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
題號1234567
選項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8、9、10、11、
12、13、14、
15、16、17、
三、解答題:(共59分)
18、(每題4分,共8分)
①利用公式計算:999×1001②因式分解:x2-5x-6
19、(每題5分,共20分)
①計算:②計算:
③計算:④因式分解:
20、先化簡再求值:(5分)
,其中,
21、(5分)平移方格紙中的ABC,使點A平移到點D處,畫出平移后的DBC,然后在將平移后的三角形按順時針方向繞點D旋轉(zhuǎn)90,再畫出旋轉(zhuǎn)后的三角形
22、(6分)如圖,已知CD=6m,AD=8m,∠ADC=90°,BC=24m,AB=26m.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23、(7分)如圖ABC中,BC=10,AC=17,CD=8,BD=6。求(1)AD的長,(2)ABC的面積
24、(8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guī)定:小汽車在城街路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千米/小時。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面對車速檢測儀A正前方米C處,過了秒后,測得小汽車與車速檢測儀間距離為米。請問這輛小汽車超速了嗎?為什么?
B卷
四、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25、26、27、,
28、29、
五、解答題:(共30分)
30、(5分)已知:3x=2,3y=5,求3x+2y的值
31、(6分)已知(x+y)2=1,(x-y)2=49,求x2+y2與xy的值.
32、(6分)已知的平方根是±3,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
33、(6分)為了豐富少年兒童的業(yè)余生活,某社區(qū)要在如圖所示AB所在的直線建一圖書室,本社區(qū)有兩所學(xué)校所在的位置在點C和點D處,CAAB于A,DBAB于B,已知AB=25km,CA=15km,DB=10km,試問:圖書室E應(yīng)該建在距點A多少km處,才能使它到兩所學(xué)校的距離相等?
34、(7分)如圖,一根5m長的竹桿AB,斜靠在一豎直的墻AO上,這時AO的距離為4m,如果(1)竹桿的頂端A沿墻下滑0.5m,那么竹竿底端B也外移0.5m嗎?(2)當竹竿的頂端A沿墻下滑1m時,那么竹竿底端B又如何移動?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
1、36的平方根是()
A、-6B、36C、±D、±6
2、下列各式中,計算正確的是()
A.B.C.D.
3、下列各組數(shù)中不能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的是()
A.1.5,2,3;B.7,24,25;C.6,8,10;D.9,12,15.
4、數(shù)3.14,,,0.323232…,,中,無理數(shù)的個數(shù)為().
A、2個B、3個C、4個D、5個
5、線段AB是由線段CD經(jīng)過平移得到的,則線段AB與線段CD的關(guān)系為()
A、相交B、平行或相等C、平行且相等D、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6、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A(m+n)(m-n)B(-m+n)(m+n)
C(-m+n)(m-n)D(-m+n)(-m-n)
7、下列語句正確的有()個
①-1是1的平方根②帶根號的數(shù)都是無理數(shù)③-1的立方根是-1④4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2
A1B2C3D4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8、計算:;
9、計算:;
10、因式分解:;
11、多項式的公因式是
12、-8的立方根是。
13、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長分別為5、12,則斜邊長為.
14、如右圖,所有的四邊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的正方形的邊長為7,則正方形A,E,C,D的面積之和為
(第14題)(第15題)(第16題)(第17題)
15、如圖,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EF=5cm,CE=2cm,則平移的距離是
16、如圖,在水塔O的東北方向32m處有一抽水站A,在水塔的東南方向24m處有一建筑工地B,在AB間建一條直水管,則水管的長為___________.
17、如圖AB=BC=CD=DE=1,ABBC,ACCD,ADDE,則AE等于.
