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量子計算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Mirco A.Mannucci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Australia
Quantum Computing for
Computer Scientists
2008, 384pp.
Hardcover
ISBN 9780521879965
N.S.揚諾夫斯基等著
量子計算是計算機科學、數學和物理學的交叉學科。在跨學科研究領域中,量子計算開創(chuàng)了量子力學的許多出人意料的新方向,并拓展了人類的計算能力。本書直接引領讀者進入量子計算領域的前沿,給出了量子計算中最新研究成果。該書從必要的預備知識出發(fā),然后從計算機科學的角度來介紹量子計算,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編程語言、理論計算機科學、密碼學、信息論和硬件。
全書由11章組成。1.復數,給出了復數的基本概念、復數代數和復數幾何;2.復向量空間,以最基本的例子Cn空間引入,介紹了復向量空間的定義、性質和例子,給出了向量空間的基和維數、內積和希爾伯特空間、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厄米特矩陣和酉矩陣、張量積的向量空間;3.從古典到量子的飛躍,主要內容有古典的確定性系統、概率性系統、量子系統、集成系統;4.基本量子理論,主要有量子態(tài)、可觀測性、度量和集成量子系統;5.結構框架,主要包括比特和量子比特、古典門、可逆門和量子門;6.算法,包括Deutsch算法、Deutsch-Jozsa算法、Simon的周期算法、Grover搜索算法和Shor因子分解算法;7.程序設計,包括量子世界的程序設計、量子匯編程序設計、面向高級量子程序設計和先于量子計算機的量子計算;8.理論計算科學,包括確定和非確定計算、概率性計算和量子計算;9.密碼學,包括古典密碼學、量子密鑰交換的三個協議(BB84協議、B92協議和EPR協議)、量子電子傳輸;10.信息論,主要內容有古典信息和Shannon熵值、量子信息和馮•諾依曼熵值、古典和量子數據壓縮、錯誤更新碼;11.硬件,主要包括量子硬件的目標和挑戰(zhàn)、量子計算機的實現、離子捕集器、線性光學、NMR與超導體和量子器件的未來。最后給出了5個附錄,附錄A量子計算的歷史,介紹了量子計算領域中的重要文獻;附錄B習題解答;附錄C 使用MATLAB進行量子計算實驗;附錄D 了解量子最新進展的途徑:量子計算的網站和文獻;附錄E選題報告。
本書適合計算機科學的本科學生和相關研究人員,也適合各級科研人員自學。
陳濤,碩士
(中國傳媒大學理學院)
Chen Tao,Master
一、反?;魻栃那笆?/p>
(一)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是美國物理學家霍爾于1879年發(fā)現的一個物理效應。在一個通有電流的導體中,如果施加一個垂直于電流方向的磁場,由于洛倫茲力的作用,電子的運動軌跡將產生偏轉,從而在垂直于電流和磁場方向的導體兩端產生電壓,這一現象就是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在應用技術中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現代汽車上廣泛得到應用。
(二)量子霍爾效應
作為微觀電子世界的量子行為在宏觀尺度上的完美體現,量子霍爾效應(強磁場中,縱向電壓和橫向電流的比值隨著磁場增強而出現的量子化特點)一直在凝聚態(tài)物理研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1980年左右,德國科學家馮·克利青發(fā)現了整數量子霍爾效應,獲得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崔琦和施特默等發(fā)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這個效應不久由另一位美國物理學家勞弗林給出理論解釋,他們三人榮獲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霍爾效應在未來電子器件中發(fā)揮特殊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備低能耗的高速電子器件。例如,如果把量子霍爾效應引入計算機芯片,將會克服電腦的發(fā)熱和能量耗散問題。然而它需要的強磁場設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體積龐大(衣柜大?。?,也不適合于個人電腦和便攜式計算機。
二、反常量子霍爾效應
1880年,霍爾在研究磁性金屬的霍爾效應時發(fā)現,即使不加外磁場也可以觀測到霍爾效應,這種零磁場中的霍爾效應就是反常霍爾效應。反常霍爾效應與普通的霍爾效應在本質上完全不同,反?;魻栃怯捎诓牧媳旧淼淖园l(fā)磁化而產生的,因此這是一個全新的量子效應,有可能是量子霍爾效應家族的最后一個重要成員。如果能在實驗上實現零磁場中的量子霍爾效應,利用其無耗散的邊緣態(tài)發(fā)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體管和電子學器件,從而解決電腦發(fā)熱問題和其它的一些瓶頸問題,推動信息技術的進步。但反?;魻栃牧孔踊瘜Σ牧闲再|的要求非常苛刻,美國、德國、日本等科學家未取得最后成功。
