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師范院校個人實習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高校師范生 教育教學實習 精心組織 加強管理 重視結果
一、引言
教育教學實習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范生思想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理論的綜合實踐課,是教師職前教育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專業(yè)人才的有力措施。通過教育實習,學校能全面檢查學校教育和教學質量,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提供科學依據并積累經驗。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第五條指出:“高等職業(yè)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yè)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睂嵙晻r間的改變是教學的重大改革,必然帶來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相應改變。許多師范院校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在充分調研和準備之后開始了師范專業(yè)半年實習的教學改革工作。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班級交流、小組討論和個別訪談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實習工作了解,并且閱讀了學生撰寫的實結和帶隊老師的總結,對實習工作進行全面的研究。在此結合具體實踐對實習半年教學新舉措進行思考和研究,分析適應新形勢培養(yǎng)高師學生實踐能力的途徑。
二、精心組織,充分做好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實習前的準備至關重要。應定期對往屆實習生和畢業(yè)生進行調研,了解學生感受和建議。召開實習工作研討會,邀請實習基地中小學校長與會,重點討論半年實習改革事宜,獲得支持和寶貴建議。請任課老師向學生傳授新課標內容和中小學教學方法,教師平時教學要為學生做好示范作用。
(一)學生的知識和心理準備。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專業(yè)素質。準備分階段進行,貫穿學習生活之中。新生入學教育就告訴他們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如何去做。在就業(yè)指導課中培養(yǎng)學生踏實肯干和吃苦精神,輔導員重點輔助學生確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一年級傳授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英語語言基本功,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二年級提高和完善專業(yè)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理念和工作理念。要求教師和學生了解中小學新課程標準,吃透新教材,學會新教學法。實習前一學期,認真做好試講工作,針對教育實習課堂包含內容進行全面準備。多給學生實踐機會進行教學見習和講課。大力開展圍繞教師技能和語言技能的各種比賽,例如普通話演講賽、英語演講賽、英語風采大賽、英語歌曲競賽、翻譯競賽、英語作文競賽和試講比賽等,給學生提供綜合發(fā)展的平臺。教育學生注意角色轉換,根據情況做出適應性調整,力求將來能圓滿完成實習任務。從當一名合格教師的起點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敬業(yè)精神,指導他們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扎實的工作作風。這些都能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二)指導工作。實行輔導員和班主任雙軌制,分別負責平時管理、思想教育和學習,為學生成長進行全方位指導。實習前一學期啟動試講、實習基地的聯(lián)系和安排工作。根據自身特點成立實習工作領導小組,安排試講指導老師、帶隊老師、試講小組長和實習小組長對各項工作進行詳細部署,工作細化,責任明確。給學生講清楚實習目的、實習要求、實習紀律和實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實習能使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教育和訓練,熟悉中小學教育和教學實際,體驗和感受教師職業(yè)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自覺加強師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和鞏固獻身于教育事業(yè)的專業(yè)思想,增加對中小學教育的適應性。通過實習學生能將所學的文化科學知識、教育專業(yè)知識轉化為育人技能;提高對基礎教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初步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實習有助于培養(yǎng)師范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基本能按教育、教學的理論要求上好實習課,學會做班主任、輔導員工作和組織課外活動及家訪。
三、加強管理,有效做好實習過程的指導和監(jiān)督
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實習一般采用“集中組織”和“分散實習”相結合的模式。充分考慮方便學生就業(yè)需要,在確實能夠保證實習效果的情況下允許部分學生自己聯(lián)系實習單位,學校統(tǒng)一安排大部分學生進行集中實習。實習生在實習學校開學初進校,學期結束實習結束,全程參與教學活動。實習生既是學生,自然有許多有待提高之處,又是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形象和威望,兩者之間的結合和轉換必然會使實習生面臨困難,因此實習過程中的指導和監(jiān)督尤為重要。
學校要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嚴肅實習紀律。實習生要接受雙向考核,作為在校生要接受校系管理,在實習單位要遵守該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處理好與實習學校、指導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實習生要高度注意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意識。登記好學生手機號碼、QQ號碼和電子郵箱地址,確保能夠聯(lián)系。學校、教務處和系三級監(jiān)督,不定期到實習學校或者打電話考查實習情況。各班建立群共享,相關信息及時其中。開辟實習專欄,成立實習工作領導小組,對實習工作進行指導,研究和處理實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安排專職帶隊老師深入實習點進行管理,與學校保持經常性聯(lián)系,雙向溝通,為實習生排憂解難。實習班級輔導員通過及時了解實習生動態(tài),做好實習生的管理和思想工作。強調實習生的自我管理,實行實習小組長負責制,負責在該校實習生工作,做好與學校、實習點和實習生的溝通;充分發(fā)揮班干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作用,互相幫助。