三、解答題:(共59分)
18、(2小題,每題4分,共8分)
①利用公式計算:999×1001②因式分解:x2-5x-6
19、(4小題,每題5分,共20分)
①計算:②計算:
③計算:④因式分解:
20、先化簡再求值:(5分)
,其中,
21、(5分)平移方格紙中的ABC,使點A平移到點D處,畫出平移后的DBC,然后在將平移后的三角形按順時針方向繞點D旋轉(zhuǎn)90,再畫出旋轉(zhuǎn)后的三角形
22、(6分)如圖,已知CD=6m,AD=8m,∠ADC=90°,BC=24m,AB=26m.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第22題)(第23題)
23、(7分)如圖ABC中,BC=10,AC=17,CD=8,BD=6。求(1)AD的長,(2)ABC的面積
24、(8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guī)定:小汽車在城街路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千米/小時。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面對車速檢測儀A正前方米C處,過了秒后,測得小汽車與車速檢測儀間距離為米。
請問這輛小汽車超速了嗎?為什么?
(第24題)(第25題)
B卷
四、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25、一只螞蟻從長、寬都是3,高是8的長方體紙箱的A點沿紙箱爬
到B點,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線的長是。
26、一個矩形的面積是3(x2-y2),如果它的一邊長為(x+y),則它的另一邊長是______.
27、若,則,
28、請你觀察、思考下列計算過程:
因為,所以,同樣,因為,所以,…,由此猜想=_________________.
29、是一個完全平方式,那么。
五、解答題:(共30分)
30、(5分)已知:3x=2,3y=5,求3x+2y的值
31、(6分)已知(x+y)2=1,(x-y)2=49,求x2+y2與xy的值.
32、(6分)已知的平方根是±3,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
33、(6分)為了豐富少年兒童的業(yè)余生活,某社區(qū)要在如圖所示AB所在的直線建一圖書室,本社區(qū)有兩所學(xué)校所在的位置在點C和點D處,CAAB于A,DBAB于B,已知AB=25km,CA=15km,DB=10km,試問:圖書室E應(yīng)該建在距點A多少km處,才能使它到兩所學(xué)校的距離相等?
34、(7分)如圖,一根5m長的竹桿AB,斜靠在一豎直的墻AO上,這時AO的距離為4m,如果(1)竹桿的頂端A沿墻下滑0.5m,那么竹竿底端B也外移0.5m嗎?(2)當竹竿的頂端A沿墻下滑1m時,那么竹竿底端B又如何移動?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
題號1234567
選項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8、9、10、11、
12、13、14、
15、16、17、
三、解答題:(共59分)
18、(每題4分,共8分)
①利用公式計算:999×1001②因式分解:x2-5x-6
19、(每題5分,共20分)
①計算:②計算:
③計算:④因式分解:
20、先化簡再求值:(5分)
,其中,
21、(5分)平移方格紙中的ABC,使點A平移到點D處,畫出平移后的DBC,然后在將平移后的三角形按順時針方向繞點D旋轉(zhuǎn)90,再畫出旋轉(zhuǎn)后的三角形
22、(6分)如圖,已知CD=6m,AD=8m,∠ADC=90°,BC=24m,AB=26m.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23、(7分)如圖ABC中,BC=10,AC=17,CD=8,BD=6。求(1)AD的長,(2)ABC的面積
24、(8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guī)定:小汽車在城街路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千米/小時。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面對車速檢測儀A正前方米C處,過了秒后,測得小汽車與車速檢測儀間距離為米。請問這輛小汽車超速了嗎?為什么?
B卷
四、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25、26、27、,
28、29、
五、解答題:(共30分)
30、(5分)已知:3x=2,3y=5,求3x+2y的值
31、(6分)已知(x+y)2=1,(x-y)2=49,求x2+y2與xy的值.