2009年,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帶領團隊向量子反?;魻栃膶嶒瀸崿F發(fā)起沖擊。
2010年,中科院物理所的方忠、戴希理論團隊與拓撲絕緣體理論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斯坦福大學的張首晟等合作,提出了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最佳體系。由清華大學的薛其坤、王亞愚、陳曦、賈金鋒研究組,與中科院物理所的馬旭村、何珂、王立莉研究組及呂力研究組組成的實驗攻關團隊合作,開始向量子反?;魻栃膶嶒灠l(fā)起沖擊。截止到2013年的四年中,團隊生長和測量了1000多個樣品,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使之長出一層幾納米厚的薄膜,然后再摻進去鉻離子,生長了高質量的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薄膜,將其制備成輸運器件并在幾毫開的極低溫度環(huán)境下對其磁電阻和反常霍爾效應進行了精密測量。終于發(fā)現在一定的外加柵極電壓范圍內,此材料在零磁場中的反?;魻栯娮柽_到了量子霍爾效應的特征值h/e2~25800歐姆,世界難題得以攻克。薛其坤院士說:這是我們團隊精誠合作、聯合攻關的共同成果,是中國科學家的集體榮譽。
三、量子反?;魻栃囊饬x及發(fā)展前景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效應可能在未來電子器件中發(fā)揮特殊作用,無需高強磁場,就可以制備低能耗的高速電子器件,例如極低能耗的芯片——這意味著計算機未來可能更新換代。
霍爾效應是諾貝爾獎的富礦。最近一次也是第三次與霍爾效應有關的諾貝爾獎是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獎。2005年,英國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在常溫下觀察到量子霍爾效應。他們于2010年獲諾獎。石墨烯這種“超薄的碳膜”厚度只有0.335納米,是至今發(fā)現的厚度最薄和強度最高的材料。
此外,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于2007年被發(fā)現,2010年獲得歐洲物理獎,2012年獲得美國物理學會巴克利獎。
基礎設施建設的發(fā)展催生產業(yè)變革
基礎設施建設與基礎資源保有成為互聯網發(fā)展戰(zhàn)略根基。近年來,寬帶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xù)加速,有力推動了堅實的產業(yè)生態(tài)與網絡應用發(fā)展基礎的構筑。國際電信聯盟(ITU)的2014年《衡量信息社會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有近30億網民使用固定網絡或移動網絡接入互聯網,且發(fā)展中國家在全球國際總寬帶中占比超過30%。中國的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也將加速,預計到2020年,固定寬帶用戶將達到4億,家庭普及率達到70%,光纖網絡覆蓋城市家庭、成為固定寬帶主要接入方式,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將分別達到50Mbps和12Mbps,互聯網網民規(guī)模達到11億,寬帶應用服務水平和應用能力大幅提升??梢灶A期的是,依托于世界先進的寬帶基礎設施,將為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互聯網接入環(huán)境,形成更加穩(wěn)固的中國互聯網產業(yè)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域名在網絡安全頂層規(guī)劃和設計中的戰(zhàn)略地位日益突出。美國VeriSign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互聯網域名注冊總量達2.96億;中國域名注冊數量達2231萬,占全球的7.5%。隨著2011年ICANN啟動New gLTDs計劃,全球向ICANN申請的新通用頂級域名超過1900個,近900個獲得批準,并有400個于2014年底完成了全球解析,注冊量近200萬。作為互聯網基礎性資源,中文域名的普及應用對于提升中國在世界互聯網領域的話語權、保障我國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隨之而來也催生了中文異體字處理規(guī)則制定、中文域名品牌保護等需求。
