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理教學信息技術運用的分析研究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物理學的教學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著積極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由于課堂教學受到時空的限制,我們借助于計算機輔助技術,將收集、整理的素材和資源自覺的運用、有效的展示,建構有利于物理研究性學習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物理課堂教學良好的情境,為學生尋求自主學習的空間,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探求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肯定,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一,建構良好的實驗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教學設計是一種將不同學習策略整合進教學過程的專門枝術,而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知識幾乎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若從學生身邊的物理事實和現(xiàn)象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對物理的現(xiàn)象很容易產(chǎn)生探究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感知所要進行的學習是很有意義及有用的。如果在課堂授課中,利用自制課件,模擬展示通常無法看到的宏現(xiàn)、微觀世界中的物理過程,將轉瞬即逝或非常緩慢的物理過程以放大或縮小的速度呈現(xiàn)出來。在展示物體的內(nèi)部結構和內(nèi)部運動過程中,讓學生有比較充足的時間來仔細觀察和分析,從而掌握現(xiàn)象的本質,這樣就對教學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們設計了先進行教師演示實驗,再進行計算機分解實驗的分兩步進行的并進式實驗教學法。即先由教師或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給學生看見實驗的結果,然后在計算機顯示屏幕上,運用多媒體技術,虛擬在形象觀察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的三維空間里,重現(xiàn)所發(fā)生的物理過程,分解實驗操作中所看不見的每一個微現(xiàn)步驟,感悟實驗的全過程,讓學生亦步亦趨的探知知識產(chǎn)生的全部過程,得出結論,這樣的物理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用抽象思維去填補形象思維所看不見的感知空間,這對于初中生來講,將會加深他們對知識結論得出的印象,培養(yǎng)他們探求知識產(chǎn)生過程的能力,將深奧的、難理解的知識變成淺顯易懂的活知識。例如:在設計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大小的實驗中,針對講課中的難點,我們采用教師演示和分解實驗步驟的并進式教學,設計不同的直觀變化的電路接法,先由教師和學生連接實物電路,再由計算機展示和分析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大小、方向的過程,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又讓同學們操作運用課件摸擬演示,回答"變阻器"怎么樣接入電路能改變電流的方向,怎么樣防止電流過大而燒壞元件等,并在多媒體動畫演示電流流過變阻器時,用嗚叫、閃動、慢鏡頭重放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如,在"電磁學"一課中,學生對電場(電場能)和磁場(磁場能)的相互轉換,電路電流的大小,方向的周期變化,感到極為抽象,難以理解,但經(jīng)過課件的摸擬演示,學生就能清楚的看到電荷的變化(充、放電過程),電路中電流大小,方向的周期性變化,線圈中磁場有無。強弱和方向的變化等。這就為同學們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認知情景,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使同學們記住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認識了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這樣做的結果,較好的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增強了空間想象思維能力。
二、建構研究性學習的資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受益。
教師是學生可以直接學習的重要人力資源,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整合各種資源,創(chuàng)造情景,使之服務于課堂教學中。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我們根據(jù)物理課堂教學所需,收集盡可能多的資料,讓學生在眾多的信息面前學會分析、比較、取舍,用生動形象的演示方式填補學生感性認識上的不足,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障礙,借助于計算機模擬實驗的可操作勝,利用強有力的交互手段,來控制實驗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探討、交流。有時我們還將典型的倒題、教學內(nèi)容分成簡一一易一一難的層次,輸入計算機,這樣就解決了復習課中分層教學的問題,讓好學生及后進學生均能理解而受益。
如在復習串并聯(lián)電路這一章時,按簡一一易--一難設計內(nèi)容結合例題,先由計算機出示實物圖,再由學生按照實物圖連接電路圖,教師在屏幕上分析電路,讓學生畫出電路圖,進一步解釋,加深印象,然后讓同學們積極討論,活躍思維,并將所學知識遷移到做題中,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所學的知識被廣泛應用于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這樣一來既加深了學生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縮短了學生的感知時間,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富成效的工作是完善學生的素質教育,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要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從只注重給出學習的最終結果,轉變?yōu)樽⒅胤治鲋R的形成過程,恰當運用計算機輔助技術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對許多的物理現(xiàn)象解釋時,我們設計了新奇的、動感強的、色彩豐富的動畫引導課,例如,一開始上課,就讓同學們看都喜歡看的《貓和老鼠》動畫,然后,用貓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做背景,設計了一組"貓和老鼠玩物理"的情境引導深,小老鼠物理學的好,利用種種物理現(xiàn)象捉弄貓,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的學會了許多物理知識,在愉樂中知道了溫度計,壓強計等物理實驗儀器的功能,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同學們對物理知識學的決、易理解、記得牢。超級秘書網(wǎng)
在教學中,我們還注重把物理現(xiàn)象從學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引出,通過設計懸念,使學生疑惑不解,積極思考,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也不失為一個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在講"杠桿原理"時,我們設計了這樣一些動畫,面對一塊大石頭,一個成年人推的滿頭大汗,石頭卻紋絲不動,打出了一個大問號,學生會立刻積極思考,想出了很多辦法,抬它、用肩扛它等,這時,第二幅畫面出現(xiàn)了,學生想的辦法都不行,那么用什么方法呢?由此引學生展開一場激烈的討論,最后意見一致認為使用機械,但用什么樣的機械呢?杠桿這個答案自然就出來了,第三幅畫面更好,出現(xiàn)小孩利用杠桿輕輕松松撬起一塊大石頭的動畫,清楚演示了杠桿的原理、作用及運用,利用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通過小孩和大人反差形象的對比,杠桿的作用已銘刻在學生的大腦中,并且是在"潤物細無聲"情境中完成,在愉樂中領悟知識的形成過程。
總之,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主要的關鍵是在于課件的創(chuàng)意和研制,一個好的課件,在新型教學模式中,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由此來激發(fā)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真正培養(yǎng)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物理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走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