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體育的任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幼兒記憶的發(fā)展中,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幼兒接受直接刺激并進行操作活動,獲得很多印象深刻的信息,幼兒回憶起來更容易成功。那些由手指完成的精細活動,在訓練手指靈活性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刺激大腦皮層的各個反射區(qū),促進大腦發(fā)育,如“筷子分豆”、“串珠”、“捏橡皮泥”等游戲活動,還可培養(yǎng)兒童的想象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和意志力。另外,幼兒的學習活動都是建立在操作物體的主動性經(jīng)驗的基礎上,思維的豐富和發(fā)展建立在言語和非言語的表征和“象征性”表征的積累上。
二、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幼兒體育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而任務則是目的的具體化,人們是通過完成任務來實現(xiàn)目的的。幼兒體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幼兒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以及體育活動的特點和功能,是確定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和任務的主要依據(jù)。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增進幼兒健康,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等諸方面得到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幼兒體育活動要完成下列基本任務。
(一)全面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其正常生長發(fā)育
培養(yǎng)正確的身體姿勢,發(fā)展身體素質和基本動作,提高他們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他們的身體正處在迅速生長發(fā)育時期,則這一時期的任務主要是促進他們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正確姿勢的培養(yǎng)。身體的發(fā)育是發(fā)展動作的基礎,發(fā)展動作又可以促進身體的發(fā)育,它們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對幼兒身體素質和基本動作不應提出過多、過高的要求,但也不應消極地等待、適應,任其自然發(fā)展。這就需要研究在什么年齡時期,發(fā)展哪些身體素質效果較好;幼兒身體發(fā)育到什么水平,就應相應地對動作提出什么要求,使他們通過努力能夠達到,以適應和促進幼兒體能的發(fā)展。
(二)使幼兒掌握生活的基本實用技能
本文從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出發(fā),對幼兒園健康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的意義和價值及當前幼兒園健康活動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幼兒教育管理者與教師對健康教育的內(nèi)涵與價值,認為幼兒園健康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創(chuàng)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與和諧發(fā)展環(huán)境的關鍵所在。提出了幼兒園健康活動的對策。
【關鍵詞】
幼兒園 健康活動 現(xiàn)狀與對策
一、幼兒健康的基本概念
所謂健康,是指人體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標準,它是對人體的完好狀態(tài)能否符合現(xiàn)實需要所規(guī)定的評價標準,是身體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完好狀態(tài),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虛弱【1】。
幼兒健康是指幼兒期各個器官、組織的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能較好地抵抗各種急、慢性疾??;性格開朗,情緒樂觀,無心理障礙,對環(huán)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2】。幼兒健康的獲得需要成人的關心和教育,也需要幼兒力所能及的自我努力。
二、當前幼兒園健康活動現(xiàn)狀
幼兒園應為全體幼兒營造安全、愉快、促進其主動地健康學習、增強體質的環(huán)境。但當前一些幼兒園在營造適宜的健康教育環(huán)境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看似不起眼,但卻是非常嚴重的疏漏與隱患【3】。如果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可能會給幼兒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長帶來不可估量的乃至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1.安全是每個學校特別是幼兒園的重中之重。由于幼兒對自身的防護意識甚少,所以體育鍛煉對幼兒來講本身就帶有一定的風險。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眼中的孩子是冷不得、熱不得、曬不得、吹不得,更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有個小小的跌損。所以孩子在幼兒園一旦有個磕磕碰碰,就極易導致家長對老師指指點點,甚至到學校領導或教育部門去投訴,所以這一現(xiàn)象導致老師為了避免出現(xiàn)沒必要的麻煩,干脆和孩子們?nèi)壕咏淌遥惶觳怀鲩T,或者即使出來了,也是這個不允許動那個不允許玩,這樣的話,過于注重幼兒的安全因素,影響幼兒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到哪里去談幼兒體育鍛煉【4】。
