,將原本可以產生的裂縫分散成許多較細裂縫,從而形成抗裂作用。所以說,我們選擇合格的玻纖網格布十分重要。
3 常用的兩種外墻外保溫的做法
3.1 保溫層與鋼筋混凝土結合層合一的施工工藝
這項工藝首先將保溫層在工廠里預制成塊體,我們一般選擇0.4到0.5cm厚的腹絲穿透型單面鋼絲網架聚苯板來作為保溫隔熱層(鋼絲網是采用Φ2鋼絲網片與Φ2.5鍍鋅鋼絲插絲網焊接成的)。在現場施工時,我們首先將保溫板置于現澆鋼筋混凝土澆筑前外模內側;在聚苯板安裝后,用Φ6的錨筋穿透板身與混凝土墻體鋼筋綁牢,作為固定措施與鋼筋混凝土外墻澆筑為一體,利用混凝土的側壓力與握裹力將保溫板牢固地裝定在結構外墻上。
此項工藝的優(yōu)點如下:
(1)保溫層與混凝土外墻的緊密結合有效地解決了外保溫層脫落而掉落的安全隱患。(2)我們還可以在它的表面粘結各式各樣的面磚。(3)粘結強度、保溫性能等方面遠遠優(yōu)于后貼外保溫的工藝。(4)可以節(jié)省工期,降低工程造價。
此項工藝的技術的一個難點就是面層抹灰的開裂、空鼓。目前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在抹灰前,用界面劑對聚苯板表面進行二次處理,然后抹摻有少量聚合物的水泥砂漿(1∶3為好,并且摻少量杜拉纖維)分層抹壓(每層6~7mm厚),抹壓找平后,表面再用高效聚合物水泥砂漿抹大約2到3mm厚,加玻纖網格布1層。澆灌外墻混凝土時,較大的側壓力使得聚苯板受到壓縮,拆模后回彈,因而聚苯板的外表面一般都會不平整而且抹灰地厚度差異較大,容易形成裂縫。
3.2 比較成熟的幾種外墻保溫技術
3.2.1 外掛式外保溫
外掛的保溫就是采用粘接砂漿等材料來將保溫材料貼掛在墻體上形成一種保護層。最后還要加做外裝飾層。但是這樣的施工防曬劑費事費力。難度大,既要考慮材料的粘合性還要考慮材料的保溫性能。況且加上施工外部條件的制約,施工的接觸環(huán)境分布在高層,使得施工人員的安全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3.2.2 聚苯板與墻體一次澆注成型
此項技術就是將聚苯板這樣的材料利用混凝土作為依托復合的一種墻面形式。這也是復合材料成型的一種形式。此項技術解決了外掛式保溫的主要問題,優(yōu)勢就是能夠節(jié)省工時和施工的材料,造價也相應的降低大概10%左右。但是這樣的澆筑保溫形式需用鋼絲網架,造價相對比較高,而且從鋼材是良好的導體,會降低墻體的保溫效果。
3.2.3 聚苯顆粒保溫料漿外墻保溫
使用聚苯顆粒保溫料施工技術簡單,可以減少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人員的安全性也較好,這樣施工的工作效率較高。它可以不受結構質量差異的影響,直接用保溫的料漿來找補,避免施工中出現墻皮脫落,不會因為環(huán)境惡劣來影響墻體保溫的整體效果。從而實現了外墻保溫技術的一個技術的飛躍。這樣材質施工方式,適用于大面積高層墻體的推介。
4 外墻保溫節(jié)能材料
外墻采用保溫材料的同時還得考慮到節(jié)能和節(jié)約成本。采取一種絕熱材料,一方面可以滿足建筑空間的相對的熱環(huán)境,而且從環(huán)保的角度上看也是為了節(jié)能。世界范圍內的能源日益趨向于緊張,絕熱材料的節(jié)能這方面的意義越來越突出。從居民的生活使用上來看,使用節(jié)能材料產生的節(jié)能效益是材料生產成本的3~5倍。因此,建筑節(jié)能的環(huán)保材料是國家節(jié)能的一個重要表現。目前各個國家對于這樣的絕熱材料的開發(fā)和研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科技支持,絕熱材料推廣的好壞也跟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
4.1 絕熱材料的性能
絕熱的性能從直觀上來講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阻抗熱流的傳遞,這就要求絕熱材料擁有相對大的熱阻和導熱的系數。還有就是保溫絕熱材料還要抵抗一定的沖擊,材料相互之間的粘合性能要好,這樣才能持久絕熱。
4.2 常用的保溫絕熱材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一般是以聚苯乙烯樹脂作為主要原料,經過發(fā)泡劑發(fā)泡制成的內部具有數以萬計封閉微孔的材料。這種材料的優(yōu)點就是相對表現的導熱系數和吸水率一般都是比較高的,并且隔熱的尺寸精度高,結構均勻。這一系列的優(yōu)點會使得它簡化施工的程序,降低工程的造價。但是,此種材料成型價格高,介質自身比較易燃,所以這些缺點又限制了它的推廣使用。這樣的材料通過跟保溫膠粉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比、包裝,就會形成適用于墻體的的膏狀體,并且呼吸透氣性能較為良好。這種材料對于保護環(huán)境,防止白色污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它還能有效地防止護層裂縫。
5 結語
