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空氣質量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環(huán)境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綜合指數;影響因素;江蘇泰州
中圖分類號 X8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4-0208-02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Taizhou City
ZHAO Li
(Tai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in Jiangsu Province,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Th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s were analyzed during 2013―2015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air quality in Taizhou after emission restric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air quality of Taizhou had been getting better gradually after emission pared with 2013,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QI had increased 7.9 percentage points in 2015. At the same time,the rate of PM2.5 in the air quality comprehensive index had declined year by year.The structure adjustments of anergy,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realignment of the pollution sources were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air quality.In addition,favorable weather conditions was also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excellent and good rates;comprehensive index;affecting factors;Taizhou Jiangsu
泰州市坐落在長三角北翼,近2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聚集引發(fā)了能源和物質消費的激增,空氣質量受人為活動影響越來越顯著,以城市為中心的復合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大量的污染物極易導致呼吸系統(tǒng)及心肺系統(tǒng)疾病,極大程度地影響人類身體健康,這樣的環(huán)境與生態(tài)中國的夢想相去甚遠。
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日益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研究空氣質量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對制定大氣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依據2013―2015年泰州市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數據,采用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綜合指數等評價指標,對近年來泰州市的空氣質量現狀及原因進行分析與研究,為泰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采用2013―2015年泰州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長期定點監(jiān)測數據,數據來自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平臺。
1.2 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為《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
1.3 評價方法
按照《環(huán)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guī)范(試行)(HJ 663-2013)》進行評價??諝赓|量變化特征用空氣質量指數(AQI)評價,AQI是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無量綱指數,并分級表征空氣污染程度。環(huán)境空氣質量綜合評價采用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反映大氣質量年際變化特征。
單項質量指數、綜合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Ii=■(1)
Isum=∑■■Ii(2)
式中:Ii為指標i的單項指數,包括全部6項指標;Ci為指標i的評價濃度值;Si為指標i的標準值,當i為SO2,NO2、PM10及PM2.5時,Si為污染物i的年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當i為O3時,Si為日最大8 h平均的二級標準限值;當i為CO時,Si為24 h平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Isum為綜合指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變化
由表1可知,2013年泰州環(huán)境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220 d,占比60.3%;2014年優(yōu)良天數232 d,占比63.6%;2015年優(yōu)良天數上升到249 d,優(yōu)良率達到68.2%,同比上升7.9個百分點;泰州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大幅度的提升主要歸功于近幾年實施了嚴格的減排措施。