2.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很豐富,體育課、戶外活動、早操和運動會等,但是這些都是以游戲形式來完成的。造成了幼兒的運動負荷不足,據(jù)調查,很大一部分幼兒園沒有專業(yè)的體育教師,沒有開展體育課,甚至沒有早操,在幼兒的教育工作中過于注重求穩(wěn)的安全因素,導致了在教育工作中的失誤,沒有意識到體育活動的本質屬性,所以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通過戶外活動來完成,形式自由,以“空手道”的“放羊”式為主要組織形式,幼兒的成長、身體的健康和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不斷變化的,在教育的過程中隨意選擇內(nèi)容,不懂得因地制宜,就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和幼兒素質教育的更好進行【5】。所以就出現(xiàn)教師不知道如何選擇和組織幼兒游戲,這對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是不科學的,甚至還會使幼兒的身心受到傷害,從而不利于幼兒的生長發(fā)育。
三、幼兒園健康活動的對策
1. 選擇興趣性的健康教育內(nèi)容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應是幼兒在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同樣應該充分利用游戲對幼兒的強大吸引力與發(fā)展價值,實現(xiàn)游戲化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在快樂體驗中實現(xiàn)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如果在運動區(qū),老師和孩子們的平衡可以在有限的場地安排“勇敢的方式” ,設有一個“沼澤、泥濘的道路、橋梁、雷區(qū)、山坡上”等,要求孩子們進入這個“道”時 ,必須仔細勇敢,想辦法保護自己前進,而不陷入“危險”地帶。在這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運動場景,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克服困難中嘗到幸福的勝利,而且讓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一個很好的鍛煉。幼兒園體育活動也可以采取民間游戲的形式,民間游戲形式多樣,不僅具有廣泛性,形式簡單,而且不受物質、空間、時間的限制,有一塊石頭,一根繩子,便可游戲了,為教師舉辦體育活動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創(chuàng)造空間。如為發(fā)展兒童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教師可以選擇“蓋房子”“十字繡線”“打青稞”等民俗游戲,為孩子們的彈跳力和身體的平衡,教師可選擇“跳皮筋”“搶沙包”等熱門游戲。這些民間游戲,通過創(chuàng)造新的玩法,新游戲材料,作為民間游戲和其他體育活動的一部分,實現(xiàn)民間游戲鍛煉和發(fā)展兒童身體素質的重要價值【6】。
2. 選擇靈活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形式
多樣性的含義是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選用的指導方法也應該豐富多彩,它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充分發(fā)揮各種組織形式的指導方法的優(yōu)勢,更好地完成體育活動任務。第二是通過運用多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和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豐富幼兒的生活,幼兒園最常見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有早操,體育課和戶外體育活動,還有區(qū)域活動,室內(nèi)活動,體育游戲,小型運動會,遠足和短途旅行等等,它們都具有各自的特點,任務和目標,任何一種組織形式,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幼兒體育活動任務,必須依靠各種組織形式的相互補充和配合,才能豐富幼兒的生活,擴大幼兒的視野,更好的促進幼兒身體的發(fā)展和心理的健康,共同實現(xiàn)幼兒體育活動的目標【7】。而且幼兒各種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價值,無所謂好壞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能互相補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以求全面實現(xiàn)幼兒體育活動的任務,促進其身心和諧的發(fā)展,因此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3. 適當開展特色體育活動
除了開展常規(guī)的體育活動,保證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鍛煉與發(fā)展外,為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熱愛與興趣,幼兒園也可適當組織一些當前流行的、兒童很感興趣的運動。如“溜冰鞋”是新近流行的,融健身、體育、娛樂和冒險于一體的新興的體育項目之一,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身體的平衡,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柔韌性與爆發(fā)力,這是大部分孩子的喜愛。讓孩子真正體驗到冰鞋活動給他們帶來“身輕如燕飛”的快樂。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參加溜冰鞋,不僅飯吃得香、覺睡得好,而且上課思維活躍,出勤率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了明顯提高,收到了常規(guī)體育活動無法達到的效果【8】。但是要注意,這種類型的專業(yè)運動,雖然它可以吸引幼兒的興趣,但幼兒園必須警惕的推進,充分調查和深入地了解,并制定一個長期合理的規(guī)劃,然后進行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紀的呼喚【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2】胡詠梅.縣(市)級幼兒教育社會化初探【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3】尹冬冬.幼兒園開展幼兒基本體操教學目標內(nèi)容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3
【4】周生靈.對徐州市市區(qū)幼兒體育活動現(xiàn)狀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
