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深度學習小學英語教學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深度學習是與機械、被動地接收知識相對的一種學習方式,強調學習者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他們歸納、整合、建構與遷移知識等的能力要求較高。但在目前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一般以教師講述知識為主,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主要表現(xiàn)為簡單的重復記憶、在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下對知識進行掌握,這導致他們無法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英語綜合素養(yǎng)得不到提升。為此,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該注重深度學習理念的導向作用,并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新舊知識結合、借助網(wǎng)絡化資源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挖掘出小學生的學習潛力,促使深度學習真正發(fā)生。
【關鍵詞】小學;英語;深度學習;策略
小學生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探究的欲望較為強烈,但他們普遍缺乏毅力,在英語課程學習中表現(xiàn)出了三分鐘熱度。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該意識到深度學習的重要意義,并樹立以小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建構起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進而實現(xiàn)他們聽說讀寫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深度學習的重要意義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小學生常常樂此不疲,遇到困難時,他們也不言放棄;但如果是枯燥無味的事物,他們的應付心理較為明顯,學習壓力也較大。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單詞、毫無聯(lián)系的語法,而是一系列層層遞進的知識,這能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他們思考為什么是這樣的,當發(fā)生認知沖突時,他們也能批判性地看待問題,而不是教師要求他們做什么,他們便做什么,這有助于他們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使得他們在知其然的同時,做到了知其所以然。
(二)實現(xiàn)知識遷移
深度學習是實現(xiàn)知識遷移的關鍵步驟,也是小學生掌握一類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即在學習一段英語句子時,小學生不僅要知道所包含單詞的意思,還應對句型結構進行分析,當將其運用到不同場景中時,句子的語音語調也會發(fā)生變化。在對原有知識加工分析時,小學生能自主提出問題,并能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投入到探究活動中,這可使他們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與自豪感,有助于他們發(fā)現(xiàn)英語學科的強大魅力。
(三)提升綜合素養(yǎng)
新課改下,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與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對教學目標進行了詳細的劃分,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小學生個體的學習態(tài)度與情感情緒,并將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放在了較為重要的位置上。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使得小學生淪為了考試的機器,整個學習過程毫無樂趣可言。而隨著深度學習理念的提出,小學生成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主導者,能在活躍他們英語思維的同時,不斷擴充他們的知識視野,進而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促使他們朝著更加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
二、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
英語教材內容較為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尤其是其中的彩色插圖與趣味對話,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載體。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善于模仿以及可塑性強等的特點,創(chuàng)設適合他們的情境,以使深度學習在自然而然中發(fā)生。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學習Unit2《Inthelibrary》部分內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掌握shout、eat、run、talk等單詞,并能運用祈使句的否定形式Don’t...來給出建議。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創(chuàng)設圖書館看書的情境,即當大家都在認真看書時,最討厭別人做什么呢?有的小學生想起自己在書店看書時,旁邊小朋友跑來跑去的樣子,覺得很煩躁;有的學生則表示在圖書館吃東西,會讓人厭惡……那么大家能借助英語的形式來表達自身的觀點嗎?對于不認識的單詞,可借助動作來描述,并由其他同學猜測其所表達的意思。在整個導入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的注意力較為集中,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也較為強烈,這能促進他們積極、有效地學習,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較為顯著??傊己玫慕虒W情境,能增強小學生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二)新舊知識結合
激活舊知識,改造新知識,在以舊帶新的基礎上,使知識之間呈現(xiàn)出層層遞進的關系,是深度學習的基本要求。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接收能力,控制新單詞的數(shù)量與難度,并在循序漸進中進行知識的講述,以盡可能地完善小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實現(xiàn)他們對知識的自我學科教育/英語建構。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學習Unit5《Howoldareyou?》部分內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用英語討論年齡,并向他人介紹自己。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先帶領小學生回憶之前學習過的《I’mLiuTao》的知識,即我們應該如何詢問別人的名字呢?小學生能在認真思考中,給出“AreyouSuHai/Mike”等的答案,當知道了姓名之后,如何詢問年齡呢?小學生對此也充滿了疑惑,此時教師再引入新課的講述,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往往更加端正,對知識的認識也更為深刻??傊W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鼓勵小學生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避免形成知識孤島,以在日積月累中,實現(xiàn)他們英語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三)借助網(wǎng)絡資源
多樣化的教學工具,能為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網(wǎng)絡化資源,豐富小學生的認知,夯實他們的英語基礎。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學習Unit2《Let’smakeafruitsalad》部分內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在復習orange、peach、apple等舊單詞的基礎上,掌握banana、grape、mango等更多表示水果的單詞,并理解some和any的用法,以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英語講述fruitsalad的制備過程。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多媒體展示與水果沙拉相關的圖片、視頻,在視覺和聽覺沖擊下,小學生想要吃水果沙拉的欲望較為強烈,那么大家都喜歡哪些水果呢?又應該如何制作呢?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小學生能流利地表達出自身的想法。此時教師再展示水果模型,組織小學生說出它們的英文名稱與數(shù)量,小學生參與的興致較高,課堂氣氛也較為熱烈??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當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與視頻時,小學生有了更多獨立思考與探究的機會,他們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翁,深度學習自然也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
(四)小組合作研究
在英語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自身認知基礎與學習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常常不夠全面,甚至會陷入誤區(qū)。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幫助小學生概括、梳理知識,并在生生評價的過程中,促使小學生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學習Unit1《TheKing’snewclothes》部分內容時,教材Storytime部分是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的英文簡化版本,要求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king、clothes、magic等單詞,并會說Cleverpeoplecanseetheclothes、Foolishpeoplecan’tseethem等句子。由于小學生對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較為熟悉,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安排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先用中文談論一下自己對故事的認識,然后再用英語的形式進行闡述。為促進深度學習的發(fā)生,教師還可組織小學生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對教材閱讀文本進行表演,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教師可給予口頭獎勵與物質表揚等,以激發(fā)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促使他們收獲更多??傊〗M合作的形式,改變了以往的師生關系,增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充分發(fā)揮了小學生之間的幫扶作用,這對于他們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五)運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與傳統(tǒng)的直線記錄方法不同,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人的神經網(wǎng)絡圖,能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記憶、邏輯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有助于深度學習的發(fā)生。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促進知識的結構化,提高小學生的記憶能力。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學習Unit1《Ilikedogs》部分內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掌握dog、cat、panda、horse等與動物相關的單詞,并自主討論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小動物。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小學生記憶單詞,即可把單詞ani-mal放在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鼓勵小學生將相關的單詞標注在思維導圖的分支上,由于小學生所積累的詞匯量不同,他們所標注的單詞數(shù)量也有差異,這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能激發(fā)他們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傊柚季S導圖,能促使小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到長時記憶中,可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綜上所述,深度學習視域下,更強調小學生的學習歷程,將他們的興趣愛好、探究過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以深度學習為目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自主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進而促使他們發(fā)自內心地愛上英語課程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尹麗芳.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教材二次開發(fā)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01):70-71.
[2]唐永文,王文君.巧用繪本促進小學英語深度學習的課例研究[J].小學教學設計,2020(36):49-52.
[3]白小皙.基于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繪本故事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20(49):111-112.
作者:王靜 單位:蘇州高新區(qū)文正小學校