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三上悠亚免费一区二区在线,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爱a久久片,无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视,中文字幕欧美一区,爽妇网国产精品,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午夜一级在线,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del id="eyo20"><dfn id="eyo20"></dfn></del>
  • <small id="eyo20"><abbr id="eyo20"></abbr></small>
      <strike id="eyo20"><samp id="eyo20"></samp></strike>
    • 首頁 > 文章中心 >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護生;評判性思維;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實習帶教模式只注重“傳、幫、帶”,注重護生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忽視了護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致使護生進入臨床后只是一個“操作工”,不能運用動態(tài)、整體的觀念來觀察病情,不能靈活、有效、及時地去解決問題,不能較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不能客觀正確地去評價護理過程。因此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注重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才能使她們獲得勝任護理專業(yè)工作的能力,為護生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打下一個良好基礎,在促進學科發(fā)展的同時,促進自身發(fā)展。

      1 評判性思維的概念

      評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也譯為批判性思維,來源于哲學領域,由20世紀30年代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提出,自20世紀80年代逐漸引入護理領域并受到護理界的高度重視,許多護理學家認為[1~4]:評判性思維是衡量護理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評判性思維是個體在復雜情景中能靈活地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在反思的基礎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斷,在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的時候能夠正確取舍。國內護理學者提出評判性思維就是對護理問題的確立及其解決方法的有目的的、有意義的自我調控判斷過程和反思推理過程。在此過程中要求審慎廣泛的收集資料、理性思考、得出結論,但也要有高度的開放性,愿意聽取和交流不同觀點,使所做出的結論正確、合理。

      2 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1 在培養(yǎng)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前,帶教老師要先認識到評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在帶教過程中不但要指導護生對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還要培養(yǎng)護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尤其是評判性思維能力。帶教老師在教給護生“是什么”和“怎么做”的同時引導護生思考“為什么”和“這樣做對嗎”;指導護生在工作中除認真細致以外,還應考慮節(jié)省人力物力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要讓護生意識到護理操作規(guī)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新的儀器設備的應用,護理操作方法還有待改進,臨床上許多護理技術革新就是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

      2.2 教學實踐 我們可以利用討論、病例分析、反思寫作等方法能夠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2.2.1 討論法 在臨床教學中創(chuàng)造令護生好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氣氛,鼓勵護生之間的對話和討論,有利于形成多種多樣的思考方法,不拘泥于一種對或錯的答案。要在尊重帶教老師的主導地位的同時,充分發(fā)揮護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喚醒她的主體意識。在臨床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建立一種“我”與“你”的對話關系,鼓勵護生積極參與、思考、質疑、爭論,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從而創(chuàng)造一種利于培養(yǎng)學生評判性思維的教學環(huán)境。在臨床教學中,要求護生評估實施結果,主動質疑、分析資料,進行演繹、歸納推理,表達她們是怎樣思考的而非僅僅思考什么。

      2.2.2 病例分析法 要將護理程序作為一項基本護理理論和技能來對待,帶教老師要結合病例,按護理程序引導護生分析、思考。遇到有爭議時,讓護生自己尋找充分的理由或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最后由帶教老師作出點評。在反復運用護理程序的過程中,構建評判性思維過程,培養(yǎng)護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推理、假設、論證的能力。

      2.2.3 反思寫作法 要求每個護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將自己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見到的特殊病例的臨床表現、救治過程及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等記錄在筆記本上。每周由各科護士長、帶教老師督促抽查,并給予恰當的引導,重點指導護生怎樣思考問題、尋找問題的本質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反思寫作方式來對學習和實踐進行總結,有利于護生積累經驗和教訓、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助于護生在審視自己所采用的思維技能與價值取向,尤其是有利于護生的分析、推理、綜合、評價、判斷的思維技能訓練。護生通過反思寫作這一過程增強了自我意識,展現了自己的價值觀,能促進有意義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5]。

      3 體會

      3.1 提高了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互相提問、共同討論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融洽了師生關系,調動了護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通過病例分析、反思寫作法的應用,提高了護生的語言表達及文字書寫能力。護生在準備病例期間,需要查閱文獻、采集資料,一方面鞏固了課本知識;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人際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對護生自身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重大意義,尤其對護生的素質提高有著重要意義,與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也是相適應的。

      3.2 激發(fā)了帶教老師的學習積極性 作為帶教老師自己必須要掌握了更多理論知識、技能,才能在帶教過程中準確、明了地解答護生的提問,因此也激發(fā)了帶教老師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提高了帶教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洋,劉玉錦.在護理教學過程中建立評判性思維的必要性.吉林醫(yī)學,2008,29(14):1213-1214.