各季節(jié)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分析表明,靜風和小風頻率高、穩(wěn)定層結幾率高以及降水少等不利氣象因素[1],造成冬季污染嚴重,優(yōu)良天數最低,不過近年來有上升趨勢,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相比而言,夏季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呈下降趨勢,2013年夏季優(yōu)良天數68 d,2015年僅為61 d,這主要是因為以O3為首要污染物的光化學污染事件發(fā)生頻率增加[2],致使夏季優(yōu)良率降低。有研究表明[3],O3在特定情況下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將超過PM2.5成為環(huán)境空氣首要污染物。
分別計算2013―2015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結果如圖1所示??梢钥闯觯绊懱┲菔锌諝赓|量的污染物依次為PM2.5、PM10、O3、NO2、SO2、CO。隨著減排措施的深入執(zhí)行,PM2.5和PM10在綜合指數中占比逐年下降,反之,O3占比逐年增加。很多學者指出[4-5],隨著經濟發(fā)展,汽車及其他污染源的增加將會造成臭氧污染現象更加突出。
2.2 顆粒物相關性分析
泰州市PM2.5和PM10日均濃度具有較好的相關性,近3年相關系數平方分別達到0.897、0.878、0.899。線性擬合方程顯示,PM2.5/PM10比值依次為0.746、0.628和0.652(圖2)。北京市、南京市等多地環(huán)境空氣中顆粒物的相關分析研究結果相近[6-8]。與2013年相比,2015年細顆粒物在可吸入顆粒物中占比下降。結合細顆粒物在綜合指數中占比的下降趨勢,可見減排措施初見成效[9]。
3 空氣質量改善原因分析
3.1 實施嚴格減排措施
提高重視程度,強化行政推動。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通報機制,按季度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形成了強大的工作監(jiān)督壓力。
減排的關鍵是優(yōu)化結構調整,削減源頭排放。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建設,把增產不增污或增產減污作為項目審批的前提條件。嚴控煤炭使用量,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嚴格控制電力行業(yè)煤炭消費新增量,重點削減非電行業(yè)煤炭消費總量,有關工作報告顯示,2015年泰州市關停整治燃煤鍋爐550臺(座)。
突出重點領域,狠抓專項治理。狠抓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對全市產生揮發(fā)性有機物的企業(yè)進行全面排查指導;關于機動車尾氣治理,可深入推進加油站和油罐車油氣回收改造,嚴格執(zhí)行黃標車、無標車區(qū)域限行政策,淘汰高排放機動車;制定相關考核辦法,將建筑工地揚塵管控與招投標掛鉤;嚴格落實“四級巡查”等秸稈禁燒工作措施。
3.2 氣象條件變化
有利的氣象條件是空氣質量好轉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氣象資料顯示,2013年泰州市降水次數57次,降水量819.6 mm;2014年降水66次,降水量953.9 mm;2015年降水81次,降水量1 157.7 mm。降水對污染物清除作用十分顯著,與2013年相比,2015年降水條件較好,這也是空氣質量逐漸好轉的重要原因(表2)。
4 空氣質量改善的制約因素
4.1 產業(yè)結構偏重
雖然近幾年泰州市加大產業(yè)結構調整力度,但電力、化工等重污染行業(yè)仍占有相當比重,能源消費一直以煤為主,揚塵、機動車污染等“城市病”存在加重趨勢。加上全市經濟增速放緩,經濟轉型步伐可能放慢。短期內,城市大氣污染排放總量仍將高位削減,超過環(huán)境容量。
4.2 工作基礎薄弱
面對艱巨的治理任務,大氣污染防治基礎相對薄弱。大氣治理的標準體系尚不健全,大氣執(zhí)法監(jiān)管力量需要增強,資金投入需要增加,尤其亟需出臺保障治污設施長效運行的經濟、價格政策。監(jiān)測、科研、管理技術儲備不足,空氣質量預測特別是重污染天氣預測能力仍需大幅提升,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有待進一步完善,PM2.5源解析研究剛剛起步,區(qū)域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5 結論
(1)與2013年相比,2015年泰州市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上升7.9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2)影響泰州市空氣質量的污染物依次為PM2.5、PM10、O3、NO2、SO2、CO。PM2.5和PM10在綜合指數中占比逐年下降,O3占比逐年增加。與2013年相比,2015年細顆粒物在可吸入顆粒物中占比下降,減排措施初見成效。
(3)嚴格的減排措施,有利的氣象條件是空氣質量好轉的主要原因。調整產業(yè)結構,夯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基礎,是保證空氣質量持續(xù)改善的關鍵。
6 參考文獻
[1] 張夏琨,王春玲,王寶鑒.氣象條件對石家莊市空氣質量的影響[J].干旱氣象,2011,29(1):42-47.
[2] 殷永泉,李昌梅,馬桂霞,等.城市臭氧濃度分布特征[J].環(huán)境科學,2004,25(6):16-20.
[3] 沈琰,楊衛(wèi)芬,蔡惠文,等.常州市典型臭氧污染天氣過程及成因分析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3,38(12):173-182.
[4] 段玉森,張懿華,王東方,等.我國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時空分布特征分析[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2011,23(增刊1):34-39.
[5] 王雪梅,符春,梁桂雄.城市區(qū)域臭氧濃度變化的研究[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1,14(5):1-3.
[6] 于建華,虞統(tǒng),魏強,等.北京地區(qū)PM10和PM2.5的質量濃度的變化特征[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4,17(1):45-47.
