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莊暴見孟子語文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案
教學(xué)目的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領(lǐng)會孟子“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
3.學(xué)習(xí)理解對比在論辯中的作用。
教學(xué)重點和難點
民本思想和對比手法
教學(xué)方法
自讀提示法。
教學(xué)課時
2課時
教學(xué)步驟
第一課時詞句疏通與文段朗讀
一.教學(xué)導(dǎo)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談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課教學(xué)。
二.聽朗讀錄音。正音正句讀,然后齊聲朗讀課文。
三.詞語點讀:
1.王語暴以好樂語:告訴
2.直好世俗之樂耳直:同“只”,只是
3.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樂:第一、第三兩個“樂”讀yue,意思是欣賞音樂;第二、四、五三個“樂”讀le,意思是快樂。
4.舉疾手蹙頞而相告曰舉:全都
5.兄弟妻子離散妻子:妻子和兒女
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王:第一個是“大王”,第二個是“行王道一統(tǒng)天下”的意思。
四.一詞多義理解:
1.見
A莊暴見孟子拜見
B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接見
C父子不相見見面
D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看見
E居有日,扁鵲復(fù)見進見
F誠恐見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對也來
B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把
C以嚙人,無愈之者如果
D無以,則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無以保妻子用來
F以若所為,求若所欲憑
3.直
A直好世俗之樂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與“曲”相對
C而直為此廩廩也竟然
D半皮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同“值”,價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舉
A舉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抬起
C傅說舉于版筑之間推薦,選用
D舉數(shù)人以訓(xùn)汝列舉
E舉大計亦死發(fā)動
F戊卒叫,函谷舉占領(lǐng)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句首助詞
B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人
C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丈夫
五.判斷下列各句中詞類活用情況。
1.王語暴以好樂語:名詞作動詞,告訴
2.獨樂樂,與人樂樂前一個“樂”:名詞作動詞,欣賞音樂
3.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少,眾:形容詞作名詞,少數(shù)人,多數(shù)人
4.今王鼓樂于此鼓:名詞作動詞,彈奏、演奏
5.吾王庶幾無疾病與疾?。荷膊?/p>
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王(后一個):名詞作動詞,行王道。
六.自讀自譯全文,然后解譯下面的文段。
1.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肽芤恢??’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穹蛱煜轮四粒从胁皇葰⑷苏咭?。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梁惠王上》)
2.與民同樂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優(yōu)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