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輔導員工作感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對輔導員角色定位的認識
之前,我簡單的認為輔導員只是一個學生管理中的輔助角色,從事的工作僅僅是管理班級的日常事務、督促學生學習、協(xié)助解決他們生活上遇到的困難等一些瑣事。通過培訓學習我才真正意識到: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高校輔導員的選拔首要標準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教育部令第24號)輔導員不僅是學生日常行為上的管理者、更是成長路上的指導者和領路人,尤其是現(xiàn)在校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的青年,獨身子女的優(yōu)越感尤為突出,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就成為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輔導員的工作就是在培養(yǎng)他們成才的同時教育他們成人,成人則比成才更重要。應把“博學、仁愛、善思、篤行”的精神,融入到學生日常工作中,從思想、生活和成長中去關心他們,當好學生思想教育的“指揮員”、生活的“管理員”、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2 對輔導員專業(yè)素質(zhì)的認識
輔導員教育、管理、服務的對象是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一方面朝氣蓬勃、思想活躍、興趣廣泛,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另一方面又團體意識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這些都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要想做好輔導員工作,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zhì)。①要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輔導員的首要條件,高尚品德的示范者才能成為學生學習、模仿的典范,只有輔導員自身具備了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才能感染學生,起到影響和教育學生的目的;②要具有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隨著知識、信息傳播迅速的加快,學生的知識面和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斷擴大,這對輔導員的知識儲備提出了新挑戰(zhàn)。只有不斷吐故納新,優(yōu)化知識結(jié)構,豐富學生工作的內(nèi)容,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避免空洞說教,增強說服力;③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優(yōu)秀的輔導員應當是善于總結(jié)和思考的。不能僅僅依靠經(jīng)驗的積累和自己的見解來開展工作,要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豐富內(nèi)涵創(chuàng)新方法,將自己的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增強對教育活動規(guī)律的認識,獲取較高層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風格;④要具有健康積極的工作心態(tài)。輔導員工作瑣碎,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工作中難免會有不愉快、不順心的事情發(fā)生。因此,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輔導員,就要胸懷寬廣,善于自我調(diào)節(jié)緩解壓力,面對學生發(fā)生的各種情況能以平靜的心態(tài)去對待,用豁達的心胸包容學生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微笑做好學生工作。
3 高校輔導員工作技巧和方法
3.1 輔導員在工作中要處理好幾個關系。首先,輔導員威與信的關系。輔導員威信是指輔導員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過程中形成的威望和信譽,是指輔導員具有那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輔導員對學生在心理上和行為上所產(chǎn)生的一種崇高的影響力。以原則規(guī)則樹威,以人格情感立信。威信中的“威”具有攝人的力量,但離開了“信”所包含的信任、信譽等含義,再強大的攝人力量也起不了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而只能使得學生表面屈從,內(nèi)心反抗。
其次,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在管理中服務,在服務中管理首先要提高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藝術性。以人為本,尊重和欣賞學生,“人治和法治并舉”。完美的教育、管理藝術,合二為一。堅持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公平性。
3.2 以“五心”為契合點,增強工作實效性。①“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教育手段、教育力量;②“細心”體現(xiàn)在做工作應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腿到;③“耐心”能促使學生交心;④“責任心”是干好工作的基礎;④“恒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石。
3.3 樹立以人為本工作理念,找準學生工作的切入點。①轉(zhuǎn)變觀念、快速適應、增強輔導員角色感;②提高自身素質(zhì)、完善人格、言傳身教,做學生成材引路人;③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做學生生活的貼心人;④明確方向、開拓創(chuàng)新,做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領路人;⑤協(xié)調(diào)各方人際關系,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論文摘要】近年來,輔導員博客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以有效實踐,其交互性、開放性、共享性的特點在加強師生交流、提升工作效率、傳承先進經(jīng)驗等方面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載體作用。而要提高輔導員博客的實踐效果,高校需要在提高博客質(zhì)量、建設開放性平臺、建立和完善輔導員博客的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下功夫。