[7] 喻義勇.南京亞青會環(huán)境空氣質量狀況及原因分析[J].環(huán)境監(jiān)控與預警,2014(1):5-9.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5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10-0954-02
【關鍵詞】 空氣污染,室內;公共衛(wèi)生;學生保健服務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室內空氣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數量、濃度和持續(xù)時間超過了空氣的自凈能力,使空氣質量發(fā)生惡化,對健康和精神狀態(tài)、生活、學習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現象[1-2]。學生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比成年人更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傷害,因此宿舍空氣質量狀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將產生較大影響。為了解高校學生宿舍的空氣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為進一步改善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提供參考依據,作者于2008年3月3-5日對長沙市某高校部分學生宿舍的空氣質量進行了檢測,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應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長沙市某大學3個校區(qū)各隨機抽取男、女生宿舍樓各1棟,按照20%的比例在各樓層隨機抽取宿舍單元。本次共檢測宿舍數98間,其中男生宿舍46間,女生宿舍52間;一校區(qū)宿舍26間,二校區(qū)宿舍24間,三校區(qū)宿舍48間。一、二校區(qū)位于長沙市中心,所有檢測宿舍均為上世紀80年代前的建筑;三校區(qū)位于長沙市近郊,所有建筑均為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所建。
1.2 檢測時間和方法 測量時間為2008年3月3-5日的每天9:00-11:30學生上課期間。采樣高度1 m,測量時門窗關閉。各指標的檢測儀器和檢測方法見表1。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漢化版Epidata 3.02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雙人雙份數據錄入。用SPSS 15.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檢驗方法包括統(tǒng)計描述、方差分析、t檢驗、秩和檢驗等。如無特殊說明,所有P值均表示雙側概率,顯著性水平α=0.05。
2 結果
不同校區(qū)、不同樓層、不同性別學生宿舍空氣質量指標比較見見表2~4。
2.1 CO 平均體積質量分數為5.280 mg/m3,不同校區(qū)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二校區(qū)最高,三校區(qū)最低。
2.2 CO2 平均體積質量分數為1 500.81 mg/m3,不同校區(qū)、不同樓層、男女生宿舍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可吸入顆粒 平均體積質量分數為0.061 3 mg/m3,不同校區(qū)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一校區(qū)的可吸入顆粒濃度最高,二校區(qū)的濃度最低。
2.4 甲醛 平均體積質量分數為0.018 32 mg/m3,不同校區(qū)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甲醛體積質量分數分布不呈正態(tài),故改用秩和檢驗,結果顯示,一校區(qū)的甲醛體積質量分數均值最高,三校區(qū)的最低。
2.5 放射線 平均體積質量分數為0.338 0 Bq/m3,不同校區(qū)間、男女生宿舍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三校區(qū)的放射線濃度均值最大,一校區(qū)的最小。
2.6 每人新風量 平均為33.578 m3/h,不同校區(qū)、不同樓層、男女生宿舍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7 苯及苯系物 在每一層選測1間宿舍,共31間,其中檢出苯的宿舍有26間,檢出率為83.87%,最大值為0.058 0 mg/m3,檢出甲苯的宿舍有14間,檢出率為45.16%,最大值為0.083 0 mg/m3;檢出二甲苯的宿舍只有1間,其濃度為0.120 0 mg/m3。
3 討論
CO主要影響人的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以及神經系統(tǒng),宿舍空氣中的CO主要來源于室外大氣環(huán)境。此次調查發(fā)現,各校區(qū)間室內CO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是因為3個校區(qū)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周圍的環(huán)境有很大差別所造成。一、二校區(qū)處于市中心段,周圍建筑物密集,車輛往來繁忙,空氣污染相對嚴重,空氣流通也差;三校區(qū)處于市郊,周圍相對空曠,宿舍樓的間距相對寬于一、二校區(qū),離居民區(qū)遠,車輛往來較少。陳威威[3]的調查顯示,室內CO的濃度主要取決于街道的密集程度、離道路的距離、車輛的發(fā)動機狀況以及天氣條件。