【5】周生靈.對徐州市市區(qū)幼兒體育活動現(xiàn)狀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
【6】孫亞青.河南省城市幼兒園幼兒體質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7
在幼兒體育教學中,教師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往往直接關系到一節(jié)體育課 是否成功,是否達到鍛煉幼兒身體的目的。因此,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廣大幼教體育工作者的極大重視。
一、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含義
所謂運動負荷,又稱運動量或生理負荷,它是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量。心理負荷則指人做練習 時所承受的心理負擔量,它一般包括認識、情緒、意志三方面的負荷。在幼兒體育教學中,只有運動負荷和心 理負荷保持適宜,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過小過大都不行。過小,則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過大,又超出了 幼兒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對幼兒身體的健康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調節(jié)幼兒園 體育課的生理和心理負荷是對教師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適宜還是評價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鍛 煉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呢?作者認為,首先必須了解制約運動負荷 和心理負荷的因素,然后再綜合各因素找出科學的調節(jié)策略。
二、影響幼兒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因素
1.運動強度。運動強度指單位時間內(nèi),人在運動時的生理負荷量,常用心跳頻率來表示。如幼兒20米速跑 ,跑后即刻心率可達180次/分,慢跑1分鐘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顯然前者強度大, 后者小。 在幼兒體育活動中,較大強度的項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鉆、爬、投擲等動作的運動強度則相對較小。
2.幼兒的活動時間。它包括幼兒連續(xù)活動的總時間和練習時間、間歇時間,其中,幼兒的練習密度(幼兒 做練習的時間與課的總時間的比例)是否合適較大地影響著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如果一節(jié)課,幼兒總 是處于大強度的運動之中,那么,他們的運動量就偏大而且易產(chǎn)生厭煩和畏懼心理。
3.活動項目的特點。不同的活動項目對幼兒身體的影響也不同。如幼兒做直體滾動時,前庭分析器所受的 刺激和意志負荷均較大,而運動負荷卻不大。障礙跑時,不僅全身運動負荷很大,而且認識和意志負荷也較大 。連續(xù)立定跳遠,運動負荷較大而心理負荷卻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過障礙、滾球、拍球時,幼兒的心理 負荷都很大。幼兒參加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一般兩種負荷均較大。
4.練習的數(shù)量和質量。前者指練習的次數(shù)、距離的總和,它們與幼兒的運動負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練習 的正確規(guī)格和要求。對練習質量的要求越高,幼兒需負出的心理負荷則越大。
5.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教法和組織措施。教師組織體育課內(nèi)容的難易是否合適,是否具有趣味性,組織措施 是否得當,講解示范是否正確形象、生動規(guī)范等都會較大程度地影響幼兒的運動和心理負荷。如過多的排隊調 換隊形,分組太少而導致幼兒長時間的輪番等待,均易使幼兒產(chǎn)生煩燥情緒,甚至注意的分散,從而影響教學 任務的較好完成。
6.幼兒的個別差異。指幼兒的身體機能水平和心理特點的個別差異。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往往相同的練 習對不同的幼兒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如以同樣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兒心率達180次/ 分,有的幼兒僅168 次/分;同做一個游戲,有的幼兒興致勃勃,有的卻感到索然無味。
此外,教師的教態(tài)、教具、環(huán)境、氣候等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
三、合理調節(jié)幼兒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策略
綜合以上各影響幼兒體育課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調節(jié)策略:
1.合理安排每節(jié)課的教材和確定課的任務
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安排教材內(nèi)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負荷、適宜數(shù) 量的教材。運動量大和運動量小的練習交替安排,如強度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擲、鉆宜與強度較大的跑 、跳躍、攀登、爬、滾翻等內(nèi)容組合。教師要合理安排幼兒體育課的密度,尤其是幼兒的練習密度。確定任務 時新教的知識、技能不宜太多太難,且必須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師為了發(fā)展幼兒聽信號調節(jié)運動的能力,培養(yǎng)其靈敏協(xié)調素質,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設計了 一個“找朋友”的體育游戲。其玩法是,教師站在一直徑為3至3.5米的圓圈中心擊鼓,幼兒分別站在圓圈的邊 線上,游戲共分三輪。第一輪是教師擊鼓,幼兒聽教師的信號沿逆時針方向繞邊線快跑,約50秒,鼓聲停止, 幼兒迅速跑向圓內(nèi)“找朋友”(事先準備好的絨毛小動物玩具,數(shù)量每一輪都比游戲的幼兒少2至4個。),沒 找到“朋友”的幼兒立即退出游戲。 第二輪變化為幼兒聽信號雙腳沿邊線行進跳,第三輪則變跳躍為競走。后 二輪均為鼓聲停止,幼兒迅速跑向圓內(nèi)找“朋友”。幼兒跑、跳和競走的時間和距離,可根據(jù)幼兒的具體情況 而定。顯然,此教師的教材安排是較合理的。