實習生要充分融入實習學校,尊敬老師,虛心求教,了解并掌握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好聽課筆記和實習日記,積累教學經驗;為人師表,樂于付出,對學生教育耐心細致。請指導教師參加聽課,同一實習小組實習生互相聽課,課后召開評議會,認真聽取意見,不斷進步,積極參加年級和學科組教科研活動,拓寬視野。
四、重視結果,認真做好實習經驗的總結和推廣
實踐證明,師范生半年實習效果好,學生能夠全方位了解教師工作和整個一學期教學環(huán)節(jié),收獲很大。實習達到了專業(yè)教學的預期目的,促進了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配合和支持了實習單位的工作。實習后,學生普遍感到所學知識得到應用,教學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進一步激發(fā)了對專業(yè)知識的興趣,不斷進取。實習活動使學生初步接觸了社會,培養(yǎng)了適應環(huán)境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為今后發(fā)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實習生積極工作,從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實習基地各項工作,培養(yǎng)了綜合素質。
半年的實習使學生變化很大,成長為完全能夠進行教學的教師,他們深刻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知道了自身不足之處,后期學習格外努力。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秀被實習學校錄用,真正實現(xiàn)了頂崗實習到就業(yè)的順利轉換。有效利用實習生通過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指導,也為校系管理和完善提供了參考。
學生回校后首先在本班交流,同學之間取長補短。開展實習交流大會,實習生結合自身實踐從實習前準備,實習過程中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如何與實習指導老師和實習學校處理好關系等方面向低年級學生傳授經驗,并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同學們一致認為實習歷練了自己,得到了成長,能夠與社會更好地接軌。部分實習生被邀請到低年級班級進行專門座談會,他們的個人體驗為學弟學妹撥開生活和學習的迷霧,幫助他們勾畫了學習和實習前景。帶隊教師就學生實習情況向系里匯報,總結實習經驗和教訓,提出建議。系根據對實習生、帶隊教師和指導老師的調查和訪談,審視實習工作,找出待完善之處。學校召開實習工作總結研討會,肯定成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進一步做好教學改革。
五、相關問題思考
《英語課程標準》教學建議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采取“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發(fā)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師范生在大學期間就應蓄積能量,為將來成為合格教師做準備,在實習中進行鍛煉提高職業(yè)技能。半年頂崗實習也是一種開放式學習方式,使學生更好理解和接受顯性知識,更好地學習隱性知識、訓練能力(孟燕平,63)。
1.實習時間加長。“路遙知馬力”,原來靠混就結束實習的想法不再奏效。實習生必須具備真本事才能夠經得起考驗,因此在大學低年級的學習就必須踏實認真,夯實基礎。相應地,對任課老師的要求提高了,要將中小學教材引入課程課堂內容,從不同層面解析,使學生掌握有效教學方法。還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教師職業(yè)技能,提供平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例如參加由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外語教學研究協(xié)作組主辦的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yè)技能競賽。獲得各種職業(yè)能力證書也是學生獲得學校青睞的方式。
2.實習期間學生管理難度大。集中組織實習的學生管理相對容易,自主聯(lián)系實習單位的管理較難。受條件限制,有的地方學生不能上網,手機信號不好或到了外地要換號碼,等等,與個別學生聯(lián)系不便。個別在農村中小學實習的學生嫌條件艱苦,個別能力一般又努力不夠的實習生中途退出更換實習單位,等等,造成管理有難度。自主聯(lián)系實習學校的實習生由該校對其進行嚴格有效管理是較好的解決途徑。
3.加大帶隊老師的培養(yǎng)和選派力度。選擇教學經驗豐富和認真負責的老師擔任帶隊老師,是實習效果良好的保證之一。學校與實習學校要營造和諧環(huán)境,建立融洽關系并建立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溝通渠道,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
六、結語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增高,就業(yè)競爭激烈。學校希望招聘立刻能夠勝任教學的老師,而不再是按傳統(tǒng)觀念,招進來慢慢培養(yǎng),這就要求高校盡可能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教師職業(yè)技能強的學生來滿足社會和學校的需要,并充分做好實習前的準備,有效管理實習過程,保證實習工作順利實施。半年的實習時間也是教師職前教育的一部分,通過它學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小學教學活動和特點,積累教學經驗,具備教師能力,順利完成頂崗實習到就業(yè)的轉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年第16號文件).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孟燕平.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形成途徑研究——教師職前教育中學習方式開放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師教育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