CO2屬于呼吸中樞興奮劑,為生理所需;但CO2濃度過高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效率。室內CO2濃度受人群、容積、通風狀況的影響。戴歡歡等[4]調查發(fā)現,教室空氣質量(主要是CO2濃度)對學生疲勞有直接影響,在教室不通風的情況下,CO2濃度高出通風良好時的4倍,此時學生相應的疲勞指標――記憶廣度、反應速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下降速度為通風時的3倍、2倍和1.5倍。這表明,教室空氣質量下降時,學生疲勞速度加快。新風量間接反映了室內空氣質量狀況,根據CO2的濃度來確定,可作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的一個指標。通風換氣保證足夠的新風量,是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宿舍空氣中甲醛主要來源于宿舍建筑裝飾材料以及少量清潔劑釋放。甲醛的測量值與宿舍的建筑材料、投入使用的時間、通風程度、結構布局等因素有很大的關聯(lián)??諝饬魍ê?時間久,板材中的甲醛釋放速度將相應加快,室內空氣中甲醛殘留就會相對降低[5]。本次調查發(fā)現,三校區(qū)甲醛濃度高于一、二校區(qū),可能與三校區(qū)是新建校區(qū),投入使用時間短,建筑材料及裝飾材料新等因素有關。
可吸入顆粒對人的呼吸道有毒害作用。有研究指出:長期暴露在PM10為0.02 mg/m3的環(huán)境中,可引起學生鼻咽喉炎患病率增加,學生呼吸與免疫功能下降[6]。宿舍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主要來源于室外大氣污染,其濃度與外部環(huán)境、通風程度等因素有很大的關聯(lián)。在本研究中,3個校區(qū)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周圍的環(huán)境也有很大的差別,一、二校區(qū)處于市中心段,人群密度大,建筑密集,交通繁忙,空氣流動差,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質來源多,從而使其空氣質量較差,一定程度也影響了學校宿舍的空氣質量;而三校區(qū)處于市郊,周圍相對空曠,宿舍樓的間距相對寬于一、二校區(qū),離居民區(qū)遠,車輛往來較少,因此室內可吸入顆粒濃度也相對較低。
室內放射線主要是指氡,是主要環(huán)境致癌物之一,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潛伏期為15~40 a。宿舍空氣中的氡主要來源于房屋的地基土壤和建筑石材。此次調查中,校區(qū)宿舍樓間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的差異以及校區(qū)所處地段土壤中氡含量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不同校區(qū)學生宿舍氡含量不同的原因。至于男女生宿舍間存在的差異可能是由混雜因素造成。因此,建校時應查明擬建學校處氡的潛勢,盡量避免在土壤或巖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高的地段和地質構造斷裂地段建造學校[6]。
苯及苯系物一般指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內揮發(fā)性有機物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血液系統(tǒng)具有毒害作用。宿舍空氣中的苯系物主要來源于建筑裝飾材料、人體代謝廢物和清潔劑等。戴天有等[7]發(fā)現,室內苯系物的污染比室外要嚴重得多,裝修1 a后室內苯系物濃度是室外的5~10倍;裝修3 a后室內仍是室外的2~4倍。在此次調查中,很多宿舍未檢出,可能原因是:苯及苯系物屬于揮發(fā)性有機物,使用時間久,濃度很低,無法檢測;學校宿舍內的建筑材料、裝飾材料選擇不同于家居的修建裝飾,一般用量較少。
總之,在此次檢測的幾種空氣質量指標中,雖然在不同的宿舍間有高有低,但總體來講,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所規(guī)定的限值,該高校所測宿舍內的各項指標均未超標,能夠保障學生在宿舍內學習和生活的安全和健康。
4 參考文獻
[1] 金銀龍.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實施指南.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 Joint Research Center Ins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Guidelin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tted from Indoor Materials and Products using Small Test Chambers,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1992.
[3] 陳威威.北方地區(qū)高校教室內空氣品質研究.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4] 戴歡歡,岳巍,申得民.冬季教室空氣質量對學生疲勞的影響.城市發(fā)展研究. 2001,8(6):15.
[5] 張晨.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及其研究概況. 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2,14(7):333.
[6] 劉嶸. 教室中主要污染物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
關鍵詞:石油;機械設備;現狀;質量控制
對于石油工作開展的條件,最重要的無異于石油機械O備,而鉆井工作質量的好壞深受鉆井設備和鉆井工藝的影響。我們知道,油井的質量是投資之所以能取得高回報的關鍵所在。因此,提高石油設備工作質量和效率,并對其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保障石油鉆井工作的有序進行,使石油企業(yè)能夠通過長久的運轉而提高經濟效益,能夠是企業(yè)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一、現代石油機械設備的發(fā)展現狀
(一)定義、基本概念
