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三上悠亚免费一区二区在线,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爱a久久片,无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视,中文字幕欧美一区,爽妇网国产精品,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午夜一级在线,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del id="eyo20"><dfn id="eyo20"></dfn></del>
  • <small id="eyo20"><abbr id="eyo20"></abbr></small>
      <strike id="eyo20"><samp id="eyo20"></samp></strike>
    • 首頁 > 文章中心 >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范文第1篇

      一、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旨在對廣州市中等職業(yè)學校商貿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國際商務類專業(yè)方向及崗位能力分析進行調研。通過綜合采用案頭調研、大數據分析、問卷調研、深度訪談等調研方法,同時在確定國際商務類專業(yè)各子專業(yè)具體設置的基礎上,清晰各子專業(yè)對應崗位群的設置情況及崗位群對知識、技能及綜合素質的要求,以明確國際商務類專業(yè)未來人才培養(yǎng)方向。

      二、調研意義

      從本次調研的實踐意義來看,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國際商務類專業(yè)方向勞動力市場供需的調研有助于把握行業(yè)現狀與發(fā)展走向,確定中職學校國際商務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制定科學有效的國際商務類專業(yè)課程標準,改進中職教育國際商務類專業(yè)的教學方式,從而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就業(yè)為目標的國際商務類專業(yè)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方案。

      三、調研對象與內容

      (一)調研對象

      為確保本次調研結果準確可靠,項目組共選取四類調研對象,分別為:中國南方人才市場會員企業(yè)、中國南方人才市場招聘平臺求職應聘人員、廣州地區(qū)國際商務專業(yè)相關企業(yè)專家及國際商務專業(yè)畢業(yè)生。

      (二)調研內容

      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是辦學主體對究竟培養(yǎng)何種人才的理想設計,是目的性與規(guī)律性的辯證統一,是辦學理念的具體呈現。就本次調研而言,項目組主要從宏觀政策、市場供需及專業(yè)發(fā)展三個角度出發(fā),對產業(yè)行業(yè)需求、企業(yè)崗位需求、素質能力要求、專業(yè)發(fā)展前景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四、調研過程

      (一)確定調研方案

      根據調研目的設定數據收集范圍、設計調研內容,確定調研時間,確保調研信息能夠支撐項目研究的同時,保證調研結果的有效性。

      (二)調研實施

      收集國家關于國際商務及相關方向發(fā)展的政策文獻,匯集國際商務相關行業(yè)發(fā)展的宏觀信息數據。針對63家國際商務企業(yè)進行問卷調研以了解企業(yè)對國際商務各類型崗位、職位需求及崗位工作內容。

      (三)調研結果分析

      基于調研獲取的信息進行梳理和分析,明確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了解企業(yè)人才需求、挖掘崗位能力要求,從行業(yè)、企業(yè)、崗位三重角度對中職國際商務專業(yè)方向調研及崗位能力分析進行定位。

      五、調研結果分析

      (一)國際貨代相關崗位對中職學歷人才最低經驗要求

      根據調研信息顯示,企業(yè)對于國際貨代相關崗位工作年限要求普遍集中于“1-2年”。數據顯示,對崗位從業(yè)人員從業(yè)經驗要求為1-2年的企業(yè)占比為63%。除此以外,對崗位從業(yè)人員從業(yè)經驗要求為3-5年的企業(yè)占比為16%,對崗位從業(yè)人員從業(yè)經驗要求為6-8年的企業(yè)占比為11%,對崗位從業(yè)人員從業(yè)經驗無硬性要求的企業(yè)占比為11%。通過調研可知,目前企業(yè)認為中職學歷人才僅需具備1~2年工作經驗即可勝任大多數崗位的工作要求。

      (二)國際貨代相關崗位對中職學歷人才職業(yè)資格及相關證書要求

      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國際貨代企業(yè)相對于證書而言,更加關注應聘者的工作能力,58%的企業(yè)在此問題中選擇“更看重實際工作能力”。而在其余企業(yè)中,26%的企業(yè)選擇了跟單員資格證書及國際商務單證員資格證書,21%的企業(yè)選擇了外貿從業(yè)資格證書。除此之外,要求應聘者需具備計算機軟件應用、外銷員資格證等證書的企業(yè)均不超過20%。結合訪談調研,項目組認為中職院校在學生培養(yǎng)工作中可適當降低對學生考證培訓時間,取而代之提升學生在國際貨代各環(huán)節(jié)業(yè)務中實訓時間,從而提升學生業(yè)務的熟練度。

      (三)國際貨代相關崗位對中職學歷人才專業(yè)知識要求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范文第2篇

      一、國際商法教材框架還沒有完全定型

      在高校,學習國際商法的學生,都是非法律專業(yè)的學生,主要是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經濟類專業(yè)學生和管理類專業(yè)學生。他們學習國際商法的目的在于認識、理解、掌握主要與國際商務有關的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各國涉外民商法、涉外經濟法知識,培養(yǎng)國際視野,樹立依法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意識。但是,到目前為止,國際商法教材框架并沒有完全定型。有些教材把國際商法內容分為7章,有些教材把國際商法內容分為10章,有些教材把國際商法內容分為10章,有些教材把國際商法內容分為11章,有些教材把國際商法內容分為12章。從這些國際商法教材的框架結構來看,目前,國際商法研究內容還沒有完全定型。

      基于理論于實踐相結合,根據國際商務活動整個流程來看,完整的國際商法教材框架宜包括以下內容:國際商法概述、商事組織法、合同法、國際貨物買賣法、國際貨物運輸法、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法、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產品責任法、國際商事仲裁法。外商投資企業(yè)法沒有必要作為國際商法教材的一章來編寫,鑒于目前國際商務活動中,各國重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成為趨勢,各國日益把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作為國際商務活動的制高點來看待,國際商務活動中,服務業(yè)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有必要把知識產權法列為國際商法的一章。