作為發(fā)展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石,IPv6是亟需儲備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隨著全球IPv4地址資源已近枯竭,IPv6正在成為重要的互聯網基礎資源。據統計,截至2015年6月,全球已分配近17.2萬塊/32 IPv6地址,中國大陸共有19338塊/32 IPv6地址,總量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位。IPv6所具有的重要戰(zhàn)略意義不僅在于龐大的地址空間,更在于其在推動全球互聯網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據ICANN預測,2015年全球數字經濟的產值將超過4.2萬億美元,這得益于包括IPv6在內的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中國對IPv6的認識深度走在世界前列,運營商、互聯網企業(yè),以及電力、交通運輸、能源等行業(yè)開始充分意識到IP地址資源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大量申請。
移動設備與泛在網絡豐富網民生活
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基礎良好,移動設備市場發(fā)展將以智能手機為主,可穿戴設備市場即將迎來“爆發(fā)式”發(fā)展。CNNIC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5.94億人、使用率達88.9%;而據WeAreSocial《2014全球數字、社交和移動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手機用戶在2014年9月就已經超過世界人口的一半;IDC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372億部,同比增長11.6%,其中中國廠商分列3-5名,華為市場份額達8.9%、小米市場達5.3%、聯想達4.8%,中國的三家智能機廠商總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蘋果;盡管可穿戴設備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技術發(fā)展、產品功能、商業(yè)模式、競爭格局等方面正在探索和積累中,但隨著移動用戶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和移動網絡接入條件不斷優(yōu)化,也即將進入爆發(fā)增長窗口期。
移動互聯網接入環(huán)境持續(xù)優(yōu)化,泛在網絡正在逐步成型。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3G用戶數達到4.48億、4G用戶數達2.25億,3G網絡覆蓋和升級工作穩(wěn)步推進,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全球范圍內的5G標準制定、技術研發(fā)、前期實驗也都取得了進展。在網絡基礎建設逐漸完善的同時,以云計算、大數據為技術基礎,互聯網、物聯網、工業(yè)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將實現全面聯通與覆蓋,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將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促進社會轉型、豐富生活方式的關鍵基礎設施。
萬物互聯網時代下,網民的全面接入和日常生活全面網絡化將得以實現。中國物聯網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guī)模約為6000億元, 2015年預計將達到7500億;IMS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將有500億臺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尤其是可穿戴設備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國內咨詢機構預測,到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將超過4000萬部。隨著智能設備種類日益豐富、功能日益完善,新型互聯網應用將極大豐富、新型商業(yè)模式將不斷涌現,加之互聯網的深化普及將使每個普通人都獲得使用信息通信技術的能力,人人都是網民、物物都能聯網的泛在網絡生活時代已不再遙遠。
行業(yè)創(chuàng)新推動經濟發(fā)展與社會變革
網絡消費創(chuàng)新模式不斷涌現,電子商務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的新引擎。eMarketer數據顯示,2014年世界電子商務消費額達1.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美國貢獻了全球55%的互聯網零售額;互聯網消費的移動趨勢崛起,正在成為市場主要增長點;艾瑞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guī)模占整體市場份額的54.3%,已經連續(xù)數年實現翻倍增長,全球市場表現也是如此。網絡消費市場規(guī)模增長與服務多元化,推動移動支付市場迅速發(fā)展;荷蘭Adyen的移動支付指數報告顯示,亞洲已經成為全球移動支付的第二大市場,占全球在線支付份額的17%,同比增長58%。在世界范圍內,電子商務創(chuàng)新應用已經向批發(fā)零售、旅游、生活服務等傳統行業(yè)全面滲透,并開始向農業(yè)、工業(yè)制造、交通運輸、金融等領域擴散。