石油機械對于國家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對社會的進步方面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是進行石油開采工作和石油生產工作的關鍵設備和重要手段。石油設備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隨著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等行業(yè)的進步而發(fā)展起來,因此用于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等初級能源的開采的一系列石油設備的不斷進步對社會有著極大的意義。石油開采過程如圖1所示:
(二)國內外相比發(fā)展現狀
與發(fā)達國家的石油鉆井設備相比,我國的石油機械設備還存在著不少差距,盡管如今石油鉆井設備在我國發(fā)展得很快。從設備先進性來看,推廣速度緩慢,普及度不高,主要體現在老式帶式剎車系統(tǒng)的鉆機還在使用,反而盤式剎車技術推廣不全面。我國的鉆機需要通過肉眼進行觀測鉆井液的實際工作情況的時候,國外鉆機已能夠實現直接通過視頻軟件去進行觀測,并且清晰可見。鉆井設備的可靠低,配件可靠性差等問題影響了我國石油的產量并增加鉆井周期,增加額外工作量,使我國在石油產業(yè)上加大了無謂的投資。
落后的散熱系統(tǒng)設備、壽命短的鉆機、使用功率低的鉆井等問題,都是現在需要面臨的實際問題,相比于外國先進設備的差距,需要我們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去根本解決,才能使我國石油產量得到較大的提升。
(三)現代石油機械設備的管理現狀
一直以來,對機械設備管理的工作沒有全面的的了解和較多的關注,因而在設備管理技術方面的發(fā)展得不到進步。下面總結幾點石油機械設備管理的問題:1、專業(yè)技術人才的短缺;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3、缺少對石油機械設備管理的認識。
二、現代石油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分析
(一)我國石油鉆井設備發(fā)展的建議
首先,必須使用更科學的技術方法,要重視設備技術含量的提高。對交流變頻,液壓驅動,自動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使用,以提高整體科技水平。要加快現代化設備和配套儀表的研究進程,加速實現作業(yè)效率的提高和整體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其次是針對地理環(huán)境之特點,只有適應于海陸不同環(huán)境對鉆井設備的需要,才能更好的適應石油鉆井的多樣化需求,促進石油設備的多樣性,以專業(yè)設備駕馭不同環(huán)境特點。最后就是要盡快提高鉆井裝備的科技含量,使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數據可信度和工作高效率方面的目標得以實現。我國與國外的設備關鍵技術差距較大,大多依靠進口,因此需要加大研究投入提高鉆井設備的人性化設計和自動化水平。
(二)對鉆井設備的資料進行質量控制
資料的質量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料內容的質量,其標準在于資料的齊全性、檔案的相關性和信息的真實性,二是資料形式的質量,即印刷,裝幀、光盤、紙張等資料載體的質量。
真實性要求資料信息與相應的設備生產過程、檢測結果和出廠時要符合實際情況,要確保資料圖物相一致以及數據相一致。鉆井設備的資料要有齊全性,覆蓋其各個方面的信息,要有檔案性,資料要分類整理并存好檔案,使以后的查閱能夠方便快捷,資料質量的提高也使鉆井設備自身的質量得到有效監(jiān)控。
(三)做好石油機械設備管理的幾點對策
石油企業(yè)可以通過培養(yǎng)設備管理專業(yè)技術人才、建立健全石油機械設備管理體制、更新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好石油機械管理工作。企業(yè)要明確石油設備管理工作的意義,設立的管理部門要與實際情況相適應,并配備上必要的管理人員。
為提高石油企業(yè)生產和管理水平的需要,做好石油機械設備管理總的來說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使企業(yè)管理體制得到完善2、加強管理人員綜合技術水平的提高3、做好設備購置把關工作4、加強管理手段的科學性
三、結語
我們認識到石油鉆井設備的質量管理和監(jiān)控的必要性,本文對石油設備現狀提出一些發(fā)展建議,本著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希望對我國石油企業(yè)應不斷提高自動化水平并完善監(jiān)控質量做個參考。在石油鉆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由此可見,如果采取得當的措施和方法,便能有效保障鉆井設備的質量,促進石油經濟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電氣工程設備安裝;質量控制;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O23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近階段,由于地理以及歷史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qū)的建筑電氣管線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發(fā)生的不同管道之間的交叉或者是平行的現象,表面上,非常像一個編制完成的蜘蛛網,這也就導致了管網的紊亂,甚至導致一些管網根本發(fā)揮不了任何的作用,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電氣安裝的技術的原因,隨著城市建筑水平的不斷提高,原先的電氣管理的缺陷與目前的電氣安裝之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分歧,此外,科學技術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一方面,他能夠給城市的電氣工程建設帶來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很多施工質量問題的產生,人們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城市建筑空間的開發(fā)以及利用和城市的電氣安裝信息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因此,如果想要提高電氣安裝的技術水平,就一定要提供了完善的施工方案,這同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以及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同時,也會為城市建筑以及管理當來重大的幫助。