隨著網(wǎng)絡在高校的逐漸普及,如何利用網(wǎng)絡平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在此形勢下,越來越多的輔導員開通了輔導員博客,以期通過博客加強師生溝通、增進相互了解、傳播價值理念,開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經(jīng)過近幾年的實踐,輔導員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一、輔導員博客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一)輔導員博客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
傳統(tǒng)的高校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采取的是輔導員講、學生聽的單向溝通模式,學生是被動接受輔導員傳達的信息,主動參與的機會較少,而且這種溝通模式的效果會因時間、學生人數(shù)的限制而大打折扣。而博客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交互性,輔導員可以通過博客將自己的想法、見解、想要傳達的信息,以日志、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學生也可以通過留言、回復等途徑表達自己的想法,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在借助網(wǎng)絡這一虛擬環(huán)境轉(zhuǎn)換成平等的“網(wǎng)友”關系。輔導員與學生可以在博客中敞開心扉、自由交流,而不用太受時間、環(huán)境等客觀條件的限制。這在無形之中拉近了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隔閡。通過博客,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輔導員工作、生活情況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到輔導員是生活在學生周圍、跟學生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的“益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板著臉訓人的“嚴師”。同時,博客也為輔導員開辟了詳細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新窗口,便于輔導員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并做好學生工作。
(二)輔導員博客可以提升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高校的輔導員配備遠沒有達到1∶200的標準,許多輔導員一個人負責幾百名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內(nèi)容涉及到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繁雜的事務牽扯了輔導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實踐方面的精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輔導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yè)化進程。而學分制的普及也導致學生自然班概念的弱化,導致“輔導員—學生干部—宣傳欄及口頭通知—學生”這一傳統(tǒng)工作模式不能完全適應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而博客的即時傳播功能則可以實現(xiàn)“輔導員—學生”的直接傳達。通過博客,輔導員可以及時將各類管理規(guī)定、通知、文件等信息實時公布,學生上網(wǎng)就能瀏覽閱讀,獲取各類動態(tài)信息,有任何疑問均可直接留言咨詢并得到回復、解決。如此,輔導員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規(guī)范和科學。
(三)輔導員博客可以有效傳承和借鑒學生工作的先進經(jīng)驗
為了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傳承和借鑒學生工作的先進經(jīng)驗,高校會不定期舉行輔導員交流活動。傳統(tǒng)的交流方式往往以座談、開會、討論的形式展開,這種形式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比較嚴重,而且一般僅限于高校內(nèi)部之間交流,校際之間的交流則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先進學生工作經(jīng)驗的傳播和借鑒。而博客的資源共享性和交流異步性特點則能克服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輔導員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心得、經(jīng)驗和教訓在博客上公布,其他輔導員便可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合適的機會進行學習,有問題可以在線留言;并且這種溝通方式不受地點的限制,高校之間的交流也可以通過博客而豐富起來。多渠道的溝通可以使先進的學生工作經(jīng)驗得到有效傳承,避免年輕輔導員走彎路,大大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
二、如何提高輔導員博客的實踐效果
(一)提高輔導員博客質(zhì)量
輔導員博客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輔導員博客的教育引導效果。這就要求輔導員博客要有較高的質(zhì)量,要把握教育藝術,將深刻的教育意義融入到博客之中。在網(wǎng)絡信息泛濫的今天,只有內(nèi)容新穎、立意明確的博客內(nèi)容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主動瀏覽輔導員博客。要提高輔導員博客質(zhì)量,應在“求短、求實;求新、求活”幾個方面下功夫。
求短求實,就是要求輔導員博客內(nèi)容力求簡短精煉、直截了當,觀點鮮明、重點突出。網(wǎng)絡快餐時代,冗長的文章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拔⒉蹦軌蚨虝r間內(nèi)廣泛流傳就是因為其內(nèi)容精練、簡短,符合當今時代人們的需求。因此輔導員在寫博客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反應和接受效果,一些通知性內(nèi)容簡練,直接列出即可;而一些個人感悟則可在文采、意境方面下功夫,使之生動有趣、文筆優(yōu)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求新求活,就是要求輔導員博客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生動活潑、易于接受。一些名人的博客點擊量比較多,就是因為他們的博客有很多新的觀點和看法,能夠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很多輔導員發(fā)現(xiàn)某些文章、資料質(zhì)量比較高,覺得可以給學生看,則直接將其復制過來,殊不知,網(wǎng)上信息很多,學生可以從多渠道得到相同的信息,時間長了便會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因此,輔導員在寫博客時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個性化,可以多發(fā)表一些點評類的內(nèi)容,通過一些活靈活現(xiàn)的例子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另外,博客內(nèi)容要力求形式多樣化,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提高博客的吸引力。