      二、大部分國際商法教材缺乏每章知識點概括、每章知識點

      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應用非法律專業(yè)學生缺乏相關法律基礎知識,而國際商法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是一門孤零零的法學課程。國際商法教材的編寫和教學的出發(fā)點不是為了把非法律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為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法律工作者,也不是為了把非法律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成從事法學教學、研究工作的理論工作者,而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與國際商務活動有關的基本法律知識,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識,在將來進行國際商務活動時能夠從法律的角度考慮問題,依法進行國際商務活動,并運用國際商法相關知識,預防國際商務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國際商法教師缺乏國際商務實務工作經驗,對于國際商務實務操作缺乏了解,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導致教學重點、深度與進行國際商務實務最常用的國際商法知識出入較大。因此,國際商法教材的編寫者在編寫每章內容時,加入每章知識點概括、每章知識點應用于國際商務活動哪些方面,對教學和學習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對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目標、目的都有裨益。如:編寫商事組織法時,可以簡單地介紹本章主要知識點是公司、企業(yè)的設立條件、程序、資本和組織機構,國際商務活動中的資信判斷、查詢、投資、跨境組建經濟實體等,會用到本章知識點。

      三、有些國際商法教材內容缺乏實際操作性

      編寫教材應該兼顧理論性與實用性,這是我國高等教育本科、??茖哟我耘囵B(yǎng)應用性人才為主的辦學宗旨決定的。國際商法的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各國涉外民商法、涉外經濟法。由于國際商法研究范圍廣泛,國際商法教材只能是概論式的。有些教材很少直接引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各國涉外民商法、涉外經濟法重要條款,即使在有些章節(jié)有引用,也不指出具體條款,使國際商法教材實務操作性大打折扣。非法律專業(yè)學生學完這樣的國際商法教材后,很難解決國際商務糾紛的實際問題。

      因為非法律專業(yè)學生法律方面知識有限,教材中插入重要的法律條款,給教師和學生查找相關法律規(guī)定帶來方便,有利于教師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教學過程中實行案例教學法、比較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有利于非法律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把教材作為解決國際商務糾紛的指南。為使國際商法教材內容編寫更具實際操作性,我覺得,國際商法教材的編寫者可以參考美國法學家編寫的系列教材,如《產品責任法》全面客觀地介紹了不同州的司法實踐,《貨物買賣與租賃》,幾乎每一個法律概念、法律原則及基本原理都輔以真實的案例或舉例說明。美國是判例法國家,美國法學院在19世界70年代起實行案例教學法。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在教材中穿插法律規(guī)定是可行的,需要引用判例法國家法律規(guī)定時,穿插真實的案例或者成文法規(guī)定也是可取的。

      四、國際商法教材編寫沒有適應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建設

      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與特點

      商務英語專業(yè)到底要培養(yǎng)什么人才?比較一致的說法是“復合型人才”。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用人單位的招聘廣告要求應聘者“英語某級,電腦某級,專(本)科學歷,精通商務管理,有一定的公關能力”、“精通國際商務關系和運作程序,有較高的漢語知識和外語水平,并能熟練地操作電腦、使用網絡”等等,這可以說是對當代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專科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為: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既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又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知識和技能,會計算機操作,能進行國際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應用型人才。程同春教授在《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研究》一文中對國際商務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與技能素質要求作出了具體的描述,即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和對外經濟貿易發(fā)展的需求,對國際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是:本專業(yè)畢業(yè)生應是外語與國際商務兩門學科有機融合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即英語+國際商務。具體而言就是:(1)具有英語和國際商務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yè)知識。(2)具有較強的英語和國際商務知識應用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各種知識與技能正確分析、處理和解決國際經貿工作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傮w技能素質要求是:(1)能聽懂有關國際經貿的英語報道、報告和國外商人的英語洽談。(2)能用英語討論國際商務的專業(yè)問題,能用英語介紹國內外經貿動態(tài),能進行熟練、流利的涉及對外經貿活動各種環(huán)節(jié)的商務英語洽談。(3)能閱讀國內外經貿報刊的英語文章、經貿法規(guī)、商務文件與外商的來函來電。(4)能用英語撰寫正確、地道的商務報告與各種涉外商務函電。(5)能準確、清楚地進行有關國際經貿方面各種題材與各種活動的英漢、漢英口譯與筆譯。

      無論是一般院校制定的粗略的培養(yǎng)目標,還是程同春教授對國際商務英語教學的具體描述,都反映了課程結構應與人才所具備的素質結構相適應,使學生達到國際通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要求。

      商務英語本身具有跨學科的復雜性,培養(yǎng)的是“英語+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商務英語專業(yè)的結構是“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應該既重視語言和技能,又重視商務專業(yè)內容,兩個元素缺一不可。英國的尼克·布里格BriegerNick設定的商務英語范圍包括三個主要板塊:(1)語言知識;(2)溝通技能;(3)專業(yè)內容。在專業(yè)內容中,對“商務”一詞的內容要有所界定。由于“商務”一詞包括眾多含義,以致許多人認為商務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出來的人應該是懂經濟、貿易、法律、營銷、金融、財務、管理甚至保險的“復合型人才”。然而,教學實踐證明,幾年的大學教育要造就這種全能型的“復合型人才”是不現實的??梢詤⒖剂硗庖环N提法,將商務英語細分為一般商務用途英語與特殊商務用途英語兩類。以訓練語言或商務技能為主的一般商務用途英語的設置可以是比較固定的,涉及專業(yè)內容的特殊商務用途英語的設置應該是有限的、動態(tài)的。有限即體現“?!弊?,不能與“商務”沾邊的內容都包括,各院校應根據實際情況,較系統地精選一至兩個方向;動態(tài)則是指選擇的方向可以有所不同,可以選擇國際貿易,可以選擇營銷,也可以選擇人力資源、電子商務等,各個學校應根據各自具體的培養(yǎng)目標選擇不同的課程側重點。

