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基層治理實施意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服務;基層醫(yī)院;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6-251-02
為了進一步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 ,逐步改善日益突出的醫(yī)患矛盾,衛(wèi)生部要求從加強醫(yī)院臨床護理工作入手,落實基礎護理 ,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yōu)質、滿意的護理服務「1。我院積極響應衛(wèi)生部的要求在全院范圍內嘗試開展優(yōu)質“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以探索基層醫(yī)院臨床護理管理改革的模式。我院首先采取選擇試點病區(qū),按照衛(wèi)生部的活動標準在試點病區(qū)內嘗試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建立,然后在全院推廣。通過應用護士分層級管理、護士績效管理、改革護士工作模式,落實基礎護理、推行包干責任制、落實床邊工作制、建立護士培訓機制、創(chuàng)新患者安全管理模式等管理方法實現(xiàn)四個模式的轉變,即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護理管理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工作模式的轉變,護理質控模式的轉變,建立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體系,以加快基層醫(yī)院護理隊伍的專業(yè)化進程,取得了初步成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方法
1.1 廣泛宣傳動員,轉變服務觀念。護理部多次派住院部護士長、護理骨干參加省、市創(chuàng)優(yōu)培訓班的學習并赴外院參觀學習。要求病區(qū)護士長做到先學先知,并帶領全科護理人員認真學習示范工程的規(guī)范要求,熟悉創(chuàng)建標準,轉變思想觀念,改變服務態(tài)度,強化服務意識,加強和科主任、醫(yī)生的溝通交流,反復講解示范工程活動的精神、內涵、意義,取得理解和支持。
1.2 深入調研分析,了解一線護士的實際需要,調查各護理單元的工作量、工作強度。發(fā)放滿意度調查問卷并通過工休會,了解現(xiàn)行服務和質量存在的問題。根據(jù)衛(wèi)生部《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guī)范》中的17項內容,對照本院基礎護理實施的具體情況,尋找差距和影響落實的因素[2],確認住院患者需求,明確工作重點和難點。
1.3 確定試點病區(qū),穩(wěn)步推進。選擇神經內科、內科做為試點病區(qū),扎實落實創(chuàng)優(yōu)質護理服務措施,穩(wěn)步推進。2012年底完成住院病區(qū)的創(chuàng)優(yōu)工作,2013年分別在急診、門診、手術室、供應室開展不同??铺厣膬?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
1.4改變護理工作模式,夯實基礎護理。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以個人管床、小組負責、床邊工作和床邊記錄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為患者提供從入院到出院的整體護理;細化??品旨壸o理標準、服務內涵及服務項目,并予以公示;護理組長每日利用ADL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通過一級和危重患者護囑及業(yè)務查房的方式指導責任護士落實,讓護士分清“親自做”、“指導做”、“教會做”的概念。
1.5探索改革護理績效分配制度,嘗試按分層崗位實行績效分配[3],實現(xiàn)績效分配向高風險、高技術含量、臨床一線崗位、值夜班護士傾斜。對特殊護理崗位及重大搶救、護理新技術開展給予政策扶持,同時通過提高夜班系數(shù)、增加夜班補助等方法,提高護理人員的績效工資。對編外聘用護士實行績效同酬制管理,穩(wěn)定編外聘用護士隊伍。實行職稱評聘分開、護士分層分級雙軌管理。根據(jù)護理單元工作量、工作強度、風險系數(shù)及??瓢l(fā)展,合理設置各級崗位比例,因事設崗、以崗擇人、按崗聘用,從而實現(xiàn)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
1.6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提高護士專業(yè)技能。采用情景表演、現(xiàn)場模擬、個案分析、疑難病例討論、護理查房、分享會等多種培訓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服務禮儀、溝通技巧、急救技能、??谱o理的培訓。嘗試開展搶救流程的成組培訓。重新修訂了護理人員規(guī)范化培訓方案;編寫《培訓手冊》和《護理人員服務禮儀規(guī)范》,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為護士提供指導。
1.7、改變質量管理模式,營造護理安全文化。重新修訂了護理規(guī)章制度、崗位職責、護理常規(guī)、護理操作流程和應急預案。建立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改變原有季度交叉檢查的模式,通過每月的行政查房、三級護理業(yè)務查房、??茣\、層級管理、??菩〗M現(xiàn)狀調查等方式,科學的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制定護理安全質量目標和指引,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創(chuàng)優(yōu)科室也根據(jù)??铺攸c制定了安全目標。通過開展護理安全月活動,護理安全知識競賽、全院護理安全專項督導、護理安全經驗交流、案例分析等,加強護理核心制度的落實、規(guī)范了患者腕帶的使用、建立警示標識、落實重點部門、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操作、重點人群的管理。建立無懲罰性質的護理不良事件主動報告制度,修訂護理缺陷的分級報告及管理制度,成立不良事件管理小組,每月對排名前三位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進措施,并跟蹤改進措施的落實情況。采用RCA法,對每月排名前三位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確定根本原因,及時制訂改進措施,每季度組織全院護士學習。對嚴重影響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和隱瞞不報的不良事件給予處罰。
