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學生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具體實施程序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應當接受的是一種職業(yè)培訓,獲得一種職業(yè)技能,完全沒有必要對某一門課程或學科理論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夠用就行,不要盲目的進行知識積累。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尤其是在西方職業(yè)教育比較發(fā)達的國家正逐漸淡化學科課程的界限。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把教學計劃的教學內容在企業(yè)的實際應用做成“項目任務書”下達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完成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設計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組織、安排項目施工,解決在項目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在全過程中作監(jiān)控指導,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绊椖拷虒W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一、項目教學法的發(fā)展與理論基礎
1、項目教學法的歷史發(fā)展
項目教學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早的雛形是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經過發(fā)展到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項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大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基礎上的一種現(xiàn)代教育方法,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技術人才為直接目的的一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
2、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是完全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協(xié)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使學生有效的達到對當前所學知識的建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重要內容。歐美諸國紛紛倡導“主題探究”與“設計學習”活動。日本在新課程體系中專設“綜合學習時間”。我國臺灣推行新課程體系中“十大能力”的第九條規(guī)定“激發(fā)主動探究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條規(guī)定“培養(yǎng)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內地當前課程改革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設置研究性學習,改變學生單純、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傳輸?shù)膶W習方式,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多種渠道以及將所學知識加以綜合應用的機會。
項目教學法,其核心追求是:不再以教師把掌握的現(xiàn)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去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能力。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教學學生如何做,而是創(chuàng)建項目教學法的環(huán)境,并引導學生自主的完成項目。這正是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二、項目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
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教學法和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的教學法具有不同的特征,學生從中獲得不同的收益.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施程序
實施項目教學法一般可按照下面七個步驟進行:
1、教師下達項目任務書:任務書一般包括:完成項目的時間、完成項目的人員、項目完成的具體要求。
2、學生制定項目方案:根據(jù)項目任務書的要求,充分利用資源制定項目方案包括:
項目計劃,確定實施步驟和程序,時間安排。
3、方案評估:根據(jù)學生制定的項目方案由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4、實施計劃:根據(jù)可行性方案,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內的分工及小組成員間合作形式,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
5、項目施工:較復雜項目或所需時間較長的項目要記好施工日志。
6、成果展示:項目施工結束后,學生對自己的成果進行展示,并進行講解。
7、評估總結:主要根據(jù)每個學生在該項目中的參與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進行評價,可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自我評估,之后再由教師對項目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在項目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通過對比師生的評價結果,找出造成評價結果差異的原因。
四、項目教學法注意的環(huán)節(jié)
1、項目的選取
首先,所選項目應包含教學計劃內要教的學科的大部分知識點,這樣才能在完成項目的同時,保證學生掌握應學習的內容;其次是項目的完整性,項目從設計、實施到完成必須要能夠有一個完整的成品出來,作為項目的成果,使學生完成項目后有一種成就感,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再次是所選項目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又可以發(fā)揮創(chuàng)造和想象力。
2、充分準備
雖然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教師的任務并沒有減輕,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要求教師不僅能組織和管理好教學,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及信息加工能力,還應具備項目規(guī)劃、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對本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融會貫通,隨時回答學生的提問。
3、分組工作
分組教學是項目教學法常用的模式。分組前老師必須要熟悉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分組時讓學生自由組合,然后教師再進行調整。一般每組3--5人,最好不要超過8人,必須使每組好、中、差的學生搭配合理,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和團隊精神。
結束語
實踐證明,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到了技能、知識,不但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因項目教學法的獨特優(yōu)勢,所以在中、高職院校中應更進一步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Program and Principl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mplement Project Teaching
HAO Changhong
(Xiantao Vocational School, Xiantao, Hubei 433000)
Abstract The main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ultivat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skills, there is a certain gap.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bridge this gap teaching to some extent. Although the project teaching ideas originated in the West, but China has passed two decades of history, will be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play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teaching, must follow a certain process, from establishing project objectives, project sele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specific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to adhere to independent, systematic, effectiveness principles and domina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roject teaching; program; principle
1 項目教學的實施目標