社交網絡跨界發(fā)展,與多種網絡應用創(chuàng)新融合。WeAreSocial數據顯示,2014年Facebook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3.5億,位居全球社交網站首位,中國互聯網企業(yè)騰訊旗下的QQ、QQ空間和微信同時進入前五名,其中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已達4.38億。社交網絡從論壇、BBS開始起步,到以用戶原生內容為主的博客,再到分享互動的微博、Facebook,一路的演變和發(fā)展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深刻改變了人際交往方式,引發(fā)了傳統媒體行業(yè)變革,甚至給公共管理領域帶來了機遇和調整;同時,社交網絡正在與電子商務、即時通信、在線娛樂、互聯網廣告等各類互聯網應用和服務出現跨界整合,呈現多元化發(fā)展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形態(tài)和服務模式,形成日益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文化影響。
互聯網行業(yè)將以創(chuàng)新技術為根基、以創(chuàng)新思維為導向、以創(chuàng)新設備為載體、以創(chuàng)新應用為展現,更好地滿足用戶個性化、精準化和社交化的需求,帶給人們更加美好的智慧生活??梢灶A見的是,互聯網企業(yè)將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方面持續(xù)強化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引發(fā)商業(yè)變革,全面加速農業(yè)工業(yè)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yè)現代化進程,引領產業(yè)融合浪潮、建設網絡化產業(yè)生態(tài)體系,引領全球社會經濟的變革。
技術創(chuàng)新為互聯網發(fā)展提供原創(chuàng)動力
互聯網的繁榮發(fā)展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人類對互聯網技術演進的不斷大膽設想和改進。
5G引領移動互聯網發(fā)展未來。由于智能終端的大規(guī)模涌現,很多工作和生活都可以通過終端來解決。當前全球已經有140億終端連接到互聯網,但還有90%的東西未被連接,物聯網必將是未來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這就需要更高速的無線移動網絡的技術支撐。
因此,業(yè)界啟動5G研發(fā),以應對當前移動互聯網發(fā)展面臨的瓶頸。5G標志性能力指標為“Gbps用戶體驗速率”,其關鍵技術包括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全頻譜接入和新型網絡架構。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是提升系統頻譜效率的最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對滿足5G系統容量和速率需求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超密集組網通過增加基站部署密度,可實現百倍量級的容量提升,是滿足5G千倍容量增長需求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新型多址技術通過發(fā)送信號的疊加傳輸來提升系統的接入能力,可有效支撐5G網絡千億設備連接需求;全頻譜接入技術通過利用各類頻譜資源,可有效緩解5G網絡對頻譜資源的巨大需求;新型網絡架構基于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將業(yè)務應用、資源池和硬件完全解耦后,可以將一切都虛擬化,軟件將吞噬一切,未來將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共同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更靈活、智能、高效和開放的新型移動互聯網絡。
未來5G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態(tài)系統。5G將使信息突破時空限制,提供極佳的交互體驗,為用戶帶來身臨其境的信息盛宴;5G將拉近萬物的距離,通過無縫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實現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5G將為用戶提供光纖般的接入速率,“零”時延的使用體驗,千億設備的連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數密度和超高移動性等多場景的一致服務,業(yè)務及用戶感知的智能優(yōu)化,同時將為網絡帶來超百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比特成本降低,最終實現“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總體愿景。