1.8 深化健康教育,提升服務品質。制定分病種健康教育路徑,將健康教育貫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嘗試建立對5年以上的護士進行疾病管理師培訓,充分發(fā)揮其臨床經驗豐富的優(yōu)勢,實行專科、專病健康管理,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健康教育。疾病管理師每周為患者講解有關健康方面的知識,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僅解決了高年資護士難留臨床一線的問題,而且使患者得到更專業(yè)、更全面、更系統(tǒng)的服務。落實出院患者回訪,拓展護理服務內容。為達到護理服務的連貫性,逐步嘗試將由病區(qū)護士為出院患者進行回訪,采取電話回訪、家庭回訪、專科護士進社區(qū)等形式,為患者提供超預期的服務。
2 應用效果
2.1 一般資料我院開放床位162張,2012年全院護理人員總數(shù)115人,注冊護士114人,未注冊護士1人。在編人員13人,合同護士102人。臨床一線護士占總數(shù)的98%。本科學歷的護士22人,占全院護士總數(shù)的19.1%,大專學歷52人,占全院護士總數(shù)的37.3%,中專學歷50人,占全院護士總數(shù)的43.3%。大專以上學歷占全院人數(shù)的62%。全院護士平均年齡29歲。床位與病房護士比為1:0.4。年門診量為389000萬人次,出院患者為4800余人次,年手術臺數(shù)為1300余人次,急診出車為4300余次。
2.2 評價方法 比較全院建立護理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后(2012年10月至2O13年3月)及創(chuàng)建前(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的相關指標。(1)患者滿意度調查:采用護理部設計的調查表,每個住院病區(qū)、急診、門診輸液室隨機抽取1O例患者,問卷當場發(fā)放和回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包括服務態(tài)度、護士儀表、主動服務、生活照顧、治療護理 、技術水平、主動巡視、環(huán)境管理 、講解藥物和疾病知識、健康指導等10方面,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檔次,由護理部每月于日間調查1次。(2)護理質量合格率:護理部質控小組采取月專項質量檢查、夜查房形式和護理部行政查房形式,按照我院護理質量檢查評分標準對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病房管理、護理安全、消毒隔離、護理文書書寫等6個方面內容進行考核。滿分為100分,≥95分為合格;文件書寫≥90分為合格。
2.3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PEMS 3.1統(tǒng)計軟件,采用Y檢驗,以P
2.4 結果
2.4.1 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全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2建立前后病區(qū)護理質量合格率比較。全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后,各項護理質量合格率均明顯上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或P< O.01),見表2。
3 討論
3.1 我院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3]。門診、急診、手術室通過優(yōu)化服務流程和便民措施的實施,使患者就診更加快捷和方便;住院部通過改變護理工作模式,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以個人管床、小組負責、床邊工作和床邊記錄相結合的工作模式[4],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管床,護士有更多時間工作在病房,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和主動服務,積極地參與患者的診療計劃,及時解決所管轄病人出現(xiàn)的問題,滿足患者的需求。全院護士的規(guī)范化的禮儀培訓使患者使感受到護士服務態(tài)度的改變。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和疾病管理師的培訓使患者對疾病的知識有所了解,能夠指導患者主動參與疾病的治療和護理。全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患者及家屬紛紛通過意見簿、滿意度調查表揚護士?;颊邔ψo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尤其對生活照顧、主動巡視、講解藥物和疾病知識的滿意度顯著提升(P
3.2我院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了護理質量。隨著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的建立,護理質量管理由以往的終末質控改變?yōu)橐灶A防為主的質量管理,護理部通過不斷根據(jù)臨床需要修訂的護理工作流程和指引指導護士的臨床工作,規(guī)范了護士的行為。三級質控體系的建立、不良事件的管理以及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的應用使全院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同時護理績效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了護士的執(zhí)行力和主動參與質量管理的意識[5]。創(chuàng)新的培訓方式和??婆囵B(yǎng)提升了護士的專業(yè)技能,使護士們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專業(yè)方面積極探索,全院護士在??谱o士的帶領下開展了各種??茣\和??谱o理活動,保證了患者安全的同時提升了護士的專業(yè)價值。全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各科室的護理質量指標和管理指標都有所提高,各項護理質量合格率明顯上升(P
參考文獻:
[1]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0年“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的通知[s].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10]13號.