(二)建設博客開放性平臺
提高輔導員博客實踐效果,還要充分發(fā)揮博客的交互性功能,建設博客開放性平臺。輔導員博客不能僅滿足于被學生瀏覽,吸引學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這種自由平等交流的平臺與學生交流思想,從而影響學生。輔導員要鼓勵學生對博客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同學生平等、耐心地交流;也可以在博客中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自由、廣泛地進行討論。輔導員博客內(nèi)容只有經(jīng)過學生廣泛的討論和思考,才能在學生中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輔導員本人也會在學生的不斷探討與辯論中增進對學生的了解,提高開展學生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同時也能在學生的言論中產(chǎn)生新的想法和感悟。
另外,建設博客開放性平臺還要注意輔導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要經(jīng)常去瀏覽其他輔導員的博客,吸取教訓、借鑒經(jīng)驗、探討問題,提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輔導員博客考核激勵機制
輔導員博客不僅是輔導員個人展示個性、抒發(fā)感想的舞臺,更是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網(wǎng)絡服務功能的前沿陣地。因此,建立和完善輔導員博客的評價、考核、激勵機制,全面提高輔導員博客的質(zhì)量和輔導員維護博客的積極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完善輔導員博客的評價機制,形成學校評價、院系主管領導評價、學生評價、輔導員互評的全面、科學的評價機制。學校應將輔導員博客的運行情況作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并適時進行評比表彰。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相關部門應該對輔導員博客系統(tǒng)備案,有關負責人應定期登陸輔導員博客,對其運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對維護較好、運行正常、學生反響比較熱烈的輔導員博客給予一定的嘉獎和鼓勵;對形式單薄、內(nèi)容枯燥、學生不感興趣的輔導員博客予以提醒和改進。
另外,要完善輔導員博客激勵機制。除對優(yōu)秀輔導員博客在評價考核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嘉獎和鼓勵外,調(diào)動輔導員主動建設維護好博客的積極性才是最關鍵的。很多輔導員因經(jīng)驗不足、技術有限等原因,導致博客質(zhì)量不高,學生不感興趣,進而又影響到輔導員維護博客的積極性,導致很多博客最后荒廢,這是值得引起學校重視的。學校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對輔導員撰寫博文進行指導,成立相關技術部門,提供必要的網(wǎng)絡技術支持,從輔導員開始撰寫博客開始便給予全方位的指導,保證質(zhì)量,提高吸引力,增強輔導員主動維護博客的積極性。
總之,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網(wǎng)絡時代,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者,積極探索博客這一新興網(wǎng)絡文化現(xiàn)象,精心打造優(yōu)秀輔導員博客,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使輔導員博客成為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從而創(chuàng)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將對網(wǎng)絡時代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性和實效性產(chǎn)生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金華.博客在高校德育中的價值及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2):19-21.
[2]何雪梅.從輔導員的角度探討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文教資料,2009(1):194-197.
1何謂和諧的師生關系
1.1 平等
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明確何種關系謂之和諧。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中,教師一般扮演著權威和領導的角色,學生需要對教師絕對尊敬和服從,因此古時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2]”的說法。然而以今日的眼光審視,這樣的關系難免失之于教條。試想,若學生對老師心存顧忌,雙方何以平等、真誠地交流?基于此,筆者認為,和諧的基礎在于交流的雙方處于平等的地位,彼此可以真誠地表達內(nèi)心真實、直接的想法。因而在與學生交往中,我鼓勵他們勇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學會做一個傾聽者,作為體育專業(yè)的輔導員,我發(fā)現(xiàn)一旦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討論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時候,他們很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愿意和老師溝通交流。
1.2 互諒
