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收音機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目標
《電子工藝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
能力目標 能夠按照工藝卡片選擇焊接常用工具(電烙鐵、改錐、鉗子、鑷子等),并熟練使用;能夠按工藝卡片選擇產品所需的制作材料(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集成電路、導線、配件等),并能夠使用萬用表對元器件進行檢測;能夠按產品安裝工藝要求對照工藝卡片,正確裝接線路及元器件;能利用信號發(fā)生器進行產品檢測與調試,并對不合格產品進行分析與處理;能夠按照日常工作要求完成工作臺的整理、日常清掃、電源檢查;能夠對萬用表、信號發(fā)生器進行使用檢查;能夠通過安全用電、電工技能知識的學習解決實訓中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
知識目標 了解工藝卡片的內容,掌握產品裝配圖知識;了解小型音頻線路電子元器件(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集成塊等)的參數(shù)選擇要求;掌握常用焊接工具的選擇標準和使用要求;掌握焊接技術的基本工作步驟和焊接質量的評價方法,了解印制板的基本知識,熟悉插件焊接的工藝要求,熟悉元器件裝配流程;熟悉收音機整機安裝工藝規(guī)程和收音機整機總裝工藝流程;熟悉收音機檢驗和收音機調試方法及要求;掌握實訓臺用電安全常識;了解現(xiàn)場生產管理流程;了解信號發(fā)生器、萬用表使用保養(yǎng)要求。
素質目標 通過學習電子裝接工職業(yè)標準、安全規(guī)定、實訓場規(guī)則等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法規(guī)意識;嚴格執(zhí)行每日安全檢查工作,產品生產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工作程序、工作規(guī)范,不臆測工作程序,保證設備和人身安全;通過每日工具、設備的使用和整理要求,培養(yǎng)學生愛護工具、設備的職業(yè)行為;通過工作中的情景設置、問題設置,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集體任務和組內工作互檢、互評、工作交流、故障排查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相互配合的工作觀念;通過任務安排,引導學生按時完成任務且工作質量合格,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責任心。
電子工藝實訓項目設計
在項目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項目選擇的條件和要求:根據教學目標的內容進行選擇項目設計,考慮項目是否能夠承擔《電子工藝實訓》的知識、技能、素質培養(yǎng)目標;由于校內實訓場地環(huán)境和設備條件有限,項目的選擇應能在實訓課中順利開展;考慮到現(xiàn)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基本素養(yǎng),設計的項目學生應能獨立完成;實訓教學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在設計項目時應考慮能否與企業(yè)產品生產流程相對接,項目的實施過程能夠體現(xiàn)企業(yè)的工作流程。
針對《電子工藝實訓》的特點以及對各種要求,我們將教學項目設定為:收音機的制作。具體工藝制作流程見右圖。針對《電子工藝實訓》的項目工作流程,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相關任務,并根據項目特點、教學組織要求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確定出具體的時間安排。在實施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學習評價的設計
整個實訓課程中運用的考核評價主要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在工作期間各項任務完成的情況,具體到每一項任務、任務結果、任務實施等;而終結性評價則是通過學生的總結與產品完成情況兩方面進行評定。在評價體系中除了教師的評價外,還包括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要保證標準統(tǒng)一,考核要點明確,即可給評價者提供標準,使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考核評價從情感態(tài)度、知識學習、技能學習三個維度進行考核,以達到對學生學業(yè)的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5)21-0116-01
將項目法引入電子產品檢測教學課堂指的是教師通過精心的課堂設計,運用相關項目展開教學,教學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學習主體,在實踐中對知識進行深刻的掌握,同時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應用知識的能力。項目法的有效應用建立在明確的教學目標基礎之上,學生在學習電子產品檢測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直接進行實踐,提升知識的理解能力。本文以收音機相關知識為出發(fā)點,對項目法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探討。