項目教學起源于西方國家,其初始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期興起于歐洲大陸的勞動教育思想。二十世紀初期,項目教學法經由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學家威廉?赫德?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整理,逐步形成了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1935年,佩特森和杜威等人集結集《項目計劃――基礎與實踐》,項目教學法由美國又重新傳回歐洲,此后,其在歐洲又得到廣泛重視和采納。二十世紀中期以后,項目教學法在西方各國成人教育、職業(yè)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西方各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模式。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迅猛發(fā)展,社會各界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認識逐步統(tǒng)一,即培養(yǎng)高素質的高技能人才。在此理論認識指導下,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摸索不斷進行,項目教學的思想被引入到高職教學的改革中來。項目教學是一種以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教學內容,以小組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較有其優(yōu)越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上一般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缺少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同時,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又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這種模式,與現(xiàn)代高職教育重技能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是格格不入的。項目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加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內容的針對性,學生不僅獲取了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將其運用于實踐,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項目教學將傳統(tǒng)教學的以認知為唯一目的,變?yōu)檎J知、情感、行為操作為一體的目的;變老師單向傳遞信息為雙向信息傳遞模式;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程度;最終,實現(xiàn)教育效果的最理想化。
2 項目教學的一般程序
在高職院校實施項目教學,必須掌握項目教學實施的一般程序,以便將其更好地在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的一般程序包括四個方面:項目目標的確立、項目的選取、項目的具體實施和成果的展示和評估。
2.1 項目目標的確立
好的項目必須有著適合的項目目標統(tǒng)籌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因此,在確立項目目標的時候,必須結合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并為該主要目標服務;同時,良好的項目目標的確立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的指導。一個具體的項目目標的確立,一般是由教師首先根據(jù)教學大綱上的教學目標,把教學過程進行逐一分解,將其劃分為一個個不同的具體項目。然后,學生參與具體的項目討論,為自己選取不同的項目,并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確立項目目標。
2.2 項目的選取
具體項目的選取是項目教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也是保證項目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具體的項目是由指導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選取。一個良好項目的選擇,必須要符合項目教學的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與學生專業(yè)知識相關的項目;除此之外,教學項目還要具有較好的操作性。一個教學項目的實施,不僅需要師生的合作,更多的是需要學校、場地、環(huán)境、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撐,因此選擇教學項目的時候必須切合實際情況,切忌好高騖遠偏離實際;在較好操作性的前提下,選取具有較強綜合性的項目,以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整合,以提高其整體能力。
2.3 項目的具體實施
項目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保障,一般需要學校提供實施場地、基礎設施以及實訓耗材保障。項目教學一般是采取小組分工的形式,由學生自己確立各自在小組中的不同分工和任務,并且由老師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須發(fā)揮主體作用,老師要適時提供幫助。
一個項目的具體實施,一般可以包括三個步驟:
(1)分析項目。在項目實施之前,學生必須對項目進行分析,這種事前的分析能夠保證項目在真正實施時能夠更為高效。在分析項目時候,可以由指導老師給予一定程度上的幫助,如果項目較為簡單并且為學生所熟知,則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分析項目即可。在分析一個項目的時候,學生應該主要將分析的重點放在項目的目的和任務以及實施的具體步驟之上。
(2)編寫任務書。項目任務書是學生對項目具體內容進行分析之后的認識和反思,一個項目的任務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不同學生個人的項目任務書以及小組整體的項目任務書。每個學生在分析項目之后,要編寫自己的項目任務書,對項目教學目標、項目的具體要求以及實施方案以及最終預期達到的項目目標進行總結和歸納。在編寫完成自己個人的項目任務書之后,小組成員可以共同編寫小組任務書,也可以根據(jù)小組的不同分工由組長在組員的幫助下編寫小組任務書。
(3)設計和實施。按照小組自己討論制定的實施計劃,確定具體活動和實施方式。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堅持以小組為單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指導。在具體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其組員的任務最好由組內進行討論分配,必要時可以由教師參與決策。任務分配完畢之后,成員按照自己所負擔的任務進行具體的活動設計,并進行進一步的小組討論。并根據(jù)討論結果進行修改和改進,修改結束之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如此循環(huán)往復,以便最終得到最佳設計結果。
(4)成果的展示和評估。成果的展示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一種檢驗。進行項目成果的展示,要包括對整體項目的理解和反思。從項目目標的確立、具體項目的選擇、小組內部成員的分工、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項目最終達到的目標以及個人的經驗和教訓等內容,都是成果展示的要求。進行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采用幻燈片放映的方式,或者口頭匯報、實物演示等方式,旨在使其他小組了解本組項目實施的有關情況并相互學習。
在成果展示之后,項目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就是進行項目教學的評估。良好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激勵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習以便共同提高。學生可以通過互相評價或者指導教師評講,了解自己在項目教學過程中的長處和不足,并向其他同學進行學習和交流。項目教學的評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項目過程評價,另一方面則為項目結果評價。根據(jù)不同的具體項目要求,在評價過程中可以側重于不同的部分。
3 項目教學的原則
項目教學的實施,需要遵守四個基本原則,即自主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和主導性原則。堅持這四個基本原則,是項目教學取得成功的基石。
3.1 自主性原則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項目教學最為重要的方面即在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在一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應該起到主體性的作用,而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對象。學生可以在項目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與老師和其他成員進行有效互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索,自主決策,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展示成果等均為學生自主獨立完成。但是,學生的自主性與老師的指導作用要有機結合。因為學生知識能力的局限性,老師必須為項目的實施保駕護航,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保障條件,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點撥和幫助,適時針對項目實施提出問題,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從而使學生在項目教學中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3.2 系統(tǒng)性原則
項目教學實施時,要注意項目的選取和實施進程安排的系統(tǒng)性。在項目教學中,不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非常重要。例如,在項目選取階段,必須要以之前確立的項目目標為指導,同時考慮到項目的實施要求和具體的實際環(huán)境之間的匹配性。同時還需考慮與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程度相符合,具有可操作性。一個良好的項目選取,還需要綜合考慮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知識的提高,因此項目一般需要涵蓋多方面的內容和不同學科,這對教師選取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項目實施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堅持系統(tǒng)性原則,是整體項目高效實施的要求。
3.3 有效性原則
高職教育是一種獨特的教育體系,相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更注重專業(yè)技能的掌握。項目教學的有效性原則,是指教學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就業(yè)。尤其要注意的是,所選的項目一定要體現(xiàn)學生未來工作崗位任務的典型性,以利于現(xiàn)在所學與今后所用對接,同時節(jié)省教學時間,達到讓學生舉一反三的目的。
3.4 主導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