我國外墻保溫技術的迅速,外墻保溫技術的發(fā)展與節(jié)能材料的革新是是工作的重點,建筑節(jié)能必須以發(fā)展新型節(jié)能材料為前提,必須有足夠的保溫絕熱材料做基礎。我們只有將節(jié)能材料的發(fā)展與外墻地保溫技術相結合,才能讓其真正、充分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工程;墻體保溫;施工;分析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wall insulation introduced for all to draw.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wal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發(fā)展對建筑技術產生巨大的影響,并可能改變建筑物的形態(tài)或結構??傊?,通過對建筑工程中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施工技術探究,我們清晰的明白施工技術對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十分的重要,施工技術的優(yōu)劣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起著直接影響作用,所以在實際的工程中,我們要加強施工技術,運用現代科學的技術水平,不斷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到合理、安全、規(guī)范的施工。
1 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設計
房屋住宅墻體的保溫隔熱性能一直都是建筑領域當中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墻體的保溫隔熱效果主要體現在如何有效的控制太陽輻射的侵入以及室內環(huán)境溫度的散失。而對于連接室內與室外環(huán)境的墻體材料來說,材料的結構特性對于墻體保溫隔熱效果方面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傳統(tǒng)的墻體保溫材料是按照阻止固體熱傳導的原理進行設計的,但是這種保溫材料對于液體和氣體等流體層間的熱量傳導無法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因此需要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設計出一種不僅能夠有效的阻隔熱量在固體、流體中進行傳導,而且建筑成本低廉、使用壽命更長的新型墻體保溫材料。
現階段較常見的墻體保溫材料有聚苯板、鋁箔聚苯板、聚氨酯、酚醛板、巖棉板、?;⒅橐约澳z粉聚苯顆粒等。鋁箔聚苯板空心墻體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性能,鋁箔聚苯板空心墻體與相同厚度的夾心墻相比傳熱系數降低約13%。在進行房屋住宅墻體保溫材料的設計與選材時,需要考慮到建筑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氣候等因素,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墻體材料提高熱輻射的利用率,為居住者提供更加環(huán)保、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以下就對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設計進行具體分析:
1.1基材板的選擇
基材板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墻體材料的保溫隔熱性能,它不僅是支撐反射輻射熱材料的基本構架,而且還需要承受一定的風力荷載,因此在選擇上需要著重考慮其經濟性、耐久性以及氣密性等因素。此外,在選擇基材板時還應該注意拼接組裝完成后除了能夠體現出一定的美觀效果,而且還要堅固耐用,在風力的作用下不會出現破裂、脫落等現象,而且基材板在超過使用期限以后,可以進一步回收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理,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1.2反射輻射熱材料的選擇
反射輻射熱材料是一種附著在基材板之上,主要起到提供保溫隔熱的功能。目前較為常見的反射輻射熱材料是鋁箔和真空鍍鋁聚酯薄膜。其中鋁箔在遮光性、阻氣性、阻濕性、導熱性以及電磁屏蔽性等方面都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而且它還具有非常優(yōu)越的阻隔性能,可以有效地隔離固體、氣體、液體進行熱量傳遞,能夠為房屋住宅提供很好的保溫效果;真空鍍鋁箔聚酯薄膜主要是用聚酯薄膜為原材料,在高度真空的環(huán)境下將鋁箔附著在聚酯薄膜上形成一種高效的保溫材料。真空鍍鋁箔聚酯薄膜兼具了鋁箔所能夠表現出的遮光性、阻氣性、阻濕性、導熱性以及電磁屏蔽性等特點,而且耐溫、耐腐蝕以及機械加工性能較好的BOPP、BOPET、BOPA、CPP等材料。此外,真空鍍鋁箔聚酯薄膜的保溫隔熱性能還與材料表面的溫度以及性質和狀況有關。降低保溫材料表面的散熱率,是提高保溫效果的重要方法。通常情況下高電導率的純金屬輻射率低。而且保溫材料的輻射傳熱量與其吸收和發(fā)射的能力有關,在室溫條件下,非金屬無法表現出明顯的輻射率變化,而純金屬的特性是輻射率低,反射率高。
2 保溫材料的分類
