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土地征收安置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檢查驗收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務實、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嚴格檢查驗收,確保土地市場清理整頓工作不走過場。
驗收目標:通過檢查驗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使違規(guī)設立的各類工業(yè)園區(qū)得到清理和規(guī)范,使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得到依法查處,使土地市場秩序和土地執(zhí)法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
二、檢查驗收的重點:
各街道辦事處對以各種名目圈占集體土地、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是否摸清了底子并及時上報;違法用地補辦完善手續(xù)是否達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對違規(guī)建立的各類工業(yè)園區(qū),是否進行了清理;是否存在非法批地、越權批地的現(xiàn)象。
三、檢查驗收的標準
檢查驗收采用百分制,80分以下為不達標,81分至90分為基本達標,91分以上為達標。
(一)認真貫徹國務院、省、市政府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扎實開展土地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滿分20分)
1、領導高度重視。把清理整頓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成立了領導機構,做到了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抓,有關部門切實參與。根據要求,對本轄區(qū)治理整頓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召開了動員會議,制定了工作方案,并認真進行了督查。(10分)
2、抽調骨干力量組成專門隊伍,工作積極主動,組織嚴密,措施得力。(5分)
3、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本轄區(qū)土地市場秩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5分)
(二)園區(qū)用地清理取得明顯成效(滿分20分)
1、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暫停審批各類開發(fā)區(qū)的緊急通知》(明電〔2008〕30號)精神,已停止設立新的工業(yè)園區(qū),停止擴區(qū)(10分,繼續(xù)違規(guī)設區(qū)、擅自擴區(qū)的不得分)。
2、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開發(fā)區(qū)加強建設用地管理的通知》(〔2008〕70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2008〕70號文件清理整頓各類開發(fā)區(qū)加強建設用地管理的通知》(魯政辦發(fā)〔2008〕67號)及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fā)〈開發(fā)區(qū)(園區(qū))清理整頓核查統(tǒng)計表〉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8〕94號)的要求,已摸清園區(qū)的底數(shù),并如實上報,對違規(guī)設立的各類園區(qū)采取了撤銷、摘牌等整改措施。(10分。底數(shù)不清的扣3分,沒有如實上報的扣3分,沒有采取整改措施的扣4分,沒有摘園區(qū)牌子的不得分)
(三)摸清底子,依法補辦完善土地使用手續(xù)(滿分60分)
1、在進一步整頓和規(guī)范土地市場秩序工作中,違法用地摸底徹底、全面,底數(shù)準確。(10分,每遺漏一宗地扣0.5分)
2、在清理期間,本轄區(qū)沒有頂風而上、出現(xiàn)邊整邊犯的重大土地違法行為。(20分。每新發(fā)生一宗重大土地違法案件扣2分)
3、清理出的違法用地,及時補辦完善用地手續(xù)。(20分。每發(fā)現(xiàn)一宗未及時補辦完善用地手續(xù)的扣3分)
4、對征地補償安置不落實等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10分。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扣2分;發(fā)生嚴重侵犯農民利益、引發(fā)群眾集體到省、進京上訪的不得分)
四、檢查驗收的方法、步驟和要求
(一)檢查驗收的方法、步驟
檢查驗收由區(qū)政府統(tǒng)一組織,對各街道辦事處逐一進行驗收。11月下旬,區(qū)政府對各街道辦事處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先聽取各街道辦事處工作匯報,召開座談會,聽取群眾意見,后進行實地檢查。區(qū)進一步整頓和規(guī)范土地市場秩序領導小組成員分成三個小組,第一小組負責高都、河東、付莊街道辦事處的檢查驗收,第二小組負責盛莊、冊山街道辦事處的檢查驗收,第三小組負責湯莊、羅西、雙月湖街道辦事處的檢查驗收。
(二)檢查驗收的要求