1、現代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控制技術的重要性
隨著當今建筑成就的不斷突破和出現的一次又一次巨大成就,電氣工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性能,所以電氣工程師專業(yè)技能、管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實施電氣施工安裝質量管理中,要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抓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針對容易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和缺陷,采取重點關注,并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進行嚴格控制,從而推進整個電氣施工安裝的規(guī)范性和標注化。由此可見,現代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控制技術的重要性。
2、現代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控制技術要點分析
2.1、掌握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并做好過程控制
通常狀況下,電氣安裝工程需要遵循相關的設計圖紙及施工技術文件,并且要求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作業(yè)。建筑電氣安裝工程在實際的作業(yè)過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對電氣材料的檢查,主要有電氣的管材、膠水和線盒等,每一批材料的購置安裝都要通過嚴格的審核,經監(jiān)理方同意后才可進行使用。其次,是對建筑電氣安裝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監(jiān)管控制,例如均壓環(huán)和防雷引下線等,檢查是否有漏焊現象,焊接的長度以及質量是否能夠滿足規(guī)范的設計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以避免后期使用及檢查出現的問題所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2.2、提高施工單位電器質量管理人員的綜合性的素質
一些施工單位由于相關的人員配置不足或是電器質量管理人員的素質沒有達到要求,這樣就致使質量檢查工作的開展收到一定的制約。企業(yè)電器質量的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監(jiān)督人員應該有具體的可以篩選的專業(yè)性較強的考核制度,鼓勵員工去參加業(yè)余培訓,進行相關的職業(yè)技能考核,了解更多的專業(yè)性較強理論,同時形成以持崗上證為榮的風氣,促使管理人員自己主動去學習,同時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質量。各級質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要嚴格依照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而制定質量管理計劃,組織電氣人員進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質量檢查,應該展開工程質量的動態(tài)分析,對于關鍵性的部位和當前的質量通病使用相關質量保證措施。管理人員需要將質量責任制及時落實,實現各負其責,應該不斷保證工程質量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
2.3、做好檢查嚴把常用設備以及材料的質量
對于一些常用設備以及材料存在的問題,在電氣設備、材料進入施工現場之后,保管員、材料員、質檢員需要同監(jiān)理工程師之間協(xié)調,檢查貨場是否同符合規(guī)范要求相符合,并且要求核對設備、材料的型號、規(guī)格、性能參數是否同設計相一致。將說明書、合格證、零配件及時清理,并且需要進行外觀檢查,對開箱記錄做好檢查,同時妥善保管;對主要材料,需要具備出廠合格證或者是質量證明書等等。而對材料質量產生質疑之時,現場封樣需要到當地有資質的檢測部門進行檢驗,合格之后方可以進入到現場投入使用。
2.4、建筑電氣施工管理需要不斷加強
建筑電氣實現與否與建筑申氣的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具有直接關系,建筑電實現與否建筑電氣施工時候的管理工作具有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實施建筑電氣過程中。管理工作必須充分重視,通過監(jiān)督、管理。確保順利實施建筑電施工。要指導施工人員,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避免后序工作受到影響對線路的鋪設、避雷設備的安裝等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嚴格操作。使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使檢驗結果與設計方案的要求相一致。
2.5、防護電氣設備
在電氣安裝中對電氣設備進行防護需嚴格遵守以下要求。首先在建筑施工中不能在高壓或者低壓路段進行施工,而且也不可以在高壓或者低壓路下方設置施工作業(yè)棚或者生活棚以及放置施工材料或者雜物等。在電氣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將各種施工架具外側與電架線路邊線留有可以安全操作的距離。根據相關材料規(guī)定,在外電線路電壓<1kV,其之間最小安全距離為4m;當電壓為1~10kV之間時,最小安全距離為6m;當電壓為35~110kV時,其最小安全距離為8m。當施工現場機車道和外電架線路交叉時,應將架空線路與路面垂直距離保持在相關范圍內,這里的距離是指架空線路最低點和路面最小垂直距離。一般當外電線路的電壓<1kV,其之間最小垂直距離為6m;大概電壓為1~35kV之間時,其最小垂直距離為7m。如果在施工過程中達不到上述最小距離時,應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例如設置安全屏障、安全遮攔和保護網等。同時對于這些安全防護設施應設有專人負責看管。當上述最小安全距離和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均無法滿足時,相關施工單位應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進行協(xié)商,可以采取停電或者是改變施工位置等方法進行完場施工,否則不予施工。