基于平等基礎上的互相尊重、互相諒解,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重要的因素。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修正、完善的時期,加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影響著他們原有的認知,故而在此階段,學生往往會表現(xiàn)出對過去認知的懷疑,有些進而開始懷疑人生,表現(xiàn)出迷茫、彷徨乃是消極、頹廢的情緒。此時,輔導員就需要展現(xiàn)出耐心和理解,首先要體諒并且學會接受學生們在人生成長階段表現(xiàn)出來的猶豫和徘徊,他們會困惑、會反思,正是他們成熟的標志。以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為例,他們除了學校的同學,也和以前的隊友、社會中一起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士保持聯(lián)系。在與這些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看到形形的社會百態(tài),難免心中產(chǎn)生一些想法,比如看到曾經(jīng)的隊友現(xiàn)在一擲千金,難免會產(chǎn)生讀書無用的想法。此時輔導員就要正確對待,首先學生這么想是對現(xiàn)實差異的本能反應,不能對其簡單地否定和指責,更不能因為學生的負面情緒而粗暴地表現(xiàn)出失望、放棄等負面信息。其次,要客觀分析現(xiàn)狀,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有時候,我們會陷入一件事情是因為思想遭遇了瓶頸,這時候可能只需跳出原來的圈子就會豁然開朗,就這位同學而言,他的困境在于將生活簡單化為金錢,同時只看到眼前境遇的差異,一旦使他明白讀書的意義和人生的目的,那么他對于上學就會有新的認識。
1.3 互愛
愛意味著包容和諒解,是人類情感中最溫馨、美好的詞匯,因而筆者認為和諧師生關系的最高層次是互愛,即一種因為彼此尊重、彼此體諒而衍生的互相欣賞、互相愛護的情感。這種愛不是寵溺、縱容,恰恰相反,是一種因愛而產(chǎn)生的責任感。具體來說,在工作中輔導員會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作為個體的權力和尊嚴,關注學生的情感和生活狀態(tài),對有問題的學生不縱容、不放棄,積極幫助學生克服遇到的困難。而另一方面,學生因為感知到老師的用心,故而在面對輔導員教誨的時候,能夠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并期望通過更好地表現(xiàn)來回報輔導員的付出。
2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1 切實走進學生,融入學生生活
學生不是容器,他們有思想、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因此學生工作不能是空洞的說教。試想,如果輔導員平時和學生沒有交集,僅僅是在集會上宣布一系列要求和準則,學生作何感想?肯定是對輔導員的訓話左耳進右耳出。輔導員之于學生,成為了行為要求的代名詞,在請假、有事的時候必須要告知一聲,在學期伊始的時候必須前來報到。這樣的關系,雖然也維持著正常的管理秩序,但是卻缺乏感情,更談不上互信、互諒、互愛。
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輔導員走下講臺,主動走進學生,導員可以和學生一起參加課外活動,來到學生的宿舍和同學們談心,這些活動無疑給了師生雙方一個自然、放松的溝通環(huán)境。學生們都是聰明而敏感的,會敏銳地捕捉到老師的意圖,一旦感知到老師的靠近,也會很樂意和老師分享心中的“秘密”。
2.2 充分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真心關懷學生
尊重學生是從事學生工作的出發(fā)點,也是對學生關心、教育、引導的前提。輔導員的角色應是引導者,包括對學生個體或群體所進行的學習引導、生活引導、交往引導、人格引導、發(fā)展性引導等。同時,輔導員要肩負起督導的職責,真心地關懷學生的生活、思想狀況,在發(fā)現(xiàn)學生失當?shù)男袨闀r及時指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行為模式。在處理同學間關系時要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開,逐漸建立起一種體現(xiàn)關愛、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
2.3 不斷提升自我內(nèi)涵,給予學生積極影響
想要達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輔導員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做學生工作還要講究方式方法。時代在發(fā)展,學生的情況、心理、面臨的問題也隨之不斷變化,體育專業(yè)的輔導員要想被學生認可,就需要以發(fā)展的眼光審視自身,不斷更新知識體系,不斷提升自我內(nèi)涵。具體來說,一方面輔導員要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在思想上、行為上成為學生的領路人,為學生做出良好的行為表率;另一方面,輔導員要注重文化學習和積累,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應該具備一桶水、一河水、一江水乃至更多?!陛o導員只有自身博聞強識、多才多藝,才能在實踐活動中帶領學生共同進步,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欣賞。
3結(jié)語
學生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輔導員只有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以及不斷地學習,才能贏得學生的認可,在與學生長久的感情交流中得到學生的喜愛。
參考文獻
Abstract: WeChat group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WeChat. It is a public platform for many people to chat and exchange at the same time. Carrying out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WeChat group is the long term requirement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t conforms to the acteristics of novelty and strange of college students.It can admit more people and can be more flexible when study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carrying out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WeChat group include sending psychological article, giving micro-lectures、offerring free counselling services, organising discussions, sharring cases and propagating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When the counsellors carry out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WeChat group, they must form accompanying group, setting up the rule of the WeChat group, organising activities and enhancing learning.