1、區(qū)政府成立進一步整頓和規(guī)范土地市場秩序工作檢查驗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召開進一步整頓和規(guī)范土地市場秩序工作會議,對進一步整頓和規(guī)范土地市場秩序檢查驗收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關鍵詞:土地征收;完善正當程序;保障措施
一、土地征收程序的特征
“程序公正與規(guī)范是自由不可或缺的內容??量痰膶嶓w法如果公正地不偏不倚地適用是可以忍受的。”由于土地征收是對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的強制征收,所以應當對土地征收施加嚴格的程序制約,以保障農民的合法權利。世界各國對土地征收程序的立法雖然不完全相同,但是正當?shù)耐恋卣魇粘绦蚩梢愿爬橐韵聨讉€特性:
(一)土地征收程序具有參與性
土地征收權由于其具有的公益目的而被賦予了強制性。作為被征收一方的農民自然是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夠更有效的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如何才能夠使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利得到實現(xiàn)呢?正是土地征收程序所具有的參與性,使得農民的權利能夠真正得到實現(xiàn)。參與性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參與性是被征收人作為土地征收過程中權利主體的必然要求。在土地征收過程中,被征收土地人是作為程序中的主體存在的,他們不是被動的接受政府行政部門的管理與安排,而是有針對性的行使自己的異議權、監(jiān)督權等權利。土地征收程序的參與性讓被征收土地人參與到土地征收過程中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是對被征收土地人主體地位的確認。
其次,參與性是被征收土地人表達自己意愿的保障。土地征收實質上是公共利益與土地權利人財產權的考量與衡平,“在個人財產權利與公共利益需要之間,在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與個人財產自主之間存在著深刻的二難困境”。土地征收程序的參與性保障了被征收土地人表達自身訴求的機會和表達途徑的暢通, 防止因為沒有充分參與到征收過程中而遭受財產的損失。
最后,參與性保證了被征收土地人監(jiān)督土地征收權的行使,以此來防止政府行政部門的職權濫用,從而保障被征收土地人的合法權益。出于公益目的征收土地,被征收土地人有權參與到關于是否是出于公益目的的鑒定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被征收人參與到決策過程中,有利于保證征收的公共目的性,防止假借公共之名占用耕地。
(二)土地征收程序具有公開性
土地征收程序的依靠國家的強制力運行,但相關政府部門擁有了強制權力以后,如何正確運用才是關鍵?!耙磺杏袡嗔Φ娜硕既菀诪E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為了防止政府濫用具有強制性的土地征收權,確保土地征收的公共目的性,只有實體法上的各種權利、義務的規(guī)定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必要的程序法上的限制規(guī)定確保權利與義務的正確實行。而公開性則是其發(fā)揮限制作用的重要機制之一,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公開性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部門的義務。作為土地征收方的政府對于處于弱勢地位的被征收者有義務告知被征收者涉及到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信息,凡未告知的信息,不得作為合理征地的理由。(2)公開性是保障被征收人知情權的必然要求?;谕恋卣魇盏墓_性,被征收人得以獲得大量可靠的關于土地征收的必要信息,并以此為基礎行使其他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3)公開性能夠有效防止征收過程中腐敗的發(fā)生。土地征收程序的公開性,使得社會公眾可以正當?shù)男惺贡O(jiān)督權,政府部門的征收行為完全公開,增強了其行為的透明度,從程序制度上保障了政府的權力不被濫用。
(三)土地征收程序具有中立性
土地征收程序的中立性是由征收方與被征收方的主體地位決定的。一方面,土地征收權只能由國家行使。土地征收是轉移土地所有權的一種強制性的行政處理,其效力涉及到被征土地的一切權利關系,是國家行使土地最高所有權的結果。另一方面,在土地征收中的被征收人完全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做出的犧牲。既要保護被征收方的合理財產權又要執(zhí)行國家的強制性征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若要使土地征收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要“在土地權人事先同意的情況下,認同某種中間力量的定價, 前提是中間力量能較公允及客觀地評價財產的流轉是否符合更高的效率要求,以及買方的收購價格是否低至會損害權利人的既有利益?!?/p>
二、我國的土地征收程序及其缺陷
依據我國的土地管理方面的相關立法,我國現(xiàn)行的土地征收程序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申請批準階段。市縣政府擬定征收土地方案,持相關文件,逐級向有批準權的政府(國務院或省政府)提出征地申請。
(二)書面公告階段。待有批準權的政府批準征地申請后,由有關政府機構作出書面報告。公告內容主要有:(1)批準征地的機關名稱、批準文書的文號、時間和征地后的用途;(2)被征地的所有權人以及被征收土地的基本情況;(3)對于被征收土地的補償以及安置措施;(4)補償?shù)怯浀霓k理時間與地點