      2 董麗霞.臨床帶教中加強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外醫(yī)療,2008,25:105-106.

      3 張傳英.胡悅宏護理教育中的評判性思維教學探討.中國實用醫(yī)學,2008,3(9):144-145.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范文第2篇

      【關鍵詞】學歷;職稱;重癥護理;思維能力;護理質量;護理管理

      以往評估護士對重癥患者的護理水平從患者床單位是否清潔、患者的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是否到位等進行靜態(tài)的評估及從護士是否掌握“七知道”來了解護士對病情的掌握程度,然而患者的病情變化是動態(tài)的,當病情突然出現變化時護士是怎樣判斷并解決的,這需要進行動態(tài)評估才能了解。目前,重癥護理記錄還不能充分體現護士的臨床思維能力,不能看出重癥護理的動態(tài)信息。我院護理小組2004年建立了重癥及死亡討論制度,在重癥及死亡討論中采用護理敘事研究的方法,讓參加重癥及死亡搶救的護士講述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時的護理場景,再現護士的分析判斷及處理過程,評估護士在重癥護理中的思維能力,這是對重癥護理質量管理方法的重要補充,也為優(yōu)化護理隊伍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依據。

      1臨床資料

      選取2005年1月一2006年8月我科急診收治的糖尿病重癥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歲。糖尿病合并心臟病心功能Ⅳ級8例;糖尿病合并腎病尿毒癥期10例;高滲性非酮癥昏迷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5例。死亡8例,好轉30例。護理人員12名,學歷:全日制本科2名(均為主管護師),夜校大專4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2名),中專名(護師2名、護士4名);平均工作年限:主管護師年,護師8年,護士4年。

      2方法

      由12名護理人員及參加救治的主治醫(yī)師1名、住院醫(yī)師1名、科主任1名成立重癥及死亡討論小組,在38例重癥患者好轉出院后或死亡后1周開始討論,由參加救治的主要護理人員3—4名(其中必須有主管護師1名,護師1名,護士1名,當參加搶救的護士多時可隨機增加1名護理人員)回憶患者的護理場景,主要講述患者當時的總體狀況如何,護士對患者進行怎樣的整體評估與分析,發(fā)現的病情變化有哪些,當時的護理重點在哪里,對患者及家屬作如何指導,向醫(yī)生如何反映情況及與醫(yī)生如何協(xié)商,怎樣根據病情準確判斷護理問題并果斷處理。先進行集體討論,確定該患者的護理標準,用于評價參加救治護士的分析與處理是否正確與全面,然后發(fā)放評分表,評分表按照提前發(fā)現病情變化、全面對患者整體分析與評估、充分把握護理重點、隨時指導患者與家屬、根據病情準確判斷護理問題并果斷處理或其他處理這項進行4級(很好、較好、一般、較差)評分,分別是分、3分、2分、1分,總分為20分,最低分為5分,由其他9名護理人員及以上3名醫(yī)生對敘述救治過程的3名護理人員進行打分,去掉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計算出平均分。規(guī)定18分以上為優(yōu)秀,分為良好,12分以下為不合格。每個護士均被評分次(即隨機護理10個不同重癥患者),統(tǒng)計出不同層次護理人員優(yōu)秀、良好、不合格的人次,將數據輸入.5軟件,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3結果

      3.1不同學歷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比較顯示:不同學歷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全日制本科學歷護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好于夜校大專學歷護士和中專學歷護士;夜校大專學歷護士與中專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2不同職稱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比較顯示:不同職稱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主管護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好于護師與護士;護師與護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討論

      4.1不同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分析及管理對策重癥護理要求護士要有較廣泛的??谱o理知識,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學知識,善于創(chuàng)新及應用邏輯思維發(fā)現問題及總結經驗并不斷學習[21。表1結果表明:

      全日制本科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優(yōu)于夜校大專學歷護士和中專學歷護士。本科學歷護士理論知識全面,工作細致,能夠提前發(fā)現患者病情突發(fā)的先兆并能理解和積極配合醫(yī)生工作,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疾病突發(fā),此外,她們分析能力強、表達能力較好,在I臨床工作中能夠迅速把握不同患者的護理重點,并能有效指導患者和家屬,共同促進疾病康復。夜校大專學歷護士與中專學歷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提高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首先要鼓勵護士提升全日制學歷,增加全Et制本科護士的比例,還要在臨床注意對護士進行繼續(xù)教育,以增加護士多學科的醫(yī)學知識和多種??谱o理知識??蓪ψo士進行集中培訓,還可請本科醫(yī)師講述常見危重癥的臨床表現、搶救及監(jiān)護,并在學習后進行書面考試。護士只有掌握了多學科疾病的臨床表現,特別是各種疾病病情加重的先兆,才能早期觀察病情變化。