關鍵詞:輔導員;微信群;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陪伴小組
Key words: counsellor;WeChat group;psychological education;psychological accompanying group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3-0157-02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微信群成為傳播信息、傳授知識最快速、高校學生最受歡迎的一種方式;輔導員群體在學生工作前線,與高校學生的聯(lián)系最為密切,利用微信群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為時展的必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微信群的定義與功能
1.1 微信群的定義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過網(wǎng)絡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C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聯(lián)系。微信群是微信的一個重要功能,一個能夠供多人同時聊天交流的公眾平臺。它支持用戶在創(chuàng)建群以后,可以邀請朋友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到一個群里面聊天。微信群可以跨平臺溝通、顯示實時輸入狀態(tài),免費發(fā)送語音圖片,只耗用少量的流量,與傳統(tǒng)的短信溝通方式相比,更靈活快捷、智能,且節(jié)省資費。
1.2 微信群的主要功能
①聊天:支持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包括表情)和文字,是一種聊天軟件,支持多人群聊。
②添加好友:微信群支持群主或成員直接添加或邀請好友進群,同時,有意愿進群的人也可以通過二維碼分享進群。
③實時對講機: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聊天室和一群人語音對講,但與在群里發(fā)語音不同的是,這個聊天室的消息幾乎是實時的,并且不會留下任何記錄,在手機屏幕關閉的情況下也仍可進行實時聊天。
④文件快速查找:聊天記錄刷新太快,群成員想要查找照片、文件等素材時可以選擇翻聊天記錄,也可以點擊右上角功能鍵,選擇聊天文件按鈕即可快速查找需要的照片和文件。
2 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個體心理發(fā)展長期性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提高心理素質(zhì)為核心,培養(yǎng)具有對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活動。目前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活動、開展心理咨詢等方式進行。這些方式雖然廣受學生歡迎,但是無論是課程的開設還是活動的組織都是短時間內(nèi)完成的,課程受到課時的限制、活動則相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它們無法對學生產(chǎn)生長久的影響。每個人的心理成長是長久且緩慢的,大學生個體心理發(fā)展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利用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影響,可以隨時隨地傳播心理知識、進行心理輔導、對群成員進行長期陪伴,從而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持續(xù)的影響。只要學生在群里就可以自行學習,其心理素質(zhì)通過日常的學習得以提升。
2.2 符合大學生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
大學生的思維具有敢于求新、富有創(chuàng)造的特點,這個群體充滿好奇心,喜歡新鮮感。微信群近兩年快速發(fā)展,受大學生群體的歡迎,基本上每位學生都擁有微信帳號。學生只要有網(wǎng)絡就能使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制約,操作便利。輔導員通過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了他們的心理特點,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與時機。
2.3 受教育的人群更廣
在日常生活中,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大學生喜歡學習,但卻不太愿意參與各種活動,也不喜歡主動找老師同學傾訴,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在背后默默關注他人的言行。利用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微信群匿名的方式有利于廣大學生參與其中,不活躍的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其中,關注每天的發(fā)文、微課、討論,并從中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梢哉f,利用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受教育的對象更廣。
2.4 學習方式更自由
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活動的組織、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都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進行的,既受時間的限制,也無法讓學生反復學習。在微信群的文章、圖片、視頻、微課等內(nèi)容都可以突破時間的限制,只要在群內(nèi),內(nèi)容沒有被刪除,任何時間都可以反復查看和收聽,并可以通過文件快速查找功能查到該信。它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原有方式的局限性。在問題討論上,只要有意見有感想隨時可以發(fā)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生通過微信群進行學習討論更加方便快捷、時間更自由。
3 如何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1 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