在我國,以華為為首的國內企業(yè)在5G方面已經提前布局,希望在新的移動通信領域占得更大先機。未來,5G仍將可能面臨監(jiān)管和牌照發(fā)放、組織機構以及標準推進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5G在網絡架構上與固網之間的交互和耦合。
計算環(huán)境的“云霧化”。谷歌的云計算將互聯網看作一團“云”,用戶用標準的瀏覽器搞定一切,不論是內容、服務,還是操作系統的運行。嚴格說來,“云計算”并不是創(chuàng)新概念。在互聯網發(fā)展的初期,就曾有人提出“網絡就是計算機”的口號。事實上,互聯網的確在向“超級無敵計算機”的方向發(fā)展,比如“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這些都是殊途同歸的概念。
當前,傳統云計算的演進面臨著超級大數據處理的挑戰(zhàn),從而衍生出各種計算模式與存儲機制。霧計算(Fog Computing)是將計算和存儲本地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云計算遇到的諸如帶寬和時延過長等基礎問題,也可有效解決云計算應對海量異構元數據的存儲和計算復雜度過高等問題。相對于云計算的全球范圍中心化,霧計算是一種高度虛擬化的平臺,其基本特征是本地化,這就為低時延的環(huán)境感知應用(游戲、視頻流、增強現實等)提供了可能。因此,霧計算的服務和應用更依賴于廣泛部署的終端設施,從而使其能夠通過點或接入點為移動設施傳輸高品質的數據流。當然,有很多應用同時需要霧計算的本地化和云計算的全球化,如數據分析和大數據應用。
霧計算的概念由思科公司首創(chuàng),旨在將云計算的部分功能拓展到更接近終端設備的層次。但在以“域(domain)”為單位的計算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著異構霧之間的交互問題,這需要對當前的云計算架構進行必要擴展。此外,霧計算讓終端設備承擔更多的計算與存儲功能,這也對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量子安全強力防護互聯網空間。自斯諾登事件爆發(fā)以來,人們對互聯網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前互聯網所用的密碼技術重在保障信息從發(fā)端到收端的安全傳輸和安全存儲,是典型的“知己知彼”科學。而密碼的安全性有兩種:一種為計算安全性,其原理上可破譯,但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這就是傳統的密碼學;第二種是無條件安全性,無論竊聽者能力如何強大,原理上不可破譯。
量子密碼是利用信息載體(例如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特性,以量子態(tài)作為符號描述的密碼。利用量子的不確定性和概率性特質,可以規(guī)避經典密碼中的短板,即由于量子態(tài)疊加原理,量子比特不僅可以處在0和1兩種基本狀態(tài)上,還可以處在0和1的疊加狀態(tài),例如對應著電子自旋狀態(tài)、光子的偏振狀態(tài)。另外,量子密碼的安全性有量子力學的物理原理保障。根據“測量塌縮理論”(對量子態(tài)進行測量將會改變最初的量子態(tài)),竊聽者的存在會引入額外誤碼,這就為互聯網密碼安全帶來了革命性的希望。
第17屆廣義相對論與萬有引力國際會議(GRl7)于2004年7月18日至23日在愛爾蘭共和國首都都柏林舉行。如同GR系列以前的歷次會議那樣,它是在廣義相對論與萬有引力國際協會(Is-GRG)的贊助下舉辦的。這本權威性的會議錄提供了萬有引力物理學及相關數學領域最新進展的概述,以及對當前成就的綜述和對未來工作的展望。由于本書的撰稿人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這本會議錄加入GR系列會議錄叢書是當之無愧的。該系列會議構成了廣義相對論與萬有引力領域中最重要的會議。
本書收錄的論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全體會議演講,共有16篇,它們是:(1)數值相對性的現狀;(2)圈量子引力;(3)關于引力波的探測;(4)相對天體物理學進展;(5)數學相對性的最新成果;(6)黑洞與信息悖論;(7)Brane世界中的萬有引力和宇宙學;(8)關于熵、熱力學及地平圈的簡短描述;(9)高級引力波探測器技術:下一代干涉儀;(10)以宇宙學的尺度探究廣義相對論;(11)相對論、天體物理學與LISA;(12)引力自作用力;(13)重回宇宙超弦;(14)量子計算;(15)位于活動銀河系中心的黑洞;(16)宇宙學WMAP數據的蘊涵。第二部分專題討論會報告,共有19篇。(1)準確解及它們的注釋;(2)復雜方法、難題與連接變量;(3)場方程的數學研究;(4)解析近似與攝動方法;(5)數值相對性與代數計算;(6)引力的替論;(7)相對天體物理學;(8)B2(ii)宇宙學早期的宇宙;(9)后期的宇宙與引力透鏡;(10)神秘的能量與宇宙學常量;(11)引力波源:源科學與統計方法;(12)引力波探測器的性能、運行及任務;(13)當前引力波探測器的結果;(14)高級探測器的研究與發(fā)展;(15)基于空間的干涉儀;(16)引力理論的實驗室與觀察測度;(17)量子廣義相對論;(18)弦與M理論;(19)彎曲時空的量子場理論。
