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獨孤求敗的電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東邪西毒》;沉默;壓抑;進發(fā);情感張力
《東邪西毒》是王家衛(wèi)導演在1994年所拍攝的作品,英文命名為“時間的灰燼”,借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的軀殼,實則與武俠不盡相同,他是在杜撰一個關于時間的故事。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讓人想起馬致遠的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被哪?、刺槐、客棧、日升日落、浮云變幻,配合著蒼涼的音樂,不禁讓人產(chǎn)生一種壓抑感。
伴隨著一句話:佛典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歐陽鋒開始平靜地介紹自己,以歐陽鋒當殺手的中介為主線,引出與他有關的人和事,以及這些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歐陽鋒最愛的女人嫁給了他的大哥,他便離開了白駝山,只身大漠,經(jīng)營著一家旅店,專為結(jié)識往來的過客,也做著為他人尋找殺手的生意。
黃藥師是歐陽鋒的好友,每年都要在桃花開的時候來看歐陽鋒。因為他喜歡歐陽鋒的大嫂,但還沒有開口就失敗了,同時更加妒忌歐陽鋒。因為失敗,所以他一直在追尋被喜歡的感覺,不知不覺傷害了很多人。黃藥師因為得不到自己的所愛,又傷害了桃花,喝下名為“醉生夢死”的酒,忘卻一切,唯有滿島的桃花樹陪伴。
盲武士是桃花的丈夫,在得知桃花愛上了黃藥師之后,離開了她,成為歐陽鋒的殺手。他一人獨戰(zhàn)數(shù)百名馬賊,最終為馬賊所殺,死之前再也沒有見過桃花。桃花在丈夫離開后,才知道自己其實喜歡的是自己的丈夫,卻沒想到在第二年,盼來了盲武士的死訊。
慕容燕和慕容嫣是兄妹,,慕容燕出重金請歐陽鋒殺黃藥師,而慕容嫣也要求歐陽鋒殺慕容燕。實際上他們是同一人,因為得不到黃藥師的愛,最終導致性格分裂。
少女想聘殺手為弟弟報仇,卻遭到歐陽鋒的堅決拒絕。初出江湖的洪七是一名連草鞋都買不起的刀客。他答應了少女的要求,只身殺光太尉府的刀客,也失去了右手食指。他的報酬只是村姑的一只雞蛋。
歐陽鋒的嫂子當年因為無法忍受他的驕傲而故意嫁給他的哥哥。如今,韶華已逝的她即將不久于人世,她終究敗在了時間的手里:我以為我贏了,其實我輸了。
最終,黃藥師隱居桃花島,綽號東邪。洪七加入丐幫,是為北丐。慕容燕/慕容嫣改頭換面,成為一代劍俠獨孤求敗。歐陽鋒火燒了小店,返回故鄉(xiāng),人稱西毒,時間挫敗了一切,毀掉了愛情,讓人又重新回到江湖。
傳統(tǒng)武俠片中的爭霸、復仇,在《東邪西毒》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從這方面來看,影片采用“前傳”這一形式本身就帶有追究根源的用意。所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走入江湖,在王家衛(wèi)的鏡頭下,大多是因為愛情。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的掩護下,俠客成了現(xiàn)代都市的人,在進退中做著迷茫的愛情游戲。
影片仍然沿襲著王家衛(wèi)一貫的風格,整個故事都在講述著拒絕與被拒絕。美麗的音樂,令人驚喜的攝影角度,不斷變換的廣角鏡頭,營造了荒漠中疏離、冷僻、孤獨的氣氛,給人一種空洞、茫然的感覺。在絕美中展現(xiàn)凄涼,把一種古典的寫實主義發(fā)揮到極致。一種令人無法拒絕又試圖逃避的東西,這種情緒彌漫在他影片的每一個細節(jié)里。
這是一部極具人性色彩的電影,整部電影在平靜的陳述中爆發(fā)出一種情感的張力。