32、(6分)已知的平方根是±3,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補充一個條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則補充的條件是( )A、BC=EF B、∠A=∠D C、AC=DF D、∠C=∠F2、下列命題中正確個數(shù)為( )①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②三個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③三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④有兩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A.4個 B、3個 C、2個 D、1個3、已知ABC≌DEF,∠A=80°,∠E=40°,則∠F等于 ( )A、 80° B、40° C、 120° D、 60°4、已知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個內(nèi)角為70°,那么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度數(shù)為( ) A、70° B、70°或55° C、40°或55° D、70°或40°5、如右圖,圖中顯示的是從鏡子中看到背后墻上的電子鐘讀數(shù),由此你可以推斷這時的實際時間是( )A、10:05 B、20:01 C、20:10 D、10:026、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為腰的一半,則它的頂角為( )A、120° B、90° C、100° D、60°7、點P(1,-2)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是P1,P1關(guān)于y軸的對稱點坐標是P2,則P2的坐標為( )A、(1,-2) B、(-1,2) C、(-1,-2) D、(-2,-1)8、已知 =0,求yx的值( )A、-1 B、-2 C、1 D、29、如圖,DE是ABC中AC邊上的垂直平分線,如果BC=8cm,AB=10cm,則EBC的周長為( )A、16 cm B、18cm C、26cm D、28cm10、如圖,在ABC中,AB=AC,AD是BC邊上的高,點E、F是AD的三等分點,若ABC的面積為12 ,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A、2cm ² B、4cm² C、6cm² D、8cm²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11、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有 條.12、(-0.7)²的平方根是 .13、若 ,則x-y= .14、如圖,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6cm,則點D到AB的距離為__ .15、如圖,ABE≌ACD,∠ADB=105°,∠B=60°則∠BAE= .三、作圖題(6分)16、如圖,A、B兩村在一條小河的同一側(cè),要在河邊建一水廠向兩村供水.(1)若要使自來水廠到兩村的距離相等,廠址P應(yīng)選在哪個位置?(2)若要使自來水廠到兩村的輸水管用料最省,廠址Q應(yīng)選在哪個位置?請將上述兩種情況下的自來水廠廠址標出,并保留作圖痕跡. 四、求下列x的值(8分)17、 27x³=-343 18、 (3x-1)²=(-3)²
五、解答題(5分)19、已知5+ 的小數(shù)部分為a,5- 的小數(shù)部分為b,求 (a+b)2012的值。 六、證明題(共32分) 20、(6分)已知:如圖 AE=AC, AD=AB,∠EAC=∠DAB.求證:EAD≌CAB. 21、(7分)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BAC=120o,AC的垂直平分線EF交AC于點E,交BC于點F。求證:BF=2CF。22、(8分)已知:E是∠AOB的平分線上一點,ECOA ,EDOB ,垂足分別為C、D.求證:(1)∠ECD=∠EDC ;(2)OE是CD的垂直平分線。
23、(10分)(1)如圖(1)點P是等腰三角形ABC底邊BC上的一動點,過點P作BC的垂線,交AB于點Q,交CA的延長線于點R。請觀察AR與AQ,它們相等嗎?并證明你的猜想。(2)如圖(2)如果點P沿著底邊BC所在的直線,按由C向B的方向運動到CB的延長線上時,(1)中所得的結(jié)論還成立嗎?請你在圖 (2)中完成圖形,并給予證明。
考試答案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C C D D B A B C B C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15分)11、1或3 12、±0.7 13、2 14、4cm 15、45°三、作圖題(共6分)16、(1)如圖點P即為滿足要求的點…………………3分(2)如圖點Q即為滿足要求的點…………………3分 四、求下列x的值(8分) 17、解:x³= ………………………………2分 x= …………………………………2分 18、解:3x-1=±3…………………………………2分①3x-1=3x= ……………………………………1分②3x-1=-2 x= ……………………………………1分五、解答題(7分)19、依題意,得,a=5+ -8= -3……………2分b=5- -1=4- ……………2分a+b= -3+4- =1…………2分 = =1…………………1分六、證明題(共34分)20、(6分)證明:∠EAC=∠DAB ∠EAC+∠DAC=∠DAB+∠DAC 即∠EAD=∠BAC………………2分在EAD和CAB中, ……………3分EAD=CAB(SAS)…………1分
21、(7分)解:連接AF ∠BAC=120°AB=AC∠B=∠C=30°………………1分FE是AC的垂直平分線AF=CF ∠FAC=30°…………………2分∠BAF=∠BAC-∠CAF=120°-30°=90°……………………1分又∠B=30°AB=2AF…………………………2分AB=2CF…………………………1分22、(9分)證明:(1)OE平分∠AOB ECOA EDOB DE=CE………………………2分∠EDC=∠ECD………………1分(2)∠EDC=∠ECD EDC是等腰三角形∠DOE=∠CDE………………………………1分∠DEO=∠CEO………………………………1分OE是∠DEC的角平分線…………………2分即DE是CD的垂直平分線…………………2分23、(12分)解:(1)AR=AQ…………………………………………1分ABC是等腰三角形∠B=∠C……………………………………1分RPBC∠C+∠R=90°∠B=∠PQB=90°………………………………1分∠PQB=∠R……………………………………1分又∠PQB=∠AQR ∠R=∠AQR……………………………………1分AQ=AR…………………………………………1分(2)成立,依舊有AR=AQ………………………1分補充的圖如圖所示………………1分ABC為等腰三角形∠C=∠ABC………………1分PQPC∠C+∠R=90°∠Q+∠PBQ=90°…………1分PBQ=∠ABC∠R=∠Q…………………1分AR=AQ……………………1分