(三)登記階段。由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在征地公告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持能證明其土地權屬的證書或合同,到公告公布的地點向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辦理補償?shù)怯?。如果?guī)定期限內未登記,補償?shù)木唧w內容則以相關部門的實際調查為準。未依法進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收土地的權利主體可以依法要求其進行公告,未公告的情形下有權拒絕辦理補償?shù)怯洝?/p>
(四)市縣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過批準的土地征收方案,聯(lián)合相關部門共同擬定對于被征收土地的補償與安置措施,并予以公告。在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如方案未經公告的,相關權利人有權拒絕辦理補償、安置手續(xù)。
(五)組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與解決爭議階段。征地補償過程中爭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補償標準的爭議。發(fā)生爭議的,要先由地方政府進行協(xié)調;不能達成共識的,再由征收土地的批準機關進行裁決,如果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該舉行聽證會。另一方面是征地的補償與安置是否依法按照公告的方案進行的爭議.例如安置費用的撥付是否受到監(jiān)督,費用的收支使用情況是否及時公示等等.遇到這種爭議,首先由縣級地方政府進行協(xié)調,協(xié)調不成,再由上一級政府裁決。土地征收方案的實施不受補償、安置爭議的影響。
我國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土地征收程序在總體上是合理的、有效的,但通過對土地征收程序的深入研究,筆者認為我國的土地征收程序仍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地過程中缺乏公開性
2.土地征收程序對政府職能的行使規(guī)制不足
3.土地征收過程中缺乏被征收者的參與
其一,聽證會的提出主體范圍太窄,僅限于權利人提出方可進行。其二,聽證會只是在補償及安置方案確定以后,才可以提出。我國的土地征收過程中沒有保障被征收者在方案制定中能夠充分參與的制度。
4.土地征收程序中的事業(yè)性認定過于簡化。在我國,沒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評估環(huán)節(jié),只是在審查與批準階段中加以認定。這種程序上的漏洞,使得對于土地征收的實際用途缺乏嚴格的審查,對于是否屬于公共利益的范圍更加模糊。相關政府部門可能會更多的考慮政府或部門利益,從而損害被征收人的利益。
5.救濟程序有待進一步的完善。首先,爭議解決的途徑和范圍太窄,被征收者只能對補償?shù)臉藴蚀嬖跔幾h時才能提起救濟程序。其次,政府作為征收方案的制定者,同時又是該方案的執(zhí)行者,如果再由征服自己擔任爭議的裁決者那么就嚴重違背了“任何人不得為自己的法官”這一基本法理,很難做到客觀公正。缺乏司法救濟,在土地征收程序中缺少必要的司法程序的介入,這樣很難保證征地過程中的公平。因此,這也是維護被征收人這一弱勢群體的合法利益的需要。
三、我國的征地程序制度的創(chuàng)新完善
1.政府角色,提高征收程序透明度
我國的土地征收程序中一直是政府處于主導地位,由政府批準征地,由政府制定和實施補償、安置方案,由政府解決爭議。進一步完善土地征收程序,我們需要市場化來逐步代替完全行政化的土地征收。政府在土地征收程序中只是一個監(jiān)督者,利用市場規(guī)則來調整土地征收。關于補償與安置的具體內容由用地單位和土地被征收者自行商討、決定。就像有的學者所建議的:政府不直接參與征地,通過頒發(fā)征收許可證和征購許可證來實現(xiàn)對土地的審批。這種情況下,被征收土地者能夠完全的參與到土地征收程序中,政府角色的轉變,也使土地征收的阻力大大降低。
目前按照我國的土地征收程序,絕大多數(shù)決定都是由政府管理部門單方面決定的,而且是在公告前就決定了的。我國現(xiàn)行的“兩公告制度”,現(xiàn)在看來更多的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公告。被征地者的合法權益要想得到保障,政府必須要公開征地程序中各個階段的有關信息。其中應包括補償?shù)木唧w標準及范圍,補償和安置費用的劃撥與使用情況等。
2.征收程序中明確司法程序,規(guī)制政府職能行使
土地的征收程序是對被征收人的權利的一種保障,是土地征收制度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各國的立法中,對于類似的公用征收都倍受重視。公用征收的程序比普通征收程序嚴格、復雜,在不少國家必須經過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兩個階段才能完成征收行為。例如:在美國,政府的公用征收適用并受制于聯(lián)邦行政程序法典關于正當法律程序的規(guī)定。在法國的征收程序立法中,它將公用征收程序分為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兩部分。由司法程序監(jiān)督、規(guī)制行政行為,保障公用征收中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