[2]陳紅宇,付沫,陳艷,等.臨床基礎護理落實現(xiàn)狀調查分析與策略應對[J].護理學雜志,2010,25(21):7-10.
[3]郭燕紅,焦靜,鄭旭娟,等.全國2個省市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4):293―294.
[4] 陳銳,梅靜,袁春風,等.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做法與效果口].護理管理雜志,2011,10(11):835-836.
[5]王建榮,皮紅英,馬燕蘭,等.新形勢下醫(yī)院優(yōu)質護理服務體系的構建及其實踐[J].護理雜志,2010,27(8B):1201―1202.
【關鍵詞】 基層醫(yī)院 基礎護理 質量
基礎護理是滿足病人基本需要,是從生理學角度如呼吸、循環(huán)、體溫、飲食、排泄、清潔、環(huán)境、活動、休息、姿勢與等方面出發(fā),由護士運用護理技術來完成的[1] 。在基層醫(yī)院基礎護理工作由家屬代替了護士。護士只滿足病人的治療需要,如觀察生命體征、肌內注射、靜脈輸液、輸血等[1]。重治療、輕護理的問題在基層醫(yī)院優(yōu)為明顯?;鶎俞t(yī)院基礎護理質量低,除護理人員少、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知程度不足外,輕視護士,待遇低,造成護士心理不平衡。以致于鉆研業(yè)務、更新知識、主動為病人服務的意識不強。工作中造成觀察病情不及時、重點不突出,健康教育針對性不強,效果差。
結合基層醫(yī)院的實際,為貫徹落實衛(wèi)生部2010年“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我院雖然護士人力不足,但在原有人力、物力的基礎上,在內、外科各一個病房進行基礎護理的實踐?,F(xiàn)總結如下:
1、首先解決護士的認知問題,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知在護理實踐中起決定性作用 2]。通過學習,讓護士知道,滿足病人基本需要和滿足病人治療需要同樣重要,完成基礎護理工作是護士工作的職責。
2、著力培訓“三基”知識,多年來基層醫(yī)院輕視基礎護理、簡化基礎護理,完全靠病人家屬承擔基礎護理工作。以致于護士不知道晨晚間護理的內容,對基礎護理這項簡單的操作生疏。針對護士的基本現(xiàn)狀,進行針對性培訓,按衛(wèi)生部17項住院患者基礎護理項目逐人逐項過關。
3、對護士加強護理倫理道德教育,針對護士怕臟、怕累、敷衍了事的行為進行教育。讓其知道基礎護理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一項惠及民生、關系千家萬戶的大事。要有“慎獨”精神,無論人前還是人后,無論領導在與不在,無論老人與小孩,昏迷與清醒,都能一如既往地按操作程序和要求護理病人。要“讓我做”變成“我要做”,讓護士主動做基礎護理,真正貼近患者。
4、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到基礎護理工作中,以時間為橫軸,以晨間護理、皮膚清潔、洗頭、修剪指(趾)甲、晚間護理為縱軸,制成一個日程計劃表,護士何時該做什么是有計劃的進行,避免護士東一下西一下,盲目機械的為病人實施基礎護理。
5、對基礎護理工作進行細化、量化、標準化,護士分組管理病人,責任明確。護士長、質控護士對基礎護理質量進行督查,對護士工作量、工作質量、病人滿意度、護理安全等實行績效管理。護士做基礎護理不再是“你做了嗎?”,而是“你做好了嗎?”。
6、護士長對基礎護理工作實行動態(tài)管理,從而推動護士在基礎護理工作中的精細服務,達到無縫隙管理。增加查房次數(shù),如晨間查、交班后查、上午下班前查、下午上班查、晚間查。
7、建立健全護理工作制度和護士服務規(guī)范,落實崗位職責,公示服務項目,接受監(jiān)督。
通過對基礎護理工作的試點實踐,把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康復指導融為一體,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的護理服務,逐步扭轉依賴家屬、護工承擔基礎護理的局面。即有利于病人的安全,又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A護理是貼近病人的護理方法,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石,是觀察病情的主要途徑,是護患溝通的橋梁。做好基礎護理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的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因此,強基層醫(yī)院,抓基礎護理,做基礎護理的實踐者,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務是護士的職責。
參考文獻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基層醫(yī)院;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個縣級二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有床位240張,護理單元9個,護士236名,其中大專以上194名,中專32名,其它10名。醫(yī)院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作為醫(yī)院重點工作,于2011年率先在心內科、普外科兩個護理單元試點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患者滿意度、臨床護理服務質量均得到顯著提高。