知識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澤。有人感覺到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澤。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書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書知識11、實數(shù)的概念及分類
①實數(shù)的分類
②無理數(shù)
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叫做無理數(shù)。
在理解無理數(shù)時,要抓住“無限不循環(huán)”這一時之,歸納起來有四類:
開方開不盡的數(shù),如 √7 ,3 √2等;
有特定意義的數(shù),如圓周率π,或化簡后含有π的數(shù),如π /?+8等;
有特定結(jié)構(gòu)的數(shù),如0.1010010001…等;
某些三角函數(shù)值,如sin60°等
2、實數(shù)的倒數(shù)、相反數(shù)和絕對值
①相反數(shù)
實數(shù)與它的相反數(shù)是一對數(shù)(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shù)叫做互為相反數(shù),零的相反數(shù)是零),從數(shù)軸上看,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所對應(yīng)的點關(guān)于原點對稱,如果a與b互為相反數(shù),則有a+b=0,a=-b,反之亦成立。
②絕對值
在數(shù)軸上,一個數(shù)所對應(yīng)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shù)的絕對值。|a|≥0。0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數(shù),若|a|=a,則a≥0;若|a|=-a,則a≤0。
③倒數(shù)
如果a與b互為倒數(shù),則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數(shù)等于本身的數(shù)是1和-1。0沒有倒數(shù)。
④數(shù)軸
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shù)軸(畫數(shù)軸時,要注意上述規(guī)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題時要真正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理解實數(shù)與數(shù)軸的點是一一對應(yīng)的,并能靈活運用。
⑤估算
3、平方根、算數(shù)平方根和立方根
①算術(shù)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shù)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正數(shù)x就叫做a的算術(shù)平方根。特別地,0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0。
性質(zhì):正數(shù)和零的算術(shù)平方根都只有一個,0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0。
②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shù)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數(shù)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性質(zhì):一個正數(shù)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shù);零的平方根是零;負數(shù)沒有平方根。
開平方求一個數(shù)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注意 √a的雙重非負性:√a≥0 ; a≥0
③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shù)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這個數(shù)x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記作 3 √a
性質(zhì):一個正數(shù)有一個正的立方根;一個負數(shù)有一個負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 3 √a=3 √-a,這說明三次根號內(nèi)的負號可以移到根號外面。
4、實數(shù)大小的比較
①實數(shù)比較大小
正數(shù)大于零,負數(shù)小于零,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
數(shù)軸上的兩個點所表示的數(shù),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
兩個負數(shù),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②實數(shù)大小比較的幾種常用方法
數(shù)軸比較: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兩個數(shù),右邊的數(shù)總比左邊的數(shù)大。
求差比較:設(shè)a、b是實數(shù)
a-b>0?a>b;
a-b=0?a=b;
a-b
求商比較法:設(shè)a、b是兩正實數(shù),
絕對值比較法:設(shè)a、b是兩負實數(shù),則∣a∣>∣b∣?a
平方法:設(shè)a、b是兩負實數(shù),則 a2>b2?a
5、算術(shù)平方根有關(guān)計算(二次根式)
①含有二次根號“ √ ”;被開方數(shù)a必須是非負數(shù)。
②性質(zhì):
③運算結(jié)果若含有“ √ ”形式,必須滿足:
被開方數(shù)的因數(shù)是整數(shù),因式是整式
被開方數(shù)中不含能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或因式
6、實數(shù)的運算
①六種運算:加、減、乘、除、乘方、開方。
②實數(shù)的運算順序
先算乘方和開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如果有括號,就先算括號里面的。
③運算律
加法交換律 a+b= b+a
加法結(jié)合律 (a+b)+c= a+( b+c )
乘法交換律 ab= ba
乘法結(jié)合律 (ab)c = a( bc )
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 a( b+c )=ab+ac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書知識2位置與坐標
1、確定位置
在平面內(nèi),確定物體的位置一般需要兩個數(shù)據(jù)。
2、平面直角坐標系及有關(guān)概念
①平面直角坐標系