按照保溫材料的不同容重、成分、范圍、形狀和施工方法進行劃分類別。其具體的有如下幾種:
2.1 按照不同容重分為:重質 400~600kg/m3、輕質150~350kg/m3和超輕質小于 150kg/m3三類。
2.2 按照不同成分:可分為有機和無機二類。
2.3 按照適用溫度不同范圍:可分為高溫用(700 ℃以上)、中溫用(100~700 ℃ )和低溫用(小于100 ℃ )三類。
2.4 按照不同形狀分為:粉末、粒狀、纖維狀、塊狀等類,又可分為多孔、礦纖維和金屬等。
2.5 按照不同施工方法分為:濕抹式、填充式、綁扎式、包裹纏繞式等。
3 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分類及存在問題
3.1 新型建筑墻體材料分 6 類:
3.1.1 非粘土磚,包括孔洞率大于 25% 非粘土燒結多孔磚和空心磚,混凝土空心磚和空心砌塊,燒結頁巖磚;
3.1.2 建筑砌塊,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石膏砌塊;
3.1.3 建筑板材,包括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纖維增強低堿度水泥建筑平板,蒸壓加氣混凝土板,輕集料混凝土條板,鋼絲網架水泥夾芯板。石膏墻板,金屬面央芯板,復合輕質夾芯隔墻板、條板;
3.1.4 原料中摻有不少于 30% 的工業(yè)廢渣、農作物秸稈、垃圾、江河淤泥的墻體材料產品;
3.1.5 預制及現澆混凝土墻體;
3.1.6 鋼結構和玻璃幕墻。
3.2 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新型墻體保溫材料主要存在一下的問題:
3.2.1 新型墻體材料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技術含量較高,其價格往往會比普通的材料高出不少,這就對大面積的推廣與使用帶來了嚴重的制約;
3.2.2 由于是新研制的材料,其施工工藝、施工技術、檢測方法都沒有相應的規(guī)范,這就很難確保其施工的質量;同時還要一些產品的質量也無法滿足要求;
3.2.3 受利益的驅使也嚴重影響著新型墻體材料的研發(fā)。
3.2.4 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施工要求往往會比較高,由于重視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施工人員的技能不過關,這就無法確保墻體砌筑與安裝的質量;砌體不堅固就很容易出現裂縫、滲漏;
3.2.5 一些新墻體材料的研究報告,系由材料制造單位編制,存在推介產品性質,有片面性,不便作為選材的依據;
3.2.6 各級政府雖極力推廣使用新型墻體材料,但由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在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后遇到墻體開裂、滲水,抹灰脫落從而污染、損壞室內裝修等問題,且目前粘土磚造價仍低于一般的新型墻體材料,給新墻體材料推廣使用帶來困難,應認真研究降低新墻體材料使用成本。因此,除了各級政府下大力氣抓這個工作外,還需使用企業(yè)及各級科研設計技術部門全面進行研究,以正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加快新型墻體的推廣應用。
4 新型墻體材料共通的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4.1 施工過程中對灰縫砂漿飽滿的落實措施
鑒于新型墻體材料普遍存在塊頭大、而且部分空心砌塊還存在孔洞的特點,所以給砌筑過程中灰縫砂漿飽滿度的控制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砂漿的不飽滿特別是豎向灰縫則是導致墻體開裂的主要潛在因素。本課題組制作了一種輔助砌筑的簡易工具,并在部分實際工程中試用后,發(fā)現采用本方法砌筑的墻體在經過二次勾縫后基本上杜絕了通縫現象的出現,得到了工人的一致好評,該工具簡圖如上。本工具的合理性有待更多的實際工程驗證。
4.2 “壓頂浮磚”法
墻體達到日砌高度而停砌后最高一皮磚因新型墻體材料普遍自重較輕而造成與砂漿的膠結不充分,為此我們在設計要求中加入了一點,要求在停砌時最高一皮磚上以一皮浮磚壓頂,第二天繼續(xù)砌筑時再將浮磚取走,我們稱此工法為“壓頂浮磚”。
5 結束語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工程中的各個項目都顯得十分關鍵。然而建筑工程新型墻體保溫材料更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保溫工程中的新材料,給建筑施工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而伴隨對節(jié)約能源與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技術也在日益加強,尤其是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運用得到長足發(fā)展,并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出現,為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極大的便利,雖然現在各項體制都比較的完善,但是新型墻體保溫材料在運用時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本就根據自己施工的經驗總結,就有關建筑工程中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的一些問題,內容等方面,作簡要的論述。以便同行業(yè)人士在自己的工作中相互借鑒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韓文權. 淺談外墻保溫節(jié)能技術[J]. 山西建筑. 2010(28).