      有了理論知識作基礎,如何將理論用于實踐又是一個問題。長期以來護理工作以被動執(zhí)行醫(yī)囑為主,養(yǎng)成了很多護士遇到問題過分依賴醫(yī)生,不養(yǎng)成自己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這對提高思維能力是一個障礙。只有護士學會遇到問題首先獨立分析病情,并給予醫(yī)生必要的提示,從護理角度與醫(yī)生共同商量處理的辦法,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4.2不同職稱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分析及管理對策重癥護理要求護士要有較廣泛的實踐經驗,積極穩(wěn)定的情緒,操作敏捷、工作細致耐心,善于用語言和非語言交流來減輕患者及家屬的依賴和焦慮心理,有頑強堅韌的意志品質從容面對緊張的局面和復雜的情況【21。表2結果表明:主管護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明顯優(yōu)于護師與護士。本組主管護師平均工作年限較長(15年),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重癥病例較多,能夠掌握不同重癥患者的護理對策,對突然出現的病情變化能夠冷靜果斷地處理,并且操作技術熟練,與家屬溝通交流較好。護師的工作年限相對短,約有113的人重癥護理思維能力處于良好階段,她們經過一定時間的經驗積累與學習,其中的優(yōu)秀者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會出現新的飛躍。護士臨床經驗和??浦R都較少,臨床思維還以護理操作為主,不能全面整體評估患者,把握護理重點。如何更快地提高低職稱護士的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是目前需要探討的另一個問題。國外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護理不把護理視為單純的操作,還通過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灌注、營養(yǎng)狀況、皮膚完整性等全身的物理狀況來評估患者的總體情況【3】,而我國目前的護理正是以護理操作及急救技術為主,忽視了對護士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臨床思維能力的最好途徑是醫(yī)護查房和病歷討論,在其中可以學習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的處理方法、診療思路等,從而促進臨床經驗的積累。此外,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起點應定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在護生的臨床實習期間,在實習期間多開展各種個案查房,在查房中要求護生對患者的病情首先進行整體評估,然后用討論式教學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患者的護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護理措施的實施階段,讓護生學會如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對患者及家屬作必要的護理指導,與患者及家屬配合共同促進疾病好轉。超級秘書網

      4.3積極推進護理的分層次上崗根據美國健康護理質量研究機構報道:1993年由于較高水平的注冊護士護理患者,醫(yī)院獲得性肺炎、尿路感染、失去搶救機會、休克或心衰、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時間延長等危險明顯減少,護理的技術越全面,患者痛苦的機會越少【41。醫(yī)院不僅需要有足夠數量的護士,而且需要有足夠的具有一定經驗、學歷和技術水平的護士才能滿足人民健康服務的需要【5】。不同層次護士重癥護理思維能力有所不同,如何優(yōu)化護理隊伍整體結構,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成為護理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部分醫(yī)院推行的護理分級管理模式是應目前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現狀提出的新的發(fā)展思路與趨勢,這種分層次上崗賦予了護理人才結構的新形式,有利于加快學科建設【6】。本研究對不同層次護理人員重癥護理思維能力進行評估,為護理分級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磊,蔣曉蓮.敘事研究一護理質性研究的新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52—354.

      【2】王志紅,周蘭姝.重癥護理學嗍.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

      【3】侯桂英.美國注冊護士與非注冊護士對護理質量影響的比較【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2):70.

      【4】MennickF,杜淑婷,張德風.缺乏高素質護士,住院患者正遭受著不應該遭受的痛苦[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II):667.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范文第3篇

      1.1方法

      1.1.1兩組教學模式實施方法

      將試驗組和對照組各分為16個實習小組(每組6~7人),分別按實習計劃在臨床科室進行輪轉。試驗組采用核心能力教學模式,綜合運用PBL教學法、病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試驗組核心能力教學模式實施方法如下。