一、項目法在電子產品檢測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應用項目法進行電子產品檢測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重組的過程就是構建教學情境的重要過程,這一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有機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首先,將電子測量過程中的理論與措施、相關概率及工裝簡介等內容整合在一起,并應用八課時左右時間對其進行簡要講解,而將重點放在質量管理體系指標的講解當中;其次,引導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踐,例如,在對收音機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將其組裝過程引入課堂,同時將組裝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檢測及元器件分類等進行詳細講解。這樣一來,就能夠促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展開學習。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教師通過有效的課程重組及課堂設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在實踐中對知識掌握更加牢固
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由于能夠對收音機不同部件進行重組,同時還能夠對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分解學習,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應用理論知識,同時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加深及擴展理解。例如,在進行收音機組裝講解過程中,首先應當檢測并劃分其元器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關鍵的二、三極管及電阻特性等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同時在對引腳名稱及三極管種類進行判別的過程中,應對其中的誤差等進行絕對掌握和精確的計算,學生在詳細掌握實踐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刻的記憶。同時,檢驗收音機的過程中,學生應將自己檢驗所得數(shù)據同教師給定的數(shù)據進行充分的對比,從而積極尋找自己所制定數(shù)據及參數(shù)中的不足,在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在互相合作的基礎上完成,從而相互鼓勵,并促進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二、項目法在電子產品檢測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組裝收音機通??梢苑譃閷υ骷诸悺⒑附?、調試和參數(shù)檢驗四個步驟。
首先,教師應首先將收音機組裝的四個步驟同教材知識內容進行緊密結合,一一對應并促使學生對知識整體進行掌握。其次,結合實踐。對實踐中崗位責任進行明確,并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中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充分的發(fā)揮。這一過程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進行模擬情景的構建,不同小組在學習中分別進行元器件分類、焊接等工作,同時對小組內各學生的具體工作進行規(guī)定,最多八個學生在學習中模仿二線調試崗位職責,并調試收音機,五個學生在學習中有效檢驗調試過后的產品,同時指派兩名學生對檢驗不合格的產品進行維修。這樣一來,整個收音機調試教學從組裝到檢驗再到維修工作能夠統(tǒng)一進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整個流程進行掌握,避免了知識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經過實踐,對知識也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掌握,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其次,為學生提供相關電路圖,引導學生根據電路圖要求實施元件分類工作,并對分好類的元件分別進行檢測,并進行詳細的記錄,其中包含測量顯示的電阻值和色環(huán)顯示出來的讀數(shù)值,由此完成元器件分類工作。在測量過程中誤差是難免的,而該誤差值有兩種形式,即相對誤差和絕對誤差,學生應對這兩種誤差的計算參數(shù)進行詳細的掌握,對各元器件的兩個誤差值進行確定。這是促使學生將理論同實踐進行緊密結合的有效措施。最后,學生在完成自身任務以后,應積極投入到其他項目的學習和實踐當中,在充分掌握各個環(huán)節(jié)知識以后,對自己學習程度進行總結,對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及認真情況進行反思,并由教師對學生整體學習狀況進行總結歸納,促使學生更加深入掌握自身的不足。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職業(yè)院校在開展電子產品檢測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應用了項目法,通過教師精心的課堂設計,促使學生在完成教學項目的基礎上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在充分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提升了創(chuàng)新能力。項目法在實施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在完成相關項目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因此,對于培養(yǎng)職業(yè)學校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唐重.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電工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張丹.實踐引導下項目教學法在電子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8.