筆者認為我國土地征收程序立法也可以借鑒大陸法系在公用征收程序立法方面的經驗,對我國的土地征收程序進行完善。我們可以在補償費用的確定過程中加入必要的司法程序。由相關法院在行政部門作出批準征收土地之后,也就是在組織、實施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階段中中,由法相關院決定補償?shù)拇_定與發(fā)放。另外,我國一直是采取行政主導的方式進行土地征收。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從制定到批準都是政府部門擁有最終決定權。但由于土地征收行為涉及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土地征收程序中加入司法程序勢在必行。
3.善聽證制度,完善征地中被征收者的參與程序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4條以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5條規(guī)定:“征地補償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痹凇墩饔猛恋毓孓k法》中又明確規(guī)定,被征收土地者如果對征地的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的或提出要舉行聽證會的,應該在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筆者認為這一規(guī)定不盡合理,土地征收問題是涉及到被征地者的重大民生問題,在征收過程中應當有專門制度保障其監(jiān)督權與參與權的行使,讓被征收者完全參與到土地征收、補償、安置的整個過程中,才能真正的維護被征收者的合法權益。因此,要完善土地征收的聽證程序。首先,在聽證的范圍上,土地權利人不僅要對征地補償?shù)姆秶?、面積等方面進行聽證,更要有權對土地征收的原因,即公共利益的確認進行聽證。其次,申請聽證的時間要明確。聽證的申請時間的規(guī)定要本著充分保障權利人知曉的原則和效率原則來確定。再次,完善聽證制度,使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不能讓其只停留在一種形式上。土地權利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必須舉行聽證,沒有舉行的,權利人有權拒絕辦理征收安置補償手續(xù);依據聽證程序作出的裁決,必須附有聽證紀要、聽證筆錄作為裁決的依據予以公示,否則裁決不予認可。
4.立并完善事業(yè)審查認定程序
土地征收的前提條件是對征收的事業(yè)性質進行認定。只有被認定是符合社會公共利益需要的,政府才能進行土地征收。完善事業(yè)認定程序,最好是設立一套獨立于批準與實施程序之外的程序,以此來確保“公共利益”認定的準確,防止征地權的濫用。同時事業(yè)認定程序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即對土地征收完成后,該土地是否真的用于公益性建設,是否真的是為社會公眾服務。
5.全土地征收的司法救濟程序
行政復議是解決我國土地征收補償糾紛的主要司法方式。因為政府在行政征收整個程序中的主導地位,很難做到公平、公正。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除了申訴、行政復議等行政手段外,當被征收人對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性或補償、安置方案等有異議的,還可以提訟,可以通過正當?shù)某绦蚪鉀Q,而不是通過上訪、圍攻政府的方式解決。因此,需要在法律中進一步明確,對于屬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范圍內的土地征收糾紛,被征收人對其行政行為不服的,除可申請行政復議外,亦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于屬于土地征收中的補償、安置糾紛亦可提起民事訴訟。司法救濟程序一方面可以保障權利人在權利受到侵犯時有地方維護權利;另一方面,可以制約行政權力。
建立并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其目的就是為了保障被征收者的合法權益能夠有制度上的保障。針對土地征收中所產生的爭議,實現(xiàn)多元化的解決途徑。為建設和諧社會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威廉?韋德.行政法[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2]王柱國.征收(用):公共利益、正當程序與公平補償-對憲法修正案征收(用)條款的解讀[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3][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李集合,彭立峰.土地征收:正當程序的缺失與構建[J].理論導刊,2008,(8).
[5]程潔.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與重構[J].法學研究, 2006,(1).
[6]金儉.房地產法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7]田春雷.論我國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8,(4下).
[8]浙江大學公法與比較法教研室編.公法研究第四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1).
[9]王克穩(wěn).經濟行政法基本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0]王名揚.法國行政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
[11]袁.淺談土地征收的正當程序[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8,(6).