      (1)入科教育。

      各科室?guī)Ы探處煾鶕緦I(yè)特點提出問題,確定入科教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以每批實習護生為一個學習小組開展PBL教學。主要內容包括科室設置、常見病種及臨床特點、本專業(yè)護理注意事項。根據核心能力教學要求對上述內容提出針對性問題,引導護生自主學習,利用圖書館、多媒體等途徑查找資料。在規(guī)定時間組織全組護生討論,確定解決方案。

      (2)教學查房。

      選擇本科室的典型病例,根據核心能力培養(yǎng)要求提出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鼓勵護生自己采集病史,針對具體病情提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措施和書寫護理病歷。如在內分泌科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為例進行教學查房。要求護生提前查閱疾病的相關資料,并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在教學查房時,要求護生闡述DKA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等,采用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提出患者目前主要存在的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采取護理措施、實施整體護理。整個過程中,鼓勵護生互相討論、溝通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健康教育。

      制訂科室健康教育計劃,包括科室病友互動活動和床邊健康教育等。指導護生根據個人能力選擇健康教育任務,引導護生與患者溝通交流。定期組織護生進行座談和特殊病例分析,分享每位護生與患者溝通交流、運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經驗。教師和護生共同分析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4)實踐操作。

      在保證患者和護生安全的前提下,在帶教教師實時監(jiān)督下,鼓勵護生獨立完成對主管患者的某些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并運用護理程序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對本科室的重點操作項目,帶教教師需對護生開展專題培訓,采用情景模擬法進行教學。如在內分泌科,護生需重點學習和掌握胰島素的種類識別及注射方法。護生可以實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注射胰島素前護士的準備工作、護士和患者交流并注射胰島素的過程,進而掌握胰島素使用要點及注意事項。

      1.1.2兩組教學效果評價

      (1)出科考核。

      采用理論考試、技能考核、自評調查問卷等綜合評價方法。①理論考試組成。筆試:根據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型出題,涵蓋本專業(yè)的重要知識點(60分)。口試:根據護理查房、健康教育過程中,護生回答教師提問及與患者交流中表現出的思維、表達能力評分(40分)。②技能考核組成。臨床技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指定病例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并作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計劃和具體護理措施、書寫護理病歷(60分)。護理技術操作:隨機抽取本專業(yè)重要的護理技術操作,觀察護生對技能要領的掌握、熟練程度及行為的規(guī)范性,評價護生的動手能力(40分)。③自評調查問卷。由課題組成員根據護理核心能力要求共同設計自評調查問卷,并請有關護理專家反復論證、認可后投入使用。包括對以下護理核心能力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及能力、臨床思維與評判性思維能力、觀察事物及解決問題能力、臨床護理實踐及整體護理能力、護理技術操作能力。在實習結束前統(tǒng)一發(fā)放自評調查問卷,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分別以無記名方式填好后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數值以均數±標準差表示(x±s),兩組的均數比較用t檢驗,兩組各項能力提高的比較用χ2檢驗。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統(tǒng)計資料,P<0.01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討論

      2.1改進護理專業(yè)實習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護生通過實習可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提高核心能力,形成自己的專業(yè)價值觀和獨特的臨床工作方式,逐漸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角色轉變。護理核心能力是指能夠勝任護士角色和功能的一系列個性特征[1,2],即護士在臨床實踐中有效運用知識、技能和判斷的表現水平[3]。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護理核心能力、能適應臨床工作需要的護理專門人才。要完成該目標關鍵在于提高護生的實習效果。護理核心能力教學模式由美國著名護理教育學家Lenburg于1986年首次提出,是將護理核心能力轉化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目標,進而確立的新的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4]。在實習教學中采用核心能力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護生的護理核心能力為目標,整合多種教學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提高護生實習質量,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3.2核心能力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實習中的應用效果根據我國高職護生護理核心能力培養(yǎng)要求,課題組成員共同研究制定了7個方面的培養(yǎng)評價目標,即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及能力、臨床思維與評判性思維能力、觀察事物及解決問題能力、臨床護理實踐及整體護理能力、護理技術操作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生的理論考試、技能考核成績具有顯著性差異(均P<0.01),試驗組護生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對護生自評調查問卷分析發(fā)現,試驗組護生各項能力提高的人數也多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均P<0.01)。

      2.2.1有助于培養(yǎng)護生自主學習與觀察事物及解決問題能力

      核心能力教學模式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學研究指出,產生興趣的基礎是好奇心和欲望,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萌發(fā)學習動機、產生學習活動,其注意力和興趣才能被吸引到尋求答案的學習活動上[5]。核心能力教學模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護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護生觀察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和鍛煉。