關鍵詞:電子技術 教學 能力培養(yǎng)
電子技術是學習電類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的聽”的教學模式會使不少學生把剛開始的學習興趣變成了厭煩、逃避,甚至和老師對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會越來越差,學生學完了相關課程后,在解決實際問題仍然無從著手,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也無所幫助。
要想改變這些問題,在教學中可采用項目教學法,以適應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要求。
一、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分析實踐能力
“黑板加粉筆,是培養(yǎng)不出技能人才的?!甭殬I(yè)教育的最大特點與根本優(yōu)勢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歷,比較過硬的操作能力。單單靠理論教學,是無法形成職高類學生有利的就業(yè)能力的。所以在電子技術教學改革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的銜接與配合,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尤為重要。
完善實驗內容,增強實驗效果。本著“實驗聯(lián)系理論,實驗鞏固理論”的目的,實驗內容緊扣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考慮學生的實際基礎情況,筆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開展各個實驗項目。如在開展實驗《二極管的應用》前,可先安排一次有關示波器使用的預備實驗,使得后續(xù)實驗能夠順利開展。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還精心設計符合本校學生基礎的實驗實訓內容,每次實驗課先簡要講解實驗原理、注意事項等,便于學生順利開展自主實驗。
二、將電子線路的實際問題引入教學之中
(一)提出實際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學生在試驗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總結出在日常生活中收音機的電子線路會存在哪些問題,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再由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在實際生活中收音機的電子線路所存在的問題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a. 元件擊穿。擊穿包括過電壓擊穿或過流、過熱引起的熱擊穿等。擊穿有時表現(xiàn)為短路形式,有時表現(xiàn)為斷路形式。由于電路故障引起的過壓、過流擊穿常常是不可恢復的。b. 元件老化或性能退化。這包括許多方面,如電容器的容量減小、絕緣電阻下降、晶體管的漏電增加、電阻的阻值變化、可調電阻的阻值不能連續(xù)變化。c. 線路故障。這類故障包括接線松脫、接觸不良、潮濕、腐蝕等導致的絕緣不良、短路、旁路等。這類故障一般與元器件無關。
這些問題的提出更有利于學生對電子線路的知識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思考,怎么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是對實際問題的討論,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由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每一個小組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對收音機電子線路故障進行探究并提出解決的方案,最后由教師來補充可能會被學生所遺漏的方式。
現(xiàn)在我們可以針對上面的問題來提出科學的檢修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
a. 要分析電路原理、弄清總體電路及聯(lián)系。一旦碰到不熟悉的線路,常常要自己動手,分析電路原理,甚至測繪必要的電路圖。b. 注意元件替代的可行性。如一些收音機上的電子電路,雖然可以拆卸,但往往缺少同型號分立元件代換,故往往需要設法以其它元件替代。這涉及到元件替換的可行性問題。c. 防止電流過載。不允許使用歐姆表及萬用表的Rx100 以下低阻歐姆檔檢測小功率晶體管,以免使之電流過載而損壞。d. 當心靜電擊穿三極管。更換三極管時,應首先接入基極;拆卸時,則應最后拆卸基極。對于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管,則應當心靜電擊穿。焊接時,應從電源上拔下烙鐵插頭。防止烙鐵燙壞元件。拆卸和安裝元件時,應切斷電源。如無特殊說明,元件引腳距焊點應在10mm 以上,以免烙鐵燙壞元件,應使用恒溫或功率小于75W 的電烙鐵。
相信以這樣的方式所開展的教學工作對學生的知識的積累會更有幫助,同時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效率與效果會得到同步的提高。
小結
對職高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強調的是應用能力、操作能力,課程內容要突出實用性、技能性和應用性,討論的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正是基于這一思路。在我校電子技術教學中進行實踐,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獲得了較好的反饋,學生對電子技術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了一定的進步。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中專 電子技能訓練 原則