2.合理調節(jié)負荷節(jié)奏
教師要根據(jù)人體生理機能能力活動變化規(guī)律和心理變化規(guī)律、教材特點、幼兒的實際以及器械、氣候等合 理確定課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曲線。對運動負荷總的要求是從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對平穩(wěn),然 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對安靜。但由于影響生理負荷的各種因素是復雜多樣的,因而每節(jié)課的運動負荷曲線就要視 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和幼兒的實際而合理確定。一般有標準型、雙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標準型 是指運動量由小到大逐漸上升到相當?shù)乃?,持續(xù)一定的時間再逐漸下降。雙峰型指一節(jié)課中幼兒出現(xiàn)兩種負 荷較高的練習。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課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運動量較大,后半部分較小,運動量由大變小。前 低后高型則正好相反,運動量由小變大,如課前半部分為新授教材——投擲,后半部分為復習教材——連續(xù)立 定跳遠。但不管采用哪一種模式,運動負荷總的調節(jié)策略應是高低結合,動靜交替。如課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 分是集中練習立定跳遠,孩子初步掌握動作后,可結合快速奔跑加兩次立定跳遠約1.5分鐘, 后半部分就可安 排運動強度較小的由走組成的平衡游戲“熊和石頭人”。
心理負荷的曲線較復雜,往往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無任何規(guī)律可循。一般來說, 體育活動中幼兒的認識負荷不應太大,且需有積極愉快的情緒伴隨幼兒,讓幼兒在快樂中動腦筋。幼兒的意志 負荷也不應太大,應讓幼兒通過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務,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活潑開 朗的性格。這就要求教師在安排教材時充分考慮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征,所選的內(nèi)容難易適當,富有興趣性和直 觀性。同時還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注意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由于幼兒十分喜歡游戲,孩子在游戲中的認識 負荷、情緒負荷、意志負荷都較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多采用生動有趣、針對性強的體育游戲和道具 ,再結合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示范,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幼兒鍛煉的效果。一般來講,基本部分 的前半部分應抓住幼兒頭腦較清醒的時機安排新的較難的教材,以增大幼兒的認識負荷,而后半部分則宜安排 認識負荷較小的帶復習性質的教材。而情緒負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應過大,以避免因幼兒情緒過度興奮 而影響新教材的學習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適當?shù)膬?nèi)容以讓幼兒的情緒負荷達到。對意志負荷,學習新 教材和較難教材時應先大后小,學習較易教材或復習舊教材時則可是先小后大??傊?,對心理負荷的調節(jié),教 師應處理好幼兒認識負荷的緊張與松馳,情緒活動的興奮、歡快和平靜,意志努力程度的變化,方能取得較好 效果。
3.靈活運用教法。由于體育課是以直接的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因此,教師在領導幼兒的體育課時應精講 讓幼兒多練,應使幼兒的練習密度在課的總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幼兒在體育課中的練習密度在35%—55 %較為適宜)。還應講練結合。為了加大幼兒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可多采用同時練習法、魚貫練習法、循 環(huán)練習法等方法。還可增加幼兒練習的次數(shù),擴大其活動范圍,增加障礙物,提高練習難度。反之,如幼兒的 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已較大,則應通過縮短其練習的時間和距離,變同時練習為分組輪流練習或相互觀摩,改 變練習的內(nèi)容,縮小活動的范圍, 減少障礙物等手段來降低幼兒的運動量和心理負荷。
在各個年齡班,尤其是小班,教師應盡量多地采用游戲的形式來組織體育課,但所選的體育游戲或游戲形 式絕不僅是娛樂性的,而應是針對性強,為體育教學服務。由于中大班幼兒對活動結果已變得十分關心,因此 ,在中大班可多采用競賽法,以激發(fā)幼兒練習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果,還可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進取精神和集 體責任感、榮譽感。
組織措施也是影響幼兒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使一切組織措施都緊緊 圍繞教學目的任務。教師要充分利用時間,合理組織和調動隊伍,避免讓幼兒過多排隊等待和變換隊形,競賽 性游戲應分組較多,以增加幼兒活動的機會和激發(fā)其參與意識,避免幼兒因等待時間太長而產(chǎn)生厭煩情緒和注 意的分散。為了有效利用時間,應盡量避免采用讓幼兒純靜止休息的方法,而應巧妙地把教師的講解、示范、 交代任務、評價、幼兒分組觀摩等時間同時作為幼兒的休息時間。
4.充分利用場地、器械。事實上,每個幼兒園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在體育場地上,有的幼兒園還達不到 正常標準,這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場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組活動和分散活動。如器械不夠, 則可采用分組輪換型或循環(huán)練習型等形式,以加大幼兒的練習密度。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健康;體能;興趣;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4-0063-01