      課程設置的基本架構與內容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源于《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2000)?!洞缶V》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應該培養(yǎng)具有扎實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文化知識并能熟練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商務英語專業(yè)的特點決定了在我國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yè)中,語言知識與商務知識都十分重要。語言與商務兩個元素的學習融為一體,是解決問題的較好方式。在基于商務內容的語言教學當中,商務專業(yè)內容是主線,英語是媒介,教學的目的是融商務學習與語言學習為一體。因此商務英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應體現如下原則:突出學科主干,注重能力培養(yǎng),提倡個性發(fā)展,優(yōu)化學生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根據該原則,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可按照“公共基礎課程+專業(yè)必修課+專業(yè)選修課+實踐環(huán)節(jié)”四大板塊構建。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的生源結構與市場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決定了課程設置應該向職業(yè)性傾斜,突出“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商務學科知識+商務操作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對基礎與應用、理論與實踐、選修與必修等課程進行優(yōu)化組合,確保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具有多專多能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

      商務英語作為專業(yè)英語課程,即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一個分支,其課程設計可參照PeterStrevens對ESP教學提出的定義,即四個根本特點(absolutecharacteristics)和兩個可變特點(variablecharacteristics)。四個根本特點是:(1)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2)課程必須在內容(主題和論題)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職業(yè)以及活動有關;(3)重點應放在努力使詞法、詞匯、篇章結構與那些特定的活動相適應的語言運用上;(4)必須與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形成鮮明的對照。兩個可變特點是:(1)可以只限于某一種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2)可以根據任何一種教學法進行教學。

      目前,各高等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主要有商務英語綜合技能、商務英語泛讀、商務英語聽力、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視聽、商務英語寫作、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談判、劍橋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口筆譯等。經貿知識課程主要有市場營銷、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企業(yè)管理、WTO與國際慣例、國際貿易與進出口實務、國際結算與支付、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統計學等。文化背景知識課程主要有英美文化概況、經濟地理、公共關系學、文化比較等。這樣的課程體系改變了過去完全按學科與專業(yè)設置課程的做法,突出了能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拓寬了文化與經貿知識的基礎。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課程交叉重復,分化有余、綜合不足,缺乏理論依據,未能充分體現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人才素質觀等。

      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完成這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認真研究與運用科學的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充分考慮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體現鮮明的專業(yè)特色,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程同春,程欣.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研究[J].中國教育與教學,2006,(2):1-4.

      [2]Brieger,N.TeachingBusinessEnglishHandbook[M].York:YorkAssociates,1997.

      [3]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范文第4篇

      關鍵詞:翻譯目的論 國際商務合同 翻譯原則

      一、引言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業(yè)務不斷拓展。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國際商務合同,愈來愈凸顯其重要性。同時,我國在對外經濟貿易業(yè)務中的商務糾紛也屢見不鮮,而許多糾紛正是源于合同翻譯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必須要有科學的翻譯理論對其進行指導。由于國際商務合同是法律文件,是一種目的性及專業(yè)性很強的翻譯活動,其文本用語、措辭和內容等都具有明顯的契約體特點。因此,人們對其漢譯質量要求很高,在翻譯時必須仔細謹慎。

      目前,對于各種應用文體的翻譯研究,如旅游翻譯、電影翻譯等,都已使用過目的論的相關理論。而在本文中,筆者將從翻譯目的論的視角對國際商務合同的漢譯進行研究,依據目的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性原則探討分析目的論在國際商務合同漢譯中的運用及其指導作用,從而為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提供參考,以期改善、提高其漢譯質量。

      二、翻譯目的論

      20世紀70年代,德國翻譯家弗米爾(Vermeer)提出了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使翻譯的研究不再受原文中心論的束縛。弗米爾將人類活動定義為在特定的情境中發(fā)生的有目的的行為。該理論認為,翻譯作為跨越文化壁壘的交流工具,是一種有結果的目的性活動。它以原文為基礎,不僅僅是兩種語言間簡單的對應轉換,實際上更是人們交往時有目的的互動。目的論的理論基礎在于:決定任何翻譯過程的首要原則是翻譯活動的預期目的(Nord, 2001)。它要求譯者在理解源語文本的基礎上,以譯文的預期功能和目的來決定相應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使之取得與源語文本同樣的效果。于是,目的論就為國際商務合同翻譯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的視角。

      翻譯行為的目的一般指譯文的交際目的,即“譯文在譯入語社會文化語境中對譯入語讀者產生的交際功能”(Venuti,2001)。目的論指出,翻譯的決定性因素是目的語文本的預期交際功能或目的,而譯者選擇的翻譯方法和策略也取決于翻譯文本的目的。因此,目的論為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明確了功能和目的這兩個依據和歸點。如果能有效運用其相關理論來指導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則必將產生積極效果。

      三、翻譯目的論和國際商務合同的漢譯

      (一)國際商務合同的語言特點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胡庚申、王春暉,2002:21)?!芭c其他商務文本相比,合同文本屬于正式程度最高的契約文體”(馬會娟,2005:84)。由此可見,作為一種正式的特殊應用文體,國際商務合同屬于法律文本,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一種契約,它是為商務活動中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協議提供的保證,受到國家法律承認和保護。因此,國際商務合同具有用詞準確嚴密、語言正式規(guī)范、句式結構嚴謹和語氣莊重嚴肅等特點,所以翻譯時要契合其作為法律文本的特點,做到語篇行文邏輯嚴密、具有條理性,真正體現其法律含義和文體特點。

      (二)目的論在國際商務合同漢譯中的運用

      在翻譯目的論視域下,國際商務合同翻譯策略的選擇應當滿足其文本類型的翻譯要求。國際商務合同作為法律文件,其功能是規(guī)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定義社會成員的職責,告訴人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目的語文本應承擔和源語文本相同的功能。其語言應傳達源語文本包含的所有信息,并且作為法律文本,目的語文本應翻譯得當,以達到法律效應的目的。因此,如何使目的語文本達到與源語文本相同的功能,就成為翻譯國際商務合同的關注點。