引言
由于我國民眾傳統(tǒng)認識的局限,家長們會優(yōu)先考慮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普通高中就讀,除非學習成績太差否則肯定
不選擇中專。近年來,多數(shù)中專的招生門檻越來越低。進入中專的學生,其素質之差可想而知。在進入中專以前,許多學生就已經成為“雙差生”了(學習成績差、品行差)。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新生缺乏自信心,沒有上進心,自控能力差,紀律觀念淡薄,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實際表現(xiàn)是養(yǎng)成了抽煙、上網、亂花錢、打架、敲詐勒索、拉幫結伙、夜不歸宿等習慣,至于遲到、曠課、曠操、上課睡覺、做小動作、不做作業(yè)等現(xiàn)象更是家常便飯了。
鑒于以上情況,若想把中專的教學工作搞好,應試教育的路子顯然是走不通的。我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出這樣一條辦學思路:加大班主任工作力度,做好組織、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先成人”;加強實踐教學工作,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長,“后成才”。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校大力加強電子技能訓練課,學生一改過去理論課上睡覺、看課外書、玩手機等毛病,學習態(tài)度明顯改觀。但是,一些年輕教師對實訓課卻望而生畏。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電子技能訓練教學經驗的教師,我想在此探討一下技能訓練指導教師應當把握的一些原則。
1.安全第一原則
在進行電子技能實訓時,我們必須時刻注意人身安全。因為在電子技能訓練中我們經常要用到工頻交流電和電烙鐵、手電鉆、刀子、鉗子、螺絲刀等工具。如果使用不慎,就會造成觸電事故,也會出現(xiàn)工具傷人事故。例如:焊接訓練時,會出現(xiàn)被電烙鐵燙傷事故;用手電鉆給電路板鉆孔時,如果使用不當會側滑傷手;電烙鐵和手電鉆等電源線絕緣不良可能會導致使用者觸電;組裝好的電子設備,如不進行認真的檢查就貿然通電,往往會由于電解電容引腳焊反而爆炸,或者因為短路而燒毀保險管或燒毀電路上許多元件,等等。
在進行技能訓練前,教師首先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并且在每次訓練之前都要針對本次訓練項目容易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提醒學生注意。訓練過程中實訓指導教師要嚴密監(jiān)控,一旦發(fā)現(xiàn)違章作業(yè),立即查處,不可大意。因為“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在于防范”。
例如,在進行“串聯(lián)穩(wěn)壓電源裝配與調試”實訓時,通電前教師一定要檢查每一個學生組裝的電路板,看電解電容是否裝錯,讓學生清楚交流電輸入端和直流電輸出端,千萬不能把輸入端和輸出端弄顛倒。
在“焊接技能訓練”時,為了防止燙傷手、燙壞衣服、觸電等情況的發(fā)生,教師要在訓練開始前講清楚實訓時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事故,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不得隨意走動,防止身體觸碰他人手臂導致電烙鐵晃動傷人;絕對禁止拿著通電的電烙鐵打鬧戲耍;千萬別讓電源線纏繞在電烙鐵的發(fā)熱部分以免電源線絕緣損壞。
2.趣味性原則
讓學生感覺技能訓練的每個項目都很有意思,激發(fā)學生動手做的欲望。譬如,在進行了焊接技能訓練之后,我讓學生焊接“音樂集成電路”,當他們手中的電路發(fā)出悅耳動聽的音樂時,所有的學生都異常激動:有的聚過去看原件如何插裝焊接,有的埋頭加快了焊接速度,有的拿著自己的產品向我請教。一節(jié)課下來,裝配成功的學生個個興高采烈。
3.由淺入深的原則
在剛開始的技能訓練中,實訓項目的難度不能太高。如果難度過高,多數(shù)學生就會“知難而退”。所以我們必須先從簡單的開始,讓所有學生能夠在初次的訓練中得到成功,一次次小成功的逐漸累積會增強他們的信心,進而敢于面對有一定難度的項目。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這個道理。一般我會把焊接技能訓練、萬用表的使用、電阻器電容器的識別放在前面;音樂集成電路焊接、三五集成電路插接訓練、穩(wěn)壓電源焊接與調試、音頻放大電路放在中間;示波器使用、表面貼裝元件焊接、PCB設計放在最后。循序漸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逐步掌握各項電子技能。
4.注意財產安全原則
盡管學生都知道偷偷拿別人的錢物是不對的,但在電子實驗室里,電子元器件、工具、收音機、聲控電源等丟失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每次分發(fā)電子產品套件時,雖然教師都要帶著學生核對一下元件是否齊全,但在焊接過程中,總有一些學生找要元件,理由往往是:發(fā)套件時就沒有這個元件;剛才還有,一轉眼就丟了;焊接時不小心損壞了,等等。更可氣的是整個產品丟失了,曾經有個學生把自己的收音機焊接、調試好后放在實驗臺上后就出去了,一會兒回來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收音機不見了,實驗臺上扔了一個不知誰的壞收音機。