幼兒園體育活動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xiàn)幼兒身體和心理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開展體育活動有效增強了幼兒的體質和肌肉骨骼的良好發(fā)育,也不同程度地促進了幼兒心理健康和諧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體育游戲活動內(nèi)容,利用廢舊材料創(chuàng)新制作體育器材,可以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協(xié)作能力和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
一、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些幼兒因為膽小內(nèi)向,加上家長的過度保護,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教師要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并多鼓勵幼兒參加,讓膽小、內(nèi)向、體弱的幼兒參加。在活動中,教師的不斷鼓勵,可以使內(nèi)向體弱的幼兒受到鼓勵后慢慢嘗試和其他幼兒一起參與游戲,體驗體育游戲帶來的樂趣。晨練時,幼兒們聽到老師要帶他們做早操時,都興奮不已,每個小臉蛋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伴著悅耳動聽的音樂,幼兒們做起動作來雖然不是很到位,但卻很認真、很夸張,伸出的小手舞呀舞,墊起的小腳跳呀跳,挺直的腰兒扭呀扭,渾身上下都滲透著喜悅的表情。這時,教師就不要吝嗇,及時給予幼兒們表揚及肯定。
二、培養(yǎng)幼兒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體育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克服不同困難的情境,如游戲“奪紅旗”,幼兒們按照老師首先布置好的活動場地,先鉆過隧道,爬過草地,翻過高山,跳下高高的木馬,再匍匐爬到達終點奪到紅旗,最后才算勝利。面對游戲場景,當幼兒們看到一道道艱難的障礙時,心理上會產(chǎn)生恐懼。這時,教師應鼓勵幼兒勇敢堅強,克服困難。幼兒經(jīng)過不斷努力后逐步克服困難,完成任務,會養(yǎng)成他們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也堅定了他們完成任務的決心和信心。幼兒的專注力是有限的,總有坐不住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中的角色來提醒幼兒,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以后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并且堅持到游戲結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
三、培養(yǎng)幼兒團結協(xié)作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在體育游戲中也變化著,開始是一個人游戲,后來就會兩人三人一起合作,在合作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這時,教師都會在一旁指導幼兒們一起合作游戲。如游戲“編花籃”“兩人三足”“三人四足”等,可根據(jù)情況及時表揚鼓勵幼兒們的進步,他們會有滿足感。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并在以后的活動與生活中廣泛應用。教師和幼兒是平等的,平時可以和幼兒一起參與游戲,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出他們與同伴的和諧相處,還可以增進他們和老師之間的感情。幼兒園應充分調動各種可利用的有效資源,發(fā)揮幼兒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讓幼兒“一物多玩”,鼓勵幼兒在想象、探索各種玩法中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把“石頭、剪子、布”“拋紙球”“跳格子”這三個游戲組合在一起,并由幼兒和教師共同制定新的游戲規(guī)則。如幼兒由“老鷹捉小雞”想出了“貓捉老鼠”“青蛙捉害蟲”等新游戲,并將“舞龍”“蹴鞠”“吃毛桃”“跳皮筋”“滾車輪”等傳統(tǒng)游戲根據(jù)難易程度進行改編。
四、促進幼兒的體能發(fā)展
體育鍛煉能促進幼兒的新陳代謝,有效地促使肌肉更加強健,刺激骨骼的生長,使幼兒的身體長高,體質變得更加強壯。戶外運動能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增強幼兒皮膚的抗病能力。經(jīng)常照射日光,還會減少幼兒缺鈣的比例和佝僂病的發(fā)生??諝庵械难鯕馐蔷S持人體新城代謝與生命的必需物質,參加戶外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空氣浴,即利用氣溫和人體表面的溫差進行反復的刺激,從而增強身體的調節(jié)功能和適應性。幼兒參加戶外體育游戲還能提高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教師要根據(jù)氣候的變化,制定合理的戶外活動時間。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組織幼兒去晨練先跑步,再根據(jù)事先安排好的早操音樂做早操的習慣,根據(jù)幼兒的情況,詢問幼兒最喜歡做什么運動,然后以幼兒為主體,進行早操活動。課間操時間大中班幼兒器械操、小班幼兒模仿操,并在幼兒做完操后自主選擇體育游戲器材、自主游戲。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體質,又培養(yǎng)了幼兒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五、結束語
總之,在幼兒園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教師要保證幼兒每日進行戶外活動兩小時,并不斷創(chuàng)新游戲活動的內(nèi)容、組織形式和器材,有效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和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體質,為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俊鳴.把握體育活動特點 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J].幼兒教育,2009(13). [2]曾桂蘭.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心理[J].貴州教育,2009(17).
