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馬克思主義人才概念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人才概念的一般性界定
人才的概念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不斷發(fā)展著,也因為每個人的認識不同而存在差異。從古到今,各界對人才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辭?!防飳Α叭瞬拧钡慕忉屖牵菏紫葟摹叭恕钡慕嵌葋斫忉專侵赣胁抛R學問的人或者德才兼?zhèn)涞娜?;再是從“才”的角度來界定的,是指才能與才學;最后特別指人的品貌。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對于“人才”的定義是“德才兼?zhèn)涞娜?,有某種特長的人”。在《領導科學詞典》里提出:“人才是指在各種社會實踐中具有一定專門知識、較高技能和能力,能夠以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對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做出較大貢獻的人,是人群中的精華?!痹谟⒄Z里和“人才”最相近的詞有talent、genius,按照《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的解釋,其意為“天才”“、有才能的人”,主要是指人的天賦與才能。再有Hu-manCapital一詞,即“人力資本”,也是與“人才”相近的詞,指的是勞動者具有的智慧、技能,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勞動能力。
二、革命領袖人物對人才概念的界定
(一)馬克思恩格斯對人才概念的界定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人才思想是在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成立關于“人學”理論的過程中萌生并形成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批判了資本主義造成的“最大限度的浪費個人發(fā)展”和“工人生命和健康的浪費”。馬克思分別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哲學的貧困》《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和《資本論》等著作中揭示了資本主義對人性的摧殘,在此可以得出他們獨特的人才思想,也就是符合了人的本性的人、沒有被摧殘人性的人,這種人的勞動對于社會進步有益,這樣的勞動主體就是人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才觀是從人性的層面上去探索人才問題,沒有排斥忽略任何一個個人,不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可以說,人才只是實現(xiàn)了人的理性自覺的一般人,不是脫離了一般的人。
(二)列寧斯大林對人才概念的界定
其實列寧與斯大林并沒有對什么是人才給予明確的定義,但是列寧與斯大林的論文中體現(xiàn)出來他們對人才本質(zhì)屬性的認識。首先,在1922年2月列寧寫給財政人民委員部的信中,提出“人才———精明強干的人”。這是對人才概念的高度概括。在列寧看來,人才是非常廣泛的,“在人民中間是無窮無盡的”。這個思想被列寧反復強調(diào)。列寧認為人才是時代的產(chǎn)物,人才應該具備忠誠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心,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實踐經(jīng)驗,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斯大林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列寧的社會主義人才理論。斯大林認為,社會主義的人才,一要政治水平高,二要業(yè)務素質(zhì)好。只有政治水平高業(yè)務素質(zhì)好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社會主義人才。斯大林指的政治水平高主要是指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實踐水平高,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道德修養(yǎng)。業(yè)務素質(zhì)好是指精通業(yè)務要有技術(shù),并懂得經(jīng)濟。
創(chuàng)立提出的人才觀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人才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徹底為人民利益而工作是一個好干部、一個合格的人才必須具備的要求,這是的一貫主張。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一個領導、一個人才必須“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即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共產(chǎn)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惫伯a(chǎn)黨員必須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在“才”的方面,認為“獨立解決問題”是標準。獨立解決問題是指在黨的領導下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黨交給的一切任務。這是對才干、能力、智慧、經(jīng)驗的綜合以及系統(tǒng)的要求。
(四)鄧小平對人才概念的界定
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也就是我們需要的人才標準是什么?鄧小平對這個問題有重要的論述。概括鄧小平人對人才概念的界定,有三點:首先是,人才來自人民,服務于人民;二、“四化”標準;三、“四有”育人目標。人才來自人民,服務于人民是鄧小平人才標準最根本的一點。所謂人才只有從人民群眾中吸取營養(yǎng),才能有所成就。人才更要服務于人民,把自己的知識才能貢獻給人民,深入人民群眾,為人民服務,才能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八幕笔滓臉藴适歉锩偈悄贻p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八挠小笔侵膏囆∑綇娬{(diào)人的教育培養(yǎng)工作并提出的要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鄧小平對人才的界定,總的來說,人才是來自人民并服務于人民的有理想、道德、文化、紀律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的群體。
(五)對人才概念的界定
提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思想,是同志人才觀的核心理念。重申了鄧小平的德才兼?zhèn)涞脑瓌t,與此同時強調(diào)了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具體來說新時期人才應該具備德、能、學、識四個要求。德是新時期人才建設的首要內(nèi)容,即道德,是人才的靈魂。能,也就是能力,人才必須有利用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能力。識,就是指見識,即,人才須能看準時代前進的方向,善于駕馭各種環(huán)境,能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有勇氣去另辟蹊徑,能增強人才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還堅持“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標準,認為人才必須是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人才必須要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并且獻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要保證國家長治久安。今天的人才隊伍建設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才能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
(六)對人才概念的界定
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問題,提出了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人才思想。這些思想和觀點在同志自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的各類各級會議、報告、講話里都有表現(xiàn),形成了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為我國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科學人才觀,在2003年的人才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中提出要樹立科學人才觀:“人才存在于人民群眾之中,凡是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為推動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作出積極貢獻,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要堅持德才兼?zhèn)涞脑瓌t,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yè)績作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拘一格選人才,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都成才。”同志認為人才的標準是能力和業(yè)績作為基礎,并且德才兼?zhèn)洌瑧摪哑返?、知識、能力和業(yè)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能只用學歷、職稱、資歷、身份等限定人才,需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傳統(tǒng)人才觀是以文憑、職稱作為標準界定人才的,現(xiàn)在科學人才觀具有人才界定標準的相對性和發(fā)展性、人才評價機制的全面性等特點,這足以體現(xiàn)準確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人才理論,顯示了他對人才定義和標準有著深刻的規(guī)律性認識,為人才的界定、選拔等打下扎實理論基礎。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經(jīng)典作家馬克思、恩格斯及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領袖們繼承并有所創(chuàng)新人才概念。
作者:炳德日雅 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