2.6、確保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調試工作
針對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而言,調試工作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電路的調試。需要做好對配電箱和接地線等方面的調試工作,特別是對不同管線之間的連接轉化都要做出仔細全面的檢測。其次,對金屬防雷區(qū)的調試工作,建筑物外墻的金屬門窗以及欄桿防護等防雷區(qū)都需要進行調試工作。接著,是運行工作設備的調試工作。對電氣安裝工程中那些可調節(jié)元件的調試要按照先空載后負荷的基本原則進行,以確保運行設備的安全和穩(wěn)定。
2.7、做好室內線路的敷設
通過實踐積累了一定的室內線路的敷設經驗,嚴格按設計和規(guī)范下料配管,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嚴格把關,管材不符合要求不準施工。鍍鋅管和薄壁鋼管禁用割管器切割鋼管,用鋼鋸鋸口要平,管口用圓銼把毛刺處理干凈。直徑大于等于40mm的厚壁管對接時采用焊接方式,允許管口直接對焊,直徑小于等于32mm管子應套絲連接,或用套管緊定螺釘連接,不應熔焊連接,連接處和中間放接線盒采用專用接地卡跨接。
2.8、改進防雷接地的施工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對防雷接地施工方式做出如下改進:防雷帶應按設計要求,采用鍍鐸圓鋼,并加以調直,避雷腳應定位合理,以轉角對稱布置,直線段再按1m左右等分為原則。引下線截面不得小于避雷帶截面,搭接處焊縫應平整、飽滿,不得有氣孔、咬肉、夾渣等缺。避雷帶跨越建筑物伸縮縮縫、沉降縫處。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高出屋面的煙囪、透氣管及鐵爬梯、金屬水箱等金屬物體應與防需裝置相連。按規(guī)定接地體埋深應不小于0.6m,間距不小少5m,焊接而不小少扁鋼寬度的2倍。
2.9、常見施工問題
在電氣安裝施工中螺栓緊固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在對螺栓緊固時使用的是力矩扳手,并且應運用適度的力道;溫度補償伸縮節(jié)調整問題一直是引起關注的問題之一,通常情況下是用于吸收因熱脹冷縮或者外力引起的管道等設備而導致的小量位移。在伸縮節(jié)調整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尺寸變化則導致伸縮節(jié)失去相關功能,因而在設備安裝過程中應注意盡量不要調整伸縮節(jié);斷路器油壓閉鎖問題,閉鎖值應保證在標準范圍內;主回路電阻問題,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主回路電阻測量需要采用不低于100 A的直流壓降法,所測的電阻不應該超過112 Ω。
3、結語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并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才能確保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坤忠.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控制管理要點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19:217.
[2]呂偉軍.現代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控制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20:239.
關鍵詞:線狀工程項目建設;測量控制網布設;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B22文獻標識碼:A
線狀工程主要指道路和管道等有“線狀”特點的工程,如國家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的建設,石油、天然氣等的輸送管道,城市水電輸送工程,還包括一些索道工程等。線狀工程的測量目的是為工程的科學設計、安全保質施工、順利經營管理等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為提高工程的質量,就要確保測量的精度。
一、導線測量法的布設與實施策略
線狀工程項目建設中的測量控制網布設和實施主要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一是運用導線測量法,二是運用GPS技術對控制網進行測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兩種方法各有異同,根據線狀工程測量的需要選擇最為恰當的方式。
(一)定位點的選擇
采用導線進行測量的標準是基于線狀工程地圖中所標注出來的最小比例尺的特點而定,通常使用兩種顏色的旗幟(如紅、白)來對待測量的線狀工程走向進行定位,定位點的選擇要和標志旗的路線之間空出適當的距離,為實測工作提供足夠的回旋余地。如果線狀工程為橋梁、隧道等,就需要對隧道或者橋梁的兩個端點進行測量。在一些地層結構不堅固的地區(qū),定位點的選擇要確保擁有開闊的測量視野,待測范圍內不要有障礙物,這樣會影響到控制網的測量精度。若待測的區(qū)域的地勢高低起伏,一般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設置點位,避免在測量過程中受到其它物體的阻隔。導線連接的取值要始終,兩端的長度控制在400米上下,在測量距離較遠的工程中,嚴格控制好距離可以減小測量的誤差。
(二)定位點的測量和計算
