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語文“新課標”的“閱讀教學建議”第四條中扼要闡述了如何“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的新課題,其目標主要是想通過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來“拓展思維空間”和“提高閱讀質(zhì)量”。但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誤區(qū),舉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離,即忽視、輕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這種主體性;
二是過程簡化,即教師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學生的富于個體獨特品格的認知過程;
三是教法單一,即老師往往拘守課文,局限課堂,偏重考試;
四是開拓乏術(shù)。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失誤直接導致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動搖和削弱,影響著語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視。
鑒于以上誤區(qū),結(jié)合對“探究性閱讀教學法”的探索,筆者就來談一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比較實用的具體方法和操作程序,權(quán)當拋磚引玉之用。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好探究性閱讀階段
這一階段適用于高一學年,主要講閱讀個性。也就是說要從學生主體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出發(fā),對學生的閱讀范圍、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即由學生“性子”選擇閱讀對象。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煉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其日后深入地自覺地學習語文錘煉基本功。在這一階段,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開。當然,說是由著學生“性子”閱讀,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師精心策劃,最終要求學生形成閱讀專題或總結(jié)。否則,閱讀會成為“放羊式”閱讀,高興而起,無果而終。
二、教師指導探究性閱讀
高中生面對的是高考,所以其閱讀就不免帶有有很強的功利性。學生要實現(xiàn)高考的理想,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高二學年教師的引導范圍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借助第一學年個性閱讀已經(jīng)形成的探究習慣和方法,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要讓學生的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并要求他們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jīng)驗自覺地加以運用;并且要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盡量使學生參差不齊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于統(tǒng)一。
三、應考探究性閱讀
第三學年直接為高考服務,要求學生把已錘煉到手的探究性閱讀本領(lǐng),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高考閱讀試題的答案雖然是教開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內(nèi)容、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限制。因此,必須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并且總結(jié)出一套解題“程序”,尤其是對解題思路的總結(jié)尤為重要;且使其答題逐步趨于科學化、規(guī)范化。規(guī)范閱讀和規(guī)范答題可以說是高三學年的主要任務。
就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來說,它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教學可分四個步驟:
一、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用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問題為閱讀定向,幫助學生確立閱讀目標;
二、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由學生自主獨立進行相關(guān)信息的采集、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
三、切磋問難,提高閱讀效能。學生討論、研究,教師加以啟發(fā)引導;
四、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zhì)量。由學生主體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反駁、完善,教師評價。
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會很多,師生問答不能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而應該是平等協(xié)商的討論。學生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再與老師看法交流討論,如有不同的意見,要進一步質(zhì)疑,討論。
當然,這些程序和方法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里,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quán)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xié)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應有較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xié)理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tài)。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于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zhì)疑問難,互動合作;善于發(fā)現(xiàn),注重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