      由于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是專業(yè)權威的翻譯,譯者需要極強的專業(yè)性。因此,“‘準確嚴謹’是合同翻譯的首要的標準,做不到這點就談不上翻譯商務合同”(胡庚申,2002:228)。為使目的語文本在內容層面上最大化忠實于源語文本,譯者必須選擇準確的詞匯和恰當的語法結構以全面、確切地傳達文本信息,保持合同的規(guī)范性、權威性和專業(yè)性,并且能夠明確源語文本中所有有關法律的規(guī)范性內容,以達到相同的法律效果。換而言之,譯者在進行翻譯時,需要考慮譯入語的語言特征、文化傳統與法律法規(guī)等因素。(閆楊、王青梅,2010)

      在目的論框架下,翻譯過程中應遵循三個重要原則,即目的原則(skopos rule)、連貫性原則(coherence rule)以及忠實性原則(fidelity rule)。三者中,目的原則是最高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性原則從屬于目的原則。(Nord,2001)

      1.目的原則是指導商務合同漢譯的首要原則

      目的論認為,所有翻譯活動遵循的首要原則是“目的原則”,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也不例外。盡管國際商務合同訂立的目的不盡相同,但其共同目標卻是明確的,即清楚表達出合同當事人的意愿和要求,使合同各方達成一致協議并受法律保護。因此,這就要求譯者能在目的文化背景下,使譯文達到原合同在源語文化環(huán)境中所要達到的目的,從而為國際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以下述購買合同中的包裝條款為例,其目的是對其中涉及到的包裝、義務、責任等達成一致協議。

      (1)原文:The Sellers shall be liable for any damage of the Commodity and expenses incident thereto on account of improper packing and/or improper protective measures taken by the Sellers in regard to the packing.

      譯文:如因包裝不當和/或賣方未能采取適當包裝措施而導致的一切損壞和后果均由賣方承擔。(石定樂等,2007:142)

      該條款的主要信息是規(guī)定賣方關于貨物包裝的義務。其中,劃線詞明確了賣方在交易中因貨物包裝問題所需承擔的責任。盡管原句較長,結構稍顯復雜,但譯文并未按原文逐字翻譯,而是按照中國商務合同的語言風格特點調整了語序,按照條件句的形式將包裝問題置于句首進行翻譯,然后表明了賣方的責任,簡潔明了地傳達了原文的信息,使賣方更清晰了解己方必須承擔的義務,實現了合同源文本翻譯的目的。由此,合同雙方能確切理解該條款的法律含義,達到交際的目的。

      又如下述合同中關于仲裁部分的條款:

      (2)All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Should no settlement be reached through negotiation, the case shall then be submitted for arbitration to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Beijing) and the rules of this Commission shall be applied. (石定樂等,2007:142)

      例(2)包含典型的法律信息,如“negotiation, arbitration,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Beijing)”等詞表明了合同中爭議的法律解決途徑。因此,除了需要將原文中的內容準確譯出之外,譯者還必須再現原文的法律語言特征和語言風格,從而達到擁有法律效應的目的,比如,將“should no settlement be reached through negotiation”翻譯成“如果通過談判沒有達成協議”,盡管從字面翻譯來看并無任何錯誤,但無法明顯反映出原文的語言風格特點,達到原文的法律性目的。該例句可譯為:因履行本協議所發(fā)生的一切爭議應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不能解決爭議,則應將爭議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北京),依據其仲裁規(guī)則進行仲裁。如此翻譯則體現了國際商務合同中語言專業(yè)規(guī)范的特點及其法律性質。

      2.連貫性原則有助于實現譯文的連貫性

      連貫性原則要求譯文必須具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能夠使讀者理解并且能幫助譯者較好地實現譯文的上下文連貫。在滿足目的原則的基礎上,為實現譯文的連貫性,譯者可以采取一定策略,使翻譯更加得體。

      以下述的不可抗力條款為例:

      (3)The Sellers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 in shipment or non-delivery of the goods due to force majeure, which might occur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r in the course of loading or transit. (胡丹婷,2007:186)

      譯文:由于人力不可抗力的原因發(fā)生在制造、裝載或運輸的過程中導致賣方延期交貨或不能交貨者,賣方可免除責任。

      原文是個長句,包含一個非限制性定語從句“which might occur…”,但其譯文只有寥寥數語,清晰簡要,并且其規(guī)范的用詞充分顯示了國際商務合同用語的專業(yè)性。此處若簡單照搬原文的句式結構,顯然不符合漢語的正確表達。因此,譯者并未按照原文逐詞翻譯,而是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調整語序,重新組織語言,將原句的“due to force majeure”置于句首突出主題,并先翻譯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然后將賣方對于在“force majeure”影響下所造成的后果無需承擔責任之意置于最后。如此翻譯雖然調整了原文的句法結構,但譯文保留了原文的所有信息,并且這樣的表達更符合漢語讀者的思維方式,使譯文實現了連貫性。

      3.忠實性原則有助于實現譯文最大化忠實于原文

      忠實性原則指原文與譯文之間應存在語際連貫一致,即譯文應盡可能忠實于原文。譯者應準確地將原文的信息用目的語表達出來,做到信息含義上的相等,使譯文融為一體。由于國際商務合同涉及到雙方當事人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嚴肅的法律問題,因此,在國際商務合同翻譯中,譯者更應完整傳達合同文本的所有信息,做到譯文在最大程度上忠實于原文。此外,譯文的忠實性還應體現在國際商務合同中的專業(yè)術語以及固定表達的準確翻譯上,從而使譯文更嚴謹、明晰和準確,實現譯文的規(guī)范性、專業(yè)性以及功能和目的等方面的對等,從而避免因文字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所引起的合同糾紛。例如:

      (4)Within 30 days after the signing and coming into effect of this contract, the Buyer shall proceed to pay the price for the goods to the Seller by opening an irrevocable L/C for the full amount of USD30,000 in favor of the Seller through a bank at export port. (周燕、廖瑛,2004)

      譯文:買方須于本合同簽字并生效后30天內通過出口地銀行開立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不可撤銷信用證支付全部貨款計30000美元。

      例(4)清楚地表明了賣方對于買方貨款支付方式的規(guī)定和責任義務。英文原文是一個長句,用時間狀語“within 30 days after…”以及方式狀語“by opening an irrevocable L/C…”把前后文意思緊密地連在一起,可謂結構嚴謹,滴水不漏??紤]到中英文表達習慣的不同,譯文把握了句子的中心思想和漢語表達的邏輯關系,在漢譯時通過采取調整語序、重新組織語言等方法精確地傳遞了原文的信息,并準確地譯出了商務術語如“opening an irrevocable L/C”和“in favor of” 等以及固定表達“come into effect”等的意思,同時表明了合同的時效性,實現了譯文對原文最大化的忠實翻譯。

      四、結語

      在翻譯目的論的指導下,譯者不僅要考慮譯文的連貫性和忠實性,更要達到譯文交際功能的目的,進而達到最終目的。本文從目的論角度探討了該理論對國際商務合同漢譯的指導作用,分析了目的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性原則在國際商務合同漢譯中的運用,檢驗了目的論在其中的實用性和有效度。實踐證明,國際商務合同的漢譯應以目的論為指導。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采取適當的翻譯方法和策略,以實現目的語文本的預期功能為目的,并在最大程度上使目標語讀者獲得與源語讀者一致的感受,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和嚴謹性。雖然所有的國際商務合同都是信息型文本,但不同種類的國際商務合同有其各自的特點,例如購買合同、聘用合同、技術轉讓合同等在許多方面都有其差異性。因此,筆者認為,未來在目的論框架下研究各種具體的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也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Christiane,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A].In Baker,

      M.&Mlmkjar.(eds.).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3]胡庚申,王春暉.國際商務合同起草與翻譯[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02.

      [4]馬會娟.論商務文本翻譯標準的多元化[J].中國翻譯,2005,

      (3).

      [5]閆楊,王青梅.目的論觀照下的化妝品廣告英譯[J].現代語文

      (語言研究版),2010,(5).

      [6]石定樂,蔡蔚,王純林.實用商務英漢互譯[M].北京:北京理工

      大學出版社,2007.

      [7]胡丹婷.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8]周燕,廖瑛.英文商務合同長句的語用分析及其翻譯[J].中國科

      國際商務的研究內容范文第5篇

      一、中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yè)發(fā)展過程回顧

      中國高校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是從2001年之后才逐漸發(fā)展起來。在這之前,國際商務的人才培養(yǎng)更多地體現在職業(yè)技術教育之中。2010年,國際商務碩士學位設立,無疑對于推動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高校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發(fā)展現狀

      教育部部屬院校一直沒有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個別學校設有國際商務方向。直到2003年,中國政法大學利用本科專業(yè)自主設置權,率先設置了教育部專業(yè)目錄以外的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之后,西南財經大學、山東大學等重點大學才開始設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截止到2010年,具有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或方向的學校為55所高校(見表1)。由于是專業(yè)目錄以外的專業(yè),所以,最早設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的主要是地方院校。

      中國政法大學率先設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的初衷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國內設置國貿專業(yè)的學校過多,其專業(yè)課程只局限于國際貿易實務,缺乏對企業(yè)國際化全方位的學習,不能滿足市場對跨國公司人才的需求,于是設立對傳統國際貿易專業(yè)進行改造的國際商務專業(yè)。在保留傳統國際貿易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加入了工商管理、金融課程組,考慮到商務與法律的內在聯系以及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優(yōu)勢,加入了更多國際商法的課程,凸顯其法商結合的專業(yè)特色。

      實踐證明,中國政法大學的這個預判是正確的。目前,中國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本科教育的學校已超過610所。隨著上世紀90年代企業(yè)外貿經營權的開放,外貿公司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市場地位也迅速下降。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報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由于就業(yè)率低、薪資較低,連續(xù)3年被評為紅牌警告專業(yè)。傳統國際貿易專業(yè)被亮紅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錯位發(fā)展。就實務實操能力來講,本科國際貿易專業(yè)畢業(yè)生不如中專和職高的學生,職高學生作為跟單員、制單員、商務文秘比本科生更踏實,而且業(yè)務熟練。倒是國際貿易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既不甘心成為制單員,又沒有從事高級國際商務活動的技能。《中國人才藍皮書2010》明確指出,“2010年外貿人才需求達79萬多人。未來三年,負責外貿公司重大投資和戰(zhàn)略投資的決策人才最為短缺,需求缺口2/3以上,業(yè)務營銷人才欠缺30%左右,專業(yè)管理人員估計欠缺一半以上,服務外貿人才估計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資人員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這兩份看似矛盾的報告恰恰反映了中國國際經貿人才培養(yǎng)的致命問題,一方面,大量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過剩,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學生就業(yè)難;而另一方面,市場對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卻存在很大的缺口。

      可喜的是,還是有一部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家學者看到了問題所在。2005年,為了響應國家的“人才強商”戰(zhàn)略,由全國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牽頭,開始推動國際商務碩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IB)的工作。隨著教育部大力發(fā)展研究生專業(yè)學位思想的確立,2010年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型增加到40個,其中包括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MIB的設立不僅有利于國際商務高級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完善,而且倒逼了國際商務本科的人才培養(yǎng)。2012年教育部修訂專業(yè)目錄,把國際商務歸為工商管理類,編號為120205。有了合法的身份,MIB也解決了學生的出口問題。于是,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這樣的高校在有了MIB授予權以后,開始增設國際商務本科專業(yè)。很多學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也開始修訂方案,嘗試加入一些工商管理課程。