張力原是物理學上的一個術語,指同存在一物體內(nèi)的分子間相互作用而又方向相反的一種牽引力,這一術語被許多領域移植,用來說明各自領域存在的現(xiàn)象。其理論的出現(xiàn)源于詩歌,始于英國盛行美國的“新批評派”。美國的阿倫?退特的張力說就是鮮明的代表。1938年。退特在他的《詩的張力》一文中清楚地表明,詩歌語言不僅要注重“內(nèi)涵”,即文詞的暗示意義、比喻意義或文詞中滲透的感彩,而且兼顧“外延”,即文詞的指稱意義或“詞典意義”。他認為“詩應當是所有意義的統(tǒng)一體,從最極端的外延意義,到最極端的內(nèi)涵意義…‘我們所能引申出來的最遠的比喻含義也不會損害文字陳述的外延。”于是,他將英文intention和extension兩詞的前綴消去,余下tension,這正是自然科學中“張力”一詞,他拿來當作文藝理論術語。自稱創(chuàng)造了一個“加博學的雙關語”。認為詩應該是“所有意義的統(tǒng)一體”。當然,張力的解釋應以它所處的語境而定?,F(xiàn)在張力多用于文學批評中的詞匯,是讀者在閱讀作品時所產(chǎn)生的一種綜合美感。英國學者羅吉福勒把文學批評中的“張力”一詞界定為“互補物、相反物和對立物之間的沖突或摩擦”。認為“凡是存在著對立而又相互聯(lián)系的力量,沖突和意義的地方,都存在著張力?!边@是文學上的定義,隨后張力一詞同樣被作為批評的詞匯廣泛地運用于藝術領域。怎樣的電影作品才稱得上飽含張力呢?筆者認為,電影藝術與文學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要具備對立沖突的因素――不是一種強烈的沖突和運動,而是需要“靜中有動”的力量。是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洶涌,而它們在彼此對立的狀態(tài)中抗衡、斗爭,最后達到一種統(tǒng)一,形成張力。而藝術作品在張力的影響下,會產(chǎn)生多種情感,令人產(chǎn)生奇妙復雜的審美心態(tài)。《東邪西毒》這部電影中對于人物的情感處理上,情景聲交融,形成了一種情感的張力。
平靜的大漠,朝晚的天空,浮動但又悄無聲息的云朵,看似空洞的對白,人物的表情,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中都是平靜、壓抑的。歐陽鋒作為一個陳述者,看似毫無感情地在陳述著自己的愛、自己的恨,陳述著別人的愛和別人的恨。而其他人配合著他的陳述,沉默地、壓抑地扮演著自己堅持的角色。
歐陽鋒壓抑著對大嫂的愛與恨;黃藥師壓抑對大嫂的愛以及對歐陽鋒的妒忌;盲武士壓抑著對桃花的愛和對黃藥師的恨;慕容燕/嫣壓抑著對黃藥師的愛與恨;大嫂壓抑著對歐陽鋒的愛與恨;少女壓抑對歐陽鋒不幫自己的恨和無奈的心境。影片除了洪七,其他的人都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愛著或者恨著??梢哉f洪七是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形象與其他充滿愛恨情仇的角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洪七的處事原則很簡單,認為對的就去做,即使是一個雞蛋換一根手指,只要自己覺得對,就去做。這種簡單但常人又難以做到的事情,在這個完美的塑造者身上體現(xiàn)著,他的單純與旁人的復雜心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人物的情感塑造上來看,用單純襯托復雜,如果那些充滿愛恨情仇的人為“動”,那么洪七這個角色便是它的對立“靜”?!办o”下有“動”,“靜”作為一種表面的現(xiàn)象,一種理想主義的狀態(tài),實際上是要詮釋“動”的含義,即人世中的悲涼、壓抑與猶豫。這些被壓抑的情感與影片所塑造的環(huán)境、悲傷的音樂以及變化莫測的鏡頭,共同營造了悲漠的氣氛,達到了一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