【關鍵詞】土地征收 補償制度 公正補償
1我國現(xiàn)行土地征收補償制度存在的問題
1.1補償標準的設定不合理
現(xiàn)行的土地征收補償標準規(guī)定于《土地管理法》第47條。補償標準的基本內容是以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為準,公式為:土地平均年產值×N倍。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6~10×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4~6×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每公頃≤15倍。這種以土地的平均年產值為標準,乘以一定倍數(shù)的土地征收補償標準被稱為“產值倍數(shù)法”。所以現(xiàn)行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無法體現(xiàn)土地的真實價值,而且農民的生活在現(xiàn)行補償標準下難以維持。
1.2補償安置方式單一
《土地管理法》對于補償安置的途徑只規(guī)定了貨幣安置的方式,沒有提出其他具體的安置方式。2004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稕Q定》站在市場經濟的立足點,重新提出了N種安置方式。國土資源部為貫徹《決定》,了《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規(guī)定用地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解決被征地農民就業(yè)問題,為農民的未來生計做考慮,并延伸了安置的途徑和種類。但是這只是規(guī)范性文件,未上升到法律層面。
1.3土地征收補償程序不公
我國的土地征收補償程序是行政主導型的補償程序。土地征收的行政程序中,無論是土地征收的決定還是補償安置方案都由行政機關單方面做主,作為土地權利人的農民沒有機會參與到程序中來,其權利主體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土地征收事關農民的重大利益,法律卻沒有賦予其任何參與和協(xié)商的權利。雖然行政程序中有“兩公告”制度,但這種公告只起到通知被征地人的作用,并未賦予其對于土地征收任何的質疑和協(xié)商的權利。作為方案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行政機關難以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進行公正的裁決。
1.4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制度不完善
依法而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功能僅有集體土地的經營權和管理權,并非集體土地的擁有權,而土地補償費涵蓋的范圍是對被征收土體所有權的補償,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與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題的規(guī)定而言,本身就是矛盾的,土地補償費的金額不低于安置補助費,占補償費用中的絕大部分。如果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話,其壞處是手握權力的某些村干部可以肆意地侵吞、占有補償費。
1.5土地征收補償程序不公
我國的土地征收補償程序是行政主導型的補償程序。土地征收的行政程序中,無論是土地征收的決定還是補償安置方案都由行政機關單方面做主,作為土地權利人的農民沒有機會參與到程序中來,其權利主體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土地征收事關農民的重大利益,法律卻沒有賦予其任何參與和協(xié)商的權利。雖然行政程序中有“兩公告”制度,但這種公告只起到通知被征地人的作用,并未賦予其對于土地征收任何的質疑和協(xié)商的權利。在糾紛解決程序中,作為方案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行政機關難以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進行公正的裁決。
2重建我國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構想
2.1確立對被征收土地市場化的補償標準
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農民的生產、生活資料都從市場上以市場價格購買,可以說農民的生活是完全處在市場條件下的,其購買生產、生活資料的成本都是市場化的成本,而作為其財產的土地若以非市場化的低廉價格流轉,即其獲得其財產價值的非市場化,這顯然是不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F(xiàn)行補償標準難以保障農民在市場條件下的生存,是不考慮農民長遠生活保障的表現(xiàn)。尤其是在農民脫離土地以后其生活費將成倍增加的情況下,這樣的補償標準確難以維持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
2.2拓寬補償范圍
貫徹落實《意見》和《決定》,深化執(zhí)行力度,自上而下地推行制度,將規(guī)范真真正正地用于農民的實處,較大程度地補償農村的損失。另外,對于因土地征收而造成的其他損失包括殘余地的損失、正常營業(yè)的損害以及其他各種因征地而支出的必要費用也應當納入征地補償?shù)姆秶?,因為這些損失是被征收者財產價值事實上的減損,都是被征收者原有生活水平的保證。
2.3靈活運用多種補償安置方式
安置因失地而產生的剩余勞動力是替代土地具有的生活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徑。隨著企業(yè)用工制度越來越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對于失地農民采取強制安置于企業(yè)的安置方式已經不符合企業(yè)的需要,而在失地農民就業(yè)困難的情況下,單純的貨幣安置難以保證失地農民長久地保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對于失地農民的安置應當參考國土資源部2004年的《意見》和各地探索出的其他的補償方式,以保障失地農民長遠生活水平不降低為目標,根據被安置勞動力的不同情況靈活采用不同的安置方式。這些安置方式包括留地補償安置、替代地補償安置、社會保險補償安置方式、土地使用權入股的補償安置方式、異地移民補償安置方式等。
2.4明確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
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同時也是土地征收補償?shù)慕邮苤黧w,只有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明確才能保障土地補償費最終由失地農民所享有。多極的和不確定的所有權主體不利于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锻恋毓芾矸ā芬?guī)定,國有土地以外的農村和城市郊區(qū)土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因此享有集體土地的所有權的是農民集體,立法應當將農民集體作為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但是集體農民無法直接行使所有權,因此應當由集體農民選舉出農民集體的代表機構來行使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排除其他主體共同行使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現(xiàn)象。
2.5建立公正的土地征收補償程序
補償爭議的解決程序應當體現(xiàn)爭議解決主體的獨立和中立?;诖?,對我國土地征收補償程序的重構提出如下設想:有批準權的政府在收到市縣政府的土地征收申請后,要求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申請內容予以公告。利害關系人在公告期間內提出意見,設立土地征收批準前的聽證制度。批準決定做出后,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批準決定予以公告。
3結語
土地是農民手中最重要的財富。我國目前的收入分配欠公平,貧富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擴大。在土地資源日益稀有的情況下,土地的價值有目共睹。我們的土地征收補償,應當提供給農民土地本應帶給農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潘嘉瑋.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征收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l2009.