      (二)中國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的設立

      2010年設立國際商務碩士學位,無疑對于推動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招生伊始就困難重重,市場反應并不像專家預想的那樣樂觀。首批有78所高校獲得MIB培養(yǎng)資格,但只有65所高校在2011年招生,學生數為1079名;2012年67所高校招收學生1355名。最近幾年招生情況有好轉,但是,總體來講發(fā)展很不平衡,好的學校人數在70到100人左右,更多學校是十幾個學生、幾個學生。很多高校反映,由于擠占了MBA的名額,而MIB與MBA收費懸殊,學校短期經濟利益受損,于是,有的學校干脆停招,這就是有些學校雖然有MIB培養(yǎng)權,但是卻沒有招生的原因。由于相當多的學校招生人數過少,達不到規(guī)模經濟,無法像當初設想的那樣進行實踐教學和精英教育培養(yǎng)方式的改革,結果所謂的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不過是傳統的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學術型研究生培養(yǎng)的翻版,高級國際商務人才仍然是奇貨可居。

      二、中國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從開辦國際商務專業(yè)伊始,很多問題就困擾著我們。比如對國際商務專業(yè)缺乏認知度;學界對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存在爭議;培養(yǎng)方式上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重學術能力、輕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高水平、復合型、“ 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制度保障體系等。

      (一)社會對國際商務專業(yè)缺乏認知度,行政體制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不配套,學生就業(yè)遭遇尷尬 從開辦國際商務專業(yè)伊始,至今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什么是國際商務專業(yè),國際商務與國際貿易專業(yè)有什么區(qū)別。企業(yè)和行政機構對國際商務專業(yè)缺乏認知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yè)。2007年,中國政法大學第一屆國際商務本科生畢業(yè),在報考公務員時就遭遇了尷尬――在公務員招生崗位里沒有列國際商務。后來我們讓學生以國際貿易專業(yè)報名,審核時學校開具證明,與用人單位溝通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是,仍有學生雖然分數很高,卻與公務員無緣。不僅本科生,2013年第一屆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畢業(yè),仍然面臨同樣的問題,以致于這個問題被作為案例寫入《國際商務》教材中。在企業(yè)招聘中,經常在人力資源目錄中找不到“國際商務”的職位。然而事實上外貿企業(yè)的進出口業(yè)務、市場營銷、商務管理等崗位都適合國際商務的畢業(yè)生。

      根據國家商務部對國際商務人才的分類,我國所稱的國際商務人才,廣義是指具有一定國際商務知識和能力,在商務領域、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和社團組織中,從事對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及國際商務運營等相關工作的人員;狹義是指高級國際商務人員,特指當前最緊缺、最急需的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國際商務營銷人才、國際投資管理人才、國際經濟法律人才和國際商務談判人才等五類專業(yè)人才。國際商務碩士專業(yè)學位對應的學術型碩士專業(yè)是國際貿易學專業(yè)、世界經濟專業(yè),三者共同構成較為完善的培養(yǎng)開放型經濟體系高素質專門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國際商務專業(yè)畢業(yè)生遭遇的尷尬,說明社會缺乏對國際商務專業(yè)的認知度,政府體制與教育改革不配套。

      (二)學界對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存在爭議,導致辦學指導思想不統一,突出自己母體學科的重要性,是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滯后的直接原因

      國際商務是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是商科教育的一部分。相比社會對國際商務內涵的不了解,國內學界對于國際商務這種交叉學科歸屬的爭議就更大。國際商務本科歸屬于工商管理,除中國政法大學以外,大部分學校國際商務本科都是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而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設立是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專家推動的,因此MIB被授予經濟學碩士學位。這樣的學科歸屬本身,就反映了中國經濟學和管理學對國際商務學科的困惑和相互爭奪,其結果是辦學指導思想的不統一。這種非要把國際商務歸屬于某一個學科的執(zhí)念,使得經濟學背景的強調經濟學,工商管理背景的強調管理學的重要性,而很難把國際商務作為一個整合的學科,做到跨學科發(fā)展,好些的學校也只能是國際經濟與管理的簡單疊加,缺乏經管融合的國際商務核心課程的開發(fā)。

      (三)培養(yǎng)方式上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重學術能力、輕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國的國際商務專業(yè)脫胎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授課教師由于自己知識背景的局限性,都對理論教學、學生所謂學術能力的培養(yǎng)駕輕就熟,因此,無論本科還是碩士,都反映出培養(yǎng)方式單一,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特征。在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上,以學術能力培養(yǎng)代替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即使頂著國際商務的帽子,但骨子里依然是行傳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之實。因此,雖然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中國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離培養(yǎng)出高素質、精英型的國際商務人才的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

      (四)缺乏提供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高水平、復合型、“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制度保障體系

      國際商務專業(yè)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復合性、實踐性和國際化特征,這就需要教師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教師本身的知識結構必須具有“復合型”,這種“復合型”可以表現為具有兩類學科背景的跨學科,或者既掌握專業(yè)知識又精通實務,或者既懂專業(yè)知識又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力。而目前我國高校體制下的老師大部分知識結構單一,諳熟本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對相關學科的知識則知之甚少;或者只有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經驗,大部分老師都是從校門到校門,這些教師具有經濟理論知識水平高、宏觀經濟層面動態(tài)把握準確、新知識新技術掌握快等一系列顯而易見的優(yōu)點與優(yōu)勢,但他們缺乏實際教學經驗和國際商務業(yè)務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硬傷。

      當前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也不利于“雙師型”教師的成長。各高校在爭創(chuàng)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將教育資源向科研領域傾斜。在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在教師工作考核指標中,權重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到專心致力于教學的教師數量和比例在不斷減少和下滑。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改革和探索的原動力也在消減之中。此外,中國高校普遍缺乏產學研的真正合作,在這樣的氛圍下,很難使學生實踐能力、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有根本的突破。