      2.2.2有助于培養(yǎng)人際溝通與合作能力

      實習過程中,護生通過與老師、同學、患者交流,逐步掌握了與人溝通合作的技巧。隨著社會的進步,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和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護士必須同時具備精湛的技術和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核心能力教學模式以提高護生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設計實習方案,使護生能夠履行專業(yè)職責并得到社會的尊重[6]。

      2.2.3有助于培養(yǎng)臨床思維與評判性思維能力

      臨床思維是護士根據所掌握的醫(yī)學知識,患者的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結果等信息,對疾病及患者的生理心理反應作出科學判斷的思維方式。臨床評判性思維是臨床思維的高級階段[7]。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能力是護士在臨床工作中進行獨立判斷及決策、解決臨床問題必須具備的能力。要培養(yǎng)合格的護士,必須注重批判性思維技能的培養(yǎng)[8]。對這種抽象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應采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教學模式[9]。而核心能力教學模式通過不斷設置問題,引導護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識、整合新舊信息,可使其逐漸形成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能力。

      2.2.4有助于培養(yǎng)臨床護理實踐及整體護理能力,提高護理技術操作能力

      護理實踐能力是護士應用護理程序和常用護理操作技術向患者提供整體護理的能力。護理教育的目標是提高護士的能力,包括完善的專業(yè)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高超的技能和正確的態(tài)度。臺灣學者以鼻導管吸氧管理為例進行研究,采用該教學模式制定教學目標、內容、策略并進行評價,結果發(fā)現該模式增強了教學效果[10]。核心能力教學模式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小組分析討論等形式,使護生成為護理活動的主要實踐者,使死板的書本知識被激活并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培養(yǎng)了護生的臨床護理實踐及整體護理能力,提高了其護理技術操作水平。

      2.3核心能力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理專業(yè)實習教學的意義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討反向交接班模式對N1級護士臨床思維能力的影響。方法:對我院心血管病區(qū)和普外科病區(qū)N1級護士分別進行傳統(tǒng)交接班模式與反向交接班模式實踐,對N1級護士理論知識、護理程序的運用、溝通能力等進行評價,以探討反向交接班模式對N1級護士臨床思維能力的影響。結果:反向交接班模式中N1級護士理論知識、基本護理技能的掌握、床邊綜合能力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交接班模式,均P<0.05。結論:反向交接班模式調動了護理人員學習專科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臨床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提高了N1級護士護理臨床思維能力。

      關鍵詞 反向交接班;臨床思維能力;N1級護士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49

      Influence of reverse morning shift model for the N1 level nurses on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QIU Yan-hua

      (Lianyungang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Lianyungang222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verse shift model effect for the N1 level nurses on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Methods:Put the traditional shift model and reverse shift model into practice,the N1 level nurses were evaluated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the use of nursing procedur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Results:The mastery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nursing skills,the bedsid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N1 level nurses in the reverse shift model a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shift model,P<0.05.

      Conclusion:The reverse shift model mobilized nurses′ 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of learning specialist knowledge,enhanced abilities of the clinical finding problems,analyz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and improved the N1 level nurs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Reverse morning shift change;Nursing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N1 level nurse

      護理臨床思維能力是指運用理論、智力和經驗對患者存在的或潛在的護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和實施護理措施的決策能力[1]。護士的臨床思維是開展整體護理的必要前提與基礎,也是真正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的關鍵。根據《衛(wèi)生部關于實施醫(y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江蘇省實施醫(y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的精神,以護士業(yè)務能力為主要評價指標,將臨床護理崗位分為N1~N4 4個技術級。N1級為基本級,是從事臨床護理工作0~3年左右,護理專業(yè)技術職務中護士、護師(第1~2年)階段的護理人員。為探討交接班模式對N1級護士臨床思維能力的影響,我院護理部選擇心血管、普外科病區(qū)作為試點病區(qū),在2012年7~12月分別進行傳統(tǒng)交接班模式和反向交接班模式進行晨間交班?,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護理部隨機選擇心血管、普外科病區(qū)護士進行傳統(tǒng)與反向交接班模式。將心血管病區(qū)作為對照組,床位40張,護士20名,其中N1級護士7名,均為女性;年齡20~25歲;大專學歷5名,本科學歷2名。將普外科病區(qū)作為試驗組,有床位40張,護士15名,其中N1級護士8名,均為女性;年齡20~24歲;大專學歷6名,本科學歷2名。兩組護士年齡、學歷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交接班模式交接班流程:交接班者禮貌問候對方共同清點物品器械、藥品并進行交接晨會口頭交班床頭交接。