為貫徹落實《省土地征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精神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定,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征收集體土地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現(xiàn)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
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到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進一步加強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推進依法行政、保障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提升執(zhí)行力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落實責任,加強協(xié)作,確保土地征收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二、明確職責分工
市政府是土地征收工作的實施主體。市國土資源局是土地征收工作的組織主體,負責征地調查、組織報批工作。市財政局負責社保資金和征地補償費撥付工作,并參與征地調查及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并參與征地調查及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各鎮(zhèn)、各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fā)區(qū)、田橫島旅游度假區(qū)(以下統(tǒng)稱各鎮(zhèn))負責做好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戶等其他權利人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并監(jiān)督村莊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市發(fā)改、公安、民政、城鄉(xiāng)建設、農業(yè)、水利、林業(yè)、審計、監(jiān)察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做好土地征收的有關工作。
三、嚴格征地程序
土地征收工作遵循程序合法、公開透明、足額補償、妥善安置的原則,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土地征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市政府預征地公告。擬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市政府在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市人民政府擬征收土地公告》。
(二)現(xiàn)場勘測、確認。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勘測定界工作,會同市財政局、農業(yè)局、林業(yè)局、水利局等部門及相關鎮(zhèn),與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戶對擬征收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面附著物的權屬、種類、數(shù)量等進行現(xiàn)場調查、清點、核實,填寫《土地征收勘測調查清單》,并由參與的各方共同簽字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調查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場提出,當場予以復核。
(三)擬定安置補償方案。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鎮(zhèn)自勘測調查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擬定《市國土資源局關于XXX村擬征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四)聽證、裁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申請聽證的,由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在公示結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向市國土資源局提出,市國土資源局組織聽證;不申請聽證的,由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放棄聽證證明》。
對補償標準有異議、達不成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的,由市政府進行協(xié)調;協(xié)調不成的,報省政府裁決。
(五)簽訂補償安置協(xié)議?!妒袊临Y源局關于XXX村擬征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示沒有異議后,市國土資源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
(六)撥付社會保障資金和制定社會保障方案。征收土地報批前,市財政局將政府社會保障補貼資金一次性劃入市社會保障資金專戶,并向市國土資源局提供資金到位證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相關鎮(zhèn)與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有關規(guī)定制定社會保障方案并公示,辦理村(居)民入保事宜。
(七)報批。市國土資源局編制《城市(鎮(zhèn))批次/項目建設用地方案》,連同《建設用地呈批申請書》等有關材料報有批準權限的政府審批。
(八)市政府征地批復公告。自收到土地征收批準文件后,市政府在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