      三、“斯諾命題”折射的經管學科之爭是制約中國國際商務專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國存在著學科劃分過細,學科之間割裂、文化沖突嚴重的“斯諾命題”。具體到中國商科教育,就表現為經濟與管理學科在國際商務學科歸屬上的激烈爭奪。

      現有的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專業(yè)不能培養(yǎng)出滿足市場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不是偶然的,這只是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與市場脫節(jié)的一個具體體現。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權到底是給經濟學院還是管理學院?這在很多高校都展開過激烈的爭奪,有的學校為了息事寧人,只好在經濟學院和商學院都分配一定的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名額,而國際商務的學科交叉性注定這個學科既不屬于經濟學,也不屬于管理學,因此,僅靠某一個學科根本無法培養(yǎng)出有國際化視野、懂經濟和國際化經營,通曉國際慣例的合格的國際商務人才。

      對于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英美國家也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遠沒有中國這般激烈,這與中國經濟管理學科不合理的劃分有關。在美國,經濟學遠遠沒有中國經濟學既包括理論經濟又包括應用經濟這般龐大,經濟學僅僅是純理論研究,屬于人文科學,而商學院涵蓋面廣,其工商管理包括的范圍很大,相當于中國的管理學和應用經濟,因此,在美國,國際商務專業(yè)設置并不十分廣泛。原因是美國對外部市場依存度不高,其工商管理教育已經具有應用經濟與中國定義的管理學的交叉性,只需要略微稍加一些國際溝通課程就可以,所以,國際商務是否能成為單獨的學科,是否需要單獨設立專業(yè),也存在過爭議,很多國際商務專業(yè)是作為工商管理學位內的一個方向存在,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和博士學位。不過隨著美國更多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務本身作為自足、完備的學科體系得以確立,包括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在內的世界著名高校也設立了國際商務本科或者碩士項目。英美國家對于國際商務的爭論,更多地關注學科范式、學科體系,而不是學科歸屬。英國和澳大利亞國際商務既不屬于經濟學,也不屬于管理學,而是單獨設立了商務學位??傮w看來,西方國家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外部環(huán)境更為寬松,他們的商科教育比較發(fā)達,且與企業(yè)聯系緊密。博雅教育的回歸,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模式的興起,正好切合了國際商務是一個整合的學科特點。

        而對受制于“斯諾命題”、教育體制相對封閉的中國來說,過細的學科劃分,商科學位的缺失,經濟與管理的涇渭分明,非常不利于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的培養(yǎng)上。中國的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簡稱MIB)實質上是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MBA競爭的產物。尷尬的是,經濟學院沒有MBA,而如果不吸取MBA的精華和辦學理念,MIB是做不好的,特別是在現在MIB收費低、招生名額少、達不到規(guī)模的情況下,如果沒有MBA作為依托,僅靠經濟學院很難給MIB學生開設高質量的案例、企業(yè)經營模擬課,而沒有職業(yè)專業(yè)技能訓練的MIB,不過是原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世界經濟專業(yè)學術型研究生的翻版。如果把MIB放在沒有應用經濟為支撐的管理學院,學生如何獲得國際貿易、金融學知識呢?因此,盡管現在有94所高校有MIB招生權,但是,能夠培養(yǎng)出適合市場需要的高級國際商務人才的高校并不多。

      四、跨學科發(fā)展特色辦專業(yè)是中國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選擇

      前人的實踐已經告訴我們,破解“斯諾命題”的方法就是面向問題研究、跨學科發(fā)展。因此,從思想上、體制上突破經管學科的相互封閉,是受困于“斯諾命題”的中國商科教育的必然選擇。

      應用復合型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不能套用以往那種象牙塔般、封閉式的方案,而應凸顯培養(yǎng)模式的跨學科性、開放性和國際化特征。為此,第一,打破學科界限,實現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經濟學與法學的交叉和融合;第二,打破院系界限,合理配置校內資源;第三,打破學校界限,實現校際、學校與科院,學校與企事業(yè)單位的產學研聯合;第四,走出國門,實現不同國家高校之間、學校與跨國公司之間的聯合。

      在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中,時時刻刻會感受到經濟與管理學科之間的沖突,要實現以上四個開放并不容易,除了解放思想,體制上也必須突破現在這種經管學科涇渭分明、專業(yè)劃分過細的教育體制,英美國際商務專業(yè)發(fā)展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淡化國際商務學科歸屬,下放專業(yè)自主權,從體制上大力推進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跨學科發(fā)展

      跨學科發(fā)展是英美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共同經驗,也在中國學界逐漸達成共識,但是,實際操作卻受困于現有體制。中國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的分立導致學生知識體系的學科缺陷由來已久,只是這種矛盾在國際商務專業(yè)集中爆發(fā)了,而如果不在思想上、體制上打通經管學科的籬笆,中國就很難培養(yǎng)出知行合一的高素質國際商務人才。在學科設置上,中國應該更多借鑒美國商學院的經驗,逐漸改變現在經管院分立、分離的現狀,將已有分立的經管院逐漸改造為經管學科融合的商學院,這不僅有利于國際商務的人才培養(yǎng),也有利于金融等各種應用人才的培養(yǎng)。

      在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上,中國可以借鑒英國和臺灣的經驗。比如:英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涉及的學位在各個培養(yǎng)層次上都非常廣泛,在專科和本科層面上,英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涉及的學位有文學學士學位(BA)、理學學士學位(BS、BSC、SB)和應用文學和科學學士學位(BAAS)等;在研究生層面開展國際商務教育,授予的學位有商務管理碩士學位(MBA)、商務與管理碩士學位(MBM)、會計專業(yè)碩士學位(MACC)、管理碩士學位(MM)、市場研究碩士學位(MMR)、管理博士學位(PHDM或商務博士學位等。英國這種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可以授予多學科學位的做法,從學理上是說得通的。有學者認為國際商務不是一個專業(yè),而是一個學科體系,是一個整合學科,它的學科基礎非常龐大,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國際關系、區(qū)域研究和比較研究等。但國際商務不同于這些單獨學科,它本身是一個自足、完備的體系。國際商務作為一個整合學科的競爭優(yōu)勢和價值貢獻在于把全球知識和當地知識協同結合。