究其原因,是一些學生不注意保管自己的財物,隨意放在公共場合就離開了,等到丟失后才后悔。一些學生拿別人的東西不打招呼,用了之后又不注意及時歸還。還有些學生自己的產品做得一塌糊涂,瞅著別人的好,趁機調包。因此在實驗室教師要讓學生注意財物安全,學會保管自己的東西。譬如:在離開實驗室前,小物品要隨身攜帶,大的物品要委托同桌照看一下。
5.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許多學生不愿意學習理論知識,就像小孩子不愿吃胡蘿卜。但如果把胡蘿卜剁碎拌了肉餡包成餃子,小孩子還是非常愛吃的。所以在進行技能訓練時,我們一定要不失時機地揉進一些理論知識,使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技能水平同步得到提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把理論不露痕跡地參雜進去,需要很多辦法。譬如:在調試、維修“串聯(lián)穩(wěn)壓電源”時,許多學生急于知道如何維修不能正常工作的穩(wěn)壓電源,我趁機給他們講了穩(wěn)壓電源的工作原理、反饋的概念、維修的思路等,學生再去維修時就很容易了。
6.巡回指導原則
在學生積極訓練時,教師要注意巡回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沒有掌握實訓要領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做示范,讓他們盡快跟上來。這樣可以及時糾正他們實習中的錯誤,使教學得到及時反饋,達到講評客觀全面的目的。
在巡回指導時,教師還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有些學生并不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是玩手機、看課外書等。有些學生甚至搞破壞,如在實驗臺上亂涂亂畫,拿著電烙鐵燙壞實驗臺,用螺絲刀卸掉實驗臺上的東西,把實驗臺柜子里的器材拿出來玩耍,等等。及時地糾正這些孩子的不良行為,有利于所有學生都能在實訓課上獲益。中專生的心理很微妙,一節(jié)課跟不上,他們就會灰心喪氣,甚至干脆不學。
7.充分準備原則
電子技能訓練需要使用許多器材,因此在實訓課開始以前,教師要把工具準備齊全,設備維護完好,原材料滿足課題要求。防止實訓課開始后才發(fā)現(xiàn)缺這少那,教師為了找元件、修設備、拿工具而東奔西走,學生坐等器材。
8.教師的各項操作要規(guī)范、熟練
電子實訓指導教師要注意技能水平提高。在學生訓練前,指導教師往往要做幾次示范。實訓指導教師的操作示范要準確規(guī)范,分解動作合理,連續(xù)動作熟練。有條件的學??梢岳矛F(xiàn)代化教學手段,播放有關技術規(guī)范演示光盤(如焊接工藝光盤、雙蹤示波器使用光盤等、PCB板制作流程光盤等),加強演示的直觀性。
9.強化訓練原則
教師把基本要領教給學生后,學生可以進行多次的強化訓練,達到由生到熟、熟能生巧的境界。譬如說焊接訓練,要求每個學生一次課焊接200個焊點。提前完成的學生可以利用廢棄的元件引腳繼續(xù)焊接。再譬如萬能插件版試驗,插接成功的學生可以把元件拔下來重新插裝。
理論教學是基礎,就如同高樓的地基,必須打好。因此,在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可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課堂教學的生動性
純理論講授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學習難度大。授課中采用生動的語言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解半導體導電原理的時候,可以把學生比喻成價電子,座位比喻成空穴,每一排的學生向前移動一位,后一排的學生即來填補空位。學生向前移動,座位則向后運動,座位的移動類似于空穴的移動。這種形象生動的比喻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效果較好。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1.巧設疑問
古人云:“學貴知疑”,教學中可以采取設置問題的辦法,使學生產生期待心理,有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設問可以聯(lián)系實際以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例如:收音機是如何把聲音信號傳送給出來的;手機充電器是如何把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的。
2.比較分析
比較分析可以把彼此分散的知識點系統(tǒng)地聯(lián)系起來,使整個教學過程思路清晰、有序。通過比較分析,可以讓學生鞏固已學知識,認識新知識,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結構原理的理解。同時,通過觀察比較對象間的異同,學生也能更好地對新的知識點形成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三)運用新的教學手段
教學中適當引入CAI和網絡技術可以較好地解決教學內容不斷增加和教學時數(shù)較少的矛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較快的實現(xiàn)教材內容的更新,擴大學習知識面。
(四)改革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1.適當增加課堂討論
從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形勢來看,填鴨式的講授方式已不能適應目前的課堂教學。理論課講授中可適當增加課堂討論,針對課程的重難點設置討論課題,組織學生分組或集體討論;對電路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故障,交由學生自由討論,分析可能的故障成因,提出解決辦法,教師指導總結。