在平面內(nèi),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shù)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中,水平的數(shù)軸叫做x軸或橫軸,取向右為正方向;鉛直的數(shù)軸叫做y軸或縱軸,取向上為正方向;x軸和y軸統(tǒng)稱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建立了直角坐標系的平面,叫做坐標平面。
②坐標軸和象限
為了便于描述坐標平面內(nèi)點的位置,把坐標平面被x軸和y軸分割而成的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軸和y軸上的點(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③點的坐標的概念
對于平面內(nèi)任意一點P,過點P分別x軸、y軸向作垂線,垂足在上x軸、y軸對應(yīng)的數(shù)a,b分別叫做點P的橫坐標、縱坐標,有序數(shù)對(a,b)叫做點P的坐標。
點的坐標用(a,b)表示,其順序是橫坐標在前,縱坐標在后,中間有“,”分開,橫、縱坐標的位置不能顛倒。平面內(nèi)點的坐標是有序?qū)崝?shù)對,(a,b)和(b,a)是兩個不同點的坐標。
平面內(nèi)點的與有序?qū)崝?shù)對是一一對應(yīng)的。
④不同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征
a、各象限內(nèi)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x,y)在第一象限 x>0,y>0
點P(x,y)在第二象限 x0
點P(x,y)在第三象限 x
點P(x,y)在第四象限 x>0,y
b、坐標軸上的點的特征
點P(x,y)在x軸上 y=0,x為任意實數(shù)
點P(x,y)在y軸上 x=0,y為任意實數(shù)
點P(x,y)既在x軸上,又在y軸上 x,y同時為零,即點P坐標為(0,0)即原點
c、兩條坐標軸夾角平分線上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x,y)在第一、三象限夾角平分線(直線y=x)上 x與y相等
點P(x,y)在第二、四象限夾角平分線上 x與y互為相反數(shù)
d、和坐標軸平行的直線上點的坐標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的各點的縱坐標相同。
位于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的各點的橫坐標相同。
e、關(guān)于x軸、y軸或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與點p’關(guān)于x軸對稱 橫坐標相等,縱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即點P(x,y)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P’(x,-y)
點P與點p’關(guān)于y軸對稱 縱坐標相等,橫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即點P(x,y)關(guān)于y軸的對稱點為P’(-x,y)
點P與點p’關(guān)于原點對稱,橫、縱坐標均互為相反數(shù),即點P(x,y)關(guān)于原點的對稱點為P’(-x,-y)
f、點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P(x,y)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P(x,y)到x軸的距離等于 ∣y∣
點P(x,y)到y(tǒng)軸的距離等于 ∣x∣
點P(x,y)到原點的距離等于 √x2+y2
3、坐標變化與圖形變化的規(guī)律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書知識3一次函數(shù)
1、函數(shù)
一般地,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與y,如果給定一個x值,相應(yīng)地就確定了一個y值,那么我們稱y是x的函數(shù),其中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2、自變量取值范圍
使函數(shù)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的全體,叫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一般從整式(取全體實數(shù)),分式(分母不為0)、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為非負數(shù))、實際意義幾方面考慮。
3、函數(shù)的三種表示法及其優(yōu)缺點
關(guān)系式(解析)法
兩個變量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量及數(shù)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關(guān)系式(解析)法。
列表法
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shù)y的對應(yīng)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shù)關(guān)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圖象法
用圖象表示函數(shù)關(guān)系的方法叫做圖象法。
4、由函數(shù)關(guān)系式畫其圖像的一般步驟
列表: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一些對應(yīng)值。
描點:以表中每對對應(yīng)值為坐標,在坐標平面內(nèi)描出相應(yīng)的點。
連線:按照自變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5、正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
①正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的概念
一般地,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guān)系可以表示成y=kx+b (k,b為常數(shù),k不等于 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shù)(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
特別地,當一次函數(shù)y=kx+b中的b=0時(k為常數(shù),k 不等于0),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shù)。
②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
所有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都是一條直線。