      1.2.2試驗組采用反向交接班模式交接班流程:責任護士提前到崗,主動查閱重點患者相關資料,至患者床邊主動介紹自己,并進行護理查體,觀察患者意識、皮膚、陽性體征等情況醫(yī)護人員在辦公室進行晨會口頭交班護理人員分組進行床邊交接班,責任護士主動提出分管患者的首優(yōu)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上級護士或護士長進行點評,并指出當天護理工作的重點。

      1.3評價

      1.3.1評價指標在國外,對臨床思維的評價也只是各??频莫毩⒃u價,科學系統(tǒng)的評價體系尚未見報道[2-5]。郭佳等[6]研究建議將護理人員臨床思維能力評價指標為基本理論知識、基本護理技能、應變能力、溝通能力、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思維的批判性。我院護理部根據醫(yī)院實際情況,將基本理論知識、基本護理技能和床邊綜合能力考核(護士病情知曉率、護理程序運用及應變能力、溝通能力)作為護理臨床思維能力的評價指標。

      1.3.2評價方法

      1.3.2.1基本理論知識考評以江蘇省護理學會印發(fā)的《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及第5版護理教材中的??浦R為題庫,由護理部每月出題進行筆試考核。其中客觀題占70%,主觀題占30%,試卷為百分制,90分合格。

      1.3.2.2基本護理技能考評以江蘇省護理學會印發(fā)的《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操作篇》《2011護理實踐指南》為考核標準。由護理部組織相關護士長及部分護理質量委員會成員每月對N1級護士進行考核,90分合格。

      1.3.2.3床邊綜合能力考核以本院護理部制定的《護士床邊綜合能力考評表》對護士床邊查房的情況進行評價,主要評

      定護士評估病情的能力,發(fā)現問題后,使用護理程序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應變能力、溝通能力。由護理部組織護理質量委員會成員方便抽樣對N1級護士進行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各組共進行30次考核。護士床邊綜合能力考評表(百分制)中,護士病情知曉率占40分,護理程序運用占40分,溝通能力占10分,應變能力10分,單項得分乘以90%為每項合格分數線。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或χ2c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表2)

      3討論

      有研究指出[7],護理臨床思維是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對患者健康狀況的評估、診斷、護理、預防等思維過程或思維活動。臨床思維是一個思維層面的問題,但是體現在能力方面就是一種執(zhí)行能力。臨床護理要求護士能夠全面細致地觀察和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并能及時識別病情變化;實施護理措施和執(zhí)行醫(yī)囑的治療措施后能觀察和評價其效果;能全面評估和綜合考慮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層面的需求,并積極地采取適當的干預。這些既要求護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技能,也要求護士在工作中有更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傳統(tǒng)交班以報告式、背誦式等交班方式多見,主要是針對病情變化的客觀數據、處理方法等進行交班,對重要護理信息缺乏針對性的討論、分析。一般情況下除交班護士外,其他護士被動接受信息,參與性不強。N1級護士工作經驗有限,交班后多忙于應付常規(guī)處置,臨時醫(yī)囑的執(zhí)行以及護理記錄的書寫,缺少對護理問題本質或潛在的護理隱患的分析,對患者的信息掌握缺乏連續(xù)性,不能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導致護理措施不到位[8]。傳統(tǒng)交班模式N1級護士與患者有效溝通少,經常盲目地執(zhí)行醫(yī)囑或某項操作,對上級護士有依賴心理,只滿足執(zhí)行護士長或上級護士分配的工作,難以主動鉆研??浦R。而反向交班模式中,責任護士主動獲取患者相關信息,通過查體客觀、真實、準確地了解患者病情,促使N1級護士業(yè)余時間加強學習??评碚撝R,掌握??萍寄?,主動學習能力較傳統(tǒng)交班模式增強。N1級護士工作時間短,經驗少,??浦R缺乏,缺少對護理診斷的認識,得出的護理診斷與實際情況不符、遺漏或相關因素分析不正確等問題尤為明顯[9]。反向交班模式中,責任護士遺漏患者病情或者評估不到位時,上級護士或護士長在補充講解的過程中,促進了護理人員對疾病知識的了解,以問題為中心,對患者存在哪些問題,采取哪些護理措施,哪些護理措施有效,哪些問題需要改進措施,對患者病情逐一進行分析判斷講解,逐漸培養(yǎng)了N1級護士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進一步加強N1級護士臨床思維能力。同時通過與患者的交談還可以了解患者的需要,以及護理措施執(zhí)行情況,從中收到反饋信息,使護理工作能更好地開展。在主動床邊接班的過程中,N1級護士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為患者提供??谱o理指導,既提高了N1級護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促進專科知識的運用與鞏固。同時增加了N1級護士與患者接觸與交流,N1級護士能夠為患者提供切實、有效的專科健康教育,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護理服務滯后明顯減少,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反向交班模式能夠促進N1級護士對??浦R的深入掌握,激發(fā)N1級護士學習、工作的主動性,臨床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護患溝通能力增加, N1級護士臨床思維能力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潤平,何永清.培養(yǎng)新護士臨床思維能力的方法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5(9):89-90.