2.課后作業(yè)改革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可進一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知識點講授之前可在布置作業(yè)時讓學生事先查找相關資料,增加感性認識;講授之后可安排一些設計型作業(yè),安排一定時間完成,由學生自己提出設計思路,教師指導。如:本人在計數(shù)器部分講授之前,先布置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計數(shù)器的結構、分類以及計數(shù)原理。講授之后,布置讓學生課后思考并設計一個由JK觸發(fā)器構成的四位二進制的計數(shù)器,不限定計數(shù)器的計數(shù)方式和觸發(fā)方式。作業(yè)完成后在后期的課程試驗中可根據自己的設計組成電路,驗證結果。課后作業(yè)改革,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單元測驗
單元測驗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掌握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單元測驗根據課程重難點可分為兩種形式:非重點單元考試時間可安排在20~30分鐘,考試可采取開卷形式,允許學生看教材、筆記、作業(yè);重點單元測驗采取閉卷形式,測驗時間一般為45~90分鐘,一般安排在一個單元結束新單元開始之前。測驗題應反映單元教學重難點,體現(xiàn)單元主要概念、原理、分析方法等,盡可能避免復雜計算。
二、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
《電子技術》課程一定要重視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切實落實素質教育。在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保留必要的基礎實驗,變驗證性實驗為設計性實驗
高職學生理論知識比普通高校的學生相對薄弱,因此,基礎實驗必須保留。但是傳統(tǒng)的基礎實驗教學往往是驗證性的,這樣學生將會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職業(yè)技能。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可將傳統(tǒng)驗證性實驗變?yōu)樵O計性實驗。對于某些實驗可以給出實驗題目,實驗目的。要求學生根據以往所學的知識和學校的實驗條件,自己寫出實驗原理,設計出實驗電路圖,在教師的認可下進行實驗操作。實驗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實驗結束教師總結,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同時,實驗要和理論課內容相配合。例如:理論課講授了三極管電流分配的原理,但學生對三極管認識很少,因此可以及時組織學生做三極管放大電路的測量實驗,通過實驗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其真正掌握新知識。
(二)將計算機教學融入實驗課
根據實驗教學計劃,將計算機技術引入教學,不僅能完善實驗教學的結構,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驗中可以運用PSPICE、EWB等軟件,進行電路的設計,功能仿真。例如:直流穩(wěn)壓電源是《電子技術》中比較重要的一章,實用性較強,因此我們在理論課教學之后安排一次EWB仿真實驗。仿真實驗參數(shù)修改方便、分析直觀,也有力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設興趣小組
興趣小組的開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利用業(yè)余時間到實驗實訓場所進行進一步提高,對學生全面發(fā)展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安排了與課程相關的興趣小組,例如收音機、電視機等等設備的組裝調試。學生自愿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完成各個部分的安裝調試,通過實踐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四)生產實訓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
生產實訓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理論教學的完善和補充。生產實訓環(huán)節(jié)可以安排在教學中或教學后。教學中可采取校內實訓的形式,教師根據課程的重難點模擬生產情境安排實訓課題,由學生分組完成,期間教師負責指導。通過校內實訓可增強學生對課程重難點的把握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動手能力。教學后可采取校外實訓的形式,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huán)境中加深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理解,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處理,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校外實訓,還可以檢查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拓寬教師的業(yè)務能力也具有積極意義。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