③一次函數(shù)、正比例函數(shù)圖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像是經(jīng)過點(0,b)的直線;
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像是經(jīng)過原點(0,0)的直線。
④正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zhì)
一般地,正比例函數(shù) 有下列性質(zhì):
當k>0時,圖像經(jīng)過第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
當k
⑤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
一般地,一次函數(shù) 有下列性質(zhì):
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
當k
⑥正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確定
確定一個正比例函數(shù),就是要確定正比例函數(shù)定義式y(tǒng)=kx(k 不等于0)中的常數(shù)k。
確定一個一次函數(shù),需要確定一次函數(shù)定義式y(tǒng)=kx+b(k 不等于0)中的常數(shù)k和b。解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數(shù)法.
⑦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guān)系
任何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轉(zhuǎn)化為:kx+b=0(k、b為常數(shù),k≠0)的形式.而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形式正是y=kx+b(k、b為常數(shù),k≠0).當函數(shù)值為0時,即kx+b=0就與一元一次方程完全相同.
結(jié)論: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轉(zhuǎn)化為kx+b=0(k、b為常數(shù),k≠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轉(zhuǎn)化為:當一次函數(shù)值為0時,求相應(yīng)的自變量的值.
從圖象上看,這相當于已知直線y=kx+b確定它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值.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書知識4二元一次方程組
1、二元一次方程
①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所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2、二元一次方程組
①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的兩個一次方程所組成的一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③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
加減(消元)法
④一次函數(shù)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guān)系:
一次函數(shù)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guān)系:
直線y=kx+b上任意一點的坐標都是它所對應(yīng)的二元一次方程kx- y+b=0的解
一次函數(shù)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guān)系:
二元一次方程組
當函數(shù)圖象有交點時,說明相應(yīng)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有解;
當函數(shù)圖象(直線)平行即無交點時,說明相應(yīng)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無解。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書知識5平行線的證明
1、平行線的性質(zhì)
一般地,如果兩條線互相平行的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內(nèi)錯角相等,同旁內(nèi)角互補.
也可以簡單的說成: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2、判定平行線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也可以簡單說成: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如果同旁內(nèi)角互補,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其他兩條可以簡單說成:
1、如圖,兩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它們構(gòu)成的一對角可看成是( )
A、同位角 B、內(nèi)錯角
C、對頂角 D、同旁內(nèi)角
2、如圖,∠1=600,∠2=600,∠3=650。則∠4的度數(shù)為 ( )
A、600 B、650 C、1200 D、1150
3.下列圖形中,∠1與∠2不是同位角的是 ( )
4、如圖3所示,點E在AC的延長線上,下列條件中能判斷AB∥CD的是 ( )
A.∠3 = ∠4
B.∠1= ∠2
C.∠D=∠DCE
D.∠D+∠ACD=180°
5、如圖,POOR,OQPR,則點O到PR所在直線的距離是線段( )的長。
A 、PO B、 RO C 、OQ D 、PQ
6、如圖,若AB∥CD,則下列結(jié)論中:①∠1 = ∠2;②∠3 = ∠4;③∠1+∠3+∠D=180°;④∠2+∠4+∠B=180°,正確的結(jié)論有 (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7、如圖,已知∠1=∠2,則有( ) X|k |b| 1 . c|o |m
A、AB∥CD B、AE∥DF
C、AB∥CD 且AE∥DF D、以上都不對
8、如圖8,下列推理所注的理由正確的是( )
A. AB∥ CD,∠ 1=∠ D(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 3=∠ 4, AB∥ 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C. AB∥ CD,∠ 3=∠ 4(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D.∠ 1=∠ 2, AB∥ 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9、如圖,若∠ 1=∠ 2,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個.