      目前,就我國現有的學科設置,承擔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并不是只有國際商務專業(yè),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本科層面主要集中在國際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碩士層面是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學術型碩士,但是細想起來并不局限于此?,F在跨境電商發(fā)展迅速,那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全球價值鏈管理其實也是培養(yǎng)國際商務人才的。這樣看來,糾結國際商務專業(yè)的學科歸屬實在沒有必要,寬泛的國際商務概念也有助于增加社會對國際商務專業(yè)的認知度,有利于學生就業(yè)。臺灣地區(qū)早已經視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企業(yè)管理為一個專業(yè),都是研究國際化經營的,至于名稱不同,只是專注點不一樣而已。按照這樣的學科邊界,我國目前實際上培養(yǎng)國際商務人才的學校數量非常巨大,有些學校既設立了國際貿易專業(yè),也設立了國際商務專業(yè),而其實培養(yǎng)的都是國際商務人才。因此,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重要的不是擴張數量,而是重在提高質量。610所高校設立國際貿易本科不管出于主動還是被動,其實都必須適應市場要求進行課程改革,把國際商務人才作為自己的培養(yǎng)目標。

      國際商務作為一個整合的學科,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宜沿用計劃經濟下嚴格統一的專業(yè)管理辦法,而應該下放專業(yè)自主權。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商務本科能夠率先改革取得成功,關鍵在于開辦之初運用了專業(yè)自主設置權,在課程設置上完全自主,不受核心課程的限制,學生做畢業(yè)論文的方向可以隨便選題,貿易、金融、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都是國際商務的一部分,甚至學位都由學生自主選擇經濟學或者管理學學位。對于國際商務學生的畢業(yè)走向,我們不認為進外貿公司是專業(yè)對口,去進出口銀行、證券公司、國際會計事務所不也是國際商務專業(yè)的對口單位嗎?由于國際商務是整合了全校資源打造而成,學生知識面廣,適應性強,就業(yè)容易,就業(yè)質量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對國際商務的專業(yè)榮譽感比較高。倒是國際商務成為教育部專業(yè)目錄專業(yè)后,像其他高校一樣,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也開始對最后畢業(yè)的管理學學位糾結不已??梢姡`活的學位授予權、自主的專業(yè)課程設置對于國際商務專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二)學習英美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yǎng)方法,發(fā)揮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的引領作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由于教育體制不同,各國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也存在差異。英美國家國際商務專業(yè)建設中都考慮到自己的國情。相比美國依托于工商管理國際商務專業(yè)自我天成,英國作為一個歷史上對外貿依存度比較高的國家,相比美國更重視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yǎng),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展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國家之一,他們的課程體系完備,案例教學、商務模擬的實踐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中國是一個經濟對外依存度很高的國家,對國際商務人才有強大的市場需求。雖然與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有關的相關專業(yè)很多,但是,中國與美國不同,中國高校商科教育薄弱,必須專門設置國際商務專業(yè)。國際商務碩士學位的設立恰逢其時,圍繞著MIB,不僅會聚集起一批專注于國際商務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的專家學者,形成一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氛圍,也有助于發(fā)揮MIB的引領作用,協同相關專業(yè),結合中國地域特征,探索適合中國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三)注重錯位發(fā)展,完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體系

      英美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共同特點就是,注重不同層次市場的需求,從初級到高級,相應地,學生層次從職高、大專生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層次不同,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和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國職高和大專生注重商務操作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高級國際商務人才就有很高的數量技術分析的要求,并力圖把國際商務研究與國際商務操作運營教育結合在一起,使培養(yǎng)的高級國際商務人才具有國際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特質。

      中國要注重錯位發(fā)展,對于職高和本科要有區(qū)分度,同時大力發(fā)展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教育。盡管目前仍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依然應該堅持國際商務人才的精英教育。目前,中國最缺乏的是高級國際商務人才,因此,應該在MIB基礎上設立商務博士學位,形成完備的學科體系。

      (四)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國際商務特色專業(yè)建設

      用跨學科的方法突破“斯諾命題”的目的是解決單一學科無法解決的問題,國際商務的跨學科性和開放性特質,注定了國際商務專業(yè)不能是千校一面的版本,而必須走特色辦專業(yè)的道路。中國政法大學的實踐也證明,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只有立足本校學科背景、特色建專業(yè)的重要性,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總之,建立國際商務培養(yǎng)體系是一項浩繁的系統工程,中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剛剛開始,相較于課程體系的改造、師資水平提高等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教育體制的改革。只有堅持國際商務的跨學科性、開放性和國際化特征,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立足本校學科優(yōu)勢的特色辦專業(yè)道路,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市場需要的、高級的國際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 舒紅,景瑞琴.國際商務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0(22):9.

      [2] 宏結.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5):48-50.

      [3] 宏結. “斯諾命題”與“成思危之答”[J].管理觀察,2016(2):11-13.

      [4] 穆海濤,安巖.國際商務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對策選擇[J].經濟與管理,2014(14):96.

      [5] 陳怡琴.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教育的實踐性困境與疏解[J].井岡山大學學報,2015(11):75-77.

      [6] 張曉濤.美國大學國際商務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7):219-221.

      欧美a级情欲片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黑寡妇黄色一级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夜色不卡|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午夜福利院电影| 一区二区无码中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变态另类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bd在线观看|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青青草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一区在线二区三区| 亚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伊在| 理论片87福利理论电影|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日本黄网色三级三级三级|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av在线|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网站| 日韩女同视频在线网站| 樱花草在线播放免费中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免费人成黄页网站在线一区二区 | 一本久道久久丁香狠狠躁|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无码专区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美女露出粉嫩小奶头在视频18禁|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大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又大又粗又爽18禁免费看| 午夜tv视频免费国产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