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shù)學教師課程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起課程改革,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感覺離自己很遠,與自己無關,往往覺得課程改革是領導的事,是制定課程編寫教材的專家、學者的事,是固定不變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按照規(guī)定好了的《大綱》或《課程標準》、教材進行教學就行了。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上看規(guī)定好的課程,教師是怎樣去理解,以及在課堂中看如何去實施的。同一個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理解,在實施過程中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師并不是被動的講解專家、學者編寫的教材,而應當成為課程改革的參與者。以前聽課,看到有些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制性地使用教材,或者改變教材的順序,或者改換了教材的例子,可這樣做產(chǎn)生了爭議:“教材上不是這樣編的,你怎么能這么教?”“你講的教材上沒有編,教材上編寫的例子你卻沒有講,這合適嗎?其實,只要把握基本內(nèi)容不變,這樣的教學是值得提倡的。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對教材進行調(diào)整,這種調(diào)整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對與錯,問題的關鍵是你能不能調(diào)整的更加符合當?shù)氐膶嶋H和學生的實際,能不能調(diào)整的更加有利于我們的教學。
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什么要對專家、學者編寫的教材進行調(diào)整呢?因為,同一個版本的教材,在編寫時候不能即照顧到南方又照顧到北方;即照顧到城市,又照顧到農(nóng)村。有些知識,對城市學生來說是熟悉的,但對農(nóng)村學生來說就不實際了。常見的教材,往往舉一個例子是逛商場,再舉一個例子是逛公園;前一個例子是火車車皮運貨,后一個是輪船集裝箱。這些事例對于農(nóng)村學生來說,他們很少有這方面的體驗,在理解題目時會覺得困難,甚至影響解題。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之間存在的矛盾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把教材的例子作為一種題材,開發(fā)出適合學生實際的例子。教師即可以調(diào)整教學實例,也可以調(diào)整教學課時,教材的編排順序、作業(yè)習題等,教師這種對教材的調(diào)整實際上就是對課程在實施過程中的一種改革。
事實上,教材只規(guī)定了要教些什么,甚至怎樣去教,如何去教,運用哪些素材和事例去教,則是教師的事情。也就要說,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載體,媒介和窗口,我們要用活用好它。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課程改革并不是與教師無關,而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對課程改革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對教師與教材編寫者在課堂改革中的作用與關系是這樣理解的,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進行改革,教師在實施教材的過程中進行改革。可以這樣說,沒有教師對教材的改革,整個課程改革就是不完全的改革,就是一種落不到實處的改革。
為此,作為一線教師來說,就要充分認識自身在課程與教學改革中的作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改革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學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