本書具有如下3個特點:(1)包括了萬有引力物理學所有領域中的最新進展;(2)文章都是由這些領域中世界領軍人物撰稿;(3)保持了廣義相對論與萬有引力系列會議會議錄一貫的高標準。
本書可供從事廣義相對論與萬有引力研究的物理學家及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胡光華,高級軟件工程師
(原中國科學院物理學研究所)Hu Guanghua,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技術
特斯拉增強型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包括8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以及裝有聲納、雷達軟件的高速處理器。最遠監(jiān)控距離達250米,覆蓋360度可視范圍。當駕駛員使用鑰匙“召喚”,車輛便會自動駛出車庫,??吭隈{駛員身邊。當車輛收到變道信息,系統會根據道路情況自動完成變換車道。車輛接近目的地時,系統還會自動搜尋車位,自動完成泊車。
“我本人每天都使用這個技術,每次都感受到了完美的體驗。”
――成果人:特斯拉全球副總裁 任宇翔。
IBM“Watson”類腦計算機
“Watson”是一部類腦計算機,計算能力相當于40億個神經突出,功率只有2.5瓦。目前Watson已在醫(yī)療健康、教育、金融、零售等行業(yè)開發(fā)出各項應用。例如在遠程醫(yī)療領域,通過網絡連線Watson可對邊遠地區(qū)患者的核磁共振片進行解讀,甚至遠程分析基因圖譜。等同于在邊遠地區(qū)建成三甲醫(yī)院,為民眾健康提供科技支撐。
“所有科學都是在于發(fā)現,在于探索,在于求知,而科技在于發(fā)明,在于創(chuàng)造,在于造福于人類?!?/p>
――成果人:IBM全球副總裁 陳黎明
“飛天開放平臺”高可用電子商務交易處理平臺
阿里飛天平臺具備支撐每秒數十萬筆的高并發(fā)交易能力和彈性伸縮能力。為數億用戶提供安全、快捷、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支撐電子商務快速創(chuàng)新,并可通過云服務實現普惠科技價值。即使“雙11”海量用戶同時訪問,平臺也可以每秒鐘17.5萬筆訂單的速度處理,零錯誤零報錯。
“飛天平臺已經推出全球首個基于VR技術為基礎的‘敗家用戶體驗’,完整的購物支付購買場景現在已經可以完成。”
――成果人:阿里巴巴集團CEO 張勇
卡巴斯基工控安全平臺2016
應對網絡攻擊對工業(yè)企業(yè)造成的威脅,卡巴斯基工控安全平臺已對能源、化工、油氣、鋼鐵、水資源、食品加工等企業(yè)實施保護。不可及時發(fā)現異?,F象,報告、處理可疑命令,也不會影響工業(yè)流程。
“我們認為只有通過公共和相關部門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我們的網絡,保護好我們的工業(yè)企業(yè)?!?/p>
――成果人:卡巴斯基實驗室全球副總裁 安東?新格羅夫
量子通信技術
隨著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傳統通信的加密算法逐漸遭到破解,量子通信應運而生。
據了解,量子通信利用了單光子不可分割的特性,可以實現一次不可破譯的加密方式。為實現廣大范圍的量子通信,需要先用光纖實現城域網,利用衛(wèi)星實現廣域網,再利用中繼器把兩個城市連接起來,實現廣域的量子通信。
“到目前為止,中科院的量子中心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之下,已經實現集成化的量子通信終端,通過交換實現局域網之間無條件的安全,也可以實現量子網絡的推廣,目前的能力已經能夠覆蓋大概6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可以支持千節(jié)點、萬用戶的主網的需求?!?/p>
――成果人: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 潘建偉
微軟Hololens混合現實全息眼鏡
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是一副眼鏡,更是一部全息計算機,完全獨立運營。通過眾多傳感器實時掃描,進行三維建模。醫(yī)療領域,學生戴上眼鏡可通過全息影像學習解剖。在航天領域,宇航員能夠戴著HoloLens學習探索火星。在設計領域,HoloLens可透視機械內部結構。
“我們認為下一個大事件將會是混合現實,這就是虛擬的數字世界和物理的現實世界的無縫融合?!?/p>
――成果人: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 沈向洋
“Transistor Density Increase by 1000X”鰭式晶體管密度增加技術
加州大學伯克利團隊創(chuàng)新發(fā)明“鰭式晶體管”,將晶體管做成垂直的薄膜,使晶體管密度增加,令半導體微型化大幅度再成長。只要薄膜做得更薄,晶體管微型化就能繼續(xù),從而不斷提高電子產品的運算速度。
“現在晶體管的三極已經可以縮小到1納米的寬度,未來半導體晶體管的密度還將再增加1000倍。這也就意味著互聯網將來的速度和普及度也還有千百倍成長的空間?!?/p>