(1)∠ 3=∠ 4;(2)AB∥ DC;(3)AD∥ BC.
A.0 B.1 C.2 D.3
10、一架飛機向北飛行,兩次改變方向后,前進的方向與原來的航行方向平行,已知第一次向左拐50°,那么第二次向右拐( )
A、40° B、50° C、130° D、150°
二:填空題
1、如圖,一個合格的彎形管道,經(jīng)過兩次拐彎
后保持平行(即AB∥DC).如果∠C=60°,
那么∠B的度數(shù)是________.
2、如圖,AB//CD,∠A=∠B=900,AB=3m,BC=2cm,則AB與CD之間的距離為 cm;
3、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OEAB,O為
垂足,如果∠EOD=38 o ,則∠AOC= ,
4、如圖,已知AB∥ CD,AD∥ BC,∠ B=60°,∠ EDA=50°,則∠ CDO= .
5、如圖,DAE是一條直線,DE∥BC,則∠BAC =_____.
6、如圖,D、E、F分別是ABC三邊上的點,且∠1=∠B,∠2=∠C,則圖中與∠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 .(全部寫出)
7.如圖,直線l1∥l2,ABCD,∠1=34°,則∠2=______.
8.如圖,如果∠1=∠2=30°,要使圖中DE∥BC且EF∥BD,則應(yīng)補上的一個條件是__________.
9.如圖,把一張矩形紙片ABCD沿EF折疊后,點C,D分別落在C ′,D′的位置上,EC′交AD于點G,已知∠EFG=58°,那么∠BEG =_______度.
三:解答題
1、如圖,AB∥CD,BF∥CE,則∠B與∠C有什么關(guān)系?請說明理由。
2.如圖,ABC中,∠A=∠B,若CE平分外角∠ACD,則CE∥AB.試說明理由.
解:∠A=∠B( ) A
∠ACD=∠A+( ) = 2∠B
CE平分∠ACD
∠ACD=_____∠ECD B C D
第2題
∠B =∠ECD
CE∥AB( )
3、如圖,AB∥CD,BE∥CF。求證:∠1=∠4。
4、如圖,AB∥CD,EF分別交AB,CD于點E,F(xiàn),F(xiàn)G平分∠EFC,交AB于點G,若∠1=80°求:∠FGE的度數(shù).
A B
5、已知,如圖,CDAB,GFAB,∠B=∠ADE。試說明∠1=∠2
6、如圖,CD∥AB,∠DCB=70°,∠CBF=20°,∠EFB=130°,問直線EF與AB有怎樣的位置關(guān)系,為什么?
7.已知:如圖,AB∥CD,BD平分∠ABC,CE平分∠DCF,∠ACE=90°.
第2章2.1第1課時三角形的有關(guān)概念答案
課前預(yù)習(xí)
一、直線;首尾
三、1、等腰三角形
2、相等
四、大于
課堂探究
【例1】思路導(dǎo)引答案:
1、1
2、2
變式訓(xùn)練1-1:C
變式訓(xùn)練1-2:B
【例2】思路導(dǎo)引答案:
1、2;8
2、4、6;C
變式訓(xùn)練2-1:B
變式訓(xùn)練2-2:B
課堂訓(xùn)練
1~2:A;B
3、2或3或4
4、11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