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急診低血鉀患者的護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低鉀血癥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齡15~72歲,平均37歲。血鉀濃度1.3~3.1mmol/L。病因明確者43例,病因不明者3例,其中包括急性胃腸炎22例,長期使用利尿劑5例,應用激素后4例,高熱中暑6例,甲狀腺機能亢進癥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低鉀血癥3例。
1.2臨床表現: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四肢肌肉軟弱無力,以雙下肢無力或全身乏力為主要癥狀。部分伴有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或伴有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腸麻痹。少部分患者心電圖檢查出現Q-T間期延長,ST段壓低,T波倒置,變寬或扁平,出現U波。
1.3治療:患者均采用口服補鉀與靜脈補鉀同時進行。靜脈補鉀的濃度不超過3.0g/L,速度控制在每小時小于20~40mmol,部分還同時補充鎂、鈣。劑量參照公式:需補充鉀(mmol)=(正常值-實測值)(mmol/L)×體質量(kg)×0.3。注意復查血清鉀,觀察患者尿量、心率及呼吸,有心電圖異常者行心電監(jiān)護。同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去除誘因。
1.4護理結果: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血鉀恢復正常,肌力、心電圖均好轉。
2護理
2.1補鉀的觀察與護理:低鉀血癥最關鍵的治療是持續(xù)足量補鉀。臨床最常用的補鉀途徑為口服補鉀和靜脈補鉀。一般在疾病早期以靜脈補鉀為主,配合口服補鉀;癥狀好轉后,以口服補鉀為主,配合靜脈補鉀。兩種途徑各有優(yōu)缺點。鄧文彬等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口服補鉀不僅簡單方便,并且安全有效,缺點是口感不佳,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消化道潰瘍及出血,可同時配果汁、牛奶于飯后服用。靜脈補鉀,臨床上一般采用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高濃度補鉀,能迅速提升血清鉀水平,防止出現低鉀血癥,缺點是補鉀的同時伴隨大量液體的輸入導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同時會導致靜脈炎及疼痛的發(fā)生。本組患者均常規(guī)靜脈聯合口服補鉀治療,早期均給予心電監(jiān)護,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的變化,防止出現心律失常,動態(tài)觀察動脈血氣、電解質水平和每日尿量,尿量過少要警惕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補鉀期間尿量≥40ml/h屬安全范圍,尿量<1ml/(kg•h)時,要遵醫(yī)囑給予利尿劑。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有呼吸障礙者必要時要及早建立人工通道,呼吸機輔助呼吸。對于嚴重低鉀血癥的患者以高濃度、快速糾正低血鉀非常必要。為減輕鉀離子導致疼痛的發(fā)生,絕大多數患者采取中心靜脈置管。同時治療上盡量選擇糖鹽水或生理鹽水作為溶劑。輸液過程中出現疼痛時,立即用無菌干棉簽蘸取硝酸甘油1ml于局部輕輕涂擦,松弛平滑肌,擴張血管,緩解疼痛。本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均痊愈。
2.2心理護理:低血鉀往往伴隨著四肢無力、神志淡漠、呼吸麻痹等不良并發(fā)癥,使患者出現焦慮、恐慌,甚至悲觀、絕望的情緒。因此,應積極向患者宣教本病相關知識,消除其思想顧•3584•吉林醫(yī)學2014年6月第35卷第16期慮,同時因反復抽血、輸液引起疼痛等不適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爭取早日治愈。
2.3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日常飲食中也有很多含鉀量豐富的食物,不僅簡單實用方便,同時口感好,不易使患者抗拒,可達到補鉀的目的,如西瓜、柑橙、香蕉、大豆、紅薯、玉米、海藻、山藥、芹菜、菠菜等,都是適合低血鉀患者食用的食物。同時加強健康教育,防止低血鉀癥再次發(fā)生。如運動后或出汗過多時,應多吃含鉀量豐富的食物以適量補充鉀;患有高血壓或心功能不全者,服藥期間應定期監(jiān)測血鉀含量;有進食差或嚴重腹瀉患者要注意電解質水平,特別是血鉀水平;出現肌無力、心臟不適等癥狀時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3討論
低鉀血癥是急診常見的疾病,一般夏季高溫環(huán)境多見,患者群以男性居多。輕度的低血鉀癥可無明顯臨床癥狀,或者僅輕微的全身乏力,不易引起重視。嚴重的低血鉀癥可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心跳驟停、急性腎功能衰竭、腸麻痹、神志淡漠、呼吸肌麻痹、四肢癱瘓等嚴重并發(fā)癥,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導致患者死亡并不罕見。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補鉀是治療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引起思想上重視,早期發(fā)現相關原發(fā)疾病及誘因,及時糾正低血鉀水平。無論何種病因,治療的關鍵是在補鉀的同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高濃度靜脈補鉀是糾正嚴重低血鉀最重要的途徑,在靜脈補鉀時需做好細致的護理,嚴防并發(fā)癥。在補鉀時,需嚴格控制液體量、液體濃度和滴速,同時注意觀察尿量。心電監(jiān)護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心電圖的變化,防止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同時,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導。針對患者低血鉀癥可能出現的誘因進行分析并告知,指導其飲食和運動,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在住院期間對患者的情緒合理疏導,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在取得滿意療效的同時增加患者舒適度。我們相信,只要及時的處理低鉀血癥,配合積極的護理工作,可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冷文婷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yī)院急診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