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麗的西雙版納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色彩豐富,青島海面的云應當首屈一指。有時五色相煊,千變萬化,天空如展開一張張圖案新奇的錦毯。有時素凈純潔,天空只見一片綠玉,別無他物,看來令人起輕、溫柔感、音樂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圖畫,有青春的噓息,煽起人狂想和夢想,海市蜃樓即在這種天空下顯現(xiàn)。海市蜃樓雖并不常在人眼底,卻永遠在人心中。
秦皇漢武的事業(yè),同樣結束在一個長生不死青春常駐的美夢里,不是毫無道理的。云南的云給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點是素樸,影響到人性情,也應當是摯厚而單純。
云南的云似乎是用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長年的熱風,兩種原料經(jīng)過一種神奇的手續(xù)完成的。色調出奇地單純。唯其單純反而見出偉大。尤以天時晴明的黃昏前后,光景異常動人。完全是水墨畫,筆調超脫而大膽。天上一角有時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顏色雖然異樣黑,給人感覺竟十分輕。在任何地方“烏云蔽天”照例是個沉重可怕的象征,唯有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礙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氣必然頂好。幾年前中國古物運到倫敦展覽時,記得有一個趙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疊嶂》,凈白如玉的澄心堂紙上用濃墨重重涂抹,給人印象卻十分秀美。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來只覺得黑而秀。
(選自《湘行散記》,沈從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本刊有刪改)
云南的景色令人著迷,有美麗的西雙版納,也有多姿多彩的云。這篇文章有條不紊地從不同角度生動地介紹了云南云的神奇變幻、樸素、黑而秀等特點。
文章畫面感極強,作者嫻熟地運用語言文字,用修辭將云的姿態(tài)形象地刻畫出來,并引導讀者盡情地想象。
細讀文章,作者既有對云的欣賞,也有在云中寄予的對人生、未來的思考。
在西雙版納我幸運的參加了傣族的潑水節(jié)活動,那歡樂的場面直到現(xiàn)在還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記得那一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早上十點,潑水節(jié)即將開始了,我們一家三口也按照傣族人的慶祝的規(guī)矩,換上了鮮艷的民族服裝,當我剛穿上傣族服裝時,我聽到店里的老板笑哈哈地指著我說:“貓多哩!貓多哩!”這是什么意思啊?后來我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帥小伙”的意思,原來呀,傣族人管帥氣的小伙子叫“貓多哩”,管漂亮的小姑娘叫“稍多哩”,真是太有趣了!
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與傣族的姑娘小伙子們一起圍在一個大型的水池邊,每個人的手里都拿著一個塑料小盆,當主持人喊“水、水、水”,喊到第三聲“水”時,我們每個人用小盆舀水一齊拋向天空,在一片鑼鼓聲中,歡樂的水花從天而降,那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幸福和歡樂,即使每個人的身上都濕透了,可是沒有一個人停下來,大家你往我身上潑,我往你身上灑,仿佛此時此刻大家都回到了童年一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水戰(zhàn),相信也只有在這里潑水變成了一項神圣的活動,要知道平時在家里我玩下水槍媽媽都要啰哩吧說呢!
激烈的水中大戰(zhàn),讓我們玩得盡興,回到清靜的傣族樓里休息片刻,到了晚飯的時間了,好客的傣家人介紹我們品嘗了當?shù)赜忻拇鑫犊爵~,這烤魚可和我們這里的烤魚不一樣,他們的燒烤是用像是荷葉一樣的東西包著,燒烤的配料都是當?shù)氐娘L味,那口味真叫一個絕??!記得當時我們還吃了很多當?shù)氐囊安耍瑢α?,我還品嘗了正宗的竹筒飯呢!劈開竹筒的瞬間,一股大自然的清香撲鼻而來,軟軟的糯米在口中有股回甜回甜的味道……
如果有人問我,哪里的燒烤最好吃,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西雙版納的燒烤最好吃;如果有人要問我,哪個地方最好玩,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他,西雙版納的潑水節(jié)最好玩;如果有人要問我,哪個地方最美麗,我會大聲地告訴他,西雙版納最美麗。
西雙版納
十二塊領地
祖國邊陲明珠
美麗的熱帶雨林
多想再次投入你懷
讓激情將我濕透
濕透我的靈魂
浸潤我肌膚
永葆青春
[二]
西雙版納
美麗金孔雀
你那婀娜身段
你那滴水的容顏
讓我多想掬你入口
用亞熱帶的溫度
將你慢慢熔化
熔化成愛戀
今生無怨
[三]
西雙版納
溫順與野性
大象是你化身
騷動中伴隨安寧
多么想躺在你身邊
讓疲倦的心靠岸
躁動歸于平靜
平靜化永恒
一生斯守
[四]
西雙版納
美麗騷哆哩
多想與你比翼
翱翔于天地之間
若能與你共結連理
哪怕做三年苦力
夜捅竹樓三下
就算是一生
我亦無悔
[五]
西雙版納
深沉的巴烏
輕快的葫蘆絲
講述古老的戀情
演繹著時代的旋律
和諧世界里共生
太平國度齊飛
清晨,天空中沒有一絲紅暈,我們便早早起床,來到了武漢天河機場,為了趕7:50前往云南昆明的飛機。
好歹坐上了飛機,在漫漫2個多小時的空中旅程中,我只能抱著那本韓寒的《三重門》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地看著。
風塵仆仆地來到昆明,雖說飛機上報的地面溫度是7℃—19℃可是實際溫度卻令人感到比預報溫度高出許多,也許是這里海拔較高,太陽輻射較大的關系吧!