一、讓活動從遵循原則開始
(一)整體性原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庇變航逃且耘囵B(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完整兒童。為此,一方面,盡可能的挖掘美育與體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將其內(nèi)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美育和體育的手段,將體育與審美融合在一起,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二)動作性原則
體育的美是運動的美,動態(tài)的美。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覺行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因此,在教學設計和組織中盡量讓孩子們?nèi)ァ皠右粍印薄翱匆豢础薄跋胍幌搿薄霸賱右粍印?。比如跳繩、拍球比賽,老師讓幼兒聽著音樂節(jié)奏活動,看誰反應快、動作靈活,既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又感受到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變化的美。
(三)積極性原則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始終處于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中,才能對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充滿信心地完成學習任務。為此,在實施教育時,要營造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讓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探索的學習狀態(tài)中。比如,在體育區(qū)域活動中,設置若干個不同內(nèi)容的游戲區(qū),讓幼兒自己選擇參與一項或多項游戲,在游戲和自由選擇的活動中提高身體素質,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進行體育活動的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即學校教育中的美育。體育和美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支柱,體育離不開美育,美育的作用滲透在體育之中。幼兒體育活動的審美教育中,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十分有益。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活動環(huán)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喜歡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同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孩子的不同運動能力和發(fā)展趨勢,選擇創(chuàng)設與之相適應的活動環(huán)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如體育活動“好玩的呼啦圈”,讓幼兒自由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體驗創(chuàng)造性樂趣。
(二)創(chuàng)設審美情境,讓幼兒在體美活動中獲得美的享受
幼兒在對象審美屬性諸如色彩、節(jié)奏等直接刺激下,可以自由地展開想象,產(chǎn)生一種愉悅的心理情感感受。在體美活動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各種教育媒介,創(chuàng)設一種審美情境。如小班體育活動“小螞蟻”,讓幼兒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xié)調地爬,引導幼兒在自然協(xié)調爬的基礎上學習向不同方向爬,聽信號爬,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
(三)提供多方位的視覺感官,感受體育中的美
幼兒的審美感受是建立在審美感知和審美想象基礎上的,它是以幼兒為欣賞主體在欣賞過程中達到一種自由和諧狀態(tài)時所產(chǎn)生的一種審美愉悅,也是對雜亂無章或井然有序的事物的一種直覺整合。在體美教學中,通過讓幼兒觀看靜態(tài)的照片、圖片,動態(tài)的錄像、表演等,讓幼兒感受體育運動的敏捷、矯健,從中得到力量的鼓舞和精神振奮,提高對體育美的感受和欣賞能力。
(四)提供平臺,讓幼兒體驗體育活動中的美
幼兒體育審美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僅僅通過有意識地觀察施教者的示范是不夠的,必須把觀察和實踐相結合,實踐可以鞏固提高觀察成果,增強美的體驗,還可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如在提高幼兒對正確姿態(tài)的認識時,不僅讓幼兒看體育表演比賽的錄像或照片,觀察班級中每個同伴的站姿、坐姿,還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編排了特色的小班韻律操和中大班的藝術體操,在觀察和實踐中讓幼兒體驗姿態(tài)美。
三、家園智慧碰撞,為活動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