(九)履行征地補償協(xié)議。市財政局自依法批準土地征收之日起3個月內,將征地補償費按照規(guī)定程序足額撥付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相關鎮(zhèn)在兌現(xiàn)過程中予以配合,并協(xié)調被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相關權利人按照協(xié)議約定清理地上附著物,交付土地。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建立市政府主導、多部門聯(lián)合共管的工作責任機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市征地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國土資源局分管領導擔任。有關部門確定一名工作人員作為辦公室組成人員,具體負責土地征收相關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一、指導思想
在市政府統(tǒng)一組織領導下,認真貫徹土地管理及房屋拆遷等方面法律、法規(guī),做到依法征地拆遷、合理補償、妥善安置、主動服務,落實社會保障費用,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
二、目標任務
********火力發(fā)電廠“上大壓小”工程項目用地位于花園街道辦事處區(qū)域內,項目用地的征收及房屋拆遷安置工作,計劃在2008年12月底完成。具體目標:
1、征地:按規(guī)劃紅線界定的征地范圍依法辦理征地及報批手續(xù)??傉鞯孛娣e1800余畝,其中電廠“上大壓小”工程項目用地和進出電廠道路用地300余畝,其他用地一并征用1500余畝。(以實際測算為準)
2、拆遷:按規(guī)劃紅線界定的房屋拆遷范圍依法進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三、組織機構
為確保********火力發(fā)電廠“上大壓小”工程征地拆遷及安置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火力發(fā)電廠“上大壓小”工程征地拆遷安置工作指揮部,成員名單如下:
總指揮:揭曉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副總指揮:曹樂凡****火力發(fā)電廠副總經理
鄧衛(wèi)民花園街道工委書記
成員:張拱慧、黎詩謀、俞曉春、周義華、徐金標、聶軍、鄧勇、郭泉經(****火力發(fā)電廠)、林武(****火力發(fā)電廠)。
指揮部下設一室三組。
1、辦公室
2、征地工作組
3、拆遷工作組
4、安置工作組
四、工作安排
1、組織準備(208年11月25日前)
(1)成立領導機構,召開動員會;
(2)界定征地拆遷范圍;
(3)擬定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案;
2、土地報批(2008年12月31日前)
(1)按照那級立項那級預審的原則,協(xié)助做好建設用地預審工作;
(2)收集整理土地報批有關資料;
在2008年12月31日前,由****火力發(fā)電廠負責提供項目立項批復或可研批復;提供征地拆遷紅線圖及界樁埋設,項目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提供使用林地批準書;提供項目環(huán)評意見;提供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和勘測定界圖等報批所需資料,并落實各項報批規(guī)費(稅),我市相關部門配合,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報批手續(xù)。
3、征地拆遷(2008年12月31日前)
(1)征地拆遷公告,組織聽證;
(2)簽訂征地、拆遷協(xié)議書,籌措各項補償費,依法進行補償;
(3)完成安置地的規(guī)劃、設計、安置;
(4)完成征地拆遷范圍內的清場及其他相關工作。
4、總結(2009年2月28日前)
(1)做好征地、拆遷補償費用結算;
(2)工作總結表彰。
五、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標準及付款辦法
4、征地補償付款辦法
征收土地的補償款自征地補償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個人。
5、土地征收面積計算:按圖紙量算面積及相應地類增加10%系數(shù)計算。
6、按規(guī)定落實社會保障費用。
(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具體見市房管局提供的補償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明確職責
1、****火力發(fā)電廠負責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費及報批規(guī)費足額籌措和按時撥付。
2、市規(guī)劃局負責項目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的辦理,出具征地拆遷紅線圖,負責征地拆遷范圍界樁的埋設。
3、市國土局負責土地權屬、地類、面積的確認,土地征收補償費的計算;收集整理土地報批的有關資料,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報批手續(xù);組織土地征收的聽證工作;簽訂土地征收協(xié)議書。
4、市林業(yè)局負責確定林地的權屬、面積,計算補償費用;辦理使用林地批準手續(xù);簽訂土地(林地)征收協(xié)議書。
5、市房管局負責被征地范圍內房屋拆遷安置工作。
6、市人勞社保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被征用農民的就業(yè)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
7、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整個征地拆遷及安置工作的日常協(xié)調和調度;負責接待來信來訪及咨詢;負責文檔資料收集整理;負責后勤保障和資金撥付等工作;負責督促檢查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進度;負責協(xié)調和督促相關單位收集土地報批所需材料。
8、花園街道辦事處負責做好轄區(qū)內的群眾思想工作,維護社會穩(wěn)定;負責牽頭組織與被征地拆遷農民簽訂土地征收協(xié)議書和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負責墳墓遷移、清場、糾紛調處等工作,督促農民按協(xié)議拆除房屋,清理地上附著物,交付已被征收的土地;協(xié)助國土部門做好土地征收聽證工作;協(xié)助規(guī)劃部門做好項目用地界樁埋設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必須加強領導,成立組織機構,抽調得力人員,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做好征地拆遷工作,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