1.2方法
1.2.1 統(tǒng)一思想,轉變護理人員服務理念 醫(yī)院領導高度重視,及時成立"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領導和工作小組成員,擬定"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組織召開了全院動員大會,統(tǒng)一思想,提高全體護理人員的認知度,在病區(qū)內懸掛創(chuàng)優(yōu)標語,加大宣傳力度,明確分級護理的服務內涵和服務項目,并把分級護理標準和質量要求放在病區(qū)醒目位置進行公示,接受患者和家屬監(jiān)督,也便于全體護士逐一參照落實。
1.2.2增加護理人員配備,加強護士隊伍建設 本院2011~2012年新進護士補充到兩個護理單元,滿足臨床護理工作需要,使得床護比達到1∶0.41。醫(yī)院鼓勵護士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及外出進修學習,鼓勵參加各種形式的護理大?;虮究茖W習,護理部組織對全院護士分層次進行護理理論及操作培訓、考試,對成績優(yōu)秀者獎勵,不合格者再培訓,提高護士整體素質。
1.2.3創(chuàng)新護理工作模式,全面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圍繞以"患者為中心",采取分組包干分床到護士管理患者模式,每個責任護士直接負責5~8例患者,使責任護士負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護患溝通、病情觀察、正確用藥和治療性護理等,使心理護理、專科護理、健康教育、生活護理、功能訓練等有機地溶為一體并服務于患者,務實基礎護理是優(yōu)質護理服務根本,人文關懷就是靈魂,專業(yè)護理就是方向[1]。
1.2.4規(guī)范護理文書書寫,減輕護士書寫壓力 我院采取表格式護理文書,大大減少了護士用于記錄的時間,由原來的平均1.5~2 h/d的文書書寫時間減少到30 min以內,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與患者有更多的交流時間。護患之間有效的溝通是取得患者信任、理解、支持的關鍵,也是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2]。
1.2.5提供人性化服務 優(yōu)質護理服務要求做到"四有、五心、六個一、七聲"標準。四有:入院有人迎、檢查有人陪、困難有人幫、出院有人送。五心:愛心、耐心、熱心、細心、責任心。六個一: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把椅子、一杯熱水、一本健康教育手冊、一張聯(lián)系卡。七聲:入院有問候聲、巡視有稱呼聲、操作前有解釋聲、操作中有安慰聲、操作失誤有道歉聲、配合操作有致謝聲、出院有歡送聲。
1.2.6完善后勤保障體系,全方位落實優(yōu)質護理服務 醫(yī)院撥出專項資金,改善住院病房設施設備,配置和更新設備設施,優(yōu)化醫(yī)院環(huán)境。添置床單、被套、棉絮、病員服,配備足夠的基礎護理用具,病房內安裝空調、熱水器、有線電視等,醫(yī)院的就醫(yī)、住院環(huán)境、設施、服務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
1.2.7加強優(yōu)質護理服務專項檢查,提高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量 護士長認真落實"五查"制度,每日檢查科內優(yōu)質護理各項措施落實情況。醫(yī)院領導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病房了解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召開專題研討會,不斷探索,完善工作機制,及時總結改進、督促、檢查指導優(yōu)質護理服務開展情況。
1.2.8滿意度調查 對每一位新入院患者發(fā)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對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深入分析整改,使優(yōu)質護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1.2.9落實績效考核,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 我院制定了活動獎懲辦法,每月評選優(yōu)質護理服務明星,給予資金獎勵,并將其張貼在榮譽榜上。強化護理部對護士的量化考核,人員動態(tài)調配,培訓和獎懲等管理職能,加大護士長量化考核力度,將護士長的考核與病區(qū)管理、護士三基考試、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檢查結果等相結合,增強了護士長的危機意思及責任感,激勵護士長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護理服務。
2結果
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后,護士的積極性、主動性、責任感明顯提高,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達到100%,護患溝通加強,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護理服務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贊譽。
