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略談農村幼兒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缺失的主要表現(xiàn)
1.信息意識缺乏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農村幼兒教師已經認識到了信息素養(yǎng)對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能夠意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但他們還不能準確地把握何種信息知識能夠促進教學活動,在活動設計上還不能恰當?shù)夭蹲疆斍盁狳c和有價值的信息知識,在教學組織上缺乏對信息知識的整合意識,在教學延伸上缺少把信息現(xiàn)象與實際園所生活相聯(lián)系的靈活性??傊r村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缺少對信息的洞察力和辨別力。
2.信息知識不足
對于農村幼兒教師來講,《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規(guī)定的五大領域教學活動課程已經讓其應接不暇,在從小學化教學思維向幼兒園活動課程意識轉變的過程中已經使其筋疲力盡,尤其是對于那些從中小學轉崗來的幼兒教師,實在是難以承受。所以,許多農村幼兒教師抗拒接受新事物、新信息,還沒有認識到信息素養(yǎng)是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延伸與拓展。與城市幼兒教師相比,農村幼兒教師的信息知識還很缺乏。他們往往認為教會幼兒書本知識就完成教學目標了。
3.信息能力不強
農村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缺少信息吸收、加工、整理和設計等方面的能力,在利用信息設備上有抵觸情緒,在掌握了相應的信息技術后,也僅能夠簡單地進行信息收集。而搜集獲取信息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信息洞察力,過濾出為自己所用的有效信息資源,然后對獲取的資源進行加工處理,并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合理地運用,最后把所有的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信息,并把信息通過實際教學活動讓幼兒理解吸收。
4.信息道德觀念淡薄
由于農村幼兒教師本身缺乏對信息道德的正確認識,面對當前的海量信息,缺乏甄選和辨別的能力,缺乏通過正確的信息化手段來吸收利用資源的能力,尤其缺乏對不良信息資源危害的遏制能力。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農村幼兒教師必須不斷強化信息道德意識,要嚴格遵守社會的信息道德規(guī)范。
二、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缺失的原因分析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教育規(guī)劃綱要》強調要提高幼兒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些部門還是忽視了幼兒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處于“推而不動”的狀態(tài)。而農村教育經費有限,政府和相關部門對信息化培訓投入不足等,也制約了農村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事實上,即便對信息化培訓投入到位的地方,也更多地傾向于普通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需求經常被忽略。
2.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農村幼兒園大多地處邊遠,交通相對閉塞,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教師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后。農村幼兒園幾乎沒有校園網絡和多媒體教室,加之幼兒園領導對教師信息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的認識片面,往往使之忽略對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硬件支持。農村幼兒教師因為沒有信息化基礎設施,無法開展信息化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也就難以發(fā)揮作用。
3.教師積極性不高
農村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意識相對淡薄,不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吸收和利用信息資源,不能及時地感受到自身對信息資源的內在需求。因而,他們很少主動去學習信息化知識,也很少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
三、提高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
1.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目前,國家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加大了對幼兒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性扶持力度。在資金上,《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國家財政預算向幼兒教育傾斜,合理規(guī)劃幼兒教育資金比例。資金的保證是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前提。除此以外,各省、市也制訂了符合本地區(qū)實際情況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黑龍江省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提出,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逐步構建覆蓋城鄉(xiāng)的學前教育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和學前教育服務平臺,這為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基本信息素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素養(yǎng)需要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來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系統(tǒng)地進行信息化建設。為了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需要對農村幼教信息化基礎設施進行合理布局。農村幼教信息化建設可以依靠農村遠程教育工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要為農村幼兒園建立多媒體教室,為教師配備微機并接入互聯(lián)網,以方便教師獲取信息資源。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每個教室里安裝微機和投影儀,以促進幼兒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信息化建設是保證教師運用多種教學媒體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建設適應農村幼教需要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對于提高農村幼兒園的教學質量,提高幼兒園教育的開放性與豐富性具有重要意義。
3.加大對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訓力度
(1)加大對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園本培訓力度
首先要強化教師的信息化意識,使幼兒教師渴求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對探索新事物充滿興趣,具有洞察教育信息的敏銳性,促其有效地利用有價值的信息化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真正體現(xiàn)幼兒教育的游戲性與開放性,做到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其次要聘請幼教信息化技術指導專家深入農村幼兒園,對教師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媒體技術、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和科研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進行指導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幼兒園還可以通過公開課、競賽等形式讓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生動、直觀的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來充實幼兒園的活動課程。通過園本培訓,可以讓幼兒教師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園課程的五大領域中,使其重視信息技術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中的作用,重視與幼兒的互動過程。
(2)加大對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力度
由于農村幼兒教師信息化知識欠缺、信息化技能落后,所以需要把培訓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培訓課程之中。針對農村幼兒骨干教師的國家培訓便十分有效。該培訓將重點放在提高農村幼兒教師遠程培訓輔導上,通過遠程教育培訓系統(tǒng)對幼兒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的指導和信息化輔導,把優(yōu)質的幼兒教育資源通過網絡技術具體呈現(xiàn)出來。培訓以專題報告、案例分析、教學實踐和交流研討等形式將幼教前沿知識進行集中學習,通過遠程教育培訓把集中學習內容與網絡課程學習相結合,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理論巧妙地融入到培訓內容中,并以實踐性資源為平臺,通過文本與視頻兩種信息載體呈現(xiàn),突出信息化的優(yōu)勢。培訓把案例中的問題特征與方法價值有效呈現(xiàn)在網絡平臺,然后進行課后研討,加大了幼兒教師的參與性。對幼兒園骨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還可以通過優(yōu)質幼兒園的“影子教師”實踐學習加以實施,使農村幼兒園的骨干教師充分地吸收先進的信息化理論,掌握多種媒體課件的操作與制作,通過與優(yōu)秀幼兒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不僅開闊視野,掌握信息技術,還有效地吸收幼兒園的優(yōu)質資源,提升自身的教學科研能力。
(3)積極開展對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幫扶活動
各地政府要積極探索促進農村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途徑,共享省市示范幼兒園信息化的優(yōu)質資源,以促進幼兒教育的整體均衡發(fā)展。通過信息化把先進的幼教理念和知識以示范課的形式與農村幼兒教師進行有效對接。同時還可組織城區(qū)幼兒園教師采取面對面、手把手的形式指導農村幼兒教師捕捉幼教信息素材、制作課件、完善教學設計。
4.努力營造農村幼兒園信息化的良好氛圍
環(huán)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信息化教育氛圍對于不太渴望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的教師有感染、引導和激勵作用。農村幼兒園應建立包括多媒體課件素材、幼兒園資源包、科研資源在內的教育信息資源庫。園里要建立獎勵機制,有計劃地組織各種信息技術教學競賽和多媒體教育軟件評比等活動,將參賽情況和教師的考評掛鉤,作為對幼兒教師信息素養(yǎng)進行評價的一個依據(jù)[7],以調動幼兒教師提高信息素養(yǎng)的積極性。此外,有條件的農村幼兒園也可以建立幼兒園網站,依靠網絡平臺對幼兒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作者:鄧紅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