下午,我們一行人(爺爺、奶奶、大舅公、爸爸、媽媽和我)又呼悠呼悠地來到了西雙版納,這里生產(chǎn)簡值像夏天,路上的行人,都只穿T-shirt,只有我們穿著毛衣、外套、棉鞋……我們當場就滿頭大汗!不愧是西雙版納,真是四季如夏!
于是我們趕緊去旅館換好衣服,便漫步在版納的大街上,這里真是熱帶風光,馬路上長著許多類似巴焦的傘狀標植物,美極了、俏極了、俊極了。
后來我們來到了工藝品市場,相信大家都知道,緬甸的美玉是最好的,西雙版納離緬甸不過90公里,非常的近,所以在版納有許多工作緬甸人開店,大街上到處都是“穿著裙子的緬甸男人!”
再后來,我們左轉右轉拐進了一家小店,奶奶一眼被門前柜臺正中的一塊美玉手鐲給迷住了,左瞧右瞧,愛不釋手,一問定價,我們一行人都愣住了——23萬元!這可真是獅子大開口,只風店主在那不停的吹噓著,可我卻一點興致都沒有,往門外走了10多米才發(fā)現(xiàn)他們一行人并沒有跟出來,我暈?。ㄕ媸菈蚶速M表情的)我又走了回去,發(fā)現(xiàn)奶奶似乎邊步都沒有挪動,擺出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偉大形象,過了一會兒,奶奶清了清嗓子,使出了她的持家之道,她可以說是看家本領啦——“砍價”!
見奶奶嘰里呱啦地說個不停,我估計一會兒是結束不了的,便同媽媽一起逛少數(shù)民族服飾店,媽媽給我買了一套白族MM的衣服,媽媽自己買了一套傣族的衣服,我們回到那家玉器店,我見“爭執(zhí)”還沒有結束便問爺爺還到了多少錢,爺爺說:“4千元”??!從23萬還到4千,什么概念?狂暈!
……
晚上,我們一行人看了一場“勐巴拉娜西”超級歌舞秀,“勐巴拉娜西”的意思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傣語),這場歌舞秀給我的感覺真是酷斃了!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從未感受過的新鮮感,還讓我了解了西雙版納那這片美麗的土地的風土人情。
看完之后,我還各演員照了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一個扮演香蕉的姐姐照相,因為我最喜歡吃的水果就是香蕉!打住,那個水果很有可能是熱帶水果——巴蕉,我不太清楚,我覺得挺像banana,可爺爺說那是“巴蕉”,我才疏學淺,又死要面子,所以就說那是“香蕉”了,不過我申明,至今還不知道那位姐姐扮演的道底是香蕉還是巴蕉!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曼春滿和附近5個村寨一起被統(tǒng)合為“傣族園”。從傣族園大門走進曼春滿村,濃郁的熱帶情調撲面而來。貝葉棕、椰子樹和花卉隨處可見,一年到頭都蔥蔥綠綠。樹林掩映間,是傳統(tǒng)別致的傣家竹樓,一家一棟,錯落有致。登高遠眺,瀾滄江似一條銀練自西向東奔瀉而下.繞寨緩緩舒展而去。俯瞰村內,綠蔭掩映,純樸壯麗。數(shù)百座竹樓和眾多的佛寺佛塔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各種熱帶林木之中,隨綠風椰影靜靜地徜徉。那份清新,那份空靈,那份愉悅,常常令人驚訝。
如果說西雙版納的神秘、美麗,是造物主對這塊北回歸線上最后一片綠洲的莫大恩賜,那么西雙版納傣族園內像曼春滿這樣的大片自然生態(tài)村寨能夠得以完整地保護下來,則得益于這里的村民對本民族文化的無比眷戀與執(zhí)著,得益于他們深植于血液與靈魂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觀念。來自日本的留學生友香在曼春滿村巖香家中這樣留言:“我喜歡這里優(yōu)雅、安靜的環(huán)境啦!使我每天都睡得很香,以后有機會,我真想再回來?!?美國人類學博士高美娜小姐這樣評價:曼春滿是西雙版納最美麗的寨子,我剛來時最擔心的是這里也會象一些景點那樣,過幾年后,再也見不到干欄式建筑。其實,在保護、弘揚民族文化方面,傣族園是做得最棒的。
如果說竹樓是傣家人的生活居所,佛寺則是傣家人靈魂的棲息地。佛經(jīng)記載曼春滿佛寺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有1400多年的歷史。佛寺中間有四根很粗的圓柱,據(jù)說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佛寺里屹立著一座金身佛塔,稱為曼春滿金塔。這座塔由1座主塔和4座子塔組合而成。塔尖有風鈴桿系有銅鈴,風吹鈴動,叮當作響,日光灑下更是金光閃耀,令人目眩。走進佛寺,只想靜靜駐足于此,生怕多出一分攪擾,亂了方寸。
隨著旅游的發(fā)展,曼春滿的村民們開發(fā)自己的特色產(chǎn)品,走旅游發(fā)家致富的道路。曼春滿寨118戶農(nóng)戶中,常年從事民族民俗旅游的有30多戶。每逢黃金周,家家戶戶便加入到節(jié)日旅游接待服務中,集傣味餐飲、住宿、民俗體驗為一體的“傣家樂”越來越多。而古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傣錦、慢輪制陶、貝葉經(jīng)等都成為了游客鐘愛的紀念品,民族旅游產(chǎn)業(yè)生機勃勃。
“到西雙版納不到橄欖壩,等于沒來西雙版納;而到了橄欖壩不到曼春滿,等于沒到橄欖壩?!?這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導游們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