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新形勢下輔導員培養(yǎng)人才的有效途徑。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夠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影響,在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發(fā)揮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根據(jù)微信群的功能,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內(nèi)容是心理文章、微課講授、組織討論、團體心理輔導、分享案例和宣傳心理活動。群主或陪伴小組成員可以根據(jù)大學生的特點x擇合適的學習資源和相關的資料進行分享,如文章、圖片、視頻等,引進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進行微課的講授,定期組織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分享與討論以及對心理健康案例進行分析。另外,可以通過微信群對學校所組織的心理活動進行宣傳,對于學生遇到的普遍性心理問題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3.2 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2.1 明確責任人,組建心理陪伴小組
建立微信群的時候,要明確在群里主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即輔導員擔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責任人。由于輔導員的精力有限,并且為避免學習內(nèi)容太單一、學習方式太枯燥,輔導員可以建立一支心理陪伴小組隊伍作為輔助。心理陪伴小組可以由老師和學生組成,而輔導員應當同時擔任心理陪伴小組的組長,對陪伴小組進行指導與跟進。為了保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度,陪伴小組成員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的選拔,具備相關的心理知識背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心理資料進行鑒別。
3.2.2 明確微信群的功能,建立群規(guī)
輔導員在建立微信陪伴群時,應先做好定位,明確微信群的功能,主要是傳播心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為避免某此學生把微信群當成普通的聊天群看待,隨意地在群內(nèi)聊天,信息,刷屏頻率快,導致群內(nèi)庸俗信息泛濫,心理陪伴小組的重要信息快速地被取代,其他學生錯過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群主即輔導員應當在開通微信群的同時制定群規(guī),禁止各種不良信息進入。
3.2.3 確定階段性主題,定期組織相關活動
大學生處于求新求奇的年齡,具有很大的學習熱情和潛力,如果微信群建立后只是留存形式,而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那群成員便會覺得沒有存在的價值,會選擇退出。因此,在組建微信群后,輔導員應當結(jié)合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事件、社會上發(fā)生的熱門事件確定階段性的主題,并組織定期內(nèi)容、引入微課和組織討論、組織相關活動,做到日常有內(nèi)容陪伴。
3.2.4 豐富心理知識,提高心理輔導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豐富的心理知識背景、具備一定的心理輔導技能、并能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另外,世界不斷在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對象也不斷在變化,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學會利用新方式、解決新問題。因此,無論是輔導員還是心理陪伴小組成員,都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培訓,豐富自己的心理知識,提高自己的心理輔導技能,把控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真正利用好微信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杜玉波.要推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1-03-13.
[2]董少校.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伴隨學生成長[N].中國教育報,2010-09-04.
[3]樊富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全國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任為民.遠程教育跨世紀的變遷[M].上海:上海高教電子音像出版社,2010.
[6]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倪海.關于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系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3(10).
2015年11月12日,芳草地國際學校的學生在教師和部分家長的帶領下,來到首都博物館,開展“古老的北京”項目學習活動。
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學生們最喜歡五層方廳展出的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體現(xiàn)老北京習俗的場景:結(jié)婚習俗――洞房花燭美姻緣,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的氣氛,紅蓋頭、花轎、喜床以及大量結(jié)婚時的風俗習慣、禮儀向我們訴說著北京人婚嫁時的排場。這里以戲劇化的表現(xiàn)手法,別具匠心地復原了當時婚慶的人文環(huán)境,巧妙地濃縮了場面和情景,給人一種清晰、親切的時空回返、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們在參觀時,暢談感想。有的說:“看看,新娘子的服裝多漂亮呀!”有的說:“瞧瞧,洞房裝飾得真華麗呀!”
孫楚翹同學的爸爸是研究歷史的專家,在這次參觀活動中,主動擔當輔導員工作,根據(jù)看到的展品和圖片給學生進行生動的解讀,指導學生填寫學習單。學生一邊參觀一邊聽孫爸爸講解,把學到的知識和感受隨手記在學習單上?!翱烊タ矗沁呌兴暮显?!”不知是誰悄悄地給大家報信,幾個學生加快腳步奔過去,不同樣式的院門一家挨著一家,傳統(tǒng)老北京的牌樓、小胡同、四合院的場景也隨處可見。四合院里的擺設反映出封建等級觀念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一切都那么的有“說頭兒”,一切都那么有“規(guī)矩”。展廳里收藏的大量實物展品輔以老照片和文字說明,那一串串彩色的鞭炮、生動活潑的年畫兒、各式各樣的風箏,還有那活靈活現(xiàn)的皮影兒和面人兒……把學生帶回到爺爺奶奶們兒時美好的童年時光。整個展廳就像一本介紹北京風俗民情的百科全書,系統(tǒng)地向人們介紹著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芳草地國際學?!爸姓n堂”的研究與實踐中,結(jié)合“古老的北京”項目學習,我們關注在活動、實踐中開拓學生學習的空間和視野,以活動帶動學習,知行合一,學用相融,為學生發(fā)展搭設更寬廣的平臺。以“項目學習”促興趣,以“項目學習”提能力,以“項目學習”升品質(zhì)。此次在首都博物館開展的“古老的北京”項目學習,學生在穿越時空的老北京風情游中充分體味著北京深邃、厚重的文化和特色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