關鍵詞:建筑材料;現狀;質量檢測;分類
中圖分類號: TU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我國建材檢測發(fā)展現狀
據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委員會統(tǒng)計,目前我國的檢測機構分布之廣、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寬,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在眾多的實驗室中,絕大部分實驗室的檢測裝備相當簡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建材檢測行業(yè)從開始出現發(fā)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業(yè)內部試驗室等附屬機構的面貌出現的,大都帶有科研與教學性質。而以各級質量監(jiān)督管理部門名義設立的監(jiān)督檢驗室,帶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屬于母體的部門進行運作,還沒有形成獨立企業(yè)運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國際慣例,沒有獨立法人資格,檢測機構是不能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服務市場的,這就為中國的建材檢測機構帶來了市場風險和壓力。
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對所耗能源的多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旦耗能增加,隨之而來的大量的建筑垃圾會給環(huán)境造成巨大的負擔,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建筑工程所用材料質量不過關,從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現狀,方法以及提高措施幾方面著手,對建筑材料質量檢測進行分析。
二、常用建筑材料的分類與檢測頻率
1.砂、碎石或卵石
以同一產地、同一規(guī)格、同一進廠(場)時間,每400m3或600t為一檢測批,不足400m3或600t的也論為一檢測批。
2.水泥
(1)袋裝水泥以同一水泥廠、同一標號、同一生產時間、同一進廠(場)時間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檢測批。但一檢測批的總量不得超過200t。
(2)散裝水泥以同一水泥廠、同一標號、同一生產時間、同一進廠(場)時間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檢測批。但一檢測批的總量不得超過500t。
3.粉煤灰
以連續(xù)供應的200t相同等級的粉煤灰為一檢測批,不足200t的也論為一檢測批,粉煤灰的數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計算。
4.鋼筋原材料
以同一牌號、同一爐號、同規(guī)格、同一交貨狀態(tài)、同一進場時間,每60t為一檢測批,不足60t時,論為一檢測批。
5.鋼筋焊接
在一般建筑物中,以每300個同鋼筋級別的鋼筋接頭為一檢測批。在現澆鋼筋混凝土多層結構中每一樓層或每施工區(qū)段,同鋼筋級別的300個接頭為一檢測批,不足300個的也論為一檢測批。
6.混凝土外加劑
必須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書,內容包括廠名、品名、包裝、出廠日期、性能使用說明。以摻量大于1%的同品種外加劑每100t為一檢測批,摻量小于1%的外加劑每50t為一檢測批,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個批量計,同一編號的產品必需混合均勻。
7.墻體材料
(1)燒結普通磚:以每15萬塊為一檢測批,不足15萬塊的也可作為一檢測批。
(2)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以同一種原料配制成的相同外觀質量等級、強度等級和同一工藝生產的10000塊為一檢測批,不足10000塊的也按一檢測批。
(3)蒸壓灰砂磚:以每10萬塊為一檢測批,不足10萬塊的也可作為一檢測批,但不得小于2萬塊。