3體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人們的保健意識增強,護理工作也有了新的內涵。2010年衛(wèi)生部提出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以"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和"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活動在全國各大中小醫(yī)院紛紛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一個醫(yī)院的品牌,其水平和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該醫(yī)院的社會形象和地位,甚至生存[3]。醫(yī)院的優(yōu)質護理工作當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根本目標,以滿足患者的需求為中心,通過轉變護理觀念、統(tǒng)一認識、規(guī)范服務、明確服務范圍與內容,建立良好的工作模式,更新制度,強化培訓,建立有效的護士績效評價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管理,完善支持系統(tǒng),保證護理工作安全、高效的進行,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示范工程"的開展,使得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貼近患者,能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服務,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醫(yī)患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效益凸顯,醫(yī)院影響力得到提升。因此,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踐活動應努力開展,值得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郝希山.優(yōu)質護理服務引領學科發(fā)展之路[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0):5-6.
關鍵詞:路面; 溫度; 材料試驗
中圖分類號:U416.21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某工程主線瀝青砼面層結構為:4cm細粒式改性瀝青砼、6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25cm瀝青碎石層,按照招標文件要求,細粒式瀝青砼采用SMA-16型, 中粒式瀝青砼AC-20I型, 底層為25cm瀝青碎石層。
瀝青面層的施工,我們將嚴格按《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及合同要求進行作業(yè),并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交通廳有關改進瀝青砼路面的質量的相關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優(yōu)良。
1.面層骨料
粗集料的壓碎值、磨光值、吸水率、視密度、粒徑等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和細集料的視密度等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均符合《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招標文件》的有關規(guī)定。在確定石料料源前我們先進行各項指標試驗,合格的才使用。石料按各級粒徑要求選擇不同篩子進行篩分,嚴格控制各檔規(guī)格的碎石粒徑。碎石產品規(guī)格超標準的一律不使用。骨料的含泥量必須控制在允許值以下,用于瀝青砼面層的碎石,進行PH值測試,檢測石料的酸堿度,以確保石料與瀝青之間的粘結力,必要時采取摻入適量的水泥、石灰或抗剝落劑等抗剝落措施。保證細集料的粒級和清潔度,對于含泥的細集料進行清洗,對于同一料場的細集料,每天供料都得試驗(粒級、含泥量等),不同料場的細集料,必須及時試驗,不符合要求的不準使用。
2.堆場
堆場地面必須硬化,并設有防污染的隔離措施和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不同粒級的材料分別堆放,嚴格分隔并覆蓋,標志規(guī)范且堆放整齊。對此,我們將在施工前專門制定一個料場堆放區(qū)劃圖,并報監(jiān)理批準。
3.骨料級配與混合料級配
路面結構層設計有其級配要求,對此我們將對每一檔骨料進行篩分試驗。當材料料場不同或采用不同破碎工藝時,及時對材料進行篩分試驗,以及時調整各粒級摻配量。對此我們將加強自檢,并做好級配試驗的記錄,按規(guī)定報監(jiān)理審認和備查;瀝青的各項指標均按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檢驗,貯存時間不得超過保質期。各層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采用符合設計規(guī)范的級配及瀝青用量,并根據(jù)地區(qū)溫度情況和實踐經驗,通過試驗確定;混合料配合比試驗的內容、方法、指標要求均遵循規(guī)范規(guī)定,尤其是對混合料的密度、穩(wěn)定性、粘結力等的測定。按《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要求,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中面層的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將按規(guī)范要求對其進行車轍試驗機對抗車轍能力的試驗。