      [2]Gill F,Leslie G,Southerland K.Evaluation of a clinic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ol (CPAT) within a critical care context[J].Aust Crit Care,2006,19(3):105-113.

      [3]Mason S,Fletcher A,McCormick S,et al.Developing assessment of emergency nurse practitioner competence--a pilot study[J].J Adv Nurs,2005,50(4):425-432.

      [4]Simpson P,Tarrant M.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nursing practice scale[J].J Fam Nurs,2006,12(4):413-425.

      [5]Forneris SG,Peden-McAlpine.Evaluation of a reflective learn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critical thinking in novice nurse[J].J Adv Nurs,2007,57(4):410-421.

      [6]郭佳,隋樹杰.護理人員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途徑的質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23(18):2777-2779.

      [7]呂一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臨床思維訓練[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0:113-115.

      [8]柏亞玲,孟濤,董艷,等.輪流主持晨會在護士培養(yǎng)中的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5):74.

      [9]田繼書,劉希照.新畢業(yè)護士臨床思維培訓初探[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70-71.

      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范文第5篇

      關鍵詞:評判性思維;門急診;護理;應用;效果評價

      門急診是醫(yī)院救治患者的前沿陣地,首要關口。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患者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提高,醫(yī)療風險與日俱增,醫(yī)患糾紛頻繁發(fā)生,使門急診護理人員工作難度和強度也相應增加。而傳統(tǒng)的護理思維模式存在著機械執(zhí)行醫(yī)囑,不主動思考,發(fā)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欠缺。因此,將評判性思維模式運用到現在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成熟的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護士不僅能起到層層把關的作用,有效減少誤診,漏診的發(fā)生,還能及時為急診患者進行有預見性的救護,為急危重者贏取寶貴的黃金時間[1],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1 評判性思維

      1.1評判性思維定義 評判性思維又稱批判性思維,是指個體在復雜情景中,能靈活的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在反思的基礎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斷,在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的時候,能夠正確進行取舍。

      1.2護理專業(yè)與評判性思維 評判性思維于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護理領域,并作為護理學科的理論基礎和哲學基礎,近年來,國外研究者已通過大量研究證實,評判性思維在臨床護理中具有重要意義[2]。延伸到護理學中即是在解決問題時如何反思和推理的過程,思維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就是評判性思維。

      2 在門急診工作中的應用

      2.1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 院前急救時間緊急、現場情況復雜、機動性大,病情急危重涉及臨床各科。需要護士在現場短時間內作出正確快速評估、果斷決策、用最短時間配合醫(yī)生完成各種搶救治療工作。這就需要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能力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從接到120命令單開始就應對患者地點、病情做一個初步評估,然后通過電話聯(lián)系準確定位患者的地點,了解患者病因、基本情況,綜合患者信息有預見性的考慮到患者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然后根據患者情況備好用物,以便準確、迅速到達現場實施救護。到達現場后評估周圍環(huán)境是否安全,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險,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征與意識狀態(tài):如外傷患者應了解受傷原因、部位,體表有無傷口,四肢有無骨折,是否需要支具固定;昏迷患者則要詳細詢問現病史、既往史、評估是否為腦血管病、中毒、低血糖等。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應迅速撤離現場到空氣新鮮處;昏迷者應頭偏向一側,清除口鼻腔內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需要給氧的患者應立即給予氧氣吸入。這些都是因為護士在平時護理工作中對急救技能反復培訓、強化、經常進行急救演練,已形成慣性思維,這樣在搶救患者的時候就為患者贏得時間。而不是等醫(yī)生下醫(yī)囑再處理,關鍵時刻需要我們運用評判性思維抓住重點及時贏取搶救的黃金時機。在轉運患者過程中也需要通過評判性思維,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隨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持續(xù)進行搶救性護理工作,危重患者病情變化快、往往患者的生命在幾秒、幾分鐘內可通過瞬間診斷和處理被挽救、這需要細心的護理觀察[3]。而這些都離不開評判性思維能力。

