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誠信美德少年事跡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男,14歲,即墨市溫泉中學學生,即墨市美德少年。紀高凡的父親10年前遭遇車禍,從此臥床不起,不久媽媽離家出走一去不返。面對車禍后的父親、年過八旬的爺爺奶奶,小高凡過早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本應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孩子,慢慢學會了給爸爸洗臉喂飯、端屎端尿,他每天都要給爸爸翻身子、曬太陽,幼小的身體常常累得滿頭大汗。家里養(yǎng)的五只鵝每天能下四五只蛋,他從不舍得吃,他說鵝蛋有營養(yǎng),留給爸爸吃,在小高凡的盡心照料下,爸爸一點點地康復起來。從上學起,他就開始幫著奶奶做飯了,每天早上不到6點,小高凡就起了床,開始準備早飯,然后再一個人步行5里多路去上學。為了省錢,高凡和奶奶在山下種了一片小菜園,每天放學都要去菜地種菜、收菜,回來后再做飯。面對施舍和幫助,小高凡都會說:不用,有我在,家里能過得去。村民們感慨地說:高凡這孩子太懂事了,要不是他,這一家人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誠實守信美德少年事跡材料300字二 張婭菲
女,15歲,嶗山區(qū)第三中學學生。她來自四川一個貧窮鄉(xiāng)村,跟隨打工的父母來到青島。后來,父親離開她們母女遠走他鄉(xiāng),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不久,噩運再一次降臨婭菲媽媽在醫(yī)院查出癌癥晚期,婭菲到處借錢,終于湊齊了他*的手術費,可術后的化療費用又讓她愁得夜不能寐,她只得打零工賺取醫(yī)療費,放學后立即趕yuyu到餐館打零工,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趕回家后安頓好媽媽再忙作業(yè),一個多月下來,她的身體和學習都受到很大影響。但她知道這是自己必須付出的,她要用自己燦爛的笑臉和全部努力,來溫暖母親的心,讓母親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因為怕花錢,她不舍得買醫(yī)院的飯,每天放學先去醫(yī)院看母親,再回家做飯,然后再返回醫(yī)院喂媽媽吃飯。生活的歷練使婭菲格外熱愛學習,每天打工回來她都堅持完成作業(yè),經(jīng)常要學習到深夜。她還盡己所能,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在她的感召下,班上有許多同學加入了幫扶行列。婭菲的境遇牽動著全校師生的心,學校專門為她舉辦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募捐活動,籌得現(xiàn)金六萬多元,她在獲得幫助后不忘關愛別人,聽說姜哥莊小學高端同學罹患骨癌,她主動將獲得捐款中的一萬元轉捐給高端,祝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