(4)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以同品種、同一規(guī)格、同等級的砌塊,以10000塊為一檢測批,不足10000塊的也可作為一檢測批。
三、常用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與檢測
1.按施工計劃的要求,組織好各種材料的進場,按總體平面布置堆放,設立標識,不同品種、不同規(guī)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做好材料防雨工作,防止水泥受潮變質,鋼筋銹蝕等。做好材料的及時檢測工作,檢測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例如:水泥的儲存時間不能過長,一般水泥存放三個月,強度將降低10%-20%,存放六個月,強度將降低15%-30%。水泥一般最多存放三個月。
2.按檢測規(guī)范要求,對進場的建筑材料進行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在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公正性、科學性、權威性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提供質量檢測試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試樣的真實性負責。見證取樣檢測的檢測報告中應當注明見證人單位及姓名。因此,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材料質量檢測見證取樣工作的普及輔導,推行見證取樣送檢制度,使建筑施工的材料全過程實現檢測控制。
3.按國家的檢測標準和規(guī)程對送檢的材料進行檢測,嚴格執(zhí)行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檢測工作堅持科學性、公正性,其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干預,不參與任何有損于檢測結果公正性的活動,實事求是,讓檢測數據來說話,使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檢測結果能真實反映工程和材料的質量。
4.落實建材供應、使用、檢測三方責任。從見證取樣深化到三方確認,就是要緊緊抓住建材供應商,一旦檢測結論產生,就能及時確認各方責任,順利實現不合格產品的清場和對使用單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合理使用和見證使用經檢測合格的產品,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根本。檢測方就是檢測機構,應確保檢測的客觀、公正,真實反映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質量狀況。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應充分發(fā)揮這三類對象的作用,通過明確各方責任,規(guī)范各方行為,才能有效遏制檢測工作中的假、亂現象。
5.把握委托、核查、抽樣、試驗、報告和評估六個操作節(jié)點。委托應更新,應改變現有的委托方式,委托過程應有第三方監(jiān)督;核查應嚴格,應核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信息,保證檢測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抽樣應科學,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抽樣方案,推行檢測機構現場抽樣和取樣,保證試件能代表母體的質量狀況;試驗應規(guī)范,應按檢測運行法則操作,確保檢測過程和檢測結論客觀、準確;報告應有效,檢測信息應即時傳輸,不合格檢測信息應及時上報;評估應專業(yè),對檢測工作的開展應進行績效評估,不斷規(guī)范和完善各個節(jié)點的操作運行。
四、結語
隨著工程建設任務的迅速發(fā)展,建筑市場的興旺,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與檢測在建筑施工、科研、技術發(fā)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筑材料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首要條件,把好材料質量關就是把好工程質量關。我們要樹立起“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從源頭抓起,使檢測的結果正確反映建筑材料的質量,從而使工程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得到及時的發(fā)現,讓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流入建筑工地,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為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