      2.2在門急診分診中的應用 評判性思維在門急診分診中,是對護理問題解決方法的反思和推理過程,其中包括分診護士的態(tài)度、技能、專業(yè)知識、經驗等[4]。以往,門急診護士普遍存在著不善于動腦思考的現象,對于錯誤的或不符合臨床實際的理論觀點缺少基本的鑒別能力。在工作中常常不能夠積極主動地發(fā)現問題,進而發(fā)生分錯診的現象。因此如何加強門急診護士的專業(yè)理論學習,應用評判性思維提高門急診分診的準確率是十分重要的。

      評判性思維能力可以適應現代護理實踐中日益呈現的整體性、獨立性、復雜性和多樣性發(fā)展的需要。對門急診分診護士來說,必須通過學習把各種信息儲存在頭腦中,同時充分應用評判性思維在工作需要時就可以通過回憶所學知識去解決患者的問題提高分診工作效率。護士是否擁有分診能力,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日后的治療與康復;尤其在急救中,患者生死懸于一線,分診能力評判性思維則顯得更為重要[5]。

      2.3在急救護理中的應用

      2.3.1運用評判性思維做好搶救器械準備、使用工作。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患者在搶救中,對于如何選擇搶救儀器,往往直接影響到搶救是否順利進行。雖然多數情況是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其對搶救儀器的熟練度直接影響著對患者的搶救工作。隨著護理技能不斷的擴展和充實,作為急救護士,除了認真學習危重癥急救患者有關知識及各種搶救技術,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必須要加強自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復雜護理問題,進行評判性的分析,綜合推理,評估,判斷,決策、以滿足不同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在搶救患者時做到有條不紊、方法得當。

      2.3.2運用評判性思維及時進行預見性急救護理。急診護士作為醫(yī)生的合作者,共同承擔著急診患者的搶救、治療工作。與其他醫(yī)學學科相比,急診工作更具挑戰(zhàn)性與不確定性,決定了急診臨床思維的特異性,在這里護士的評判性思維尤為重要:一方面雙重把關,及時發(fā)現治療中的錯誤;另一方面可實時進行有預見性的急救護理,可以減少患者痛苦,贏得搶救時間。

      作為急診科的護士必須具備熟練的業(yè)務,遇事機智靈活,判斷能力強,有較強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搶救治療。急、危、重癥患者經過積極的搶救治療后要進入相對穩(wěn)定階段。此時的病情觀察工作絕大部分是通過臨床護士完成的。但病情觀察(尤其是此時)不應僅限于對生命體征或相關體征的觀察,應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生活習慣、睡眠情況甚至思維特點等,都包括在觀察范圍內。在實施急救護理中掌握和運用評判性思維的能力。這樣周而復始,使護士對碰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能按護理的程序性知識和評判性思維的方法,進行周密的思考,提出質疑,經調查后,再綜合分析,久而久之,護士就能把評判性思維知識應用自如于急救護理之中。

      3 效果評價

      通過評判性思維在門急診工作中的應用使護理人員能迅速進行獨立判斷、作出決策,為患者提供安全的護理措施,同時將護理實踐中的經驗、科研結論和患者要求以及當時的護理環(huán)境相結合,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較強的自主思考能力,積極主動地運用評判性思維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提高護理素質,促進優(yōu)質護理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對急診護士進行評判性思維培訓時,一方面可以采取組織病案討論、理論學習、工作日記、情景演練來提高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對急診護士進行初步評估,因人而異,采取個體化的培養(yǎng)方式,促進其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彭江.急診科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護理研究,2011,18(21):150-151.

      [2]張小嬡,張平.評判性思維在護理學界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0,1(7):38-39.

      [3]李惠萍,宋江燕.護理管理者評判性思維傾向的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1,II(3):174-175.

      [4]鄭碎珠,何丹鴦,李仙嬌,等.評判性思維在急診護士分診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2,7(11):1085-1086.

      人妻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福利天堂网福利在线观看| 内射中出后入内射极品女神视频| 日本高清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性色av|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英文字幕正常|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男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蜜桃在线高清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导航|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国产亚洲sss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一区二区|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蜜臀aⅴ永久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老熟女乱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湿的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成av人大片免费看的网站|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欧洲色综合| 97自拍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麻花豆剧传媒精品mv在线|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无码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人妻av区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