使用平差軟件對已經測得的點位坐標和相關數據進行計算,要確保計算的精度符合線狀工程測量等級的規(guī)定,避免可能造成誤差的因素,同時也要對已經產生的誤差進行再次測量和計算,以便更加精準。線狀工程跨度較大、測量范圍難以控制的區(qū)域,在測量定位點的時候要保證起點和終點的距離間隔不要超過30米。
高程的測量方式包括三角高程和水準測量兩種。這兩種方式在實踐中各有優(yōu)勢。測量三角高程的同時可以對導線水平角的具體情況進行實時觀測。記錄垂直角的觀測數據時,一點要先確保在儀器中觀測到的鏡頭的十字中心和被測目標在同一條直線上,棱鏡的盤中央坐標可以利用盤左右的讀數計算得出,還要及時核算指標差,指標差修正后要對垂直角的重新測量,最終的測量結果區(qū)兩次測量的平均值即可。重復回測前要確?;販y指數數值和儀器的刻度范圍相符合,否則又會造成誤差。計算機平差軟件自動對測量的結果進行計算,確定出定位點的地理坐標和相應的高程,利用已知點的計算所得,可以求出待測點的相對高程。高程的誤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若誤差過大,及時查找影響誤差的主客觀原因,并重新補測,同時標記補測的范圍和數值,便于為重新計算提供依據。
水準的測量線狀工程建設項目的測量直線的附近設置水準點,在地圖上的標注情況要符合測量的規(guī)范,通常兩個相鄰的水準點的距離控制在2千米上下,這樣有利于確保測量的精度。地勢和地質結構比較復雜的測量區(qū)間,測量的難度大,且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還要將水準點的距離繼續(xù)縮短。若線狀工程的跨度在300米以上,如一些橋梁和隧道工程,就要在工程建設項目附近的位置選取水準點進行測量,以提高計算結果的精度。
二、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測量應用
(一)GPS技術測量的實施測量方法
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英文全拼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為GPS,該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也適用于線狀工程項目建設中。
線狀工程項目建設測量控制網布設和實施測量過程中采用GPS技術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靜態(tài)定位測量,二是快速靜態(tài)測量。
靜態(tài)定位測量在實際使用中要控制不同的基站,需要用兩臺以上的接收機來實現對各個基站基本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同時還需要使用四顆以上的衛(wèi)星來測控待測量區(qū)域的地理位置,以實現對目標的迅速定位,在這一過程中,依據所測量時間的長短,科學計算出載波結構的具體周期,并確保結果的精確性。采用靜態(tài)定位側測量要保證所有涉及到的基線可以依據定位成圖的原則組成一個多邊形,并且是封閉狀態(tài)的,這不僅有利于檢驗外業(yè)的操作的準確性,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基線定位的精確性,確保測量工作可以實現預期的目的。
快速靜態(tài)測量實施過程中只需要在待測區(qū)域設置一臺移動基站進行觀測,并且要確保在地勢比較高的區(qū)域設立基站,有利于采用同步衛(wèi)星進行跟蹤定位,所處的位置越開闊,衛(wèi)星信號的接收力度就越強。再使用另外一臺衛(wèi)星信號接收機,將待測點的地理坐標及時標注出來??焖凫o態(tài)測量模式對每一個點的觀測時間只持續(xù)幾分鐘,接著就可以使用快速解算整周未知數的計算方式算出測量結果,如此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觀測過程中,每一待測算點和基準點之間要保持恰當的距離,通常不應該超過20千米,因此需要有五顆以上的衛(wèi)星同時工作??焖凫o態(tài)測量方法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性,例如一些橋梁和隧道等線狀工程對測量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此時采用只有兩個接收機同時運作的快速靜態(tài)測量法,則不能形成閉合的多邊形結構,因此就無法檢驗外業(yè)操作的閉合差。故此種測量模式在基線較短的線狀工程中應用較廣,并可以對工程的各個控制點進行加密處理,確保定位點的精度。
(二)GPS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
無論采用哪種GPS測量方式,該技術都有其使用優(yōu)勢,并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功能也越來越完善。該測量技術通過相對的定位獲得三維基線的向量,在GPS網中進行平差的處理,將極大地增強大地高差的精確性。大地高差的精準性越高,水平測點正常高程的精確程度就越高,在計算測點高時還要結合水準測量與重力測量的相關數據信息。在測量數據的處理階段,該技術將主要的工作交由計算機系統(tǒng)處理,這就極大地保證了復雜程序和數字處理結果的正確性,通過計算機智能終端和便捷的信息傳輸技術,建筑工程的測量效果顯著,并且還節(jié)約了成本。利用GPS技術實施測量不用受到時間、氣候、環(huán)境等條件的限制,可以進行24小時全天候工作,且實施測量的過程連續(xù)性非常強,操作系統(tǒng)的自動化水平較高,技術人員主要具備相關的知識再加上簡單的培訓即可上崗。
總結:
綜上所述,線狀工程項目建設在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提高測量控制網布設和實施技術水平不僅關系著線狀工程項目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推動著社會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為此要加大對工程科技的投入,并不斷培養(yǎng)具有較高水準的專業(yè)測量隊伍,為線狀工程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充足的技術創(chuàng)新空間和人力資源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磬.現代工程測量技術的數字化發(fā)展[J].測繪時代,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