4.拌和
拌和的關鍵是各檔材料進料計量的正確性,骨料加熱溫度、拌和溫度、出料溫度的控制以及拌和的均勻性,因此我們選用具有自動稱量進料、溫度自控裝置的斯貝柯4000型全自動瀝青混合料拌和樓(320t/h)。施工前先進行試拌,并調整到符合要求后再投入到正常的拌和,混合料拌和均勻,無花白、無粗細料分離和結團成塊現(xiàn)象,其出廠溫度為140~165℃。在拌和作業(yè)中,對混合料進行抽樣檢驗。每次檢驗完成后,及時將試驗結果提交監(jiān)理工程師,當試驗結果表明需要作調整時,都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在未經調整前,對有疑問的混合料不準使用。
5.溫度檢測與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各工序、各環(huán)節(jié)的溫度檢測與控制十分重要,它是保證瀝青混合料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旌狭蠝囟葯z測方法是:混合料出廠前和到場后測每輛運輸汽車上的混合料溫度,溫度計插入混合料中的深度約為200mm,插入部位至少距車廂的側壁300mm,被測取的混合料的溫度至少為兩個讀數(shù)的平均值,測定碾壓溫度時,先用鋼釬在碾壓層插成一小孔,然后用溫度計量取,同樣至少為兩個讀數(shù)的平均值。
6.運輸
瀝青砼采用18噸的自卸車運輸,廂內應清掃干凈,車廂側板與底板涂刷一層1:3柴油水,并清除車廂底部積聚余液。各運輸車輛依次進入瀝青砼拌和樓出料斗下,裝料時為防止粗細集料離析,每卸一斗混合料應挪動一下汽車位置。當在夏季運輸短于0.5h時,不必采取保溫措施,否則用篷布等覆蓋,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瀝青砼運至攤鋪點后應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料質量。
7.攤鋪
每工區(qū)的瀝青砼路面采用兩臺德國ABG攤鋪機梯形攤鋪,攤鋪必須連續(xù),盡量減少停機,避免縱向施工縫。攤鋪前,再一次檢查下承層的質量,只有下承層質量符合要求時,才可鋪筑瀝青面層。為了更好地保證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創(chuàng)精品工程。下面層的瀝青混凝土采用由鋼絲線引導的方法來控制高程。中上面層的瀝青混凝土攤鋪采用平衡梁引導控制厚度的方式,攤鋪中并不斷檢測攤鋪厚度,以確保攤鋪質量,上下兩層的縱向接縫不宜重合,須間隔1m以上,施工縫必須垂直。對于路面狹窄部分,如小半徑的通道或加寬部分不便用攤鋪攤鋪處,采用人工攤鋪,
8.碾壓
碾壓分初壓,副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采用雙筒鋼輪壓路機進行,按到現(xiàn)場測試溫度由專人指揮碾壓。
碾壓按照由下而上,先靜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則進行,盡量長距離碾壓。振壓時必須先起步后起振,先停振后停機。碾壓時,相鄰碾壓帶重疊1/3輪寬,從橫斷面上低的一側逐步移向高的一側,壓實完全為1遍,壓路機不能行使在同一個斷面上,而應是呈階梯形,每次前后錯開50CM左右,并且先長后短,即第一次碾壓距離長,其余各次逐漸縮短。碾壓時,并調整好壓路機碾壓輪灑水噴嘴,使其灑水量以不粘輪為宜。
初壓:在不低于150℃之前完成(面層溫度要在165℃-175℃之間)。采用雙筒鋼輪壓路機靜壓2遍,速度控制在1.5~2KM/h。
副復壓:初壓完成后即刻副復壓,在不低于130℃之前完成。采用鋼輪壓路機振動碾壓4遍,副復壓速度控制為鋼輪壓路機2.5~3.5KM/h。
終壓:在不低于90℃之前完成(面層要在110℃以上),采用雙筒鋼輪壓路機靜壓二遍,使之無輪跡。時速控制在2.5~3.5KM/h。
碾壓時應注意:(1)實過程中嚴格控制好溫度、行駛速度、平整度、壓實度、長度“五 度”;(2)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與攤鋪機速度相適應,并保持大體穩(wěn)定;(3)壓路機不得停頓在未碾壓成型的路段;壓路機起動、停止應減速緩慢進行;壓路機在碾壓區(qū)段內的終壓點上應成臺階狀延伸,相鄰碾壓帶應相錯0.5m-1m,不得在同一橫斷面上;(4)劃分標示好初壓、復壓、終壓區(qū)段,壓路機只能停放在終壓已完成的路段上;(5)瀝青混合料有沾輪現(xiàn)象時,可灑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嚴禁灑柴油,輪胎壓路機碾壓一段時間輪胎發(fā)熱后應停止向輪胎灑水;(6)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橋梁、擋墻等構造物接頭等局部地點,采用振動平板夯壓實。壓實機械或運輸車輛經常檢修,以防漏油;(7)當天碾壓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面層上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
9.接縫處理