――成果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胡正明
“百度大腦”人工智能技術
“百度大腦”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由“超大規(guī)模計算”、“先進算法”、“海量大數據”三部分組成,并已建成覆蓋全球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目前,百度大腦的語音技術已經達到97%的準確率,無人駕駛汽車也由百度大腦操控。2016年9月,百度大腦的核心算法已經對外開放。
“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人工智能冰山一個小角,在未來的20年、30年,會有巨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和商業(yè)機遇,共同開啟人工智能的新時代?!?/p>
――成果人:百度公司總裁 張亞勤
“寒武紀1A”深度神經元網絡處理器
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中國科學院初步建成計算機神經元網絡處理器。在語音識別和視頻識別領域,該處理器的識別精度已經超越人類。
“這顆為人工智能而生的處理器,將出現在智能玩具里,攝像頭里,家庭服務機器人里,也會出現在后臺云端數據中心里……讓我們一起擁抱智能時代?!?/p>
――成果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孫凝暉
三星復合生物信號處理器
該處理器采用45納米特殊半導體工藝制成,內嵌快閃存儲器,可以監(jiān)測5種生物信號,并轉化成數據。能準確了解人體健康狀態(tài),從而提供便利、低廉的醫(yī)療保健服務。
“病人可以在韓國、中國或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享受醫(yī)療服務,超越地理界限,幫助人們拯救生命。”
――成果人: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 樸庸仁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神威?太湖之光”采用全國產綜合處理器,是世界首臺性能超過10億億次,并行規(guī)模超千萬核的新型超級計算機。
它的亮點為:性能指標世界第一,芯片結構世界領先,低功耗設計更為高效,支持千萬核應用的系統支撐軟件。
“下一步超算中心將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需求開展高性能計算應用和計算任務,共同為世界科技的創(chuàng)新做出更多工作。”
――成果人:清華大學教授、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 楊廣文
SAP工業(yè)4.0互聯網制造解決方案
SAP與中科院沈自所聯合研發(fā)的工業(yè)4.0智能制造生產線,旨在實現創(chuàng)意制造、協同制造、綠色制造,推動中國制造與德國“工業(yè)4.0”結合,幫助中國制造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工業(yè)4.0的時代,我們既需要解決個性化定制,也要符合環(huán)保和綠色的要求,SAP希望通過與中科院的合作來推動中國制造與德國‘工業(yè)4.0’的結合,幫助中國制造實現數字化轉型?!?/p>
――成果人:SAP全球副總裁、中國區(qū)總經理李強
微信生態(tài)創(chuàng)新
微信在技術、產業(yè)、社會等多層面提升生態(tài)創(chuàng)新能力,從溝通工具發(fā)展為開放平臺,并成為新的生活方式。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音頻指紋、微信BOT平臺、生物識別等技術服務,創(chuàng)新了人機交互方式。
“微信有個理念,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這就好像我們在一個大森林里可以自由行走,暢快呼吸?!?/p>
――成果人:騰訊公司副總裁 江陽
華為麒麟960手機SoC芯片
華為麒麟960搭載了自主研發(fā)的全網通Modem,它可以支持所有的移油ㄐ牛幫助廣大用戶享受更加快速、可靠的連接服務。
華為在手機性能和功耗的平衡設計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從處理器的核心、架構、系統工藝等方面都做了持續(xù)優(yōu)化。
“麒麟960的照相技術來自于法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團隊,部分通信技術來自于美國、比利時和瑞典等團隊。感謝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我們和全球合作伙伴召集在一起?!?/p>
――成果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艾偉
Qualcomm“5GNR(新空口)原型系統和試驗平臺”
5GNR是全新孔口設計的全球性5G標準,也是下一代蜂窩移動技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