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zhì)的關(guān)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對道德認同感降低,對道德的貶低,對道德缺乏敬畏。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不讓座”等非道德行為已漸漸被青年人默許,反而讓座的行為卻被視為另類表現(xiàn)。究其,就是個人的本位思想過于嚴重,對于不利己的事堅決不予實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喜歡完全按自我意愿行事有。從個體意識的殘缺擴散為群體意識的錯位,進而引發(fā)道德觀的嚴重扭曲,使得一些錯誤的價值觀以及非道德的行為披上“合理化”的外衣,在大學生中獲得普遍的默認。第二,學校教育的缺位。首先是我們的高校的教育所開設的德育課程并不能夠真正的起到自己的作用,其次我們身邊沒有了榜樣,我們不會在去迷信雷鋒的“螺絲釘”精神了,如果說救了人反而被誣陷為犯錯的人,那么還有誰會再學雷鋒呢?我們的人生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前進的方向,自然會走錯路。第三,家庭教育也在大學生的教育中“枯萎”。一般家長也都會認為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不用在干涉我們過多,也就放松了對我們的教育,就目前狀況,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完善,在人生的路上如果沒有指導就很容易犯錯。第四,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jù)。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董輿教授通過他的法律意識調(diào)查報告顯示出:“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彪m然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學過一些法律知識雖,但整體法律知識水平卻較低。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yè)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大多數(shù)學生重學分,輕實效,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大學生不可能有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因此,高校大學生在這有限的課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也是有限。
二、當代大學生自身就道德和法律存在的問題的相應對策
第一,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強思想教育課工作,鼓勵大學生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即: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第二,要加強大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堅持尊重、寬容、信任、互助的原則,養(yǎng)成換位思維的習慣。第三,要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開展各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校園育人環(huán)境和文化氣氛,讓大學生在好的文化活動中接受健康優(yōu)秀的文化熏陶,陶冶情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第四,樹立法律意識、學習社會主義法律法規(guī)。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八榮八恥“榮辱觀”,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和運用法律能力。加強法律教育工作。明確法律權(quán)利與義務的關(guān)系,認真履行義務、依法維護合法權(quán)利。在課堂上適當增加“案例”講解,激發(fā)大學生學習法律熱情。
作者:燕俊良單位:黃淮學院社會管理系
大學生就業(yè) 大學生德育 大學生實踐內(nèi)容及過程 大學生演講稿 大學生法律 大學生實習 大學語文 大學學報期刊 大學實習 大學生管理 紀律教育問題 新時代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