(1)橫縫接縫部位施工;相鄰兩層的橫向接縫均錯位1m以上,在一攤鋪段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xiàn)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碾壓密實,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時垂直刨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鋪筑接縫時,將接縫處涂乳化瀝青,攤鋪機熨平板下放置考慮松鋪壓實厚度差的鋼板,以保證接縫處的平整度,并加熱熨平板后再進行攤鋪。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帶的外側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重心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伸入新鋪層的寬度宜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
(2)縱接縫部位施工;超寬路段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形施工,相隔不超過10米,全幅進行碾壓,避免縱向施工縫。
10.結語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主要是一系列施工質量的控制。既包括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又包括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另外基層的施工質量也直接影響到面層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創(chuàng)造優(yōu)良工程。
2007年對焦煤集團中級以上管理人員及工程系列知識分子中層管理人員進行了一次健康體檢,共檢163人,其中男124人,女性39人,年齡32~55歲,平均42.55歲;漢族153人,少數(shù)民族10人,焦煤集團公司部分領導因工作關系,未在此體檢之列,檢查結果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根據(jù)體檢的要求,做了心電圖的檢查,肝、膽、脾、胰、雙腎的B超檢查,X線胸片的檢查,乙肝表抗及大生化的檢查,以及內科的一般檢查。經檢查發(fā)現(xiàn)163被檢中,心電圖提示竇緩伴律不齊的10例,肢導低電壓伴ST-T異常改變8例,肺型P波1例,左室肥厚1例,右心擴大1例,右位心1例。B超提示膽囊炎合伴膽石癥的28例,脂肪肝46例,右腎囊腫3例,多囊腎1例,右膈粘連1例,肺氣腫5例。表抗+大生化檢查,甘油三脂偏高或明顯升高66例,尿酸增高或明顯增高41例,膽固醇增高28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29例,草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9例,空腹血糖增高或明顯增高27例,肌苷升高2例,表抗陽性2例。一般內科體檢,心律不齊10例,心動過高3例,心動過緩5例,血壓偏高或明顯增高36例,其中血壓122/82~140/98mm之間25例,血壓>142/100mm者11例。
甘油三脂偏高或明顯升高的66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40.49%;脂肪肝46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28.22%;尿酸增高或明顯增高的41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25.1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29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17.79%;膽固醇增高28例,占體檢的17.17%。經過心電圖檢查及內科聽診,心臟有異常的38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23.31%,血壓偏高或明顯增高36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22.08%,空腹血糖偏高或明顯升高27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16.56%;草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9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11.65%。胸片提示有異常情況9例,占體檢人數(shù)的5.52%。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集團公司中級以上的管理人員以及工程系列知識分子中層管理人員人員,目前身體狀況不容樂觀。163人體檢高血脂的人達66人,其次是脂肪肝46例,尿酸高41例,心臟有異常情況38例,血壓偏高或明顯增高36例,膽囊炎合并膽石癥28例,血糖高27例。前面所列舉的有明顯異常情況的,一般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現(xiàn)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所以導致上述疾病的明顯增高。
筆者建議,要保持清淡、低油、低脂、低糖飲食,多食水果蔬菜、戒煙限酒,多運動、勞逸結合的良好習慣,必要時及時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